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j流水账(涿州钓鱼经验从流水账到少年志|寄语初学写作的学生朋友)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从流水账到少年志

代立然/文

◎从流水账开始

总有家长或学生询问我关于作文的速成方法,这时我只能摇头遗憾地告诉他们,作文真的无法速成。写好作文的唯一秘诀就是先写起来,哪怕是流水账。

事实上,没有人是先天生下来就爱写作、会写作的。写作属于精神需求,是人的高层次能力的体现。但由于中小学生出于应试的需要,故每个人包括很多不愿写、自认为不会写的同学也要写。其实人人都是可以写好作文的。

那就准备一个本子吧,从天天写日记开始。有同学说,我的每一天都很平常啊,没什么可写的。那就写流水账,字数不限,内容不限。早晨起床可以写,老师上课可以写,课间玩耍可以写,吃饭睡觉可以写,受表扬挨批评也可以写,阴天下雨能写,天高云淡还可以写……

当你把一个本子差不多要写满时,你一定会不知不觉间发现自己已经对写作不再发怵了。甚至翻看这个本子时,你可能会笑起来。

因为一开始你写的东西可能真是流水账,起床、吃饭、上学、放学……如此而已。但到后来,你可能会发现,在某一天中,你会有详有略地来记述,重点只写一个方面的内容;你可能会神来之笔地写出一两个比喻句;你甚至在写故事的时候,还会来点环境烘托之类的话……

真的,站在岸边看人家游泳,你永远都看不会。写作同理,写起来,坚持写,你就一定会有开悟的那一天。

下面,学点方法吧。

◎提升故事力

大文豪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仪式上,他的答谢词的题目就是《讲故事的人》。现在国家也在积极提倡“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可见,讲故事是非常重要的能力,这一点对于学生作文而言,更是重中之重。

有的同学会说,我的生活很单调呀,每天就是两点一线,学校和家。没有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好故事啊。这种观点其实并没有错,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每天过着普通的生活,做着普通的事。但我们的写作资源恰恰就在这样普通的生活中,我们要努力寻找并讲好的恰恰是那些独特的、微小的、一瞬而逝的小细节,小感动。

这样的素材其实广泛地分布在我们的寻常生活中。爸爸最近上班的时间越来越早了,他是不是工作上有什么新的动向;小区里修车的李大爷三天没有出摊了,他又是怎么回事;班里的同桌这两天上课听得更认真了,看来我得努力了……还有路旁的月季花开了,我真想驻足好好欣赏一下它们的美丽,还有奶奶养的那只小花猫最近有些忧郁,它是怎么了……

写作就是修炼我们美好心灵的过程。把这些都用笔记录下来,是不是你的心也在逐渐地向上向善?

当然讲故事也是有方法的。寻常的小事,如果平铺直叙就没意思了,如果把疑问性的东西放在开头,卖个关子,就能激发读者的兴趣;如果能够在讲故事的时候,把正反的两个小故事对比着,这样的表现力更强;如果能够在讲故事的时候,捕捉好主人公的神态、动作、语言的特征,那样就会更加形象。

故事力是个宏大的主题,也是个基本的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天天讲,经常写,就能够提升你的故事力,进而写出好文章。

◎抒写少年志

写多了,写作就成为了你的特长。这时你就会发现,无论是人,还是记事,还是写景状物,这里面都有一个“自己”的存在。

写自己的文章自不必说,那一定会涉及到自己的所思、所感,进而写自己的成长。

我们观察、感悟、评价生活的各种各样的事情,人物。在写别人的同时,你一定也在见贤思齐,或者见不贤而自省。在评论某人某事的时候,你也一定在想,如果是我,我应该怎么做。在写景或是状物时,你是不是也似乎读懂了一朵花的快乐与一株草的忧伤,并引起自己内心相应的触动?

写天地万物那是外在的形式,真实的情况是我们在通过写作与天地外物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在写作中,你能找到的,是一颗美好的心,是一个更好的自己。通过写作,我们一定能够抒写新时代少年的宏图大志。

所以,我们的写作要实现由有意思到有意义的跨越。这个过程,就是少年的心灵成长。

例文在线一

钓鱼记

河北省涿州市实验学校五年级(5)班  屈梓桐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在这样一个美好夏日的午后,我和爸爸、姥爷去子牙河边钓鱼。(引用古诗,渲染环意,增强诗意。同时开门见山,直引故事。)

到了河岸边,我们各自找好位置,坐在马扎上开始钓鱼。时间一点点过去,只见姥爷的鱼竿开始晃动,一条又大又黑的鱼“飞”进了姥爷的鱼桶。我又转身去看爸爸,嗬!只见爸爸的鱼竿上竟然也挂着一条小鱼。看来“姜还是老的辣”,姥爷和爸爸真棒呀!(这一段写姥爷和爸爸的“优异”表现,是为了反衬“我”的一事无成。显示了小作者具有一定的讲故事的能力。)

可是,再看我的鱼杆呢?它正在水中纹丝不动地晒太阳呢!我有点着急了,简直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我在心里面直念叨:“怎么鱼还不上钩哇,我都快要急死了!嗯,我知道了,一定是我的位置不好,肯定是这么回事!”想到这,我就悄悄地往姥爷坐的那个位置挪动了一段距离,然后继续甩下鱼竿,等待着鱼儿上钩。(这一段写了我的心理和动作,很形象,符合儿童独特的心理特点,有趣味,有情致。)

我不停地轻晃鱼竿,还真是管用!只见我的鱼竿发生了很大的晃动。我想:这一定是条大鱼,哇!晚上可以吃上美味的红烧鱼啦!我边想边提鱼竿,可是却怎么也提不上来。爸爸和姥爷看到这个情况也跑过来帮忙。终于,鱼竿被我们合力拉了上来,哎呀!还真是一条“大家伙”,只见一双破旧不堪的破鞋子挂在竿上。(这里的描写有悬念感,让读者的心先是因喜而紧张,然后再失声而笑。原来我的钩竿虽然动了,却仍然是一无所获呀。显示出小作者较高超的讲故事能力。)姥爷和爸爸都禁不住发出了笑声。我可是笑不太出来,我的美味鱼大餐可是飞走了呀,简直是前功尽弃。

一直到日落西山,我仍然没有钓到鱼。爸爸和姥爷倒是钩得盆钵满满了。我们晚上也能吃上大餐了。

晚上吃着鱼,我还在回想着这一天的钓鱼经历。我似乎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不是容易的,如果不认真研究做事的方法,不付出相应的智慧和汗水,任何大鱼都不会主动地来咬你的鱼钩。(讲故事,更要发现故事背后的情感与哲理。这是高于故事本身的事件的意义。这个结尾点到即止,揭示出少年独有的成长感悟。)

总评:

这篇文章讲述了自己的一次钓鱼的经历。事件本身是平淡无奇,甚至是索然无趣的,因为这次钓鱼“我”是一无所获、寸鱼无收啊。

然而由于小作者较为高超的讲故事能力,竟然把这次钓鱼经历写得很有趣味,有意义。

首先,小作者选用了姥爷和爸爸作为反衬人物,通过他们较强的钓鱼能力来反衬“我”的低水平。这样就使故事有了起伏感,让故事有了一定的波澜。

其次,小作者还在“我”的一无所获的钓鱼经历上做足了文章。“我”虽水平低,但“我”也在相办法,换地方,学样子。终于钩竿动了,钓上来的却是一只破鞋!让人忍俊不禁。

最后,小作者在文章结尾恰当而自然地抒写的少年之志。把这次钓鱼的经历普遍化,深化了主题,也不超越儿童的认知,自然洽切。

点评:代立然

例文在线二

我的妈妈

河北省涿州市实验学校四年级(1)班 姚迦

我常叫妈妈为“老妈”,其实她一点儿也不老。她身材苗条,面容清秀,年轻漂亮。她对我时而温柔,时而严肃。她严肃时不怒自威,温柔时又与我亲密无间。我认为她是个很好很好的妈妈。(这个总括式的开头很好。简写妈妈的外貌之后,将写作的重点定位在妈妈与我的关系上来。)

她对我温柔的时候,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对我笑眯眯的,她和我无话不谈,对我关怀备至。我做作业的时候,她总是削水果,送温水,不时还指点我做题。每天睡觉前,她给我揉背,搓脚,让我舒服极了!(这一段简写妈妈温柔的一面,略写了三幅有代表性的画面,真实可感。)

妈妈对我当然有严肃的时候。如果我不好好做作业,她发现了以后,就虎视眈眈地看着我。我一看到她这“可怕”的眼神,心就“凉了半截”,就知道有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我大气不敢出一声,马上把正在玩儿的东西藏好,飞速地冲到写字台前去做作业。妈妈看我开始认真做作业了,脸上的“乌云’总算散尽。我长舒了一口气,像在笼中的小鸟乖巧地鸣叫着。(这里详写了妈妈严肃的一面,由于母女心灵相知,故这段写得相当有趣味。妈妈只是虎目一睁,我便乖乖地放下玩具,开始做作业了,妈妈也立即“多云转睛”。“母慈子孝”的温馨画面又回来了。)有时候,就算她打我,也是用书夹子、报刊等小物件轻轻地打我一下。如果揪我,就一把抓住我的衣领,往被子或松软的沙发上推,我知道,她是“恨铁不成钢”啊!

有时候妈妈就像朋友一样和我谈心,和我一起说学校的趣事,讲可乐的故事。有时她还和我一起唱歌、跳舞、玩游戏。记得那次妈妈跟我一起跳拉丁舞。只见她左右臂用力摇摆,腰使劲扭着,绷着脚尖,双腿不停地换步。她脸上挂着笑,像一个小孩子一样,还不停地向我抛媚眼呢!(这一段妈妈和我跳舞一事写得相当精准。尤其是妈妈冲“我”抛媚眼的细节,让人觉得如在眼前,真实有趣。)

我的妈妈真是又漂亮又温柔,又严厉又可爱。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本领,为妈妈也为自己争口气。我爱我的妈妈。(温馨融洽的亲子关系自然是会促进少年的心灵成长,这一段既再次总结了妈妈的主要特征,又抒发了“我”心中的情感和感悟。)

总评:

写人的文章也要有故事感,因为是独特有趣的故事才能支撑起人物我的形象。这篇小作者不走寻常路,没有写妈妈“工作狂人”“麻辣主妇”等自己不熟知的东西。而是在开头就将文章定位在主写“妈妈与我的关系”上,进而表现自己眼中的妈妈的特点。

文章善于选材。所选故事皆是寻常小事,但经作者妙笔一写,立即小花盛放。如写妈妈严肃起来时的样子,以及“我”的应对之策,既真实准确,又妙趣横生。显示了小作者较强的讲故事的能力。

文章结尾处写出了妈妈的教育给我影响,给文章画龙点睛,自然贴切。

点评:代立然

例文在线三

小院秋景

河北省涿州市实验学校六年级(6)班  代茂祥

老家有一个小院儿,那是给我学前岁月涂上纯真色彩的地方。在那里,我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在那里,满是我深深浅浅的脚印。现在回首,那里依旧五彩缤纷,回响着我儿时的笑声,藏匿着我儿时的记忆。(开头语言灵动。“涂上纯真色彩的地方”中的“涂”字用得巧妙,童年是美丽的画面,小院则为它的色彩源之一。)

又到了秋收时节,我随父母再一次回到了这个不大却让我难舍难分的地方。金秋时节,小院中里巴掌大的地方栽着的几棵果树,它们充分享受着秋的眷顾。最抢眼的还是那棵高大的柿子树,秋天给树上原本青色的小灯笼点上了炽烈的火焰。我虽然不爱吃柿子,但爷爷奶奶笑容满面地捧着柿子,嘬着黄色汁液的画面还会时时浮现于脑海之中。(写杮子树注意到了“眼前景”与“从前景”的统一,静与动的统一。景色里面也有浓浓的故事元素。)

仰头看久了,低下头,猛然间看到了台阶旁的一位故友——那颗低矮的小石榴树。儿时,我还和他合过影呢!那时我和他一样高,但他现在似乎还是那样高,我却高出他一头了。他那硕大的果实与他瘦弱的身躯不太成比例,大石榴压得他茎弯弯的,厚厚外皮中的红宝石可能就是我儿时吐出的石榴籽的后代呢!(写石榴树更多地是回忆“我”与它的故事,这样写法巧妙自然。)

围着院子转悠时,一颗枣子竟然砸中了我的脑袋。呵,老朋友这样跟我打招呼呢!仰头望,高举的枝枝叉叉中全是红红的大枣儿。拍拍它的主干,对他说:“你就别记我的仇了,那时每年用棍子打你,还不是因为你的果实太好吃了。”铁皮一样坚硬的树干,撑着一把大伞,伸出或长或短的枝桠,为我们提供着阴凉,奉献着甜甜的大枣,甚至伸出墙外让行人也品尝你的甘甜和大方。(写枣树重在拟人,作者化作枣树的朋友与其对话,突出与枣树的亲密关系。这里的故事性就更强了。)

小院丰收了,院中的铁丝上悬挂着成串的黄灿灿的玉米,阳台上有晾晒的大枣,窗台上排列着摘下的柿子。看着看着,突然间我想到了爷爷奶奶。爷爷奶奶不断努力,哺育子女,将儿女送出了农村,幸福地看着每个孩子有了自己的成就。我又想到了爸爸妈妈,作为老师他们也收获了一季又一季的桃李。(这一段由概写景之景到思考人之美,由景到人,上升高度,升华思考。)

当然我也知道:我也是从这个小院中走出的,我希望将来能做小院秋天里的一枚硕果。(结尾用少年的语言点明中心,抒写少年壮志。)

总评:

这篇《小院秋景》属于写景类的文章,但同样显示出了明显的故事性。开头作者即把自己的童年与小院牢牢地拴在一起,这就建立了我和小院之间的故事基础。然后在写景的过程中,作者把从前、现在、未来三者结合起来,充分描写各种东西的颜色、形态、质地等,突出小院之美。但同时,作者更突出了写出了我与小院中种种景物之间发生过的故事,并通过这些故事,自然流露出对小院的爱恋之情。

当然这篇文章还有一个可贵之处,那就是透过文字我们可以确认,小作者不仅是热爱生活的人,更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优秀学子。

点评:代立然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