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老秦人为什么不复秦(汉江钓鱼经验秦国创业史:老秦人为什么一直在东迁?)

合纵连横之后,剩下的故事基本上就是秦国的独角戏了,所以,感觉有必要把秦国的很多问题说明白,免得后面有些东西说不清,写的时候发现因为年代久远,bug 很多,找了很多论文,但是,这些作者很多也都是在互相抡王八拳······以下写的基本都是学界达成共识的,应该可信度很高。

一、祖籍山东,西迁赵城

没想到吧,一度被视为戎狄的秦人,他们的祖先居然是山东人。

不过,这并不能给秦人带来多大影响,因为,当时的山东被称为“东夷”,名声不见得比戎族要好。

关于秦人的由来,司马迁在《史记》里给秦国的起源画上了神秘主义的光环,这个我们也不去深究他的对错;姑且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去看这种神秘光环消失之后的比较有合理性的记载:

秦人的先祖伯益跟随禹治水有功,被舜赐姓嬴。

这个伯益又名大费,据考证,是因为其居住在费地(现在的山东济宁鱼台附近)所以得名。

现在的考古成果也证明,秦人确实有很多东部文化的传统:比如他们都崇尚玄鸟图腾;西周时期也确实有很多嬴氏封国在东部,那个最先称王被灭的徐国,他就是嬴姓徐氏。他们应该都是一家人。

后来秦人侍奉商王,迁居到了现在的山西境内,那里是商人跟诸多戎族的交接地带;秦人对商王忠心耿耿,武王灭商的时候,还干掉了秦人的祖先——恶来。

那个时代,似乎大家都有祖传的手艺;楚人擅长玩火,秦人擅长驾车;秦人的祖先在夏朝的时候就给夏王驾车,是司机世家。到了周穆王时代,秦人先祖造父又被周穆王选中当自己的专职司机,俩人“西巡狩,乐而忘归”,这画面听着就容易让人多想。

正因为造父这个司机当的好,周穆王给了他一块封地——赵城,造父这一支族人从此改姓赵了。之前说过的那个一直追随晋文公流亡多年的赵衰,就是造父的后代,所以,造父是赵氏的始祖,赵氏跟嬴氏也是一家人。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受宠的造父让整个部族都获得了居住在赵城的权利,嬴氏的另一支部族首领大骆在其中,虽然他们的血缘关系已经有点远了。

部族首领大骆娶了申国国君的女儿,生下嫡子成。他还有一个庶子叫非子,非子很擅长养马,周孝王还让他到汧水和渭水交汇的地方(有人说是陕西犬丘,大致在现在的陕西咸阳西边的兴平市)专门养马。看着膘肥体壮的马匹,周孝王产生了爱屋及乌的想法:让非子当大骆的继承人。这个时候,申国又出来说话了。

申侯对周孝王说:当年,我的祖先通过跟大王你的祖先以及秦人的祖先联姻,才让大骆的祖先看在我们都是亲戚的面子上归顺了你周天子,你的西部边境才能和睦安定。现在我又把女儿嫁给了大骆,西方的戎族看在我们世代友好通婚的面子上才肯归附,您才有机会称王。我申国为你做了这么多的贡献,你就这么报答我?大王你好好考虑考虑这个事儿吧。说完就走了。

如此看来这申侯是嚣张跋扈的习惯了!怪不得后来干掉了周幽王。

周孝王竟然忍了这口气,但依然倔强的给秦非子一块封地,就是秦地(大致在现在的甘肃和陕西交界附近),重新恢复了他的嬴氏,成为周天子的附属国,被称为秦嬴,赵氏和嬴氏也就正式分家各自生活了。准确的说,秦人这个称谓就是从现在正式开始的。

二、驱戎复周,进逼关中

大约20年后,周厉王残暴无道,人们互相说句话都会被抓起来。戎族跟周天子也话不投机,就出兵灭了为周天子守国门的大骆族人,赵氏作为嬴氏的嫡传后人就灭族了,秦嬴一支自然就成了嬴氏的嫡传后人,周宣王任命当时的秦嬴首领秦仲为大夫,让他去讨伐西戎。

此后,秦人一直在跟戎族玩命,直到将戎族赶出周人故地。

到周宣王时代,秦人第一次攻破西戎,被封为“西陲大夫”,之前大骆一族的封地也一并给了他。

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所杀,秦襄公赶来救援。周平王说,“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于是,秦国从大夫晋封为诸侯,算是正式立国。

表面上看,周天子是给予了秦人恩惠,其实对秦人来说这未必是个好消息。

首先,秦人得到的只是一个空头支票,那个时候,岐山丰水已经被西戎占据,秦人要想得到,只能自己去虎口夺食。其次,周王室东迁,让远在西陲的秦人失去了战略呼应成为一支孤军,在西面和东面同时面临强敌,连个援军都没有,形势更加危急。

因此,秦人一直在东进,一方面有收复失地的意图,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向东部寻找诸侯作为战略依托。

前766年,秦襄公终于打到了岐山脚下,虽然他本人也死于这场战争。相比于东部诸国凭借天子的封赏得到土地,秦人为得到这片封地付出的代价确实有点大了。

前762年,秦文公从犬丘向东游猎到了汧水和渭水交汇的地方,想起了当年秦嬴因为在这里给周天子养马而被封的往事,感慨不已,于是就在这里营建城池,这就是著名的陈仓故城,现在这里叫宝鸡。秦人开始在渭河平原建立据点,并以此为依托继续前进。

12年后,前750年,秦文公收复了被西戎占据20年的岐山,正式建立对渭河平原西部的统治。

前713年,秦宁公翦灭了西戎建立的小国——亳国,收复周都丰镐地区。

前697年,秦武公攻灭戎族彭戏氏,势力发展到华山脚下。次年,秦武公回师越过渭河灭掉了位于渭河北岸的小虢。

至此,秦人已经完全占据了整个关中地区。东部与梁国接壤,距离黄河也不远了,总算是回到周天子的怀抱。

从西陲大夫到秦地北接梁国,秦人8代首领/国君,前赴后继,用了近200年,才从甘肃天水一路东进至黄河附近,秦人在戎族四面围攻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坚持战斗,其艰苦程度纵然是楚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也难以相比,期间,至少两位国君战死沙场。也正是这种血与火的磨炼造就了秦人隐忍、坚韧的性格,才最终锻造了秦人一统华夏的血脉实力。如果成功真的没有捷径,那秦人的成功更绝非命运眷顾的偶然。

三、关中平原,四塞之地

渭河平原,又叫关中平原。

从地图上看,黄土高原从北向南延伸突然掉落下去一块,构成了关中平原的基础地形,然后又猛地隆起形成秦岭山脉。很可能是几千年前那地方出现了一次大地震导致了地壳陷落形成峡谷,后来水流汇集形成渭河,河水侵蚀冲击才慢慢形成了土地肥沃的渭河平原。

现在我们都知道“要想富先修路”,在古代也一样,只是没有这么多的机械设备,用愚公的方式很难真正在山岭之间开辟道路,所以,古代的交通要道多半会依托山间河流形成的河谷修建。

因为地形原因,进出渭河平原只能依托四条主干道,每条道路都设有一个军事关隘进行把守,因此称为关中平原。这四个关口就是:东面函谷关,南面武关,西面散关,北面萧关。分别控制着秦国四个战略方向。

东边的函谷关位置很重要,下文还会详细说,这里就不多说了。

从函谷关通道沿秦岭北麓往回走,越过骊山之后有一条灞河,河水从秦岭发源自南向北汇入渭河,灞河源头不远处的另一条河——丹江自北向南流,这两条河的河谷中有两个邑,分别是商密和於中,因此,这条通道就叫商於古道,是秦国南下楚国的必经之路。

前351年,秦孝公在丹江上游,也就是现在的丹凤县内修筑了商塞,防止楚人从此北上进入关中;楚人也在商塞正前方的武关河南岸修筑武关城,防止秦人南下。

武关自古有“关中锁钥”的称号,战略位置不输函谷关,只是武关道的方向只有楚国一个大国才显得没有函谷关那么重要。

但是,对武关的控制直接影响秦楚两地的命运。前207年,刘邦率军从武关道进入关中,屯兵武关道北面的灞河上游西侧高原,秦二世“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秦朝就此灭亡;当年刘邦屯兵的地方就是后来著名的“白鹿原”。

从白鹿原继续沿秦岭北麓往西走,越过当年姜子牙钓鱼地方之后,有一条清姜河,散关就位于清姜河中游的大拐弯处。

跟武关道一样,这里也是依靠两条河流的河谷形成的交通要道,清姜河上游是著名的长江支流嘉陵江,沿江南下可以直接到达四川北部重镇广元,四川盆地唾手可得。

汉中和关中都是群山环抱中的冲击平原,关中依托的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汉中依托的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汉中平原土地肥沃,气候也好,被称为“天府之国”,得之可得天下。刘邦就被项羽封为汉中王,后来刘备也自称汉中王。

关中和汉中之间隔着的就是被称为中华龙脊的秦岭山脉,即使是现在,南北穿越秦岭的敖太线每年都在收割自不量力的人类生命,实在难以想象两千多年前,老祖宗们是怎么做到从关中穿越秦岭去争夺汉中的。

第四个关口是西北部的萧关,主要是为了防备游牧民族突袭。

从西北方向进入关中有两条路,一条是渭河河谷,一条是泾河河谷。

渭河河谷地形复杂,道路崎岖,对于以骑兵为主的游牧民族来说更是寸步难行,因此,地势相对平坦的泾河河谷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条路也被称为萧关道,萧关是用来扼守这条通道的。

萧关道与现在的312国道甘肃宁夏段走向基本一致,几千年了,人类除了依托自然河谷之外,依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地面交通问题。

不过,泾河中游以上一直以来都是义渠的地盘,直到前272年昭襄王灭义渠国才占据泾河上游,才有可能控制萧关道这个战略要地。而义渠国之所以能跟秦国战和不定,甚至曾经攻打到渭河南岸,很大程度上也是占据了泾河河谷的交通优势。

四、河西的恩怨

上面说了关中“四塞之地”,对秦国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函谷关”,那是秦立国以来东进战略的必经之路。至于秦国为什么一定要坚持东进,已经不得而知,可能真的只是为了打回老家去。

其实秦国真正控制函谷关的时间很晚。

在三家分晋的时候说过,晋献公死后,公子夷吾想让秦国支持自己回去继位,就给秦穆公承诺,把河西八城割让给秦国。

秦穆公之所以答应夷吾,就是因为河西对秦国来说太重要了。

当时的河西,应该包括两部分,一是渭河以北,洛河以东,黄河以西,宜川、黄龙以南;另一部分是黄河以南的崤函通道,函谷关也在其中。

黄河以西的这部分地势稍高,黄龙山一线可做关中腹地的屏障,而且这里背靠黄河,与晋国隔河相望,居高临下又有黄河天堑,不可谓不妙啊。这种山水相邻的地势一直向南延伸到渭河北岸,渭河南边是号称天下第一险峻的华山和至今仍然无法彻底穿越的秦岭山脉,只有沿河黄河往东这一条路稍微平坦一些。在黄河由南向东转的拐弯处南边是崤山。崤山和黄河之间这条狭窄的谷地中修筑有一座关隘,就是函谷关。“函谷关城,路在谷中,深险如函,故以为名。”就是说这个关口的位置像是处在一个盒子里一样险峻。

函谷关北倚黄河天堑,南邻秦岭余脉,是秦国东进,和六国西进的唯一通道,地势险峻异常,易守难攻,少量军队根本无力攻克,大部队又无法展开队形发挥兵力优势。真正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秦国刚收复周王故都的时候,河西这块土地有三个诸侯国,他们是洛水以北的梁国、芮国和崤函通道上的虢国。

当时,晋献公武德充沛,前655年左右,晋国南下灭了虢国,控制了崤函通道。

前640年,秦穆公北上攻灭了梁、芮两国,占据了洛水到黄河的这块高地。

晋献公一看,秦国这是要渡河来打我吗?

就让公子重耳率军驻守黄河东岸的浦地(山西永济),这是一个重要的黄河渡口,它的上游是壶口瀑布,黄河在这之后水势平缓开阔,晋军只需渡河就可攻占西岸土地,属于邻水屯兵,进退都有依仗。

靠着晋献公的战略眼光和雄厚实力,晋国控制了黄河渡口和崤函通道,把秦国东进的道路封的死死的。

所以,秦穆公听说夷吾要把河西之地送给秦国,开心的不得了;夷吾也知道河西的重要性,所以反悔了。秦穆公就暴跳如雷去进攻晋国。

前645年,双方在韩原(陕西韩城)交战,眼看秦穆公被晋军围困就要挂掉了,秦穆公之前宽恕过的一支野人部队偷袭晋军,致使晋军不仅全线溃败,夷吾本人还被秦军抓住,被迫把河西八座城池割让给了秦国。

韩原之战并没有对晋国造成什么影响,河西八城也不足以让秦国咸鱼翻身,晋国依然控制着秦国的命脉。

等到晋文公上位,一直以来武德充沛的晋国再次强盛起来,秦国依旧只是晋国的小弟;只是晋文公顾念秦穆公的恩情才没有拿回河西之地;等晋文公去世,晋襄公继位,两家关系就没有那么好了,晋国一直顾念的河西一箭之仇就该报了,紧接着就是著名的秦晋崤之战。

前630年,晋国带领秦国一起讨伐东边的郑国。

郑国当年是个强国,奈何后来越混越差,只能四处寻求庇护,一开始投靠了晋国,后来又转投楚国。前632年,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击败了楚国,为了给一种小弟树立一个反面教材,带着秦国一起去教训郑国这个墙头草。

郑国被围困的快崩溃了,派烛之武出城游说,这才有了高中课本上的《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这烛之武多半是个历史爱好者,他深知秦国被晋国战略压制,秦穆公是不愿意看到晋国攻灭郑国壮大实力的。

他对秦穆公说,敌人的敌人就是盆友,让郑国活着可以当秦国东边的战略呼应,到时候可以东西夹击晋国。秦穆公果然被说服了,半夜撤围而去,还留了2000人帮助郑国守城,这不就相当于是临阵倒戈捅了晋国一刀吗?前有河西后有郑国,秦晋的梁子就结的更深了。

三年后,晋文公去世,晋襄公继位。诸国形势发展越来越对秦国不利了:第一,郑国的国君现在是郑穆公,是在晋国的扶持下才上位的,那肯定是亲晋的,不可能再当秦国的战略呼应了,在郑国的那2000秦军就是风箱里的老鼠了。第二,没有了晋文公,秦晋仅存的一点“情谊”也没了,一身腱子肉的晋国实在是没有理由不报河西之仇了。

关键这时候,秦国还把开战的理由都送来了。

前627年,在郑国的那2000人又捎信来说他们现在守着郑国的城门,秦军来讨伐郑国正是好机会。秦穆公也觉得趁着晋国丧期,偷渡函谷关通道应该问题不大。

于是秦军一路耀武扬威东征郑国,刚到洛阳附近的滑国就发现自己的战略意图早已暴露,郑国已经有了防备,去了也没有意义。本着贼不走空的原则,顺手牵羊灭了滑国之后回师。

秦军没有通知晋国就大摇大摆的经过人家的地盘已经是无礼了,加上被灭的滑国跟晋国关系还不错。在秦军回师的时候,晋国不宣而战,突袭秦军,致使数万秦军全军覆没在崤山山道之中。

接下来,秦国连战失利,几乎丢掉了整个河西,东进再次受阻。秦穆公不得不把战略方向转向西方,史称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此后,虽然晋国式微,最终被三家分晋,但,魏国首任国君魏文侯和他的儿子武侯依然在河西摁着秦国,秦国也始终没能拿回河西之地。

总结一句,秦穆公兼并梁芮两国控制河西,又在秦晋对抗中接连失利失去了河西。这就是秦孝公说“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的历史原因。

前340年,商鞅诈骗公子卬,夺取河西。

前332年到前325年,秦国又相继夺取阴晋、少梁、河西、焦、汾阴、皮氏以及上郡十五县等地,相当于不仅夺取了洛河黄河之间的河西之地,还拿下了黄龙山脉,不仅可以保住关中,连河西之地也有了战略缓冲区。同时,还多次围困了曲沃,把战略前沿深入到了函谷关后方,牢固控制了崤函通道。

经历重病缠身和潜心修炼的秦国,终于打通了任督二脉,再也没有什么能阻挡秦人前进的步伐。前325年,秦惠文君正式称王。此后,他南入汉中,收服巴蜀,占据了中西部地区最富庶的三个大平原,一时间秦国钱粮兵丁样样不缺,打回老家指日可待!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