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玻璃瓶兑水31关攻略(俄罗斯钓鱼40级经验拿着兑水玻璃瓶和幸存者血浆招摇撞骗的“黑色组织”,盯上中国了?!)

当前,全球新冠疫苗尚处紧俏状态,各国围绕疫苗的角逐仍在继续。

1月末,英国阿斯利康公司和美国辉瑞公司以调整产能为由,缩减对欧盟的新冠疫苗供应,引发一场“疫苗争夺战”。欧盟由此陷入疫苗短缺危机,法德等西欧与中欧国家迟迟赶不上接种时间表。重压之下,2月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将考虑有条件地获准俄罗斯和中国疫苗进入欧洲市场。

在此背景下,各国黑市与暗网疫苗交易也愈加猖狂。据《维也纳日报》报道,总部位于伦敦的一家企业为富豪安排前往迪拜的疫苗接种服务,价格为4万英镑。此外,多家暗网匿名卖家销售“新冠疫苗”,一剂疫苗的价格从80美元到几千美元不等,多是假货。

       2020年12月27日,阿联酋迪拜,一名妇女接种新冠疫苗。图|澎湃影像

国际犯罪分子盯上堵截病毒的“希望之苗”,用来路不明的疫苗大肆敛财,甚至,有外媒称中国疫苗已流入国际黑市。

黑市疫苗,为何屡禁不止?

文 | 丁贵梓 瞭望智库观察员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黑色暗网的疫苗“生意经”

实际上,自各国陆续开展新冠疫苗研制工作以来,不明来源的疫苗流入各国黑市的消息就层出不穷。

去年11月,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澳大利亚黑市出现了大量与新冠肺炎有关的治疗用品,其中包括22种疫苗。这些疫苗的来源和成分不明,平均价格却达5993澳元(约合人民币3万元),最贵的“新冠解毒剂”价格被炒到了2.4万澳元(约合人民币12万元)。

2020年12月21日,由于澳大利亚最大城市悉尼及其周边地区再次出现本土新冠确诊病例且感染人数不断增加,澳大利亚多个州着手收紧边境管控,限制悉尼及其周边地区居民进入州境。

同月,意大利当地媒体报道称,罗马部分家庭医生发现不少民众正在“私下使用一款新冠疫苗”。据悉,当时该款疫苗仍在进行第Ⅲ期临床试验,尚无法判断这些来源与真假。

新冠疫苗在欧洲上市前夕(去年12月),欧盟成员国先后制定疫苗接种计划,犯罪分子却开始在“暗网”出售新冠疫苗,试图从全球疫苗需求中牟利。意大利警方调查发现,“暗网”中的新冠疫苗报价多达80种,价格为300-1000欧元不等(约合人民币2000-8000元),交易方式均为比特币。

这些疫苗可在强低温运输条件下、3-4天内送达客户指定地点。“暗网”卖家通常采用双层包装“隐形”送货,利用美国邮政或主要快递公司发货的费用为20美元,外加5美元即可保证隔夜送达。

实际上呢?“暗网”出售的疫苗要么是假的,要么永远不会发货。欧洲刑警组织表示,犯罪分子很可能自行在空疫苗瓶里加水或其他液体以冒充正品,这将严重威胁公众健康。

在当前全球疫情重灾区美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同样乱象丛生,骗局满天飞。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网日前刊文称,因政府在疫苗分发上指导与监管缺位,佛罗里达州、康涅狄格州、弗吉尼亚州、新泽西州、纽约州等多地已出现大量疫苗相关的电话和网络诈骗。犯罪分子以虚假疫苗预约信息为诱饵,通过钓鱼电子邮件、电话、短信甚至上门行骗的方式,盗取民众信息和财物。

早在去年4月,新冠疫苗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时,美国就出现多起“黑市售卖新冠疫苗”的诈骗案件。调查人员发现,这种假疫苗的每剂报价为0.01比特币(约合人民币1510元),共需接种14剂,总额约2万元人民币。最后,调查人员共逮捕187人,缴获赃款超2800万美元。

其实,犯罪分子的黑手不止伸向了疫苗。

去年7月,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瑞德西韦和托珠单抗在印度供不应求。按照官方报价,每剂瑞德西韦售价为5400卢比(约合人民币480元)。而在当地黑市上,每剂售价要比官方价格高出六七倍。

在澳大利亚黑市上,甚至出现了新冠肺炎幸存者的血液。犯罪分子非法回收患者血液,声称其内抗体可保证对新冠病毒终身免疫并对外出售,血液最高价格被炒到2.3万澳元(约合人民币11.6万元)一包。这些商家有394家来自美国,39家来自欧盟,17家来自英国。

此外,N95口罩、手术手套、防护服等大量个人防护装备也在黑市以高价出售。

2

根源还在自身

面对种种乱象,许多国家给出了一定的应对措施。

去年11月,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公布了新冠疫苗推广战略,积极调查疫苗非法进口和供应,并严厉打击任何在黑市非法购买或售卖新冠疫苗的行为。

2020年4月1日,研究人员在位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昆士兰大学实验室进行新冠疫苗研究。

根据澳大利亚药物管理局(TGA)和澳大利亚边境执法局相关法规,对非法购买和销售疫苗的民事处罚为:对个人处以111万澳元以下罚款,对企业处以1110万澳元以下罚款;刑事处罚为:每项违法行为处以5年以下监禁或88.8万澳元罚款。同时,政府和药企加强安全措施来确保疫苗供应和防止盗窃,确保疫苗在运输过程的每个阶段都可追踪。

意大利黑市出现来源不明疫苗后,罗马医生协会主席麦吉随即发出警告,任何人都不应私下或通过黑市购买疫苗。与此同时,医生协会也积极搜集证据,并及时向警方和意大利药品监管局通报。药品管理局亦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授权擅自贩运、倒卖和提供疫苗接种服务。

初步调查的结果显示,“暗网”和黑市所兜售的新冠疫苗均无合法进货渠道,截至去年12月底,欧盟各成员国警务部门尚未收到疫苗失窃的报告。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至今,国外黑市疫苗乱象为何屡禁不止?

*商家利欲熏心,政府监管不力

在疫情严重的国家,新冠疫苗目前仍处于“一剂难求”的状态。在疫苗市场的巨大商机的吸引下,加之政府监管不力,自然会让犯罪分子趁机钻空子。

日前,美国在线纪录网报道,纽约橙县医疗服务提供商ParCare公司因涉嫌欺诈被纽约总检察长办公室调查。据悉,ParCare用欺诈手段骗取2300剂新冠疫苗并转移到其他地区,再高价售卖、牟取暴利。

而就在去年底,纽约州州长安德鲁·库莫才签署行政命令,严禁医疗服务提供商和医护人员利用疫苗牟利。严控之下,ParCare何以获得如此大量疫苗令人疑惑。对此,橙县县长纽豪斯却表示自己并不知情。

正是政府疫苗分发与管理的缺失,才让不法商家有机可乘。

*官员以权谋私,疫苗接种出现“贫富差距”

疫苗接种中的“贫富差距”现象也愈发突出。不少政府官员和富人利用职权谋私,便能违反接种计划、轻易获得接种新冠疫苗的机会。

据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报道,弗雷明汉市警察局的一位警长就因利用职务之便获取疫苗而接受调查。“莫尔斯生活”老年护理中心的投资人和董事会成员亦违规抢先接种疫苗,导致护理中心的老人们无疫苗可打。

有权有势之人的“插队”扰乱了正常的疫苗接种计划,越来越多的人无法通过正规渠道获得疫苗,这反而为黑市疫苗提供“商机”。换言之,疫苗接种中的不公平现象恰恰催生了非法购销疫苗的市场。

*疫苗和药物研发问题不断,消磨政府公信力

疫情之下,各国民众皆对新冠疫苗研制和接种寄予厚望。但实际上,有些国家的疫苗研制工作进展有限,疫苗接种进度十分缓慢,甚至与政府先前的承诺大相径庭。疫苗和药物研发问题不断,逐渐消磨政府公信力,也让疫苗相关的非法活动不断滋生。

去年12月,澳大利亚一款政府投入资金达1000万美元的新冠候选疫苗在Ⅰ期临床试验中竟导致受试者出现HIV阳性。结果,政府只得紧急叫停该款疫苗试验,并取消5100万剂疫苗订单。

美国政府还曾在媒体大力宣传美国的疫苗接种工作,声称能在2020年底前接种2000万人。实际上,美国疫苗接种的实际进度远远落后于目标,“发放速度慢,信息不透明,接种预约难”问题突出。不少民众受其误导,彻夜排队等待接种疫苗,最后等来的却是部分政客借新冠疫苗上演的“政治秀”。

3

日本富人盯上中国疫苗?

2020年最后一天,中国新冠疫苗研制传来好消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而第二天,个别日本媒体就开始报道一些据称是“中国制造”的新冠疫苗被带入日本,日本国内已有人接种上述疫苗。

2020年12月23日,北京科兴中维的工作人员在包装车间展示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图|新华社

2021年1月1日,日本5大主流报纸之一的《每日新闻》报道称,自2020年11月起,日本已有18人接种走私疫苗,其中包括大企业经营者,接种一剂疫苗的价格约为1万日元(约632元人民币)。报道认为,是与中方有交情的“中国顾问”把这些疫苗带到日本,此举可能触犯当地法律。

25日,日本周刊网站“NEWS-POST7”称,有记者曾跟随大阪某企业老板前往某诊所接种“中国国药集团的灭活新冠疫苗”,两针共计6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742元)。

事实上,截至目前中国政府并没有与日本达成“疫苗订购计划”,日媒所谓“中国疫苗流入日本”纯属谣言。对此,中国驻日本使馆发言人亦回应称,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疫苗生产和流通安全,严格执行疫苗全流程管理。我们愿同各国共同打击整治疫苗制假售假、非法外流等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疫苗研发、生产、流通、使用安全,确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

“个别日本媒体未经核实有关情况、就对中国新冠疫苗对外合作妄加评论,我们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并希望有关媒体切实承担传媒责任,确保涉华报道真实、客观,避免对日本民众形成误导。”

对于疫苗,中国有着一套完整、严密的监管体系,严格把关疫苗生产与流通,切实保障疫苗安全。论研发水平,我国的疫苗研发始终于全球第一方阵,到2020年底全国重点人群已累计接种超过300万剂次,接种结果充分证明我国疫苗安全性良好。

仅在疫苗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包装环节,就有多道程序确保疫苗安全:

首先,灯检。即利用高速摄像机代替人眼,观察是否存在含有颗粒、异物、玻璃渣以及灌装量有瑕疵的产品。灯检机自动化程度高、速度快、准确度高,会将不合格的产品逐一挑出。

其次,贴签。通过灯检的疫苗将被贴上标签并安装注射器推杆,标签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编号等信息。

再次,装盒。每支疫苗配有一张说明书,装盒完成后将进行在线称重。一旦发现重量不对(如缺少说明书或推杆),都将被剔除,为疫苗安全再添一层保障。

最后,赋码。监管码相当于疫苗的“电子身份证”,共分为三级:每支疫苗单独赋码、每10支疫苗组成的中包装赋码、包含多个中包装的大包装再赋码。监管码可以查询到疫苗生产、入库、保存、发货、运输等过程是否符合标准,甚至能追踪到接受注射的人。这意味着每支疫苗都有一张独一无二的“身份证”,从生产到接种的全过程皆可溯源,保障疫苗安全。

众所周知,疫苗研发是在和病毒赛跑,但我们充分尊重疫苗研发的科学规律和科学原则,绝不为了争第一而“抢跑”。

4

我们从未缺席

当前,全球范围内的新冠疫苗尚处紧俏状态,国际黑市兜售疫苗等违法犯罪行为层出不穷。这更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协作,共同维护市场秩序,保护疫苗安全。对此,中国始终积极承担大国责任。

2020年2月25日,工作人员在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P3实验室传递窗口接收从浙江运抵的疫苗生产用新型冠状病毒毒株。图|新华社

在制度层面上,中国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进出口环节,皆可保障疫苗市场秩序。

201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就已正式实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疫苗研制、生产、流通和预防接种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法。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从重追究刑事责任。

2020年12月,中国发布《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为《办法》),细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确定的原则制度,借鉴国外有关批签发管理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完善生物制品批签发机构确定、批签发申请与审核检验等管理举措。严格审批管理,进一步夯实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主体责任,强化生物制品批签发的监督管理。根据《办法》,今后我国应对突发事件急需的疫苗,经国家药监局批准即可免予批签发,保障大众能够用上合格且质量可靠的疫苗等生物制品。

考虑到我国疫苗产业发展迅速、未来疫苗出口可能持续增加,《办法》明确出口疫苗应符合进口国(地区)标准或者合同要求,可根据进口国(地区)的要求、按其标准或者合同要求申请批签发,提前做好疫苗出口的政策保障。针对按照批签发管理的生物制品进口,《办法》规定申请进口批次的疫苗按照相关要求获取《生物制品批签发证明》后即可作为产品合格的通关证明,不用再出具检验报告书,以提升通关效率。

在实践层面上,中国始终积极配合,推动国际合作有序进行,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

2020年5月,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上,中国提出加强疫情防控建议,宣布推进全球抗疫合作实际举措,呼吁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并承诺: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

目前,中国企业正同十多个国家的合作伙伴开展疫苗联合研发。对于急需获取疫苗、认可中国疫苗、已授权在本国紧急使用中国疫苗的国家,中国企业已开始向其出口或商谈合作。此外,中国还加入了世卫组织“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支持二十国集团推进疫苗国际合作,以多边方式合作促进疫苗的全球公平分配。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已有40多个国家提出了进口中国疫苗的需求。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副总统奥克塔伊,塞舌尔总统拉姆卡拉旺,约旦首相哈萨瓦纳,印尼总统佐科,巴林王储兼首相萨勒曼等多国领导人已公开接种中国新冠疫苗。这充分证明,中国推进疫苗国际合作的举措得到了国际社会高度肯定。

而作为个人,面对纷繁复杂、真假难辨的信息,我们更应该主动了解疫苗研发进展,高度警惕非法疫苗危害,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积极传递正确信息,本着严谨的态度对待疫苗接种问题。这既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这是对国家乃至全球的抗疫成果负责。

参考资料:

1.《意大利优先对医护人员等接种疫苗 警方开始疫苗打假》,中国新闻网,2020年12月25日;

2.《北美观察丨商家利欲熏心,官员以权谋私 美国疫苗骗局太坑人》,央视新闻客户端,2021年1月15日;

3.《英媒:警惕犯罪分子暗网卖假疫苗》,参考消息,2020年12月20日;

4.《澳大利亚“黑市”惊现中国疫苗!澳政府警告:非法买卖或罚款1100万》,华舆,2020年11月15日;

5.《中国疫苗流入国外“黑市”?为了敛财,这群人有多疯狂?》,微信公众号“世界华人周刊”,2021年1月7日;

6.《日本富人偷偷走私中国疫苗率先接种?中国驻日大使馆做出回应》,华舆,2021年1月3日;

7.《每支都有“身份证”!总台记者探访新冠病毒疫苗生产基地》,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2021年1月4日;

8.《急需疫苗可免予批签发,出口疫苗应符合进口国标准或合同要求》,北京日报客户端,2020年12月21日;

9.《中国发布〈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规范疫苗批签发管理》,中国新闻网,2020年12月21日;

10.《外交部:已有40多个国家提出了进口中国疫苗的需求》,北京日报客户端,2021年1月20日。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