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我许下三个愿望绘本(钓鱼发烧友公会刷经验2022 · 许下你的三个愿望)

蓝字关注回复“外挂”,抢先看《高手的外挂》新书

多图预警.阅读需要28分钟

跟大家透露一件事,我们身边已经出现了一个,实现个人价值增涨的机会!

很多人还在纠结接下来怎么办的时候,已经有人开始实现业绩反弹了。

是的,在看懂时代规律的人眼里,机会总是这么顺理成章。

一个个体跃迁的机会已经出现了!

它就公平的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

这个机会的名字叫「2022

为什么这么说?

过去一年,发生了很多大事。我们每天刷着不同的热点,情绪也随着热点上下波动着,作为局外人的清醒,很快会被作为当局者的焦虑所取代。

但,或许明天,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

因为明天,或者明天的明天,疫情肯定会被控制住。那时,肯定会是举国欢庆,会有很多行业反弹、业务补涨的故事流传出来,是这样的吗?

明天,我们将迎来一个更加开放连接的时代。

小范围竞争会逐渐转变为大规模合作。陌生人协作的时代真的来临了,你的一个微小的动作,会扰动四面八方的人,对吗?

明天的教育将会更加指向应用。我们的身边会出现越来越多实战型人才,而不是越来越多的“小镇做题家”,对吗?

我敢跟你打个赌——你那颗被频频惊扰的心,用不了多久,就会平静。

所以,在波动中,谁越早调整好心态,就能越早发现那些倍速增长的机会。

而心态好坏,取决于我们看问题的视角。

如果站在昨天的视角看今天,你无法理解趋势,势必陷入长久的恐慌。

在人工智能大规模取代基础劳动力的今天,“人”的优势在哪里?哪些行业将会迎来大发展?趋势面前,我能做些什么?

站在今天的视角看今天,你不会被时代抛下,但未必能收获双倍的价值。

职场人喜欢追热点,不断学习新技能、新知识;创业者喜欢跟着热门行业跑,频频换赛道、换行业。到头来一算总账,投入-产出不一定成正比。

如果站在今天看昨天,你会发现过去很多观念和行为,都值得修正。

时间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假如有一台时光机,把你我送回10年前,再笨的人也能混得风生水起。

为什么呢?

因为,提前知道彩票开奖结果,买什么中什么?预先知道了股票、房价涨跌,抄底即赚?

当然不是。

而是因为我们今天看到的事物比过去新,新事物培养了更先进的“心智模式”。

首先,大脑模式发生了改变

过去,学习考验的是记忆力,谁往脑子里装的知识越多,学问就越高、能力越强。

今天,我们有了云端,看到好信息往里面一丢,用的时候随时调取出来;大脑不再用来记忆信息,而是用来链接想象和整合资源

其次,能力模式发生了改变

PC时代,人们遇到问题常常独自思考。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调用各方的能力。

我在高考填报志愿的之前,曾上百度知道提问:“未来4年什么专业最吃香?”大学毕业那年,终于有人回答了。长时间得不到答案的我,只能独自做判断。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十八岁那年的夏天,拿起高考志愿表,填上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毕业后进了一个不适合自己的行业,从此过上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人生。

今天的高中生、大学生就幸福多了,有问题可以上知乎,创业者可以上在行约见某领域里最厉害的人,系统的响应速度超乎想象。

现代人的能力,不再只是个体自己的事,而我们随时可以和陌生人协作,拥有获取他人能力的能力

基于大脑和能力的改变,商业模式正在变得和以往的时代截然不同。

工业时代的商业是生产+销售。然而,在信息时代,这套逻辑显然行不通了。今天,你的产品一上市,就会冒出很多强力竞品,它们的售价甚至低于你的成本。

销量萎缩是合理的,因为总有人调用信息、整合全球供应链的速度比你快,价比你低利润还比你高。

这时候你打再多广告、搞再多私域、请再红的网红带货都无济于事。

硅谷圣经《从0到1》中提,越是普通人越没有先发优势。早期阶段最好的选择,不是制造产品、创造信息,而是成为信息枢纽,后发而先至。

如果你带着昨天的思维指导今天的行为,兴许还能蹦跶几年,但在更长远的时间里,一定会被更优的模式取代。

就像今天,我们几乎再也不用现金买东西了,可你回想一下前几年,你身边是不是还有很多长辈拒绝使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

到最后,当那些曾经很难被理解、很难被接受的事物,像空气一样平常且重要时,他们的那点执着,也会淹没在时代的浪潮里。

如果你站在明天看今天,选择会变得轻松且精准,心态会越来越平稳。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个民族——犹太人。只占全球人口0.2%的犹太人,却掌管着全世界36%的财富。

他们在政治、艺术、科学、经济等领域更是星光璀璨,先后诞生了共产主义开创者马克思、现代物理学之父爱因斯坦、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通讯之王路透、好莱坞巨头华纳兄弟、现代派绘画鼻祖毕加索,J.P.摩根、罗斯柴尔德、比尔.盖茨……

犹太人怎么厉害?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模式更优——犹太人几千年来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们没有自己的土地,缺乏生产资料。直到1948年,才在约旦河流域的狭窄地域建国。

条件所迫下,大部分犹太人只得从商,而且很少当坐商。他们更擅长通过整合信息实现盈利。时间一长,种族内部逐渐形成了一个高效的信息网络,各种先进的理念、产品、模式交叉涌现。

老年人将这些信息整合成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完成信息的传承。这种深度信息交互的血液,注入到犹太人身体里,想不成功都难。

一个细思极恐的真相是:过去几千年,犹太人一直在用网络社会的思维参与农耕和工业时代的竞争——他们是一群站在未来看当下的人

后疫情时代,社会一定会迎来很多爆发的机会,会有很多新势力崛起,涌现很多新产业、新模式、新个体。

最近几百年,全球发生了三次重大传染性疾病,伴随着它们的结束,都会出现至少一次个人崛起的机会。

第一次发生在14世纪的欧洲,“黑死病”(鼠疫)夺去了欧洲三分之一人的性命,在当时,有5男5女结伴逃到佛伦伦萨郊外的一幢房子避难。为了打发时间,有人提出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10天里他们一共讲了100个故事。

薄伽丘《十日谈》

自那时开始,讲故事开始流行。马可.波罗游历东方,回去讲了个大故事,他的迷弟哥伦布开启了大航海时代。接下来,一群艺术家讲故事推动了文艺复兴、一群民间科学家讲故事促成了工业革命。

第二次发生在2002年非典期间。那时,很多线下生意陷入停滞:旅游业歇菜了,酒店关门了,实体店没生意了,国际贸易瘫痪了;没过多久,越来越多的交易选择在线上完成,跨境电商兴起了,有些人的生意反而越做越大。

波动性越强,有人越兴奋。心智成熟的人都具备前瞻性和布局的眼光,比起追涨杀跌,他们更喜欢在低位建仓,周期性布局

第三次就是现在,今天的时代,已经为个体崛起做好了准备。与此同时,今天的我们仍然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但这恰恰是实现个人增长的绝妙机会。

如果你能拥抱不确定,一定可以找到三种以上破局的方法。而如果你进入一个圈层,里面每个人带着三种破局攻略,你就会拥有30种、300种方案,总有一种是你当下想不到,却无比适合你的。

当我们成为尖端群体的一员,与高手们深度交互,会有取之不竭的新感悟和新方案,便拥有了无限的智慧和无限的觉察力。

《增广贤文》里有句话,叫:“世事如棋,局局新。”所以你相不相信,每一件正在发生的事,都曾经发生过;你所遇到的问题,早就有人解决过。

对你来说可能是天大的事,在另一群人看来,也许只是一句话或者一个日常动作。

而这些语言和动作,必然要生长在一个真实而完整的故事之上,才不至于会沦为断章取义的鸡汤。

今天的我们,在同一个棋盘(时代)上下棋,开局都差不太多,但每一个生命与生命交织而成的局中,又有几步破局的妙手,引领我们走向胜利。

上面这段话,就是我想和你分享的:

我永远会用明天的思维指导今天的行动

并向未来许下三个愿望。

同时,我也想听听你的故事,了解你的愿望。

想象一下,现在你的面前浮现出一条神龙或一盏神灯,只要清晰地说出三个愿望,就会得到支持。

即使不能立即如愿,但只要借助时代杠杆,至少可以缩短你达成愿望的时间。

——  所以我要发起  ——唯悟主义】公会一个实现长期愿望的组织一个交换故事的开放平台一个超级大脑网络联盟For Free 纯免费

招募【唯悟主义】公会成员,要求是:

你会在《唯悟主义论坛》收获以下内容:

与高手们连接,一起识局、破局

与高手们深度交互,不定期围绕时代的特征、系统规律和破局思路进行探讨、分享个人高光时刻,逐步迭代出一个跨界的故事和资源共享数据库。

跨平台展示自我的机会

2022年,我即将推出一本书,名为《高手的外挂》——专门研究古今中外的高手们是如何开挂的,以及分享我与身边高手们交往中的见闻,用故事的形式演绎出来,陆续会推出其他形式的版本,音频、视频、漫画... ...

可能的话,我希望你的名字可以出现在联名创作者名单或推荐序中。

接下来,我会将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跨平台资源整合中,并承诺一件事,所有在书中出现过的名字,都将频繁出现在各个渠道和平台。

这本书以及这个组织,不属于我,它们属于每一位价值流通的参与者。

听到&看到主流媒体不让播的东西

在这本书出版之前,我会挑选精华内容,通过线上视频、语音直播的方式传递给你,你可以把它看作一种更早参与者的福利,或者管它叫“早鸟票”。

这些内容,你可能不会在主流渠道或平台看到,甚至因为出版物的最新要求(一部分内容被和谐掉了),也不会在书里看到。

下一步,我们会采用电影首映式的模式——开一场线下发布会。

届时,随着新玩法释放,还会有一波彩蛋放送。

 

长按下方二维码仔细填写表单

许愿·申请

疫情期间线上交流

疫情稳定线下会师

信物 · 彩蛋

样图,以实物为准

接下来,如果你还有时间阅读的话,可以听听我在过去几年许的愿,了解一下它们是怎样实现的。

写书的动机始于2017年。

在那之前,我负责营销自媒体【李叫兽】的运营。2016年底的一天,团队老大李靖-李叫兽召集大家到东直门外的一家餐饮会所聚餐,席间宣布了一条消息:百度决定收购团队,收购价近1亿元人民币

这对于一个只有10来个人&平均年龄25岁&成立只有一年半的小公司来说,的确相当惊人。

那一刻,我意识到,只要在正确的地带投入行动,撬动团队和个人的价值杠杆的,并非难事——这个时代,没有怀才不遇。

与此同时,我接到了一项任务,负责建立一个发展计划——影响力生态——通过研究组织内的个人发展史,指导新人成长。因此,我有幸接触到了各种类型、不同专长的厉害人物。

在观察和访谈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中的大部分,起点并不高,却在短短几年从基层跃升到高级管理岗。

他们也没有强大的背景,但却能够屡屡突破职业的天花板,从专职人员转变高级运营者,再到掌管数亿资金的顶级投资人。

如今,有的人虽已离开组织,可他们的作为管理者的德行和作为高水平勤奋者的智慧,仍然深深影响着组织内的每个人,生生不息。

虽然后来,我也离开了百度,但我仍然非常感谢那段时光。它让我理解了一件事:最高级的能力,不是某项职业技能;最稳妥的成功,不是某个套路或技巧,而是眼界、格局的体现,是明道-取势-优术的综合结果。

成为高手的道路,往往就是学会一些技巧,忘记那些技巧的过程。

可如果只有小范围的人知道这些原理,还不足以称之为一个生态。

所以,我决定把高手的心智模式传播出去。一开始只是写几篇文章,后来发现,内容体量绝不是几篇短文就能承载的,于是就萌生了写书的想法。

不过,要让这个想法落地,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能力不足。

虽然我过去也曾写一点公众号文章,但公号内容和图书内容是两码事——写文章只需要表达几个观点就好,但书必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当然,不排除很多书只是零星观点的拼凑),而我似乎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于是我特意拜访了书籍创作排行榜上的几位头部大佬,其中偶然听闻一句话:“书籍创作至少需要三步流程:网状思考、树状布局、线性表达”(听不懂没关系,不影响阅读)。

这句话算是把我点开窍了,能力上的BUG找到了补丁。

第二个挑战,是时间不够。

能看到这篇文章的人,肯定有不认识我的,咱们先在文字和影像上交个朋友。

我叫康健,姓和名都是真的,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2016年开始,曾用【伊卜生】和【伊奉先】两个IP名,更新过三年公众号。后来加入百度,参与人工智能项目的运营。

本人一直从事幕后策划工作,上镜不多,勉强找了几张近照和友人合影。

近两年我一直都在创业,时间被各种事务占据,整个人越来越忙,朋友间的沟通的机会越来越少,就连公众号也停更了。

如果不是一次偶然,写书的愿望也就只能停留在想法上。去年底,我在一次朋友间的足球友谊赛中意外受伤——十字韧带断裂,在病床上躺了四个月,这才有了整段的时间构思和着笔。

我发现人闲下来,才有更多空间和时间思考未来,认知系统。只要系统建构得足够好,它就能实现自运转。

这样一来,新知旧识的交叉密集起来,带来新的视野,收入非但不会缩水,反而出现了新的增长点。

所以,如果困在当下没法改变现状,并不是因为没时间,而是因为缺乏顿悟。这种顿悟,可能是别人的某句话或者你经历的某个事件带来的。

愿望的实现,不仅仅是个人努力的事,还需要适当的环境和合适的人激发出来,有时候还需要一点运气。而突然受伤,正是我的幸运,这可能是上天在提醒我:不重要的事先停一停,一切自然会变好

在病床上,我获得了一位探视我的朋友的一段话:“谁,未能在下界找到天堂,也不会在天上找到”。

我没见过天堂什么样,但我知道,生活混乱、工作瞎忙、疲于奔命,绝对不是天堂的模样。只有从容的支配时间,成为它的主人,才能见到一条通往更高层的天路阶梯。

如果不是受伤,可能不会有这次重新思考的机会,不会在我还很年轻的时候就能领悟“雷霆雨露,俱是天恩”的奥义。

第三个挑战,是公众的认知差

曾有人向我提出过质疑:既然你掌握了这么高质量的信息,为什么要分享给别人?自己留着不好吗?你们这些写手,不就是想收智商税嘛?

说这话的人,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长辈,听了他的话我有点难过,但那时却没能力解释清楚。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即使我想要分享一些信息,难免会有一点顾虑。

图片引用搜狗旗下公众号“字媒体”

直到后来,我参与了人工智能项目,近距离接触“信息流产品”,这种顾虑才被打消。

我渐渐认识到流动性的价值——自然界中的气流、水流、电流,都是流动的;人类社会中,物流、信息流、现金流也都是流动的。

在一个开放的时代,万物都在以更高的效率流通,只要积极地参与和创造价值流通,任何人都能享受时代的红利。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转,你自然就获得了促进价值流动的盈余。

将来再有人提出类似的质疑,我可以淡定地回答:“因为我要提升价值流通效率,鼓励更多人参与到价值流通中来。”

昨天,我重温了《道德经》里的一句话:“为天下谿(通“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你甘做天下的溪水,就能获取到连绵不绝的力量,这样德性就永远不会离开你,最终回归到婴儿般的纯真状态。

所以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大家,我从未打算考卖书就赚多少钱。

要知道,2020年中国大陆新出版的图书17万种,销量过百万的只有24种,其中12种是儿童读物、教辅类,剩下的多半是小说类,其余能过10万的屈指可数;

况且,作者只有10%的版税可拿,如果只是靠它实现盈利,根本覆盖不了我写这本书投入的时间成本。

其次,也不是什么写手,写作只是实现价值流通的一种途径。

当然,我也不会拒绝其他更高效的途径,如果你是各大平台玩法的高手(如抖音、小红书、B站、视频号等),通晓平台机制和算法,希望你不吝赐教。

无论怎样,这些挑战已是过去时,未来,我仍然会目视前方,迎接新的挑战。

我相信只要愿力足够大,又懂得汲取营养、灌溉希望,一切挑战都是纸老虎。

这个心愿来自10年前。

2011年,我偶然读到一本书——《美第奇效应》。书的主角,是欧洲的一个银行世家:美第奇家族。

15-18世纪,美第奇家族以公益的形式组织舞会、高端社交论坛,兴办图书馆,并资助大量的学者、艺术家、建筑家... ...,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马萨乔、波提切利这些鼎鼎大名的人物背后,都有这个家族的支持,不少画像和雕塑就是以这个家族的成员为原型的。

我不敢说没有美第奇家族就没有文艺复兴,但没有他们,文艺复兴肯定不会发展到世代瞩目的地步。

这本书在我的心头埋下了一颗种子,让我对投资这件事充满了敬仰之情。抱着这种心情,我开始学习相关知识。

在学习的过程中,又了解到20世纪的许多推动历史进程的科学成果和发明,都离不开股权投资人的资助。比如爱迪生的天使投资人J.P摩根,尼古拉.特斯拉的投资人乔治.威斯汀豪斯... ...这些故事持续触动,坚定了我成为一名天使投资人的愿望。

就在去年,疫情最严重时期,终于遂了心愿——我资助了两个B站上的UP主,入股了一家高尔夫练习场,还投了一款人工智能产品

现在你看到的这篇文章,并不完全是我在键盘上敲出来的,很大一部分是机器完成的,文字是语音转制的,初稿是机器自动排版的——这项技术正是由我投资的团队提供的。

未来,我们还会迭代出更多的实用功能:比如,录入几个关键词,算法会自动生成个人和企业的品牌故事。

虽然还处于商业化的早期阶段,但做出投资这个动作,还用上了自己投资的产品的独特功能,我已经非常满足了。

不瞒你说,我第一次投资的对象,不是某家企业,也不是某个高精尖的项目,而是每个人都玩过的童年游戏——打水漂。

2015年,朋友带我进入一个小圈子——8个人组成的打水漂群。

周末一行人驱车到郊区,找一个宁静的湖面,然后组织打水漂比赛。规则很简单,看谁打得水漂多,距离飞得远。

一开始,我扔出的石头只能在水面弹跳四五下。

后来了解到,选择石片材质、出手的旋转速率、切入水面的角度,都很有讲究。经过一番练习,最高纪录打到了19下。

我觉得这个游戏非常有趣,于是想搞得像样一点。

立马花了3000块租用摄像器材和GoPro,用高帧慢放镜头记录水漂弹跳数;接着花1000块(友情价)聘请了一位赛事运营专家,帮忙策划、优化规则、设计海报。

很快汇集了130多位报名选手,为了鼓励大伙儿精进打水漂技术,我们从优秀选手中选拔教练,还设置了5000块冠军奖金,居然还吸引来了几家赞助商。

后来由于换城市发展,我渐渐远离了这个组织。

不过朋友们告诉我,现在这个组织有了自己的估值,吸引来了大型投资机构,还做了自己的专属小程序,下个月就申请加入【世界打水漂联盟】。

今天,回想起这段经历,真是感到奇妙,区区9000块的投入,无意间换来了一项民间娱乐赛事的繁荣,孵化了一个既有趣、又有价值的大众游戏。

回到我讲这个故事的初衷,我想表达的是:

1. 不一定非得投入巨额资金才叫投资;

2. 投入产出的,首先不是钱。

先来说第1点。在真正理解投资之前,你可能早就从这件事中受益了。

仔细回忆一下,你小时候集没集过邮?买没买过小儿书?如果都没做过,也总收藏过特别喜欢的玩具(四驱车、变形金刚、芭比娃娃、乐高积木)吧?

其中有些物件儿,保留到今天也会升值。

以上这些,都算投资——一切可保存、可增长的实物和非实物,都可以作投资标的。

在你还没有觉察的时候,你可能早就是菜鸟投资人了。而从菜鸟到专业,不需要学习什么新技能,只需要一次观念上的激发。

最关键的是,开启投资动作比金额大小重要得多。

财富面前,人与人起点不同,回报大小是不公平的;但无论你是月入5000,还是身家过亿。在投资成功的概率面前,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你能够运用小资金撬动玩法,并且不断提升概率,就有了操更大盘的能力

再说第2点。如果只盯着钱,可能一无所获。

李彦宏曾经说,创业的第一步,其实是从获得融资开始的。

我经常接触到一些创业者,西装革履的他们带着精美的PPT,敲开投资机构的大门,直工直令地搞一次路演、念一遍BP(商业计划书),但他们一定会铩羽而归。

每当这时,我都特别想告诉他们:若想顺利获得投资,先要学会投资自己

今天,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投资人。你投入练习,产出能力;投入兴趣,产出价值;投入真诚,产出关系;投入善良,产出信任;

测量投产比的最佳场合,是游戏。

在游戏中,人们展示“真我”,观察人性、建立连接、培养信任。游戏刺激大脑分泌内啡肽、多巴胺等激素,产生好情绪,好情绪会高速率传递出去。

比如,最近几年我迷上了京剧,偶尔还能哼两句《定军山》:这一封书信来得巧,天助黄忠成功劳... ...

我认识的票友里面就有几位知名投资人,这批京剧爱好者里面藏龙卧虎,有钓鱼发烧友、半专业的电竞选手、高尔夫职业选手。

据我观察,很多投融项目,并不是在办公室里谈成的,而是在各种游戏的闲暇时段敲定的。

所以,如果你无法获得别人的鼎力支持,也许不是你的项目没潜力,也不是你欠缺说服能力,更有可能的原因是——你不会玩。

一来你玩的游戏不够高级,二来没有跟高级玩家们共度一段时光,别人无从了解你。

认知和情感,其实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顶级的认知需要顶级的情感和情趣触发;顶级的情趣,也需要顶级的认知去理解。反过来讲,无知的人,往往也是无情的人。

回溯上世纪90年代,那时互联网刚刚传入中国,一小撮人出于好奇心,当起了个人站长——马化腾创办了Ponysoft、丁磊在宁波架设起火鸟BBS、张小龙写出了Foxmail、李想上线了泡泡网。这些人里随便拎出一个,都是当今商界呼风唤雨的人物。

我敢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能做出市值数百亿计的企业。当初开始做这件事,纯粹是因为好玩

如果你只想跟别人谈项目合作,只会在缺发展资金的时候临时抱佛脚,却不想和大家玩到一起,那么我敢说,你会走得十分艰辛——不能生活在更大的时空里,即使你认识再多人也会完美错过。

可为什么大多数人仍然玩不起来呢?

因为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过去。

在物质紧缺、体力劳动为主的年代,拼命投入生产才能存活,“玩”会消耗体能;但在今天这个生产力饱和的年代,“玩”是优化价值结构的最佳方式。

过去,如果哪个学生特爱玩,会被老师当成反面教材,当着同学的面奚落:这小子玩物丧志!

可是今天,国家正在努力改变唯分数论的教育方式,一个只会考试的学生,综合能力很难提升,未来竞争力会越来越弱;

过去,如果哪名员工上班时看手机,恰好被视察工作的领导抓包,一定会被视为偷懒。

今天,很多行业、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玩,就连故宫博物院这么庄严的机构,都因文创项目而变得妙趣横生。

过去,我们常听到:“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勤奋”;今天,这句话应该改成:“没你会玩的人,不可能比你优秀”。

对你而言,你越玩得转,能力越强,心态越好,关系越融洽,越有时间和空间玩。你会因此变得从容而富有。继续下去,好心态会引领你走向更大的成功、获得更多财富,人生会变成一款越来越适合你的游戏。

反观很多人,常常游走在心态失衡的边缘,这几年听进耳朵里最多的词,就要属逆袭和翻盘

这两个动词的背后,反映了人们对过去和现状的不满,带着这种情绪,常常矫枉过正。往往会把原本的优势也失掉。

游离在忐忑和纠结之间,一旦现状与他们的预期不符,就扛不住了,接下去就是无止境的内卷和躺平。

而我更愿意用“发现”和“成长”来形容一个人的进步。

因为我们本来就会玩,人类拥有比其他动物更长的童年,更长的游戏期,我们在游戏中训练出发现新事物的眼光渴望成长的心态。这两种能力,正是成年人亟需找回的。

巴菲特小时候最喜欢玩的游戏,是在浴缸里滚弹珠。他总结到:投资的本质是滚雪球,关键要看你能不能找到一个足够长而湿滑的坡道。在巴菲特的眼中,做投资和滚弹珠,本质上是同一个游戏的两种玩法。

图片来自纪录片《成为沃伦.巴菲特》

既然无法改变过去,那就改变对过去的看法

我本人是一个爱好十分广泛的人,总会沉浸在踢足球、打电竞、玩音乐以及一切好玩的事情中。常常控制不住对世界的好奇,不断被新游戏、新玩法吸引。

因为这个,老师的斥责贯穿了我整个学生生涯,而我也被勒令写了大量“检查(自我检讨书)”。每当这时,我首先想到的不是涕泗横流地承认错误,而是用文笔把老师逗笑,可往往换来的是更严厉的责罚... ...

直到有一天,朋友送给我一本书——未来学家简.麦格尼格尔的著作《游戏改变世界》。

书中提到,这个世界的底层规律越来越像一款游戏:

有的人很努力地练技能、打怪,却始终摆脱不了新手身份;

还有的人频频做任务、刷经验,却依然成不了头部玩家;

而有的人一边升级装备,一边向公会贡献荣誉点,成为联盟领袖。

这与现实社会何其相似,前两种人只能获得职业奖励,第三种人懂得如何通过社会奖励打破个人能力的局限。

他们加入非盈利组织、优质联盟,用贡献值换取成为Leader的机会,最终有资格调用更多外部力量,获取更多社会奖励

所以,我们最好早一点开悟:“玩”是人类的天性,不是罪。不过,我仍然非常感谢当年督促我写检查的老师,那段岁月积累的写作经验,仍然令今天的我受益无穷。

当我们不再对抗天性,而是去识别时代特征、学会新玩法、踩准新节奏,它就成了我们的优势。

今天,个体的首要任务不是看向诗和远方,而是通盘接纳过去的自我。

雷军曾经晒过一张图,是他从1995年到2011年用过的全部手机的照片集,他以每年4部的频率更换手机。如若换了别人,肯定要被diss败家。

我想,如果中国有【手机史学家TOP10】排行榜,雷军绝对可以轻松入围。他的这种玩机心态和手笔,也为日后小米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改变对过去的看法,不再着急逆袭和翻盘,就可以改变过去和现在的连接方式,重新调整时空关系。

因为,昨天和今天怎么连接的,今天和明天就怎么连接——你今天正在做什么,在过往的人生里一定有征兆;你未来能取得什么成就,今天早已预埋了线索。

其实,老祖宗早就把这层智慧融在汉字里了。

“错”这个字的结构是什么?左边一个“金”,右边一个昔日的“昔”。

古汉语中的原意是指:金属镶嵌的过程;因为金属都很硬,棱角锐利,所以很难融合,一不小心就容易交错、损坏。

今天,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太锋利的昨天,是一种错

面对竞争,面对压力,很多人选择锋利地对抗。殊不知,在这个跨界的时代,真正的竞争往往不在行业内部。

今天,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同一家公司的两个部门争得你死我活,两家互为竞争对手的公司老大却常常互通有无,闲时喝个茶、约个球,做重大决策之前还要提前跟对方通个气。

视野越宽的人,越不会只计较那一亩三分地,他们会把竞争者当成最好的老师和知己,与伟大的对手惺惺相惜。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更加柔和的心态面对竞争,化干戈为玉帛,化对抗为结盟。

再来看“对”字怎么写,左边是个“又”,右边是“寸”。

可以理解为:面对未来,保持“又向前进了一寸”的心态。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再来洞悉商业的内核:

不过也有例外,量化投资之父詹姆斯.西蒙斯,从1989年到2009年,他操盘的“大奖章”基金,年化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6%。

全球范围内,超过20年的投资战例中,这已经是人类能做到的极限了。可正是这种慢慢涨的逻辑,让这支基金的净值21年间翻了736倍。

今天的时代已不是过去的时代,但江湖却还是那个江湖。

规律面前,人类是渺小的。时至今日,如果你还在思考一把翻盘、人生逆袭,或者短期内收益翻多少倍是危险的,试问,即使这把赢了,那下一把呢?

抱着这种心态前行,前方就会有巨大的陷坑等着你。运气好点的,增速回落;运气差的,前功尽弃。

反过来,掌握规律的人,却可以无比强大——发现更高天花板的游戏,鼓励所有人跟你合作(哪怕是曾经的对手),每天前进一点点,已经够用了——这是亘古不变的个人发展路线。

世界上有两种游戏,一种是有限游戏,另一种是无限游戏。有限游戏以取胜为目的,无限游戏以延续游戏为目的。房产是有限游戏,家是无限游戏;盈利是有限游戏,价值是无限游戏;商业是有限游戏,事业是无限游戏;就在前不久,雷军代表小米做了一件酷事——返还首批红米用户的购机款这个举动的动机,一定令很多小商人百思不得其解:“商人都是逐利的,装进兜里的钱,为什么还要吐回去?”答案很明显,个人和企业起步阶段,商业化是为了延续游戏;发展到特定阶段,去商业化同样是为了延续游戏。真正的企业家懂得,时间和空间的发展,远比短期利润更可靠。

所谓开挂的人生,就当你了解社会、商业、职场等各种游戏规则之后,可以修改它们的初始设置,从而拥有超出常规的奔跑、跳跃、飞翔等时空扩展能力

当你拥有了这种能力,你就敢少做事,用无限游戏中的松弛、冷静和愉悦,替换掉有限游戏中的紧张、急迫和焦虑,彻底摆脱忙碌却平庸的生活。

放下患得患失的心,反而会让我们更接近胜利。拥抱未来的人,都有玩家心态;下个时代,需要平和的胜利者。

成为终身玩家,永远保持一颗童心,是我的心愿,希望也是你的。

新春快乐!!!一起来玩吧~

许愿·申请

长按二维码立即开启

这是有可能让你靠近未来的群体

▼阅读原文▼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