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钓鱼小药排行榜第一淡水河(九零后钓鱼经验《钓鱼》映后印象|生活的鼓皮又一次为你我绷紧)

FIRST入围影片《钓鱼》x 河北传媒学院星火影像

映后印象

当我看向你

你的眼中流淌着

工作、房价、老去的父母和一日三餐

人们的「青春」消失了

生活的鼓皮又一次为你我绷紧。

让我们保持安静 被电影所环绕

Q1:

我看这个电影是有感觉到距离感的,讲的是县城中年男人的生活,是一种很尴尬的状况。我的问题就是,男主人公李伟的家庭生活为什么在影片中是完全缺失的,只是看到了他妻子的一个背影,就一次他妻子给他送东西,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A1:

我在影片中只是体现到他媳妇给他送东西。一般一个中年男人的话,某种程度上,对于家庭的大部分感受是比较疲倦的一个状态。然后在县城,很多男性他们在接到妻子电话呀,就说这个家里面老人跟小孩有关的问题,大部分时间上第一个态度都是非常的厌倦。

Q2:

导演你好,我想问一下关于灵宝这个地方对您创作的一个影响?

A2:

灵宝这个地方首先是因为环境比较熟悉嘛,所以拍摄的话还是相对来说便利的。嗯,知道哪儿能拍,哪儿不能拍,哪儿好拍。再加上本身是这儿的人,包括一些人与人之间交往层面的,还有对这的文化层面的了解。但是,在这种地方的话。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全认识,所以说已婚男性和不是妻子的女性他们的关系比较微妙都能看到,这个环境对我创作来说,影响还是很大的,地域特征还是非常强。

Q3:

我看导演的影片我想问一下,我没有看懂他的内核,我通过影片可以看到一个中年男性,他婚后的各种生活包括各种隐喻,我没有看懂他的精神内核是什么?或者说您拍这个片子的出发点是什么?

A3:

就是看片子,我们好多人还是会对于主题,对于表达有一些纠结,但是这种没看明白也很正常。就片子来说,我们还是要看这个影片的结尾。他的结尾是自己把钓具从车里面拿出来,是一个行为上的变化,他和他的父辈不一样,他喜欢钓鱼这项运动。但是到了影片的结尾,他把他钓具拿出来了,好像又和他的父辈一样。其实这里面也是人物的一种变化。更多的是人物的变化它是有一定地域性,另外就是说在现场整个九零后的这些人们。他们不想上班选择去创业,他一个人他也要开一家公司,就是他不会受父母的指派或者安排,都是想自己去决定自己的命运,因此做了很多事儿。但是县城里面,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钓鱼的人。他们很难意识到自己是这种死水下的几条鱼罢了。他在主题呈现上倒不是那么的明显。其实看懂多少我觉得也不太重要吧,你们作为观看者其实看懂一些就行。我也不知道怎么说,我已经没有了一个学生那样的年龄,无法从这个角度去看这个问题。但是这就是一个非常随性的创作吧,没有那么较真,也没有那么刻板。是一个很放松的创作。

Q4:

我看完您的这个作品之后,我就是感觉就是蛮现实,蛮贴近生活的,因为我的老家嘛也是一个小县城,然后你像我认识的一个叔叔,因为说找不到女朋友的就开始相亲,相亲就是走向结婚,所以我觉得您的这个片子,包括您的主题,也是一个蛮现实的那个东西,我比较好奇的一点是,导演您是怎么想的去拍摄这样的一部片子的?或者说是什么东西是什么事情是引起了您这次拍摄的思路?

A4:

有好几个原因,第一是和本身那段时间有关,当时我开了一个工作室,想要接一些当地的一些这种常规的业务宣传片,但是后来就倒闭了。半年不到就倒闭了,这种状况呢,就是我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在县城很多事还是比较重人脉关系。我以前也经常到外地跑来跑去,但是回来了之后感觉好像除了吃饭,其他的事儿都不太重要了,也都不是什么重要的事儿。

人与人之间以各种理由吃饭。心情好吃饭,心情不好也吃饭,光认识也吃饭。我们吵架的发生矛盾的也吃饭调和,我很多感受都是来源于此,包括对一些周边朋友的一些观察吧,他们整个的状态,其实影片里面很多人物,他都是有这种原型去复刻。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从外地回来以后,有时候我会看到很多年前关系非常好的朋友在一块儿,开始联络了,但是吃了不超过三顿饭,就没有什么话题再去说了。哪怕就是同学会啊,也不过是半个两三次也就办黄,就没有人去提了。这个共同的话题越来越少。

最终就是不管怎么样,他们最终对你来说,存在的意义就是微信上的一个头像啊。综合很多感受然后我也就想,现在这种环境,就拍一部长片吧。因为有好多朋友,他们都让我去做什么短视频,我其实不太想这样做,虽然我觉得挺好,但它结束太快了。

Q5:

导演您好,这部作品我可以把钓鱼的隐喻理解为是投机吗?在九零后很多就是不想工作去创业,开一些短视频公司啊,是一种投机的感觉,钓鱼就钓上来的鱼就是碰运气,然后来打发时间,但是最后总有一种失败主义的感觉,最后他把鱼竿放出去了,但是放的时候他也并不是丢掉,没有让他有一些新的改变,看这个我有三个关键词的总结吧,也就是社会的原则化,还有一个就是被搁置,他们这样的关系总在被等待,到了最后钓具放下来也是被动的,不是自己想放下来,然后与其说是片子感觉很漫长,不如说是这种这种生活,本身就很无聊,这就是我这个这个片子的感受。

A5:

其实很多事情,我在创作来源上也有借鉴,拍这部片子之前呢,我看过有一个韩国电影叫《燃烧》。伦理上的这种人物我也觉得非常有趣儿。

所以就套用了一下,然后对于这个钓鱼来讲,因为我自己也钓鱼,就观察了非常多的一段时间。我们喜欢的所有事儿,几乎都和这个钓鱼是差不多的。就像喜欢拍片一样,一开始是是兴趣。慢慢的去追求一种技术。有的想拍一些商业片赚钱。我说我说他想去贪产,跟你钓鱼是打比赛是一样的道理。就是你只有一部分人成功嘛,很多人失败的人,他们经常失败的话。对这个事儿呢,会越来越没兴趣。也有人反驳我,对于钓鱼的人,他们真正的目的其实不是钓了多少鱼,其实都是无所谓的。他们只是纯粹的喜欢这项运动。据我观察,哪怕是钓鱼钓的非常厉害的人,他们只要没钓到鱼,他们往往也会骂这个鱼,我们作为人的这种心态,大部分人没有高尚的,至少我没见过。他把这个东西放下(钓具)。

不如说是把它从自己的视线当中移除啊,观众呢,他们也有很多看法,有人也看到我把这个钓具拿出来,可能是我对父亲的一种缅怀啊。我也是一个经验特别少的创作者。对于观众的看法,我也不知道,但是观众想怎么看就就怎么看吧。

Q6:

导演您好,我看过片子的话,我觉得有一些那种笑点,把人物的尴尬给表现出来了,然后我想问一下,这部片子最开始的创作动机是什么?包括里面有一些那种小点,我觉得很有意思,您是怎么创作出来的?

A6:

我在创作上说了为什么强烈的去选择这样一个题材这种方式,当时我是因为做这个片子我先考虑的就是资金方面。可能到今天为止,就是有多少钱去合理的规划,它要去拍多少钱之内可以完成的东西。其实它对于我来说比较自由,因为我拍作品非常随性,尤其是拍自己喜欢的东西,都是非常随性,就是这个片子做出来以后给一些朋友看,也都是老朋友。

其实,当时把它拍出来仅仅想的是,在我这个年代,周边的这些人的情感状态啊,和一个生活的状态。这种东西其实在小县城会发生的非常多,因为很多人他们都是认识。所以你碰到一个人,你不知道他和另一个人在一块儿,信息量是不对等的,经常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它也不是一种刻意的描写。

Q7:

导演您好,我想问一下在创造李伟这个小县城中年男人形象的时候,您是将自己的个人经历加在里面了,还是将相同年龄段中年男人的经历集合在他的身上了,让这个人物形象凸显出来?

A7:

这个是都有的。大部分是个人经历,演的也是自己然后另一部分程度上也是对我周边一些朋友的调侃、参照。

Q8:

导演您好,有一个同学说主角的竹竿暗示的是投机,我反而觉得像是对过去的怀念,然后您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嘛,我想看您到底是什么样的意思,然后这个影片的话,我觉得他是有展现一种小镇亚青年,他关系中的那种杂乱,我甚至有种迷乱的感觉,生活中的麻木,中间穿插很多点,我觉得都在反映那种迷乱,还有穿插的中年危机,他跟前面过去的怀念是否是相扣的,还是说就只是说在展现自身的经历,这种痛苦这种迷茫?

A8:

更多的还是他们的一个情感状态。那这种诉求,各种关系的态度其实也都是有区别。对于说父辈的描写。因为现在片子已经出来了,要表达的东西也是非常单薄的。我也没法给它下一个定义,因为我自己去看的话,整个的着力点还是在人物上,他的叙述其实是没有什么厚度的。你从叙述的角度去找也是非常困难,因为在县城很多时候是没有什么正经事。然后这个也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吧,感谢。

Q9:

导演,您可以给我们现场的同学,说一些创作上的意见,或者说是送给我们河传学生的话呢?

A9:

我想说的就是现在数码科技很方便,不光是电影,拍短视频也拍的非常真实,也拍得非常好,内容也有非常明确的,也有能打动人的,也能让人去笑,觉得有意思,越来越多的内容就是层出不穷。

但是作为学院流派来讲,我觉得还是要有一方面,很大一方面还是要去探索自己个人的这种风格,我觉得还是非常重要的。去年我去了,不只是FIRST的展,包括欧洲的一个影展,我也去了。学生拍短片的还是比较多,无论是短片与长片,其实都是一样的,因为不能用一幅画的大小去评价一幅画,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所以说短片也是不错的选择啊。

但就比如说个人风格很重要,因为确实在影展上看到很多片子都是年轻的,非常优秀的学院派的导演去拍摄的一些作品,但是整个的呈现,包括大家说的故事、选题,包括他的事情方面其实有些零零后的导演,拍的片子和七零后八零后还是差不多但是其中也有一些不同。我希望这个基数能变得庞大,我觉得这个才是一个应该出现的,因为当时十年前我拍婚庆的时候,也在网站看很多剧情短片,这些短片都是缺乏形式化的,但是现在形式化的东西确实是越来越多了。

在电影层面,宏观上还是在进步,所以说,要更早的尽早的去大胆的拍。早点儿接触拍,是对自己有好处的,不管是拍什么的,哪怕帮别人拍,没有钱,那也尽可能的去做。做的越多,发现问题越多。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活动策划 | 吴钰嘉

现场统筹 | 何一帆

活动场控 | 李一楷 韩柠忆 郭可一

返图拍摄 | 杨婷然 韩景昱 张洁莉 丁苏涵 余锦鸿 李昊骏

文字编辑 | 张思嘉 潘立亚

文字校对 | 龙丹 吴钰嘉

排版美编 | 吴钰嘉

在光影的世界里

延长3倍人生

做有温度的星火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