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凤凰女心理(有15年钓鱼经验书吗一个典型性凤凰女城市化的这15年)

一个人代表一代人,代表一类人,代表一群人。把个人的经历写出来,也许可以激励那些尚在迷茫中的同类,倘若有些许帮助,也是码字工的一点心意。

这几天反复和母亲交流一件事,我的表弟,两年前未读完高中,便南下打工。这几天到我家,非常遗憾当年轻易辍学。现在打工各方面不如意,性格又闷。好容易春节在老家相亲,相到一个姑娘,人家在上海的繁华之地美容院打工,见识的都是有钱人,对我表弟并不热心。

我妈妈一力怂恿他继续回到学校,参加高考。我也不停地联系留在老家当老师的之前的高中同学。今天好容易说是可以搞定,但是要交8000块的赞助费。

我知道,我表弟的父亲——我的舅舅一定舍不得这8000块。我表弟的再读之梦,只怕作罢了。

我表弟的故事,只是千千万万农村家庭出来的孩子的一个缩影。我身边很多人,我的小学同学,50人中有48人,最多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

我的初中同学,70人,大约有60人,走的也是这样的路。我的亲戚们,表哥表姐表妹表弟,几乎都这样。

13、14岁辍学,跟着认识的老乡,到城市里去,做流水线上的一个外来打工者。

16、17岁的时候在老家相亲,对象们一起出去打工,两三年结婚。

生了孩子丢在家里爷爷奶奶带,夫妻继续打工。

我们家本来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北方农村,以前,我读大学以前,非常穷。这几年打工潮兴起来后,也是全国人民都渐趋富裕后,慢慢好转。

和上述很多家庭不同的是,我们完全走上了读书致富,不,读书改变命运的道路。这个故事从我开始。

先说我们家的现状。我是老大,211博士在读,已成家,育有2子,二线城市4套住宅,两部车。我家老二,二线城市三甲医院工作,年底结婚,已购房。老三,985高校博士在读。老四,二线城市,供职于知名新媒体,刚工作。老五,985高校硕士在读。

现在她们都还不算好,但是,是我和我们都能看的见的光明。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15年前,我高中毕业,父母刚在外地打工几年。孩子多,非常穷。有多穷呢?吃不上,不知道你们是不是懂得吃不上的感觉。

过春节的时候,家里什么吃的都没有,只有20个馒头,要过10天到15天。为了多挣钱,我父亲并没有回来。我母亲带着我们姐弟五人,只有20个馒头。晚饭从来不吃,一个馒头分成几份。那种饥饿的感觉到现在都刻骨铭心。

年幼的时候,穷太多了。我们家是全村唯一只有三间瓦房,连个小院子都没有的人。前几天的毒死四子的妈妈的新闻里,他们家还是有院子的。我妈妈有一次不小心把一瓶油搞倒在地上,坐着哭了半天。

姐弟多,是我们家最大的难处。也许有人会嘲笑,你们生那么多,你们活该。我为这个事情,年少时,许多次在心里埋怨父母。长大后,慢慢明白,他们身处那个环境下,那个家里有儿子才是完整家庭的文化中,没有办法跳脱出来。

上了大学以后,因为读的是15年前非常热的国贸专业。傻乎乎的进去,并不觉得自己和别人有太多不同,想着自己不过穷点。毕业之后,某次有机会看到全班的档案,才知道50人中,有45人都是官商之家,不乏父母是某厅某处领导人的同学。我这个的农村孩子,能上来,实在是说不出来的机缘。

不久前看到人民网转载过一个读大学的小女孩写的东西,大约意思是她拼命读书、找工作,后来发现与没读大学出去打工的人,并没有什么区别,她也是打工,也是生活在底层,还投了那么多钱和时间。

然而当然是不同的,我们经常说中产阶级。我们农村的孩子,只有读书这一条,才是最快捷、最直接的晋升中产的方法。

1、假使你本科毕业,你可以选择很多工作,积累经验,不断在工作中磨练提升。3年和5年之后,只要你继续努力,一定会在前期的积累上不断地换更好的工作。这种晋升机会很多,可能性很大,如果你遇到的配偶和你差不多,或者更好些。你们有10年的时间晋升你们的阶层。

我们看普通的打工者,他们是技术工,是最底层开始做,这一生,永远都只是技术工,超市收银员,或者其他,他们很少有直接升为一个行业的中层的机会和能力,千万不要小看你的大学文凭,它觉得可以走的更远,有更多机会和可能,走的更远。

2、孩子教育。如果你们接触过打工一族,你们就会明白,即使在物质上,他们获益还不错,但是在孩子教育上,他们和上一代爷爷奶奶的教养方式和对教育的认知相差不大。他们大多数认为读书无用,不如打工,他们的孩子大约走的也是他们的路。而你一旦有本科文凭,我们的孩子不可能连个大学也不上,读本科是基本配置,在教育上,我们的下一代只有做的更好。

继续说我的经历。大学四年有三年是办的助学贷款。第一年并不知道可以办助学贷款,除了不知道助学贷款,连学校里有奖学金都不知道。

第一学期回来,我考了第一名,知道可以拿1000块钱奖学金的时候,惊讶又开心。你要知道,那时候是2004年,我一学期的生活费是600-700块。当时发现读大学真好,有书读还有钱拿。多么朴实。

后来更加努力的读书,无他,纯为了奖学金。本科毕业后,被保送本校读研。读研后,被推荐到某报写经济类评论。

然后成家,生子。今年决定出来读博。这15年说来好简单,简直是一帆风顺。

其实当然不是,有很多同龄人有的哀伤和挫折,读书的、感情的、人际的,最大的挫折是我的原生态家庭。

说到现在,才想起来介绍,我性别是女,85年生。当年考上大学的时候,是四乡八里第一个重点大学。对的,当时还没有一本二本三本之说,只有重点本科和普通本科。

我读了高中之后,我二妹初二就辍学不读了,然后她和普通的乡村女孩一样,在家学裁剪,就是做衣服,半年后,和以前的初中同学一起外出打工。后面我再详细说我二妹,她的人生也是一本书。三妹、四妹和我弟弟继续读书。

我妈妈当时是憋着一口气的,因为我们家穷。我父亲完全是那种闷闷不说话的老实巴交的农民,经常被亲戚和邻居欺负,外出打工也只能从捡破烂开始。后来逐渐开阔了点,开始收、破、烂。然后我妈妈又因为一直生女儿,不知道被爷爷奶奶辈和堂、叔、嫂们明里暗里羞辱过多少次。

她知道,我们家如果想做的好一点,一个家,想要起来,读书也许可以。

我初三毕业那年,并没有考上高中。当时怅然,也无奈。那天我母亲在大伯家和大娘聊天,商议我和两个堂姐不读书,去哪儿打工的事,我在旁边默默听着,想着人生就这样了吧。

从我大伯家回来,我妈妈笑了一下,给了我20块钱,说这么小打什么工,明天你去学校,你们复习生的班不是开始了?

因为我母亲那一个决定,决定了我的一生和我们家弟妹的一生。

复读一年之后,我成绩非常好,虽然中考不算突出,如果读好一点的高中,势必要交一笔钱。我们家哪里有钱,于是读了一个比较一般的高中。

高中之后,家里更穷了,只好拼命读书。几乎每次都是年级第一,对的,高考也是年级第一,虽然只上了一个211。

继续说原生态家庭。我读了大学以后,老三开始上高中老四和老五在老家上初中。老二在外打工,因为年纪小,人又单纯,打工一两年,几乎没有赚到任何钱,每到过年要发工资了,老板就会给一堆衣服,按照市价,衣服来抵工资。加上老四老五都小,我妈妈就决定让老二留在家里,照顾老四老五。

当时初中离家远,三个孩子来去不方便,不得已在学校旁边租了房子,后来说老二反正也没事,不如陪老四老五一起上学。是的,就这样老二也去上学了,她比同班的孩子大4、5岁的样子。

就这样,一个接一个的按照教育的流程走。我读研,老三开始读大学;我研究生毕业,老四和老二读大学;我成家之后,老五读大学。

暂不说我。说说我表姐和我表哥吧。

我妈妈兄妹5人,我妈妈排行老二。我有一个大舅,一个二舅,一个小舅和一个小姨。

前文中讲的我表弟,是我小舅家的大儿子。下面讲我的表哥和表姐是我大舅家的孩子,大舅育有四子,按年龄,我一个表哥一个表姐,一个表弟,一个表妹。

其中,我表姐大我一岁,小学三年级便不上学了。先是出门打工,19岁时回来相亲,最后同我地一个初中同学结婚成家。

成家后,俩人继续出门打工。中间生了孩子,生完便丢在家里爷爷奶奶带。现在老大上初二,老二上六年级了,而且并没有选择教学质量较好的县城,而都是在我们本地上的学校。

用我表姐的话就是:当年你不也是咱们这个中学考出去的吗?他们俩在这上也照样能考上。我那个时候是20年前……基本上是寒暑假,才把孩子接到跟前去

我表姐夫在外面是给旅游公司开大巴,我表姐在一家快餐店,现在已经是领班。两日子其实过的挺好的。我表姐得空就与我表姐夫一起免费跟着旅游公司的大巴,免费旅游。经常晒出去玩的照片。春节回家,我表姐都是皮草、毛领、金链子,相比下我们一件普通的黑羽绒服,实在要华丽许多。

然而我他们在朋友圈晒出的日常,却昭昭然地能看到与我,这个对比样本的不同。

比如我表姐夫前几天带团去住了酒店(五星级),不怎么更新朋友圈的他,连着两天晒酒店的照片,并配文:这个酒店住起来会不会有狼嚎声?以及鬼哭狼嚎一整夜,害的我恶梦连连。

然后他晒了一瓶农夫山泉,说不是说有点甜吗?我喝一点也不甜。这句话可以看出,他以前不曾喝过这个牌子矿泉水。对我们普通人来讲,农夫山泉几乎是非常普及的一种水。

他们带孩子寒暑假聚会,一定要晒带孩子去吃麦当劳的照片,配文都是:天天吵着要吃,今天带你来吃个够。对比,我们来说,麦当劳已经属于快餐系列,基本上等同于高定盒饭……

南海事宜中间,他们不停地转发砸肯基德,砸苹果,砸穿耐克鞋人的视频和段子。我心情好,就详细地分析上述行业的经济业态给他们,告诉他们盲目的爱国是傻缺。后来他们不大理我了。

说这么多,只是为了对比,也许是经济水平上,我和我的表姐相差无几,但是在消费观,教育观,和人生观上,我们存在太多差异。

再讲讲我表哥。我表哥开着养猪场,养着一家人。我大舅在家只干两件事,打麻将、喝酒。养猪场主要是我大表嫂也忙乎,雇了一个人。我小表弟和小表弟媳妇一家说着帮忙,据说也不干事。

还有一个同样说是帮忙,也是不干事的,是我表哥的儿子,就是前面提到我表哥17岁生的孩子,今年也是差不多20岁了。也是小学毕业就辍学在家。我表哥家还有一个女儿,小学毕业后,恰好回老家,我妈妈再三叮嘱要上中学。后来据说上中学了。

就这样,我表哥一个人,其实主要是我表嫂,养着一大家子。我表哥的日常爱好,是开车百里外去钓鱼,然后和钓鱼的好朋友喝酒、吃饭。他每天的生活是钓鱼、喝酒、晒雷朋眼镜、晒他的SUV,晒他一个人养了一大家子。

除此之外,他还晒读书无用论。他经常转发一个大学生,大学毕业了,去工地给一个小学生打工之类的网文,所以在子女教育上,他是觉得小学毕业,认识字就可以了。现在他的大儿子的人生就是相亲、娶媳妇、生孩子,完全是他当年一样的道路。

再说我表哥的价值观。我表哥虽然手头还算宽裕,也许是表现出来的宽裕。但是坚决不买房,十年前就开始说花几十万,买个小窝干什么,租的房子不是住?

不买这个事情,他始终坚持自己是对的。

其实原因很复杂,对于西安一个城市来说,他是外来者,没有稳定工作,只怕办理贷款比较不容易。完全付款的话,也是能力有限。

最关键的是,他缺乏对房市的基本判定。同时,受来往皆是打工者圈子的影响,认为房子和生活是可以完全割裂的事情。通过照片,我看出来,他们住在市郊,一排平方,小院子的陈设和农村是一模样。

就是说,虽然在城市生活了快要20年,本质上,他和农村人相差无几。一直到现在,眼见儿子成家,他老家不曾盖房子、城市也不买房子。

无论是生活方式、对事情的认知、甚至人情来往上,他都和一个普通的外来打工者无明显区别。

我们同样是在城市里生活,花费时间。他20年,我15年,我的15年间,有9年都是在学校,几乎是只投入、无产出的时间段。但是这余下的六年,无论是谋业、成家,还是教育观、消费观、人际来往,我都和一个城市人无异。并且,在一个刚发展起来的二线城市,完成了早期的资本积累我成为一个标准的中产阶级

这15年间,我努力完成的,不仅有我自己,还有我的弟妹。

老二毕业的时候,因为年纪大同级的孩子5岁,省内医院很难近,几乎在报名阶段,都明确规定年龄问题,我鼓励她去外地,去江、浙、沪,任何有机会的地方。

有一次她犹豫要不要去参加两家医院的招考,因为路程加住宿等费用是不小的一笔开支。我给了她3000块钱。而我当时的工资不过3000多一些,让她一定要去。

后来结局很好,她两家都考上了。然后我帮她选了一家更适合的医院,因为那家医院有9成以上的医护人员有国外进修的机会。对,这就是我选择重要标准之一。

她去上班之后,非常用心,也吃得了苦。她男朋友也是和我们家家境差不多的高中同学。俩一起去南城,现在总算一切安定下来,在房价疯涨的前一个点,买好了房子,以后再筹谋慢慢积累。

老三大学毕业之后,筹谋考研。其实也是我鼓动,让她考一个学校全国排名前十的高校,并且选了一个排名全国前五的专业。她的本科,只是一个普通的二本院校。然后我知道,老三是很聪明的人,在学习上颇有天分,所以一再鼓动。

后来,她并没有考上,差了20分,所以又要放弃。我给了她我兼职一年所有的收入,也不多,大约3-4千块。

是的,我从大二暑假,一直在做家教等各种兼职。一直做到我工作,直到怀孕,不方便出门才罢休。给老三的那笔钱,是我在遥远的一个学校代课的兼职。一周两次,每天中午12点半坐车,到1点50,最困的时间,从春天到夏天到秋天,现在回想起来都好困。

这一年,老三考上了。老五和老三专业一样,完全在老三的引导下,也考上了。他们俩实验室隔壁楼,寝室隔一条马路。现在,老三读博二,老五读研二。不过老五是硕博连读,我仍然鼓励他博士毕业到国外去做博士后。至于他们的感情状况,一切都还顺利。

老四相对又曲折一点,成绩一直不大好,后来读了专科。读书期间,我鼓励她考了专升本的本科证书。考了许多门课,考了2年,才算把本科证书拿到。她也尝试了考研,但是不太顺利。

好在老四文笔不错,文艺小青年,对文字、图片都比较擅长。现在是新媒体时代,我反对她随便找工作,鼓励她先去媒体实习,然后去了我们省台的一个微信公号,做了半年,中间无数次要放弃,要去上班,挣钱,每次都被我打压。

后来一家很不错的全国著名新媒体集团招人做微信,她去投简历,数轮面试,居然中了,现在很积极地工作,因为来之不易,是我们以前万万不能想的工作机会。

到此为止,他们的人生基本上,都有了很好的基础。这些年,作为长姐,在兼顾原生态大家庭的时候,我时刻提醒自己,不可忽视小家庭。所以,对弟妹、对父母,所有的付出,永远都是在不伤害小家庭的利益之下。

所以对他们的照顾,毕竟有限。从老三2005年上大学,那个时候我读研究生,我就把每个月的补助200块,直接给她。08年我毕业工作之后,每个月给她500。到2011年,她读研,有了自己的生活费,我转而帮助老四,开始每个月给老四500块。一直到一个月前,老四拿到人生的第一份工资。

非常感激大家对这个话题的关注,大约共鸣处诸多。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我无法罗列多少标准,证明我一定比他们好。只是最关键的一点是,我觉得我比他们好,他们也觉得我比他们好,可能大多数人,也都是这样觉得。

人类社会的发展秉承一定的规律和规则,有的很具象,有的却是漫长时间中的慢慢渗透。现世无法证明,其实也不需要证明。

这个帖子的本意,一开始我就说了,希望给很多迷茫的同路人以参考,以鼓励。

也许你再努力一点,就实现幼年时的理想了呢。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