家门口的池塘都染黑了会污染井水么(农村小孩钓鱼经验做法家门口的池塘)
现在想来,家门口能有点干净的水,是件非常惬意和幸福的事情,不敢奢望是一片湖、一条江,能有一口池塘就不错了。而所谓干净,根据我们农村人的理解,应该是能自洁的那种水系,里面会有各种动物和水草,自然,环保,清新。
我小时候,家门口有三口池塘。农村人的朴素和单纯,对这三口池塘的使用似乎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大的那口池塘水质最好,洗衣、洗菜、洗牛草猪草、游泳,通常每年还可以分一到两次里面养的鱼;其他两口小池塘,一口用来洗尿片、尿桶、浇菜地;一口用来养鸭子等。
小孩子都特别喜欢水,钓鱼摸虾、丢划子、玩船、网蜻蜓、游泳,花样繁多,欲罢不能。
池塘里有各种鱼,大的4大家鱼青草鲢鳙是属于公家的,通常是过年前会统一请人网上来,分给周边的4个生产队的群众,其他小鱼则是可以随便抓的,池塘里的小鱼味道特别的鲜美,也许是个人的喜好,到现在,我觉得家乡的淡水鱼比广东这边的鱼更好吃,老家的鱼鲜美软嫩,广东的鱼偏腥,肉紧而少汁。最喜欢的是一种叫“靓公子”的小鱼,最大也只能长到一个成人的手指大小,无论鲜吃或做成干货都非常的不错,但这种鱼很难钓,因为嘴很小,它吃食是一点点剥,钓鱼的时候,只能看到浮标在抖动,但不下沉,只有经验老到的钓手才能偶尔钓到它,据说往上提钓竿通常是不能成功的,要斜着往两边拉,靠鱼钩去钩到它的身体,每每有钓上来的,都喜极而叫:“钓到了!钓到了!”,小伙伴们也一片惊羡。而象我们这种水平低的“菜鸟”只好尽量躲开它,否则鱼食都会被它吃光,而你只能一无所获。还有一种叫“苦毙死”(学名鳑鲏鱼)的小鱼,这个奇怪的名字来源于它体内某个部位吃起来很苦,因为鱼本身很小,一般都不会去剔除内脏而只是把脏东西挤出来,要吃它,这点苦也只好承受了,但这种小鱼其实非常的漂亮,身体扁平,两侧有时会有令人惊艳的五彩,即使在水里,也经常反射出彩虹来。池塘里的虾是软壳的,炒来吃不用剥壳的,可以用网网到,也可以钓上来,钓虾需要持久的耐心,你看着它拖着饵料跑来跑去,但很少放到嘴里去吃,得等机会,否则,往往是拎出水面没多高就掉了,我曾经为钓一只拇指大的虾,在一个位置钓了几个星期,终于把它钓上来了,心里极大的满足。
丢划子几乎是每个小孩的必修课,无论男女,要诀是找到一块扁石,当然瓦片更好,走到水边,猫低身子,以尽量水平的力气接近水面甩出,通常是以谁的跳数最多为赢。石子在水面跳着、旋着,划出美丽的弧线,带来一片纯真的欢呼。
玩船的花样很多,通常是用纸折出船来,有的还加上旗帜,最好是有风的时候,把它顺着风向放出,看它在水面随着涟漪一起一伏的飘向对岸,这个是属比较低端的。有人找到木板,在中间用泥巴塑成拱形,可以插上旗帜,更牛的在两端还塑上炮塔,威风凛凛的样子。二哥喜欢折腾,给木板加上螺旋奖,然后用皮筋做动力,可以开出去好远,但经常跑出去回不来,只能找来长杆勾回来。农忙的时候,因为防止“扮桶”(收稻子用的一种四方的木板器物)开裂,农民会把扮桶泡在水里,这成了我们真正意义上的船了,扮桶通常会用绳子拴在码头边,我们有时会偷偷的爬进去玩,那个东西是个平底,长方形,极难平衡,小伙伴们需要共同协商站在不同的位置,否则严重时甚至会翻过来,但即使相互协作,也是险情不断的,往往惊叫一片,但我们又不敢叫出声来,因为大人们是不允许玩这种危险游戏的,当然也有胆大的,趁中午大人们午休的时候,找来竹杆,解开绳索,偷偷的把扮桶开到池塘中间去,这种冒大不韪的事情只有高年级的才敢干,我曾经向母亲举报二哥玩这个,结果母亲赏给我一个梨,而二哥挨了一顿板子。
网蜻蜓比较讲究,用竹条先编一个大大的圆框,绑在长长的杆子前面,然后满村子猪栏牛栏里转,找那些大大的粘性好的蜘蛛网,把蛛网都缠到那个圆框上,慢慢的就缠满一层黏黏的蛛网,然后就跑到池塘边去,找停在那些植物上或领子(让豆角等植物缠绕的杆)上的蜻蜓,然后慢慢的从后面接近它们,屏住呼吸,轻手轻脚,用蜘蛛网慢慢的靠近,在离蜻蜓比较近的时候加快的扣下去,蜻蜓便粘在网上了,最多的是红蜻蜓和一种尾部有一圈白环的黑蜻蜓,它们喜欢绕着池塘的水边飞来飞去,两只碰到一起时会飞一种急速的轮翻上下空间交错的奇怪的舞蹈,怀疑是一公一母在谈恋爱,我曾经用家里挂蚊帐的竹竿,瞧准时机,凌空一棒击下,凭空一击打死2只翻飞的黑蜻蜓,真是牛叉的神奇一击!另外,还有一种大的黑黄相间的“虎”蜻蜓,这种蜻蜓外形威猛,也挺凶狠,只捉住它的尾巴的话,它会卷过头来咬你的手,有点痛,但伤不到人。
对于鱼,除钓外,老家还有两种常用的工具。一种叫“定鱼”。用两根细竹条交叉做成拱形,固定住一片方形蚊帐布的四角,用线系住竹条的交叉点,延长2-3米,在线的木端系一块木片做为浮标,用细铁丝在浮标上再做一个小环,这就成了一张所谓“定罐子”,一般会做3-5张。另有一根长杆上用铁丝做一个钩,捕鱼作业的时候,将鱼饵(通常是炒米粉、酒糟之类,有时干脆就是砸碎的田螺)抹在蚊帐布的中央,找一些瓦片把鱼饵压住,并增加下沉的力量,然后用长杆上的钩钩住浮标上的小环,把定罐子送到池塘的中你觉得有鱼的点(通常是角落、阴凉、有水汇入和有一定深度的地方),浮标会浮在水面,所有的定罐子都照这样操作,然后等上十分钟左右,再一次把它们钩出水来,这可是个力气和技术活,兜了水的定罐子会变重很多,钩起来的时候要慢、要稳,让鱼感觉不到,待靠近水面的时候则需要猛然急速钩起,这时你会看到鱼会惊慌四处逃窜,这种方法通常只能搞到小鱼。另一种工具就是在一根粗长的杆末端固定一个大竹筐,在竹筐上套一张锥形的网,捕鱼时,人抓住杆的这头,用力往池塘中送,然后压下水,靠近水底刮拖回来,俗称“刮鱼”,然后检查看是否网到鱼,这个全凭力道和运气,有时是能捕到大鱼的,但小孩通常玩不动这个。小时候,只要想吃鱼,沿着池塘忙上半天总能搞到一两斤美味的小鱼,在现在看来,那是相当的幸福了。
池塘是农村人洗澡、游泳的地方,暑季黄昏的时候,池塘里非常热闹,大人孩子都在池塘里洗澡游泳,刚开始只有男孩子可以这样,但后来慢慢胆大的女孩子也加入进来了。农村人游泳没那么多讲究,游泳就两种姿势:狗刨和仰泳。我不知你们领略过没有,其实狗刨是可以游得很有气势的,两手使劲划,双脚拼命打出水面,打出水花,远远看过去,前面是弧形的浪,一波推一波,后面水花飞溅,响声雷震,我们小时候挺享受看大人的这种表演,是力气和强壮的象征。
由于这个池塘靠近住的地方,平时人来人往,虽然有时也有淹水的,一般都能及时被救上来。但有一年的一天下午3、4点的样子,邻居家的4个小孩(老大是个男孩,带着3个妹妹)偷偷去玩水,由于临池塘的马路扩建,码头不得不往池塘中心移,这样造成两个结果:码头侧面的水越来越深;人在公路上走,难以注意到码头上的情况。他们玩水的时候,长得最漂亮的老二滑到码头侧面的深水区,其他几个又惊又怕,居然不敢呼救,而是跑到几里地之外的地方去告诉父母。等父母回来时,正赶上我们在池塘里开始游泳了,小孩的爸爸也不确认,一度怀疑小孩撒谎,便要我们往水底摸摸,我们几个一边笑说,这个池塘从来没淹死过人,肯定去哪玩去了,一边到处试探,突然,一个小伙伴一声惊叫,脸变成死灰,全身颤抖起来,大叫:“真的,真的,在这里,在这里”,小孩的父亲急得一下跳下来,很快捞出了小孩,按农村的做法,把她趴在牛背上,赶着牛走了很久,虽然排出许多水来,但终究没有救过来,小孩的母亲伤心欲绝,连哭数天,尤其是深夜,那声音真叫一个揪心楸肺!
小池塘里也有好玩的,有一种小虫子,身材细长,有两条特别长的腿,向后折着,特别象小船的两支桨,它们浮在水面,优雅的划来划去,多年来,我们一直没找到关于它的玩点,但某一天,我们突然发现,可以用蚯蚓之类的把它们钓上来,于是村里兴起了一种新玩法,小朋友们围着池塘都在钓这个,很好玩。但好景不长,有事故出现了,原来这个虫子急了会咬人,而且会飞,小朋友们钓了虫子许多都是抓在手里玩,这家伙冷不防会在嫩嫩的手掌心叮上一口,然后趁机飞走,留下一声惊叫和一片哭声,这东西应该有点毒,红肿一块,特别痛,小伙伴们都给吓坏了,从此不敢再玩它。
小池塘里有很多青蛙,会呱呱的叫个不停,钓青蛙也很好玩。青蛙的视力不行,只认动的东西,因此要不停的上下摆动钓竿,让青蛙觉得饵料是在跳动的虫子,饵料用得最多的是蚯蚓,也有打烂的田螺,当然更残忍的是用小青蛙或一条青蛙腿,青蛙这东西够变态的,自家的也吃!不过青蛙好钓,一般咬上就不松口的,通常不用钓钩,技术好的专业的会直接钓到布袋里或篓子里,我们玩的简单,直接拉到岸上再捕获就是。当然也有例外的,某段时间,池塘里来了一只巨蛙,没人能钓上来,大家便用钩去钓它,但还是钓不上来,据说连吞了十几个钩,当然,这些钩都是农村小孩子自己做的,一般没有钱去商店买的,通常是找一段钢丝或铁丝,然后用斩子斩出一个倒钩来,也有最低等级的,就是直接找个大头钉弯一个。
养鸭子的那个小池塘靠近我家的猪栏,那一年,由于没人养鸭,池塘里长满浮萍,一眼望去,看不到水,犹如一块绿绿的草坪。一天,我家的小白猪跑出来了,老爸叫我跟他一起把猪赶回猪栏去,沿着池塘,我们把猪堵在中间,按正常情况,它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乖乖的回猪栏去,可能是猪也把浮萍当草了,它一转身,扎到池塘里去了,然后没有了踪影,我和老爸呆在了那里,老爸很痛惜的叫着:“这下完了,猪要淹死了!”没想到,2、3分钟后,一声响动,猪竟然从对岸跃出来了,原来它就这么直直的从水底走过去了,真是一头神猪!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小地方也变样了,两个小池塘相继被掩埋,大池塘也越来越窄小,最悲催的是,公路在铺柏油的时候,一辆满载柏油的罐车翻倒在路边的沟里,一车柏油顺着水沟流进了池塘,这个灾难简直是毁灭性的。那些油在天热的时候,会从塘底冒上来,在水面炸开成一朵朵油花,温度低点的时候,又凝结成油滴沉入水底,那些大鱼在水下呆不住了,可能是油堵塞了它们的腮,纷纷浮到水面来呼吸,小孩们便开始吆喝着,挥动双手打起水花去赶鱼抓鱼,有一次我们把一大群鱼围到池塘角,正赶得起劲,一条大鱼从我的下面弹出,啪的一声侧面正击打在我的脸上,我犹如受了一击猛烈的耳光,打得我头晕目眩,狼狈而逃,剩下满脸红肿和粘在脸上的两片鱼鳞。二哥十分勇猛,拿了家里洗衣服用的“擂槌”(打击衣服的木棒),插在腰间,游到池塘中间去追打大鱼,好家伙,一棒子下去,真给他打到一条,由于太用力,鱼的脑袋都几乎给打没了。慢慢的,池塘没有了一丝生气,鱼儿连同所有的生物都死绝了!人民受害也不少,大家照例还去游泳,结果发现这个油会沾到身上,怎么也洗不掉,农民到地里干活,很多是光着膀子的,太阳一晒,这个油就在身上化开了,火辣辣的,直接把皮肤烫伤了,最后皮肤会掉下一片来,留下一个白斑,大人们于是禁止小朋友再去池塘玩水,但小孩子还是会偷偷的去玩,最可惜的是村对面的一个小帅哥,搞了几滴油在脸上,不但回家挨了一顿狠揍,脸上从此留下几块白斑,破相了。
道路扩建进一步减少了池塘的面积,慢慢的有人把房子直接建到了塘边,污水甚至屎尿也直接排到池塘里去了,池塘变成了一汪黑灰色的混合液。多年后,池塘里开始有一些鱼了,但主要是鲫鱼和一些小杂鱼,尽管有人有时也去钓,但大都是钓着玩,很少敢吃这些鱼了。
小时候,老家到处都隔三差五的分布着许多池塘,象一块块星罗棋布的琥珀,装点着乡下的风景,各种喜欢水的小动物也都能和谐的安下家来。下暴雨的时候,这些池塘会把各处满溢出来的水收集起来,干旱的时候,这些水又用来浇灌田地,滋润庄稼。
现在,每当看到城里积水、洪涝的消息,我便不自觉的想到老家的池塘来。
请长按以下二维码识别并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