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庄园新任务攻略大全(摩尔庄园钓鱼有没有经验一个晚上后,我终于做完了《摩尔庄园》的任务)

▲ 摩摩世界让强迫症崩溃的地图
我仍然记得,那天我走到一位NPC面前,他给我的任务是去爱心广场上捡5个垃圾,报纸、易拉罐、香蕉皮什么的。我很懒,不想捡,正好也有个拒绝的选项。没想到刚点拒绝,NPC马上说这样不行,要多活动活动,5个垃圾的KPI下一秒就出现在我的任务栏里。怎么回事?打工人下班回家,连不捡垃圾的自由都没有吗?强烈劝退
强任务的玩法,一开始就劝退了不少受众。我的朋友下载好应用,玩了10分钟,新手任务还没做完,就愤怒地退出、卸载,一气呵成。在他看来,这种靠任务强行挽留玩家的做法,不仅无聊,而且无耻。像我朋友一样的玩家还有很多。他们进入游戏,逛一圈,截图,最后发个朋友圈,就已经完成了《摩尔庄园》手游的全部体验。回忆杀是有效的。开服当天,我的朋友圈内一片欢腾,大家呼朋唤友扩列,相应的段子也层出不穷。有人戏称,人类最近一次集体大迁徙是从峡谷搬到摩尔庄园。但事实上,这种行为远远称不上“迁徙”,最多只能叫“郊游”,就像高赞网友说的那样:“今天摩尔庄园登录人数:2000万,十天后登录人数:200万,一个月后:狗都不玩。”的确,回忆杀很难支撑玩家继续玩下去。《摩尔庄园》手游版身上有各种游戏的影子:砍树钓鱼时,是治愈系的生活模拟游戏;研究菜谱、浇水种菜时,是模拟经营类游戏;跟着记者、警察一起去调查蝗虫时,才发现它的游戏剧情也很长,甚至还带着悬疑、解谜的色彩。唯独少了自己的特色。一天玩下来,只感觉到一个字“累”。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我去调查蝗虫,明明我发现的每个证据警察都已知道;也不明白庄园内的摩尔,怎么会有那么多信物、礼物,要我在地图间来回奔波,充当他们之间的传声筒。
不友好的氛围
当然,如果是佛系玩家,《摩尔庄园》现有的机制也足够支持玩家种地、钓鱼,体会自由的快乐。每个小摩尔都有自家的特产。玩家既可以在自己的池塘里钓特色鱼种,也可以去摩尔拉雅山上碰碰运气,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钓到传说级的“白鲸”。

上个时代的设计
《摩尔庄园》的热搜还在继续,从6月1日开服后,几乎每天都能看到热搜:摩尔庄园菜谱、摩尔庄园烟花、借摩尔庄园伤害小朋友......但它曾经的受众,那群活跃在页游时代的95后,却很难再感受到“摩尔”带来的快乐了。时代在进步,人们对游戏的审美也在改变。2008年《摩尔庄园》上线时,儿童向在线游戏还十分匮乏。《摩尔庄园》就像一个大型的开心网,玩家可以换装、出演职业、养自己的宠物拉姆、送拉姆去上课,还能在地图的角落里找到各式散落的小游戏:零钱大作战、猪猪快跑、激流勇进、开赛车......在城堡二楼拼拼图,在书房下五子棋,在神秘湖钓鱼。

为数不多的快乐
为了写这篇稿子,没事时,我就会上号看看。没想到,有个朋友几乎每次都在线。我问她,怎么全天都在,这么上头吗?她回答:不是,隔一会儿就有人加好友,加小镇。她不是个例,在我的朋友圈,大家纷纷晒出自己的游戏名,为了扩列。这款游戏让我们的聊天频次达到新高度。她常在微信招呼我:她家的玫瑰、樱花长好了,来偷!亲密度不够,她就开地,让我浇水。我们还一起建小镇,让每个进来的朋友改成格式统一的名字。这很幼稚,仿佛回到了中学——我和她是中学同学,那时痴迷于一款叫“doodle jump”(涂鸦跳跃)的游戏,每天拿着翻盖手机,你一局我一局比谁跳得更高。但毕业之后,因为离得远,很少联系。《摩尔庄园》把这群旧朋友重新联结起来,让我们组建新社群,展开新的虚拟生活。那天晚上,我们一起去广场看烟花。回到家园,她钓她的狗鱼,我躺在旁边的沙滩椅上看星星。那个场景很难形容,但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松弛,这是上次进入《动森》水族馆才有的体验。



(奥比岛和洛克王国毒唯除外!)
注:文中受访者为毫无诚意的化名。如无特别说明,文中图片均来自游戏截图。参考资料:《动森》为何流行:“我就是想找个地方待着”,GQ报道摩尔庄园回归第一天,我却卸载了它,Panopath过来人虽然朋友圈里都是《摩尔庄园》,但它没有带我回到童年,差评你已经过了玩摩尔庄园的年纪了,X博士我在《Carto》里寻找“第四只羊”的8个小时,手游那些事往期精彩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