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钓鱼问候语(钓鱼新手经验钓鱼入门十五问(上)——看一遍+3年经验)

点击蓝字关注自渔人 不卖产品 只讲经验

这篇文章从多个方面给大家详细介绍关于钓鱼的一些基础“学问”,尤其是对于刚入门的钓鱼小白来说,看一遍受益良多!(比较长)

第一问、初学钓鱼应掌握哪些要点?

垂钓必须有的放矢,掌握鱼儿的活动规律,根据它们的生活规律出征下钓,才有可能事半功倍。

(1)根据季节变化,选择出征的地方、钓位、钓具、垂钓方法等。

冬天:鱼儿处于冬眠状态,一般不进食,这个时期是不宜垂钓的。

春天:万物复苏,水中各种浮游生物慢慢生长起来,鱼儿开始由深水区转入浅水区域寻觅各种食物,并逐渐进入旺食阶段,这时是垂钓的好时机。

夏天:天气炎热鱼儿很少进食,只有在阴凉天气,或背荫的地方或雨后、夜间才大量活动。

秋天:正是鱼儿准备越冬前的旺食期,鱼的皮下脂肪增厚,是最肥的时期,此时正是垂钓好时机。

(2)初学者到一个水域后首先要根据水情确定该水体中是否有鱼?为此,一要看水面有无从水里泛出的圆形波纹;这是鱼儿游动、扰动水体而引起的。二要看水面有无逆风而行的微波。三要仔细查看水里有无鱼儿排泄的粪便。四要闻一闻水是否有腥味,如具备以上条件是可以垂钓的。

(3)具备上述条件后,就要准确地选定钓位;选钓位时应仔细查看周围有无垂钓者的足迹和撒窝留下的痕迹,把钓位设在有痕迹的地方,比自己无根据的新设钓位收获量要大得多。因为初学者无经验。

(4)一定要撒窝钓鱼,把鱼聚集拢来后再垂钓,是增加收获量的有效措施。

(5)根据鱼儿在一天中的摄食规律,守时垂钓。要做到这点,就要调查研究,多向有经验的人请教。

第二问、在小溪垂钓应采用什么方法?

(1)野外小溪溪底石头多,如采用底钓,溪底的乱石容易将鱼钓卡住;钓饵在乱石缝中也不易被鱼儿发现,所以去野外溪钓应用浮钓(但夜晚钓鲶鱼需用底钓)。

(2)因为溪水是流动的,钓钩和浮漂会随水流而移动,为此需经常将钩提起,往上游抛。

(3)溪中的鱼咬钩往往是碰两下就走了,所以必须待浮漂下沉时才能提竿。

(4)溪水往往不是太深,如经常有人来垂钓,有可能鱼不咬钩,遇此情况应躲起来,候鱼上钩。

(5)在溪流中迎流水的一面,鱼多一些,下钓应选这些地方。

三问、鱼不咬钩怎么办?

鱼不咬钩的原因主要有:

(1)所用饵料不适合。

(2)钓位不当。

(3)水的深浅、肥瘦、浑浊度、水温等项中有不宜鱼儿活动的情况。

(4)钓场周围来往人群频繁,干扰大。

(5)所设钓点多次被钓翁使用,鱼儿产生了适应性,老不咬钩。

遇到上述情况:

第一,出片前要多准备几种饵料,到钓点后,每种饵料试用一下,大红每20分钟换一次,从中找出最合适的饵料,如所带的饵料都不行,还可就地取材,临时找一些,总之一定要找准适宜饵料才好。

第二,在一个钓位上,若2小时均无鱼上钩,则应根据当时、当地环境、气候情况调换钓位。但调换钓位不宜过于频繁。

第三,认真分析水情(水的深浅是否适宜,水的肥瘦、浑浊度、水温等),根据水情准确确定钓位。

第四,排除干扰。钓点周围尽量避免走动和声响。

第五,在钓饵质量上下功夫,选用鲜活或香味浓郁(包括酸、臭、香、甜)的饵料使鱼失去警惕。

第四问、肥水中垂钓如何使上钓率增高?

肥水体饵料生物多,缺氧,水的透明度低,鱼儿很难上钓。在肥水水域中垂钓应把握以下要点:

(1)在肥水水域中垂钓应采用钓浮,不钓底。因为肥水水域的中上层浮游生物多,溶氧量大。鱼儿大多集中在中上层活动。一般应遵循钓浅、不钓深、长竿短用、海竿近用的原则。

(2)选择雨天出征。因为在肥水水域中,雨天水中溶氧增加,鱼儿活跃。

(3)肥水水域水温升高快,降温也快,夏季更为突出,中午与早晚相比,温差很大,骤冷、骤热的天气也会使上下层水温温差加大,上下层由于水温温差形成对流,使水体中溶氧增加,所以夏季在肥水水域垂钓,应钓早不钓晚,钓冷不钓热。一般上钓率的高峰是早晨3点-8点。

(4)肥水水域垂钓应选择素饵,同时更应注意其加工质量,使味道更加浓郁,并增加一定数量的添加剂。

总之在肥水中垂钓,要遵循浅不钓深;长竿短用,海竿近用的原则。

第五问、鱼钩被障碍物挂住怎么办?

在自然水体中垂钓,常常会遇到鱼钩被障碍物挂住的现象,如遇此情况,千万不能性急、硬拉、硬扯,否则容易造成线断、竿折、钩毁、浮漂弃等正确的做法是:

(1)把竿放在水面上,使挂物的鱼钩变换位置,再轻轻向自己所站的方向拉,这样也许可排除挂物障碍。

(2)可借助邻近农户的长竿,以帮助排除挂障。

(3)也可先放松鱼线,轻拉、轻?,反复几次,鱼钩可能从障碍物上脱出。

如果这些方法都不能奏效时,可将鱼线和鱼漂绕在竿上,再使劲拉,这样就算线断、钩落,也还可以保住鱼竿和浮漂。

第六问、在鱼道撒窝有什么好处?

鱼道就鱼儿的必经之道,有经验的钓翁多在鱼道上撒窝,因为:

(1)鱼道上的鱼源多,无论上游、下游的鱼都经过这里,鱼源多,上钓率也就高一些。

(2)鱼道是鱼儿必经之道,有时脱钩跑鱼会惊走鱼儿,但过不了多久,鱼儿又来了;影响是暂时的,如不在鱼道上惊走鱼儿,就大不一样了,脱钩将鱼儿惊走后,会很久无鱼来。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