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关于钓鱼的儿歌有哪些(小猫钓鱼游戏幼儿经验【课程小主人】“钓”鱼·钓“娱”——桐乡市国艺幼儿园小一班角色游戏中的项目化学习)

“钓”鱼·钓“娱”

——小一班角色游戏中的项目化学习

项目化学习是体现幼儿学习本质的方式之一,需要我们引导孩子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发现新的问题,更是需要我们呵护和点燃孩子的学习热情,并引导其进行探究和体验。

本次活动将从聚焦热点游戏,锁定项目内容、借助方法探究,挖掘项目价值、透过现象揭秘,洞察钓鱼奥秘、基于学习思量,彰显主体担当,这四个方面来展开。

一、聚焦热点游戏,锁定项目内容

益智区中的“钓鱼”游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经常能听到孩子们关于钓鱼的讨论:“我们来钓鱼吧!”“我们来比赛看谁钓的多”“救命救命!下面都是水,我不会游泳”......可见,孩子已将自己代入了钓鱼的情境中去。

有了区域游戏的经验后,孩子们在体锻时利用泡沫软棒当“鱼竿”“钓鱼”,一场属于孩子们的游戏发生!

为助力孩子们对其展开深度的探究学习,助推其角色扮演的水平迈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一场属于我们小一班的项目化学习拉开了帷幕。

二、借助方法探究,挖掘项目价值

根据小班幼儿爱模仿、认识靠行动的年龄特点,我们预设了主题网络图:

同时,又将学习目标定位为三个方面,并借助各种方法助力孩子们的学习探究过程:

三、透过现象揭秘,洞察钓鱼奥秘

《指南》科学领域指出:“要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所以根据预设的网络图,又将幼儿的“钓鱼”项目化学习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探究。

一)挖掘已有经验,讨论驱动问题

1.游戏再现+挖掘经验

在之后的游戏中,“钓鱼”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持续的关注与记录着他们的游戏。

这一天甜甜和小露小朋友拿着“鱼竿”正在“钓鱼”,讨论着“怎么没有鱼呢?……

   游戏剪影

游戏分享时,及时肯定了她们耐心等鱼的过程,建立同伴的榜样作用,我们还对问题进行了讨论。

没有鱼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买几条鱼呀!

我来当鱼呀!

从游戏中可以看到,孩子们在游戏中会主动邀请老师当“鱼”,参与他们游戏,也有孩子直接趴在了地上学起小鱼的样子……

在此过程中,初步发展了幼儿问题解决的能力,为之后的深入探究做铺垫。

2.问题讨论+前期准备

鱼的问题解决了,还需要些什么呢?

我外公有鱼竿……

我爸爸有一个钓鱼的箱子……

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讲述着, 但渔网和鱼食都没在他们的原有经验中,可见对“钓鱼”的认识较为片面。

 视频媒介

初步了解钓鱼方法,感知钓鱼工具。

“家里谁最爱钓鱼?”孩子们了解后进行投票。

   我家谁最爱钓鱼

通过问题的驱动,推动着幼儿对钓鱼工具及钓鱼方法的认识,也激发幼儿对钓鱼人的崇拜之情。

(二)依托概念理解,实施探究体验

为了实现“探究、问题、再次探究”的循环过程,在这一阶段中,孩子们以“问题解决”为推手,可不断深入与调整项目的研究内容。

1.寻找鱼缸+认识了解

小鱼成功来到了我们班,那我们该怎样喂鱼呢?用什么来当小鱼的家?来看看孩子们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吧!

小鱼装在袋子里怎么喂它们吃东西呢?

把袋子剪破不就可以了么?

为了验证孩子们的猜想,立刻找来了塑料袋进行试验。

教室里一定能找到适合小鱼住的!

各种框子都被发现了。

可在装水的过程中,孩子们却又发现了新问题。

探索发现

蓝色框子有洞洞会漏水!

灰色框子大又好,就用它当小鱼的家啦!

                   给小鱼喂食

小鱼怎么不吃呢?

小鱼终于有家了,孩子们争前抢后的观察着小鱼,讨论着:“小鱼喜欢吃什么呢?它们怎么不吃我的食物呢?”

小鱼喜欢吃小鱼形状的鱼食。

它喜欢吃圆圆的鱼食。

小鱼喜欢吃草。

根据孩子们对“鱼食”的探究,我们一起制定了记录表,让孩子们可以大胆猜想、绘制并观察记录。

这一过程中,对于小班上的孩子来说较有挑战性,在这一过程中看到了孩子们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2.掌握方法+钓鱼尝试

在室内规则游戏时,孩子们又玩起了“钓鱼”。

两个矿泉水瓶、一根绳子又成了锻炼手部力量的游戏材料。

游戏剪影

他们为自己成功钓到大鱼而欢喜,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钓鱼”游戏。

游戏中孩子们却也发现了问题,“线缠在一起了!”孩子们说“要远一点才不会缠到一起去。”

看看孩子们画得是不是很形象呀!

第二天的户外游戏时间,孩子们索性带着“钓鱼工具”来到了操场上再次玩起了游戏,好像线真的不缠在一起了。

///

成功游戏

通过音乐游戏和材料的提供,让幼儿的探索过程不仅仅是聆听、理解的过程,促进着他们角色游戏的发展。

(三)计划角色扮演,提升学习品质

“小班孩子角色游戏对于他们的社会经验积累和自身智力开发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让幼儿学习钓鱼专心这一内在素养,在阅读区投放在了经典传统故事《小猫钓鱼》。

1.故事阅读+角色分工

在故事阅读中,活泼可爱的小猫牢牢的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他们会进行着画面的猜想……

故事阅读

孩子们很喜欢《小猫钓鱼》的故事,都很期待这个有趣的故事表演。于是,孩子们用贴贴纸的方式选择自己想要表演的角色。

角色分工

可不久之后争吵声传来啦!女孩说:“我可以当猫妈妈,你不可以当妈妈……”男孩说:“我要当猫妈妈……”

角色争执

孩子们提议用两种花色的“大猫”图片来支持角色区分。真是个不错的主意!

 2.道具制作+故事表演

孩子们兴奋地为头饰进行涂色装饰。

头饰绘制

前期准备

一切准备就绪,就要来进行故事表演啦!可还没开始,又遇到问题了:人多水桶少怎么办呢?来看看孩子们是怎么解决的:

问题解决

瞧。孩子们认真钓鱼的样子比故事中的小猫厉害多啦!当然,做事要有始有终,之后分组进行了故事表演以及配音,感受着“专心”的重要性。

故事表演

在这一过程中,让孩子们积极参与讨论,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终通过故事表演强化孩子们对角色的感知。

四、基于学习思量,彰显主体担当

此次项目化学习过程,若横向比较其实也呈现两条线的共生共长,其一:“钓鱼工具——钓鱼体验——角色扮演”,其二:“我会游戏——我会养鱼——我会照顾”,让孩子们在做做玩玩中展现了在活动中的主题地位。

(一)成果展示,总结回顾

成果一:“鱼儿最爱什么?”记录表

成果二:童话剧表演《小猫钓鱼》

同时,又将学习目标定位为三个方面,并借助各种方法助力孩子们的学习探究过程:

童话剧《小猫钓鱼》

成果三:项目化学习过程展

(二)项目反思,未来奠基

1.儿童视角,幼儿评价

2.教师视角,教师评价

此次项目化学习来源于孩子的游戏和兴趣,生成于孩子的参与中。通过游戏、讨论、观察、表演等多途径,让孩子在真实的情境中积累钓鱼游戏的经验、发现探究小鱼的秘密、体验感受,孩子们会观察、会思考、会探究。

教师愿做孩子们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及时捕捉孩子的学习契机,进行梳理、归纳,助推孩子的“钓鱼”游戏,激发其情感的表达及品质的发展。

我们的“钓鱼”未完待续,

期待萌娃回园时……

照片 | 

采编 | 

审核 | 

监制 | 

朱燕丽

朱燕丽

周宁宇 董雅敏

沈蓓佳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