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翻塘的鱼(夜晚钓鱼的经验教训又翻塘了,惨痛的教训为何不记在心!)

一场秋风给饱受酷热的人们送了一丝凉意,吹落了无数落叶,掀翻了无数的鱼塘,也吹凉了很多养鱼人的心。

2020年8月19日,是今年最闷热的一天,坐着不动都会大汗淋漓,到了傍晚乌云密布,狂风大作,落了几滴小雨,这种天气最容易导致翻塘死鱼事故的发生。笔者跟隔壁左右邻居说,明天早上去买便宜鱼,肯定有翻塘的鱼卖,总会有人不在意的,不信早上去看看。晚上笔者就接到好几个关于翻塘急救和应急处理的咨询电话,20日一大早就到集市查看,卖翻塘死鱼的人好多,卖翻塘鱼的三轮车压断了街,有鳊鱼、草鱼、翘嘴红鲌、黄颡鱼、鲢鳙鱼、鲫鱼,种类多、数量大。这些养殖户大多认识,也有周边地方的养殖户,询问了几个熟悉的养殖户,有的养殖户损失惨重。

其实有关预防翻塘和池塘管理方面的技术每年都在培训中讲授、经常通过发送短信、微信、简报等方式进行培训,年年讲,但年年有翻塘,越是自认为经验丰富的老手,出的问题越多。现在大多数养殖户养殖密度大,翻塘的风险也逐年增多,也不钻研养殖技术,培训学习也不愿意参加,管理水平也跟不上生产的发展,导致翻塘死鱼现象频频出现,惨痛的教训,还是有些养殖户不记在心中。其实只要我们平常注意留心观察,翻塘是完全可以减少或避免的。现就如何有效预防翻塘的技术和措施进行一个总结介绍,供大家参考。

翻塘主要是水体中缺氧造成养殖鱼类窒息死亡,严重时可使池塘鱼类全军覆没。每当无风、闷热、气温下降、雷鸣无雨等天气情况时,最容易于半夜之后发生。鱼类和其它动物一样,需要呼吸氧气,如果水中的溶氧量降低到不能满足鱼类生理上的需要量时,轻者鱼类会出现呼吸困难,浮于水面,用口吸取空气,这种现象称之为“浮头”。严重缺氧时,鱼类会窒息而死亡,称之为“翻塘”或叫“泛池”。青鱼、草、鲢、鳙通常在水体中的含氧量下降到1毫克/升时开始浮头,当下降到0.8毫克/升时开始窒息死亡。当下降到0.4毫克/升以下时,鲤、鲫鱼开始窒息死亡。一般在早上日出之后,随着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增强,水中溶解氧逐渐增多,池鱼便恢复正常活动。那么我们如何预防翻塘呢?

一、关注天气预报和观察天气动态

闷热天气,气压低,池塘水中溶氧散逸快,傍晚或夜晚突然刮风、阵雨,气温陡降,会导致池塘水体上、下层对流加剧,水生动物的活动增强,有机耗氧量增加,池塘水体溶氧消耗加快,同时容易引起“倒藻”,极易导致翻塘。因此在生产管理工作中,根据天气变化,采取相应的应急防范措施,遇到不正常的天气,减少投饵量或停食,晚上注意巡塘,早开增氧机。

二、注意观察池鱼的摄食动态

在闷热、气压低或水体溶氧含量低的天气条件下,池塘鱼类的摄食活动会受到影响,摄食会减少,抢食也不旺盛,注意观察会发现,鱼在饲料台附近游来游去,但不争抢饲料。有一养殖户29亩鱼塘,使用自动投饵机,采取定时定量投饵,从来不观察,早上和中午各去喂一次饲料就不管了。突然他发现投饵区域每天泛起黑色的浮泥块,并冒气泡。打电话来咨询是什么原因,笔者到他池塘仔细观察后,告诉他泛起的黑泥是池底大量积存的饵料,发酵后比重减轻而泛起。仔细观察,看似投饵机前很多鱼,由于氧气不足,摄食欲望很差,成群游动但不是积极争抢饲料,通过加水、施肥后,摄食状况得到有效的改善。

在天气闷热时,空气气压低,水的压力大,水中的氧气会向空气中散失,当溶氧低于5毫克/升时,鱼类摄食强度会下降,有经验的钓鱼人闷热天气是不会出去垂钓的。太阳出来之前投饵,鱼抢食比较欢,一般是不会翻塘的。如果太阳出来之后或整个上午没有鱼摄食,说明池塘水质有问题,存在翻塘的风险,如果傍晚或夜晚突起北风或下雷阵雨,导致池塘水体对流加剧,大量消耗氧气,就有可能引起翻塘。如8月19日傍晚一阵大风,“刮翻”了无数鱼塘。

因此在生产管理中,不论是否自动投饵,都要每餐仔细观察池鱼的摄食状况,不要把饲料装进投饵机就不管了,不管鱼是否吃食,天天照样投饲,当池鱼70%散去就要关停投饵机。这样做一是掌握池鱼动态,以便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调水、改水、增氧等,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二是减少饵料的浪费,提高饵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三、注意观察池塘水质

谈到水质,很多药物经销人员、养殖户就就想到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这些物质只要不是外源大量输入是不会对池塘鱼类造成多大的危害。这些物质看不到,也摸不着,一般养殖户也看不出来,也不容易被掌握。而影响池塘水质和鱼类的主要因子是浮游生物种群结构、丰欠、溶氧含量和有机耗氧量。在生产中通过观察水体浮游生物的变化和鱼类摄食、活动情况来初步判断水质好与坏,简单易学,便于一般养殖户运用和操作。

1.看水:水色嫩绿,透明度30厘米以上,水面无浮膜,在阳光下晶莹透亮,说明水质比较好,安全系数较高。如果水体透明度低于20厘米,下风处浮膜多,在无风和阳光照射下,透光性差,看似水面有一层灰,说明藻类开始老化,水体营养盐类不足,需要及时改善水质,遇到天气突变,夜晚需要早开增氧机。

2.看浮游动物的变化:平常要注意早晚巡塘,如果水边白色的小虫(枝角类)很多,聚集成窝,或红虫多(桡足类),在阳光照射下,池鱼边缘水体呈棕红色,它们大量摄食浮游植物(藻类),导致池塘光合作用减弱,同时这些浮游动物也大量消耗溶氧,遇到不正常天气,很容易引起翻塘。如果发现大量浮游动物,可以沿池边泼洒鱼用杀虫剂,可以减少耗氧和降低翻塘风险。同时要注意早开增氧机。

有个叫刘行桥的养殖户,有两口鱼塘,有一次经过他的鱼池,请笔者帮他看看水质,北边池塘水有点浑浊,较瘦,而南边池塘水很肥,透明度很低,下风浮膜多,在阳光照射下池边的水呈现发红,笔者说南边池塘有翻塘的风险,而且风险较大,跟他建议尽快调水,他不相信,还跟其他养殖户说专家没有养过鱼,只会理论没有实践,结果第三天就翻塘,死了2万斤鱼,损失惨重。

四、做好鱼病防控

鱼类发病后体质变差、抵抗力、呼吸频率及耐低氧能力下降,一般发病池塘早上死鱼大大多于白天死鱼量就是很好的证明。如果池塘发病率比较高,一旦翻塘死亡率就很高,特别是鳃部寄生虫多时,鱼的病亡率不高,不会引起我们的重视,这是一个防治的薄弱环节,寄生虫感染量不是很大时,不会引起鱼类大量死亡,但会导致鳃上分泌黏液增多,影响水中氧气与鳃丝微细血管的氧气交换,导致鱼类呼吸困难,如果水中氧气不足,就会出现供氧不足而窒息死亡。根据20日早上对几户翻塘鱼的观察,大多数鱼的鳃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理症状。平时做好病虫害防治,提高鱼体耐低氧能力,保持鳃的洁净和溶氧交换的畅通,可有效降低翻塘风险和减轻翻塘损失。

很多养鱼人在天气不好或雨前,即使池鱼发病再严重,也不敢用药防治,普遍认为下药会引起浮游生物死亡会导致缺氧翻塘。其实是片面理解,看问题没有系统性,只看到不利的一面,没有放到池塘整个生态系统中去考虑问题,池塘下药同样也会杀灭和抑制分解细菌、浮游动物,降低有机物的分解速率,有效降低池塘有机耗氧量,为鱼类呼吸提供更多的氧量。大家可以调研一下,每年发生严重翻塘的鱼池,都是在翻塘之前一段时间没有用过药物的鱼池,而在翻塘之前用过杀虫、消毒药物的池塘很少。

养殖鱼类翻塘主要是我们管理疏忽造成的,在发生翻塘之前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可能引起翻塘的凶兆,天气、气温、水质、鱼类反应,都能从这些因素中窥探到蛛丝马迹,及时采取防控措施,是可以完全避免翻塘损失的。

原创声明

本文版权属于科学养鱼杂志社

作者:武汉市东西湖区东山办事处农业服务服务中心   吴自安

投稿与新闻线索提供,请联系微信:kxyyxia

更多新闻

★ 进入鮰鱼上市高峰期,如何确保鮰鱼上市质量?

集结渔业、水产养殖、餐饮、冷链翘楚,2020广州国际渔博会与您相约!

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广东在行动

磨刀不误砍柴工,龙虾高产有诀窍!

公  告

科学养鱼致力于普及养殖技术与养殖信息分享,为中国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渔民增收助力,有意愿入群的朋友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与笔者联系(请注明地区+姓名+关注品种)。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