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太热不想吃饭怎么办(鸭溏钓鱼经验最近太热了,不舒服?不想吃饭?想开又怕开空调?如何防治中暑,如何防治慢性病?请看大暑食疗、理疗大全)

大暑来了,我看到很多家庭竟然不知道如何避暑,而这段时间正是冬病夏治的好季节,也是预防心脑血管等慢性病复发的重要时间节点,所以,我感觉到很有必要紧急编辑一个所谓的避暑食疗、理疗大全,供大家参考参考,饭后也可以喷喷。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紫竹调 音乐: 纯音乐

一、大暑特点

"大暑"是一年中天气最热、湿气最重的时节,此时节养生保健的重点是"防暑""祛湿"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日照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也在此时到达顶点。

大暑是雷阵雨最多的时节,雨量充沛,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雨热同期。季风气候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中国多地高温潮湿多雨。

二、节气农事

大暑时节,萤火虫遍布,预示着凉爽的秋天将至;但是,大暑又是一年中暑湿最重的时段,大地如在蒸笼之中;最后,大暑后,时常大雨滂沱、雷雨阵阵。

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会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段。这样的气候,虽然老百姓难熬,但是庄稼作物却很“喜欢”。因此,大暑后,是农作物生长最旺盛的时期。

如果到了大暑节气时,天气反常地凉爽,没有往年中伏天的闷热潮。那么,这预示着今年的农作物可能会长不好。

毕竟,该热不热五谷不结,该冷不冷人有灾情!

相信很多农村的朋友,更熟悉的是这句大暑谚语:“大暑凉飕飕,农民愁白头。”

大暑凉快不好嘛?

经过了三伏的炎热高温,总算熬到了夏日的末尾。

大暑凉快,意味着凉秋将至,对于“苦夏难熬”的人来说,可是件好事。

但是,对于农民朋友,大暑凉快,真是让人愁白头!

如果天气突然转凉变冷,农作物的长势必定减缓。

类似农谚还有:“大暑不暑,五谷不起”、“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大暑凉飕飕,立冬笑死牛”等等。

《管子》中说“大暑至万物荣华”,此节正是喜温作物生长速度最快期,早稻进入收获期。大暑的气温高,但过高的气温农作物生长反而受到抑制,因此也要注意防止高温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大暑小暑,淹死老鼠。所这一节也要注意防汛防涝。

三、饮食风俗

其实也是公认的养生经验。

大暑时节,肠胃的消化功能较为薄弱,饮食以清淡为主,不可多吃肥腻、辛辣、煎炸食物。除了多喝水、常食粥、多吃新鲜果蔬外,还可适当多食用些清热、健脾、利湿、益气、养阴的食物,如莲子、百合、薏苡仁等,荷叶、冬瓜、西瓜、绿豆等是不错的消暑选择,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卫生。

  大暑节气,大热天民俗中人们往往吃狗肉、羊肉等属于热性的食物,据医家称:大暑节气、梅雨季节刚过后不久的月份,此天气虽热但署主阴,人体容易为暑湿邪所侵,甚至发病,吃了这些食物增强机体抗病力,以驱除暑湿。由此可见民俗中的这种饮食方法科学的。

盛夏——阳热下降、纲蕴熏蒸、水气上腾、湿气充斥,故此季节感受湿邪者较多,中医学中湿为阴邪其性趋下,重浊粘滞,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故食疗药膳以清热解暑和温热升阳为宜。

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伏姜中的姜辣素能有效地治疗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喝过伏姜后,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带走,同时还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带出。当身体吃了寒凉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调房间里呆久后,喝杯伏姜能及时消除因肌体寒重造成的各种不适。

食姜温里

大暑时节,阳盛于外,身体腠理开泄,体表温度高,身体内部反而虚弱。阳气外散,内阳不足,特别是平素脾胃虚寒的人,更容易腹泻。晚上睡觉要用毛毯盖好脐、腿、足,日常饮食要多食生姜以温里,不可贪食冷饮。如果想吃冰镇的东西,可以冷藏姜汁撞奶,生姜大枣汤这类性温的甜点、汤水。

喝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如今,这样的凉亭很少见到了,不过在温州,这个几百年前的习俗却被一直保留了下来。每个凉亭里都有专人全天煮茶,保证供应。这种茶在温州有个专门的称呼,叫做"伏茶"

烧伏香

伏香,大暑节气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因此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还有一种说法接近于中医的灸,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疗多种顽固的疾病。

过大暑

在大暑节那天,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在大暑节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为互赠的礼品。

吃凤梨

台湾民谚:大暑吃凤梨,说的是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

喝暑羊

华北地区,其实我国不少地区都有大暑“喝暑羊”的习俗,喝暑羊就是喝羊汤,古人认为在暑天里人体可能积热,加上夏季人们又喜冷贪凉,身体又会被寒气侵扰,不管是寒气还是热气都积聚在体内,身体不免就会出现各种不适,羊肉此时吃正合适。

经过紧张的夏收劳动,人们非常疲倦,应该好好休息一下了。于是,全家聚在一起,每人吃一个香喷喷的新麦馍馍,喝一碗味道鲜美的羊肉汤。

羊肉在暑天吃最有营养。符合传统中医“春夏养阳”的观点,既有温阳作用,还能发汗排毒。体质虚寒者,尤宜食用。

斗蟋蟀

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时节,中国很多地区的人们有茶余饭后斗蟋蟀取乐的风俗。大人会先带着小孩到田野里抓蟋蟀,然后到大树底下玩起斗蟋蟀的游戏,可有趣了。

吃仙草

大小暑时节,天气酷热,福建、广东和台等地方有在大暑前后有吃仙草消暑解毒的习俗。 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吃汤面

北京俗语“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大暑刚好在二伏,当然要吃面了。老北京炸酱面正适合此时食用,开胃,易消化。

六、日常饮食养生

大暑饮食养生的关键是“清心泻火解暑热,健脾和胃祛湿邪”。

中医认为天人相应,大暑期间,天气高温湿热,我们机体也容易心火内生,湿热内蕴,阻碍脾胃运化。饮食养生,我们就是要选择合适的食物,能够助肌体清心火,健脾胃,化湿热。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以清为补,补气清暑,健脾养胃。

夏季瓜果蔬菜种类多,营养丰富,可适量多吃。

酷暑难耐,食欲不佳,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菜、苦荞麦等,可解热祛暑,清心泻火;绿豆汤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虚寒及体质虚弱者均可放心食用;白扁豆、薏苡仁、莲子、芡实等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胃虚弱者的夏日食疗佳品。

炎炎夏日让人体新陈代谢加快,热量消耗较大,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是必要的,如豆制品,鱼虾、瘦肉、鸭肉、驴肉等富含优质蛋白,可适量多吃一些。

适当食用葱、姜、蒜、醋,既能杀菌防病,又能健脾开胃。

天气炎热,出汗多,应及时补水,以常温白开水为宜,或适量矿物质水、淡盐水,可补充因出汗丢失的电解质。

大暑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益气养阴的食物不可少

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等。,粥,对!益气养阴多喝粥,如荷叶绿豆粥、薏米百合粥、菊花粥

出汗较多,易伤津耗气,百合、沙参、麦冬、五味子、乌梅汤等具有滋阴敛汗,生津止渴作用的药物可做药膳调理。

而很多人喜欢的冷食冷饮要慎重,过冷的饮食刺激肠胃,收缩血管,可引起胃痛、腹痛、胃肠炎,女生还会出现痛经等,不利于健康。

具体有哪些季节性菜品呢?

1)、日常菜

1、砂仁蒸排骨

制作:将5、6粒干砂仁碾成碎末,均匀地洒在腌好的排骨上,然后放在蒸锅里蒸半小时即可。

功效:砂仁和肉食配合,有温暖脾胃、补气养血的作用。

砂仁可以药用,也是调胃、养胃、助消化的保健食物,用来煲汤、炖肉、煮粥,甚至当零食吃。

2、丝瓜酿

主要材料:丝瓜,猪肉,生姜,大蒜。

做法:以丝瓜去皮切段,挖出部分瓜瓤,填入生姜调味的猪肉馅儿,上锅蒸制10分钟,淋入蒜蓉芡汁即可食用。

甘,凉。归肝、胃经。功能清热解毒凉血、祛风化痰通络。可用于治疗热病烦渴、疔疮痈肿、咳嗽痰喘、乳汁不通等。《陆川本草》记载丝瓜能“生津止渴,解暑除烦”。

3、清拌茄子

  配料:嫩茄子500克,香菜15克,蒜、米醋、白糖、香油、酱油、味精、精盐、花椒各适量

  做法:茄子洗净削皮,切成小片,放入碗内撒上少许盐,再投入凉水中泡去茄褐色,捞出放蒸锅内蒸熟,取出晾凉,蒜捣末,将炒锅置于火上烧热,加入香油,下花椒炸出香味后连油一同倒入小碗内,加入酱油、白糖、米醋、精盐、味精、蒜末调成汁浇茄片上;香菜洗净切段撒茄片上即成

此方具有清热通窍、消肿利尿、健脾和胃之功效

4、炝拌什锦

  配料:豆腐l块,嫩豆角50克,西红柿50克,木耳15克,香油、植物油、精盐、味精、葱末各适量

  做法:将豆腐、豆角、西红柿、木耳均切成丁,锅内加水烧开,将豆腐、豆角、西红柿、木耳分别焯透(西红柿略烫即可)捞出淋干水分,装盘备用,旁锅烧热入植物油,把花椒下锅炝出香味,再将葱末、盐、西红柿、味精同入锅内搅拌均匀,倒烫过的豆腐、豆角、木耳上淋上香油搅匀即可。

  此方具有生津止渴、健脾清暑、解毒化湿之功效

5、茅槐茄子萝卜丝

食材 白茅根10g,槐花5g,玉竹5g,莲子5g,白萝卜100g,紫皮茄子50g。

制作方法

1.茄子洗净切丝,用盐腌10分钟后,清水洗过,捞出放锅内和莲子一起蒸熟,取出晾凉。

2.白茅根去皮洗净切丝。香菜洗净切小段。白萝卜洗净,切成细丝。

3.食用油热锅,放入白茅根丝、槐花和玉竹略炒,加入酱油、料酒、白糖炒熟备用。

4.酱油、白糖、米醋、盐、味精、蒜末,调成汁,浇在茄丝上。将茄丝与白茅根丝、白萝卜丝混合拌匀后,撒香菜、淋热油即可。

功效:清热凉血,明目利尿。

适宜人群:热邪炽盛,风毒上扰者。

不适宜人群:寒湿体质者、腹泻人群。

6、清暑菜

食材:豆腐1块,嫩豆角50克,西红柿50克,木耳15克,香油、植物油、精盐、味精、葱末各适量。

制作方法:

1.将豆腐、豆角、西红柿、木耳均切成丁。

2.锅内加水烧开,将豆腐、豆角、西红柿、木耳分别焯透(西红柿略烫即可),捞出沥干水分,装盘备用。

3.炒锅烧热,入植物油,将葱末、盐、西红柿、味精同入锅内,搅拌均匀,倒在烫过的豆腐、豆角、木耳上,淋上香油搅匀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健脾清暑,解毒化湿。

7、红焖羊肉

1.准备羊肉1斤左右,洗净后先切成长条,然后改刀切成小方块,胡萝卜一个切成滚刀块,大葱、生姜切片,再放入几个红干椒,一小撮花椒,桂皮、山楂、草果、良姜各一个,两个八角,三片香叶备用。

2.锅中添入适量的清水,凉水下入羊肉,加入适量料酒去除腥膻味,开中火慢慢煮开,撇去锅里面的浮沫,再煮2分钟,捞出控水。

3.把锅烧热,加入一大勺食用油润一下锅,把锅滑好以后把油倒出,再加入少许凉油,倒入羊肉块慢慢地翻炒,炒干里面的水汽,大概需要两分钟。

4.把羊肉炒好以后,下入葱姜和香料,放入一撮小茴香,翻炒几下,加入适量的豆瓣酱,炒出里面的红油,从锅边烹入适量料酒去腥,翻炒均匀,添入适量清水。

加入适量的食盐和白糖提鲜,半勺生抽调味,少许老抽调色,煮开以后关火,连汤带肉倒入高压锅里面,大火煮开,等高压锅上汽以后计时,炖10分钟左右。

5.10分钟后打开锅盖,把炖好的羊肉倒入炒锅里面,拣出大料,汤汁煮沸后倒入胡萝卜,小火再炖10分钟,放入香菜和蒜黄点缀,美味即成。

8、姜母鸭

食材:鸭一只、生姜150克。

制作方法:

1.将鸭肉洗净后斩块,锅中放水煮开后放入鸭肉焯下水,捞出沥干水份备用。老姜去皮洗净切成片备用。

2.锅中放入食用油,中火烧至6成热时放入姜片,小火煸香姜片。

3.姜片煸至微微发黄时将鸭肉倒入,小火煸出鸭油,加入适量的生抽和老抽翻炒均匀。

4.加入没过鸭肉的开水,再放一小把冰糖小火焖50-90分钟左右;(根据鸭子的老嫩程度控制时间,越老的鸭子焖的时间越长)

5.最后大火收汁(不用收太干,留点汤汁会更香),装盘。

功效:平衡寒热,滋阴,祛湿降暑

9、糖醋藕丁

莲藕是大暑节气中的理想食材之一。莲藕质地爽脆,味道甘美,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还具有很多益处。它富含膳食纤维,可以帮助促进消化,预防便秘。在高温天气中,适当地食用莲藕可以帮助清热解毒、降温降火。

1、莲藕去皮洗净,切成小丁,过水焯两到三分钟,然后将藕丁捞出沥干。

2、调糖醋汁,碗里放1勺生抽、1勺老抽,2勺白醋,3勺糖,1小勺鸡精,1小勺盐搅拌均匀。

3、热油下藕丁翻炒,加入糖醋汁翻炒均匀,然后倒入水淀粉勾芡,撒上熟芝麻即可出锅。

10、粉条鸡蛋炒绿豆芽

绿豆芽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对身体有很多好处。而且绿豆芽具有凉性,可以清热解毒,对于夏季容易上火的人来说,适当食用绿豆芽有助于降火、清热。

1、粉条用清水泡软,碗中打三个鸡蛋搅拌均匀,油热后蛋液下锅,快速划散成型后就可以盛出备用。

2、油锅下葱蒜、小米椒炒香,放入一把绿豆芽,一把细粉条翻炒一会儿,然后下生抽、老抽、蚝油,盐和鸡精调味,最后下炒好的鸡蛋大火翻炒均匀,再来一把韭菜段稍微翻炒,即可出锅啦。

2)、汤羹

1、当归黄芪荷包蛋

当归黄芪荷包蛋的做法:材料:鸡蛋适量,黄芪少许,当归少许,红糖适量。

1,锅里放入清水,把黄芪、当归洗净放入,大火烧开,改成小火慢慢煮5分钟。

2,打入鸡蛋,荷包蛋用最新鲜的鸡蛋最好,继续小火慢慢的煮,直到荷包蛋熟透,加入适量的红糖,上桌即成。

2、番茄鱼片汤

番茄的酸甜口感和多样的吃法也使其成为夏季受欢迎的食材之一。大暑时节气温高,人体容易出汗,番茄正好可以帮助人体进行解暑和补水。番茄含有丰富的水分和维生素C,能够有效地补充体内所需的水分和营养。

1、切好的鱼片加葱姜水、盐、胡椒粉、蛋液、1勺淀粉,抓至上浆,再淋一勺食用油锁住水分。

2、番茄洗净切块,油热倒入西红柿炒出汤汁,接着倒入适量开水,加生抽、盐、鸡精、胡椒粉调味。

3、水开后转小火,下入鱼片,煮至变色后就可以出锅了。最后撒上葱花,淋上热油,激发出香味就可以开吃了。

3、冬瓜丸子汤

冬瓜是一种清淡且具有很高水分含量的蔬菜,正好适合在大暑节气中食用。冬瓜有很好的利尿作用,可以帮助清除体内多余的热量和水分。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消炎作用。

1、猪前腿肉剁成肉馅后,放入葱姜末,加入料酒、生抽、盐、鸡精、花椒粉、鸡蛋清,接着用筷子朝着一个方向将调料搅匀,将肉馅搅至上劲。

2、冬瓜去皮去除瓤,再改刀切成厚厚的冬瓜片。锅中烧水,温水下入丸子,温水下入丸子是为了保证丸子熟后口感一致。

3、丸子下锅水开之后再下入改好刀的冬瓜片,放入盐和胡椒粉调味,待冬瓜片煮至透明变熟后,放入葱花,冬瓜丸子汤就制作完成了。

4、鸭肉菌汤煲

民间有句俗话叫“大暑老鸭胜补药”,鸭肉就很适合大暑时节吃,鸭子常年在水中游走,而且也多以水生物为食,也造就了鸭肉偏凉的特性,在炎热的大暑天想要解热去暑的,吃羊肉又容易上火的,可以多吃一些鸭肉。

准备食材:野山菌、银耳、姜片、葱段、桂圆、红枣、山楂干、枸杞、当归、党参。

1、半只鸭子洗净后剁成块,放入清水中加入料酒浸泡15分钟,银耳和野山菌放入清水中浸泡2个小时左右至泡发,银耳撕碎,准备姜片、葱段、桂圆、干山楂、当归和枸杞。

2、锅中加入冷水,浸泡过的鸭块放入锅中,加入黄酒和葱姜,大火煮开后煮2分钟,撇出浮沫捞出。

3、重新起锅烧油,油热后倒入鸭块大火翻炒,至鸭块焦黄后加入一勺料酒去腥,倒入没过鸭块的开水,大火煮3分钟左右汤色奶白。

4、加入泡发的银耳和野山菌,党参、红枣、桂圆、枸杞等辅料都放入锅中,煮沸后转砂锅中煲1个半小时,加入适量的盐和鸡精调味即可。

5、砂仁鲫鱼羹

制作:砂仁15克,鲫鱼500克。鲫鱼加水煮沸,放入砂仁、生姜、盐等煮半小时即可食用。

功效:砂仁可以健胃止吐,鲫鱼能补脾开胃。

绿豆番瓜汤

  配料:绿豆50克、老番瓜500克、食盐少许

  做法:绿豆清水洗净,趁水气未干加入食盐少许(3克左右)搅拌均匀,腌制几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番瓜去皮、瓤,用清水洗净切成2厘米见方块待用,锅内加水500毫升水,烧开后先下绿豆煮沸2分钟,淋入少许凉水,再煮沸,将番瓜入锅盖上锅盖,用文火煮沸约30分钟至绿豆开花,加入少许食盐调味即可。

  此方中绿豆甘凉清暑解毒利尿;配以番瓜生津益气可说夏季防暑最佳膳食

6、芡实四神汤

01材料:茯苓20克、淮山20克,芡实15克、莲子15克,生姜6片,排骨500克。

02做法:排骨焯水后,将所有食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用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煲汤1.5小时即可,加少量盐调味后喝汤吃肉。

03功效:益气健脾、化湿止泻。

7、冬瓜芡实排骨汤

01材料:排骨600克,冬瓜400克,芡实50克,茯苓30克,莲子20克,姜3-5片。

02做法:排骨焯水后,材料洗净,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1小时,食用时放油盐调味即可。

03功效:消暑祛湿、健脾养心。

8、鸡骨草扁豆脊骨汤

01材料:猪脊骨500克,扁豆100克,鸡骨草100克,蜜枣2枚,盐适量。

02做法:猪脊骨洗净,放入滚水中稍煮,取出清水冲净。鸡骨草洗净后,用煲汤布袋扎好。砂锅内倒入清水,放入猪脊骨、扁豆、鸡骨草、蜜枣,大火煮开后,小火煮一个半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03功效:对于肝经湿热引起的口苦、腹胀、食欲差有作用。

扁豆是广州人常用来煲汤的食品,是一味健脾化湿和中、补脾而不腻、除湿而不燥的良药,对症脾虚湿困所致的疲倦、乏力、腹胀、恶心、大便溏烂等有一定疗效。扁豆还可与葛花同煮,有解酒作用。扁豆花还有祛暑作用。

9、四根地豆水鸭汤

01材料:五指毛桃、牛蒡根、土茯苓、生地各30克,绿豆100克,鲜葛根500克,广陈皮10克,水鸭1只(约750克),猪瘦肉250克。

02做法:先将水鸭宰杀,去除羽毛及内脏,洗净,斩大块,和洗净的猪瘦肉块一齐放进加有陈皮(或柑、橘、柚叶)的沸水中稍焯,捞出用冷水冲洗干净血沫;葛根(或粉葛)洗净(别去皮),切厚片。然后,连同洗净的其他食材一齐置于砂锅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白酒少许,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2小时,精盐调味,即可。

03功效:本馔食材中,五指毛桃(别名南芪)性味苦微甘凉,长于散风热、消毒肿;土茯苓性味甘淡平,功善清热解毒、除湿泄浊、通利关节;生地黄性味甘寒,善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葛根性味甘辛凉,擅于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绿豆性味甘寒,功能清热解毒、消暑、利水;搭配性味甘凉,功擅补中益气、和胃消食、利水、解毒的水鸭,以及性味甘咸微寒,功善补中益气、补肾滋阴、养血润燥的猪瘦肉,佐以性味苦辛温的广陈皮,既可健脾理气、燥湿化痰,使汤补而不滞,又可去除水鸭的腥臊味。

诸物合烹,味道鲜香可口,汤性清凉,清补兼备,既能祛湿解暑、凉血解毒、解肌通络、消食化痰,又可健脾补肺、益气养血、滋阴生津,适宜于炎夏酷暑时节一般人群服食以御暑湿疫毒。

10、木棉花莲蓬薏米汤

01材料:木棉花15克、薏米30克、莲蓬10克、冬瓜2000克、蜜枣1只、盐5克。(3人份)

02做法:清水3000ml放入瓦煲内,煮沸后加入以上用料,武火煲滚后,改用文火煲1个小时,加盐调味。

03功效:清暑祛湿,用于暑天多汗,口干口渴。

11、清暑解毒祛湿汤

01材料:鲜土茯苓、鲜葛根各250克,赤小豆、绿豆各50克,广陈皮10克,白鲫鱼2条(约750克)。

02做法:先将白鲫鱼宰杀,去除鱼鳞及鳃、内脏,洗净,放入加有生姜片的油锅中小火煎至两面金黄色(煎时洒点白酒);葛根(或粉葛)洗净(别去皮),切片;土茯苓洗净,切片。然后,连同其他洗净的食材一齐置于砂锅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白酒少许,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2小时,精盐调味,即可。

03功效:本汤食材中,土茯苓性味甘淡平,善于清热解毒、除湿泄浊、通利关节;葛根性味甘辛凉,长于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赤小豆性味甘酸平,功善利水消肿、解毒;绿豆性味甘寒,功能清热解毒、消暑、利水;搭配性味甘平,功擅健脾和胃、利水消肿、通利血脉的白鲫鱼,佐以性味苦辛温的广陈皮,可健脾理气、燥湿化痰,使汤补而不滞。

诸物合用,汤性清凉,有良好的清热解暑、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健脾祛湿、通经活络等作用,适宜于炎夏酷暑时节一般人群服食(脾胃虚寒者慎服)。也可暑湿热毒所致诸症的辅助治疗。

12、西洋参瘦肉莲子汤

食材 西洋参5克,瘦肉250克,莲子10颗。

烹饪方法:

1.准备这三样食材,瘦肉切成小块,西洋参切薄片,莲子去芯,放入冷水锅中,大火煮沸1分钟汆烫去掉血水和杂质后捞出。

2.把汆烫过的瘦肉块、莲子和西洋参全部放入炖盅里,炖盅隔水蒸炖40分钟左右,汤炖好后再加适量盐调味。

功效:大暑时节饮食要以清热为主。西洋参瘦肉莲子汤有养阴清热之功效。

西洋参味甘、微苦,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莲子味甘、涩、平,具有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等功效。

禁忌人群:脾胃虚寒、胃有寒湿者忌食。

今日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期。暑气最重,最易夹湿。故而,大暑养生有三原则,一是养阳、养心、养长;二是根据大暑暑热湿盛的特征,祛热除湿;三是根据脾不独主其时,健脾益气除湿。所以今天就为大家推荐三款大暑药膳!

13、绿豆汤

绿豆汤具有清热解毒、止渴消暑的功效。高温炎热出汗多,尤宜饮用。可加菊花清肝明目,加莲子心清心泻火,脾胃虚弱者,可加莲子兼有补益心脾之功。绿豆性凉,脾胃虚寒者不宜过多饮用,还可加一些陈皮、山药、大米、小米、红枣、枸杞调节其寒性。绿豆汤应常温饮用,不宜冰镇,以免损伤脾胃。

夏天容易上火,心火旺,可以吃点莲子心、酸枣仁,肝火可以跑一点金银花、菊花、蒲公英,肺火可以吃点白萝卜、枇杷、百合和雪梨等,而肾火可以绿豆配黄柏,胃火可以绿豆、莲子心、鲜萝卜、麦冬,老人皮肤瘙痒也可以煮绿豆水擦洗。

因为绿豆性寒,喝太多可能会引发腹泻、女性痛经等情况建议成年人每周喝2-3次,每次喝1碗;儿童能吃粥后,在粥里少量添加一点绿豆,过了6岁再按照成人量服用。

冰镇绿豆汤不仅可能会引起腹泻、脾胃失衡,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更可能要命!

医生提醒大家,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喝太凉的东西,以防止诱发心肌梗死、脑出血、脑血栓等急症危及生命。绿豆汤也不要和药一起吃绿豆偏寒,会降低补气的效用。如果正在服用人参、黄芪等温补的药物,就不要再喝绿豆汤了。不仅是中药,服用某些西药时也不适合喝绿豆汤。

喝粥养生是大暑时节比较好的选择,暑天喝粥不但可以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

3)、粥品

1、砂仁粥

制作:大米50~75克淘洗干净,加水适量煮粥,将熟时调入2~3克砂仁末,稍煮即可。

功效:健脾胃,助消化,适用于夏天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2、五谷杂粮粥

补肾健脾煮粥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随意搭配粗粮,以及药膳两用的食材,如祛湿的炒薏米、白扁豆、赤小豆、健脾的莲子、芡实,补肾的花生、黑豆、核桃等等。具有非常好的祛湿在强肾的作用,是不少老中医的养生法宝。

3、荷叶薄荷粥

鲜荷叶1张,薄荷30克,粳米100克。将荷叶洗净、切碎,薄荷洗净。两物加适量清水用中火煮后取汁,倒入粳米煮粥,然后加冰糖和薄荷,再煮五分钟即可食用,可化痰祛湿去暑

4、芦根粥

【组成】鲜芦根30g,嫩姜3g,粳米100g。

【做法】将鲜芦根煎水去渣,嫩姜切丝备用,再与粳米同煮为粥。

【功效】清热除烦,生津止呕。

5、山药玉米糊

玉米属于平补的食物,能调中健胃,无论是哪种体质的人,都可以适当吃一些。

推荐一款山药玉米糊,用玉米粉和山药粉按3:1的比例煮成糊状,对胃很好。

4)、甜品

1、陈皮姜汤

准备食材:陈皮、生姜、红枣和冰糖。

1、红枣和生姜放入清水中,加入一勺盐和淀粉,搓洗干净后再冲洗干净。

2、生姜切成细丝,陈皮放入清水泡软后,去掉白色薄膜。

3、陈皮和姜丝倒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煮10分钟。

4、加入红枣再煮10分钟,加入冰糖即可。

2、生姜红薯糖水

1、我们先准备1个红薯,把皮削掉,洗净后切成大块状,再准备1块拇指头大小的生姜,给切成薄片;

2、然后我们将红薯、生姜一起倒入锅中,往锅里倒入足量清水,家里有红枣的话,可以再放几颗红枣;

3、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这时候,红薯已经煮熟软了,我们放点红糖进去,再煮5分钟,就可以关火了。

这道生姜红薯糖水,建议放在早上吃,也可以当早餐,再搭配一份蔬菜,会给一天带来好精神。

3、简易伏茶

龙眼6~8枚去壳,丁香5枚,红茶2g,滚水冲泡,闷泡至常温即可。

4、生姜柠檬蜂蜜饮

生姜3片,柠檬半个,加热水静置,待到常温,佐以蜂蜜调味,即可。

5、橘皮茶

橘皮10克(鲜皮加倍),冰糖适量,用开水浸泡后代茶饮。能理气开胃、燥湿化痰。

6、苹果生姜醋

1、首先准备新鲜的富士苹果两个,然后在上面撒上少许的精盐。用手给它揉搓两分钟,2分钟后放在清水中给它冲洗干净。苹果上面都有食用蜡,不管是生吃还是做成其他美食一定要记得用精盐给它清洗一遍哦。

2、清洗好的富士苹果放入案板上备用,老姜一块同样用生姜给它清洗一遍。很多朋友吃生姜的时候都喜欢去皮,这样做很容易流失生姜外皮的营养价值哦。生姜的外皮是温性的,而生姜的果肉是凉性的。两者搭配在一起吃更有益处。

3、清洗好的生姜同样放在案板上。苹果一切为二,然后去掉他的果核,用到切成一厘米左右的薄片,放入碗中备用。

4、清洗好的生姜我们给它切成厚厚的薄片,然后再切成细丝。放入带有苹果的盘中给它抓拌均匀备用。准备一个无油无水的玻璃瓶。不嫌麻烦的朋友也可以把这个玻璃瓶放在开水锅中蒸五分钟。把里面的细菌杀干净,这样可以延长保存时间哦。

5、然后把处理好的生姜和苹果片,给它直接放入玻璃瓶中。每铺一层苹果生姜片,在上面放入5克的黄冰糖,按照这个顺序把所有的苹果生姜放进去就可以啦。放满三分之二的苹果生姜片就可以了。

6、然后把500毫升的白醋直接倒进去,没过是苹果生姜片就可以啦!盖上盖子密封保存七天。七天之后就可以吃啦。

7、生脉饮

人参(或党参、西洋参、黄芪)、麦冬、五味子适量代茶饮,功效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夏季出汗多,疲劳乏力者尤宜。也可加菊花、竹叶,兼有清心肝火之功。

8、酸梅汤

中国民间传统的清凉饮料,在炎炎夏日里喝一杯冰镇酸梅汤,能生津止渴,消暑气。

原料:乌梅100克,山楂100克,甘草10克,糖桂花5克,冰糖适量。

做法:锅内加水煮沸,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烧开,小火慢炖30分钟。

酸甜可口,是传统的消暑饮料。大暑时节,尤宜饮用。常温饮用,也可冰镇,不宜过凉。可清热解暑、泻火除烦、提神醒脑、健胃消食。脾胃不好的还可以加一点陈皮。

做法是:首先,在盆中加入一大勺清水,把乌梅、山楂还有甘草放入清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在沙锅中加入1000克的清水,把泡好的乌梅、山楂和甘草一起放入沙锅中,用大火烧开,再改用小火煮30分钟,接下来往锅中加入适量冰糖,盖上锅盖,煮10分钟左右,等开锅以后,用勺搅拌几下,就可以盛入小碗里了。最后再加入一小勺糖桂花,搅拌均匀,这道可口的酸梅汤就做好了。

乌梅虽然吃着酸,但是到了体内以后,它却可以将体液调整到偏碱性。一种食物是碱性还是酸性,并不是由它的味道所决定的,比如柑橘、葡萄、柠檬,这类吃起来很酸的水果,却都属于碱性食品。

另外,乌梅中含粗纤维比较多,可促使机体把一些代谢产物排出体外,可以排毒养颜;乌梅还有抗过敏的作用,对皮肤过敏引起的一些小痘小斑有很好的防治作用。酸梅汤物美价廉,酸酸甜甜,是消暑佳品。

七)、农谚

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

大暑不暑,五谷不鼓。

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

大暑大雨,百日见霜。

农谚“大暑若不逢酷热定三冬多雨雪”由此可见大署节的气候反常会对冬天的气候有所影响。

八)、大暑禁忌

俗语“大暑别犯两禁忌,若是犯了会丢命”,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在大暑里,不要犯两个禁忌,要是犯了两个禁忌,会丢命。那么,是哪两个禁忌呢?下面,我就和大家说说这句俗语中说的两个禁忌。

第一个禁忌是,在大暑里,热身子不能立即跳进河里游泳。如果热身子立即跳进河里游泳,那么可能会有生命危险,这绝对不是耸人听闻,所以如果农民朋友在大暑里要下河游泳的话,那么必须先在河边做热身运动,做什么热身运动呢?就是先用河水擦洗身子,等身子适应了河水后,再下河游泳。

第二个禁忌是,在大暑里不要喝醉。如果在大暑里喝醉,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比如,有的人喝醉后,会到处乱跑,跑到某一个地方后,酒性发作,倒在地上就睡。如果一个人喝醉后,跑到了山上,那么他可能在山上酒性发作,然后倒在山上呼呼大睡。要知道,有的山上有野兽、毒蛇。在古代,有的山上不但有狼,而且有老虎和黑熊等动物。如果一个醉汉在山上呼呼大睡,被山上的猛兽毒蛇发现了,那么就会有性命之忧。

九)、防止中暑

防止中暑。当相对湿度大于85%气温30一3l℃,或相对湿度50%气温38℃,或湿度小气温40℃时人体的体温调节机便会发生困难,发生中暑。一类因高温高湿使汗液不易蒸发,另一类高温低湿造成汗液渗出过多使人体水分得不到补充。

外出时,要做好防晒工作,戴太阳镜、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穿透气性好的棉质或真丝面料衣服。预防中暑最重要的就是改善小气候环境,通过凉棚、水幕隔热,通过自然和机械通风环境降温,对于高温作业者应进行合理的营养补给,防暑降温的饮料和药品也必备的。进行长时间户外工作时,要准备好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十滴水、仁丹等。

发现中署者应立刻进行急救,首先要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然后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也可将患者躯体呈45度浸18℃左右的水中,以浸没乳头为度,然后四人同用毛巾擦浸水中的患者身体四周,把皮肤擦红,一般擦15-30分钟左右即可把体温降至37-38℃,(天下养生网)大脑未受严重损害者多迅速清醒,要注意的对于老年人、体弱者和有心血管病的中暑患者水温不可过低。

中暑防治穴位

防治中阳暑,可在背后膀胱经以及肘窝处刮痧。刮痧要沿同一方向刮,力量要均匀,采用腕力,一般刮10~20次,以出现紫红色斑点或斑块为度。

除了刮痧之外,按摩风池穴、太阳穴也可以起到治疗中暑的好效果。按摩风池穴可疏风清热,开窍镇痛,按摩太阳穴可通络止痛,清热除烦。

  预防阴暑伤人。由于酷暑难当,人们常常喜欢晚上到庭院或溪流河边纳凉、休息,或当劳动、运动出汗后立刻用凉水洗澡,有的则大量喝冷饮,更有甚者干脆室外铺上凉席睡觉,一觉醒来后却出现恶寒头痛或伴沉重感、鼻塞流涕、喉痛咽干、四肢酸痛、肌肤发热而无汗或伴有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泻等等,这些都是患了伤暑症,中暑的一种中医学称之为阴暑。

  人们夏季对中暑的预防较为重视但对阴暑证往往认识不足,正如《病论》所说“暑热逼人者畏而可避,可避者犯之者少,阴寒袭人者快而莫知莫知则犯之者多,故病暑者阴暑居其八九”于阴暑祖国医学这样论述的“静而得之”“避暑乘凉得之”意思指夏天酷暑之人们往往贪凉露宿,太过或久卧空调房间,或饮用生冷、瓜果甜腻之品无度而患此病症。

阴暑的致病原因不单纯暑邪而兼有寒和湿,所以阴暑不像中暑那样明朗化和发病急骤,阴暑病程比较长,湿邪缠绵,治疗不对路患者也极为苦恼。现代医学认为发生阴暑的原因:炎热的气候条件下体内新陈代谢旺盛,体力消耗大,抵抗力减弱,当遇到气候突然转凉或突然受到寒冷刺激后,病原微生物会乘虚而人,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或呕吐腹泻,甚至造成口眼歪斜,诱发中风及半身瘫痪等病症,预防阴暑的发病切不过于贪凉、露宿或通宵达旦地使用电扇、空调,还要节制生冷饮食和大汗之后冷水淋浴。

此节气也心血管疾病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一大危险关头。所以心脏病、糖尿病和前列腺等患者此节气中要分外小心,日常生活中要做好身体的保养,情绪上一定要保持乐观愉快,切不可急躁或大怒;

 睡眠室温要适宜,不可过凉或过热,房中也不可有流的空气,即所谓的“穿堂风”,早晨醒来要先醒心再醒眼,并在床上先做一些保健的气功,如熨眼、叩齿、鸣天鼓等然后再下床。

十)、起居养生

夏季入睡时间应以晚些为宜,此时一天的暑热时期已过,晚上较为清凉,容易入睡。

起床时间可以适当早些,因为天亮的时间比较早,符合天人相应的养生之道。此时节要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烈日暴晒,注意室内降温。适当补充水分,体质寒的人应以热饮为主。

十一)、午休

中医认为,午时是人体一天中阳气最旺的时候,午间小憩使得阳气内敛,有助于调节阴阳平衡。午睡不但能够消除疲劳,恢复精力,而且可以改善脑部供血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防疫能力。不管是家中辛苦的妈妈,操持家务,劳心劳力,还是外出工作、出差的爸爸,睡个子午觉,以保持精力充沛,都是很有必要的。

睡觉时不要贪凉,避免在风口处睡觉,以防着凉受风而生病。

十二)、在家避暑时,空调记得这样用:

1、室内降温通风时,应先开空调后关窗户;

2、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26℃左右的室内温度最合适;原则:空调房间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差不要超过10摄氏度,切忌长时间呆在低温空调屋中,注意保护关节,千万不要对着空调直吹。室内宜通风降温,避免环境温度、湿度过高。

3、"桑拿天"时开启除湿功能,不用调低空调温度,也能舒适凉爽;

4、空调开3小时,记得开窗通风;

5、风口朝上更制冷,让冷空气由上而下循环,自然交流。

十三)、运动

大暑时节,运动时间在早上或傍晚为宜,运动地点建议在公园、湖边等树荫下的阴凉地方。选择运动量相对较小的、温和的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散步、慢跑、羽毛球等,避免过度疲劳,避免出汗过多而耗气伤津,运动过后适当饮用温开水。

十四)衣着、

大暑天,宜穿着舒适、透气、吸汗性能好的衣服。人体皮肤汗孔开泄,衣衫宽松易于散热,并且衣衫要勤洗勤换,防止久穿湿衣和刚暴晒过之衣物,以免暑湿之气侵袭肌体。

十五)、睡前泡泡脚

睡前用热水泡脚,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加速湿气排出,缓解下肢水肿,还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十六)、精神

持续高温天气,不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出现"情绪中暑",应戒躁戒怒、遇事学会冷处理。

高温天气易使人心浮气躁,宜调整心态,平心静气,少做太耗人力气或心神的事。

保持心境清静,避免不良刺激,切莫大喜大怒,摆脱焦躁恼怒的情绪,“心静自然凉”。尤其是中老年人,要警惕热中风。

每年最热的7-8月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高峰期。受夏季出汗多、血液黏稠度增高、情绪烦躁等影响,夏季心脑血管病一旦发作,就多是心梗、脑卒中等急症,更需警惕。大暑节气养心气,防伤“心”。

大暑季节,心静自然凉,没有空调也无妨。

大暑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大暑,奏响了夏季烧烤模式的最强音。行走在潮热的空气中,仿佛时空都要凝固了,天空如烧炽一般,大地上充斥着热浪,人世间宛如一个大蒸笼,正如韩愈所说:“如坐深甑遭蒸炊”。这样的夏天,最需一番心静,所谓心静自然凉。

如果心不能静、不愿静,即使有空调、冰镇西瓜等,仍然是不能够消暑解恨的,不但不能够解恨,还会埋下祸根!

静下心来,会忆起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的夏天;心静下来,会想起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的夏天……夏天留给我们的,曾经是最丰富多彩的岁月印记,例如父母亲摇蒲扇的场景。

曾经,我们没有空调手机,我们也不是那么畏惧炎夏。一块西瓜,一瓶汽水,就能够让我们无比满足。曾经,我们相信“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只要窗前有一丛绿意婆娑,手中有一杯茶或一本书,也能入古意、进幽境,忘了炎夏。

所以,我们勿要忘记,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按照中医理论,季节和五行五脏是对应的,夏季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所以“养心”是夏季养生关键点。中医所谓“养心”,并非完全与现代医学“心脏”概念相同,而是包括心脏在内“主神”的整个神经系统。“养心”除了能顺应中医理论夏季养生理念以外,也有非常明显的实际意义。因为在暑天,气温过高本来就容易使人精神紧张,心理、情绪波动起伏,加上高温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很可能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所以养心是防止情绪起伏,预防疾病发生的好办法。

暑天“养心”首先要做到让心静下来,清心寡欲、闭目养神都有利于“心”的养护。

而听悠扬的音乐、看优美的图画,读读经典或钓鱼、打太极拳等缓慢运动,都有利于调节精神、保持心情舒畅。

当然,多怀感恩之心,多放心大笑,更是不可多得的良药。

笑是夏天养生的良药。“笑一笑,十年少”,不无道理。笑是精神愉悦的一种标志,夏季气候闷热,易使血压升高,心烦意乱,这时若能笑口常开,就能改善情绪,从而协调人体各脏器的功能。

十七)、理疗养生

大暑最宜艾灸

在中医典籍《本草从新》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艾灸就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增强人体自愈能力的方式,民间甚至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说法。

艾灸不止可以治疗一些慢性病,还是养生保健、调理体虚体弱的一大法宝。

1、大暑时节艾灸有什么作用?

补中阳,敛虚火:大暑时节高温酷热,容易上火,这类“上火”都是虚火,夏天人体阳气外浮而中阳渐虚,中阳一虚,则寒湿内滞而虚火即现,表现为各种上火诸症,如咽炎、痘痘、口腔溃疡等症。艾灸相关穴位可补中阳,敛虚火。

逐湿气,健脾胃:湿作为长夏的主气,暑湿伤脾、外加上饮食贪凉就更容易伤胃。如果脾被湿困,脾就会变虚弱,连带胃寒则更影响脾胃的运化。小暑期间通过艾灸的阳热之气,驱寒逐湿对健脾和胃非常有用。

冬病夏治:人体阳气在春夏季多旺,冬季多敛,人体久病本易伤阳,冬季之时,本不旺之阳更加明显,故疾病纷纷在冬季加重或诱发。大暑 “节气灸”可顺应并最大限度利用夏季自然界与机体相对阳气充盛之时顺势而治,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

2、大暑时节艾灸适合哪类人群?

寒性体质的人,如女性痛经、经期紊乱、手脚冰凉、气色差、肚子赘肉多,体型发胖等气血两虚症者。

湿气重,长期吹空调的人,长期吹空调造成湿寒交加,导致关节风湿、肌肉僵硬,尤其是肩颈酸痛,水肿肥胖,面色蜡黄等。

易受寒、易腹泻、怕冷人群,风湿关节、肩周炎、颈椎病患者。

皮肤病患者,夏季湿气重,细菌、真菌、蚊虫、螨虫活动能力增加,皮肤病成为高发疾病。对于内有湿浊的皮肤病,可采用艾灸来缓解。

大暑时节正值长夏,中医认为,长夏属土,而脾也属土,与脾相应,因此长夏宜养脾。

而湿则是长夏的主气,此时阳热盛,潮湿充斥,可以说是一年之中湿气较重的时节,而人体脾脏有运化水谷之功能,一旦受到湿邪的侵袭,对人的身体健康将产生不小的影响。大暑前后三天,是节气灸的好时机。此时艾灸,应该以健脾祛湿为主,生化气血,茁壮内阳。

3、大暑灸疗

中暑、肠道传染病

祛瘀排毒经络选取:手太阴肺经、足少阴肾经

手法操作流程:肺经疏通8分钟、肾经疏通7分钟

艾灸取穴:第一组[肺俞20分钟];第二组[肾俞20分钟];第三组[中脘、关元15分钟];第四组[天枢10分钟、涌泉10分钟];

原理:每年7月23日或24日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暑,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20°。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就是非常热。相比小暑,此时已经很热了,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中医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等阳虚症,大暑时节是最佳的灸疗时机。治疗以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膀胱经、足少阴肾经的腧穴为主。

4、大暑养生常规施灸穴位:

1、中脘

胃为五脏六腑之海,故云“得胃气者生,失胃气者死。”凡病者首应调和胃气,胃气调和则谷气生,故此穴为养生保健要穴。

2、关元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是小肠经气汇集之穴。艾灸关元具有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壮一身之元气等作用。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古今都作为养生的要穴。

3、气海

脾应于季夏,大暑艾灸最需以健脾化湿。在大暑时节艾灸关元、中脘、气海、命门四个养生大穴,能起到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4、命门

灸命门可培补肾气,振奋肾经,使阳气充盛行;神阙属任脉,为生命之根蒂,灸之可扶阳固脱。二穴相配具有温肾壮阳,回阳固脱之效。

5、肾俞

肾俞穴在腰部,是十二个背俞穴之一,是肾精立即引入背部的穴位,能够调养肾精,起强壮脑脊,聪耳清目,健人体,壮元阳之作用。

6、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也是人体最重要的保健穴位,古人称之为“长寿穴”。常按摩、艾灸这个穴位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延缓人体衰老有积极作用,

7、涌泉

涌泉是肾经的第一穴位,也就是肾经的井穴,而井穴就是源头的意思,通过艾灸,引动肾经之气,使其犹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固本扶正、强身健体。

5、大暑节气避湿三穴

1.艾灸腋窝的极泉穴  

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脏的火毒,应常常艾灸并按揉,或者拨动,一般不少于36下,最少一天两次,以疏通经络,还可调理睡眠和改善心脏不舒服。

2.艾灸肘窝的曲池穴  

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可以在肘窝的位置连续拍打5分钟左右,以感觉到酸胀为宜,长期坚持艾灸曲池穴效果更佳。

3.艾灸膝窝的委中穴 

位于腿窝的中心点上,这里有个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而委中穴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这里不通畅,湿气排不出去,可能会导致关节炎、腰痛等疾病的发生。所以平时在可以艾灸并按揉此穴位,每次拨动或者敲打不少于36下。

6、中暑预防穴位

大暑酷热,心气易亏耗,尤其老人、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承受,而导致苦夏、中暑等症状。

艾灸穴位:巨阙、关元、内关

功效:开窍醒神、培元固本、宽胸理气、养心定神。

7、健脾养胃穴位

此时阳气浮于表,脾胃虚寒,如同地表闷热,井水反而寒凉。

所以此时要艾灸祛湿气,同时打开毛孔,让湿热之气能够正常透出体外,还要健脾养胃,让脾胃不能过于虚寒

大暑配穴:合谷穴、中脘穴、天枢穴

时间:每个穴位15分钟,总45分钟

8、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预防

大暑节气需预防中风、心力衰竭等节气病

大暑节气,自然界中聚集的阳气逐渐散开而下降,但气温仍在高峰值,就像蒸馒头时火关掉后,因屉笼内的温度还很高,还要放一会才能打开盖子。热气先散开化水下降。

这时人体内的阳气处于发散和下降的过程,一旦收敛阳气能力不足,还在体内生发,人的气血就容易侵袭上位,血管内的血外溢,出现脑溢血、中风,冠心病等急症(馒头外皮干燥裂开)。

点按凤池、风府、翳风、合谷、太冲等。

9、瘦身穴位搭配

脾经上的太白穴、三阴交和阳陵泉,也是瘦身大穴。

从下到上依次按摩,促进下肢气血回流,脾气健运则唇色红润泽丽,若脾失健运,则气血不足,致使唇色淡白无华。按摩后再艾灸则效果更佳。

具体穴位配伍应该循经辨证施治,建议咨询专家医生,以免误诊漏诊。

好,最后祝愿每一个人都能开心顺心地度过每一个炎炎夏日,迎接下一个收获的季节。

欢迎关注老子医聊,我是你们的彭友,愿天下少病、无痛,人人知医,个个百岁。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