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冰上怎么下网(凿冰钓鱼经验北方冬天在厚实的冰面上凿洞捕鱼,渔网是如何撒下、展开和收拢的?)
以前听老辈人提过,错误的地方还望指正。
首先,有几个误区:
窝子就是鱼群所在地,选好后,是围着窝子插旗打眼穿杆撒网,所以窝子选的好不好,决定了收获。窝子的存在,是因为冬季天冷,然后鱼群聚集。
冰开口是多个,而不是一个,有的冰眼用于穿杆,有的是网眼,大小不一
用牲畜不用机械,更多因为噪音,不要提电机,没地方接电线……
下面的是视频对很多人关于穿杆撒网估计会有形象的理解:
吉林:冰上选“窝子”冰下撒渔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2jNIvxtRFpk/?fr=rec1下面是一些基础配置:
冬网是多人集体的劳作项目。人员的组成为:鱼把头1名,二下手1名,跟网人12人,打镩8人,扭矛、走钩各4人,小套(小股子)20人,送旗(灯)4人,打更2人,车老板3人,其它杂活等共60人左右 。必须由鱼把头按人员技能、素质及体力等情况严细分配,做到冬捕时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相关器具、制品及作品等
网:查干湖冬捕最原始是用“麻网”,将麻披纺成经,缠在“线桄”上,再用麻经织成网片,网片穿上两根麻绳作为纲,网纲分上下纲,上纲装上小木块作为网剽子,以保浮力,下纲装上用泥烧制的泥绞子,确保网具沉入湖底,现在都己改进,网线为聚乙烯线,网剽子用泡沫浮子,底绞用铸铁制成。
爬犁:装网和运输网具的工具,用铁管焊成,上面纵向放几根松木杆,以便装网。
绞盘:俗称马轮子,分出网轮和翅轮两种,均由轮胡和底盘组成,在冰上可以拉走,用来绞大绦和旱绦用。
轮杆:木质,一头插入马轮中,另一头套在马上用之传输动力的动力臂。
冰镩:由铁匠专门打制的破冰工具。由镩头、木把和提手组成,开凿冰眼用。
冰崩子:用来捞冰的工具。由冰崩头和杆组成,头为小铁圈加铁网组成。
扭矛走钩:前方为回勾的铁器,用以调整传杆方向和行走传杆的工具。
大绦与水线绳:均是聚乙烯绳,只是粗细之分,大绦直径1厘米左右,长80厘米左右。
卡勾、单勾和双勾:卡勾,一头固定在旱绦上,搭起冰上刚出水的网。在承受大力的情况,用创斧可以拉开,脱离网具,俗称卡勾。单勾和双勾是搭起拉动网具时使用。
捞子:捞水中鱼获物时使用。
大勾、小勾:搭捡网具时或下网时使用的工具。
穿杆:长18—20厘米的松木杆,在冰下行走,带动水线绳。
旗和风灯:用以指示方向和位置的工具。
创斧:用来打卡或固定马轮时使用,主要使用是打击。
服饰:羊皮袄、貉壳帽子(老把头戴)、棉帽子、靰鞡头、大头鞋、手闷子和手套。不讲究美观,但确实保暖、适用、特别适应在冰上作业。蒙古袍、蒙古靴、喇嘛服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