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钓鱼感想(打麻将钓鱼经验感悟钓鱼)

禅宗提出人生的三重境界——第一重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到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又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只是这第一重的和第三重的是山是水已有泥云之别,但其中的差别又确实是难用语言描述,不在其中之人,难明个中滋味。这样的道理浅显又深奥,差距悬殊又微妙,理解钓鱼也是如此。钓鱼的境界不同和个人的心境、感悟有着相当的关系。

钓鱼考验心性,也修炼心性。不光是远山近水那所谓大自然的浸染,也不仅是远离繁华喧嚣于一隅偏安的逃脱。在钓鱼的博弈和期待中,那些诸如策划、调整、对话、比较、学习、反思、提升、总结等等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就恰似我们自身和外在一切关系的浓缩。可以把钓鱼比作干事业——选择钓点就像是选择从事的行业,挑选钓位又像是选择岗位,选择竿线就像是是自我规划,调整味型就像是应对策略,何时提竿,如何抓口不又正像怎样把握时机吗?中鱼或者不中,中多或者中少,中大或者中小,就如是人算和天算,也如是努力付出和收获成就的自以为。小药是捷径但大多数人是不会用的,那么多人宁愿选择等待,因为最终让我们满意的并不全是钓获。

刚开始的吸引是钓者的是在和池中之物的博弈中迸发的存在感。这是一种极其畅快的感觉。我们久居社会阶层,饱尝世态炎凉,说到底大家都是规则的产物。我们存在的面貌都是外在塑造而非自然长成。可是当你提线挂饵,抛竿入水之时,你已超然,当鱼儿咬钩,挣扎出水那刻,你已变身。从规则之下跃然而成为掌控者,个中滋味不言而喻。少时也曾钓鱼,砍竹为竿,曲针作钩,只是学做钓者而已,却没多少耐心,最后弃之而去。回头想想,不曾经历沟沟坎坎,钓鱼只是钓鱼,和上学读书、下地干活并无区别,感觉不在也就谈不上喜不喜欢了。开始喜欢钓鱼已过而立,心境早已不同少年。犹记上鱼一刻,竿曲线直,水花四溅,一端是手握把柄的欣喜,另一端则是生命挣扎的无奈。天地教化,人不同鱼,鱼命似人,有恍然悟道之感,从此一发不收。我们在社会工作中迷失,前途、命运、工作、家庭,累成狗的自己在一汪碧水之间,终于有了归宿,找到了一份存在的感觉。

刷存在感只不过是自慰而已,而期待中出现的一份惊喜是更渴望得到的。当存在感刷到疲倦时,一个新的吸引又在等待着你,那就是钓鱼过程中那些为未可知的刺激。隔着的水面,就像是隔着的人心。这一边是你清清楚楚地守候,而那一边却是天知地知的飘摇。从家塘到野塘,从恨不得竿竿拿鱼,到只为那一口的等待,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曾经追求的是“十步杀一人”的畅快,如今宁愿“深藏功与名”。不断抛下,反复拉起,任凭时光流走,不管身姿疲态,超然于物才是最大的收获。也许就在无望之时,一尾大鱼咬钩,黑漂,线直,竿弯,呼呼作响,肾上腺素直往上冲,多巴胺大量分泌,出水,入护,离岸却又将鱼获回放,看着溅起的水花,消失的鱼影,晃动后逐渐平静的水面,钓鱼的快乐又到了另一重境界。

慢慢的钓鱼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在钓鱼的过程中沉淀和收敛自己,就像喝茶或者练习气功,就像品酒或者打高尔夫。当然也可以像烧菜、打麻将,其实只要是个中好者便可借助这一项爱好进入到一个奇妙的世界,一个纯粹的世界里去。有人告诉你说,鱼群有活动的线路,守在它们要经过的地方总会有收获;还有人说,鱼儿有喜好,对待不同的鱼儿要选准不同的味道,用对了饵才能钓到;有人还说,鱼儿很娇气,温度变化,声音干扰,取食习惯,从环境到习性学问多了,再加上竿子长短,线的粗细,钩的大小,漂的灵钝,非做一番研究不可。你的心里却逐渐清晰钓鱼的简单和复杂,竿子和装备可多可少,钓到或者钓不到已没有那么重要,目标或者没目从心所欲吧。

山水一声欸乃,细雨斜风不归。芒鞋竹杖胜马,穿林打叶细听。

瑟瑟残阳铺水,秋月湖光相和。可凭一江独钓,一蓑一笠一钩。

无用和有用之间,钓鱼是我们生活的另一本书。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