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斗“藏迷”鱼
在一定条件下,鱼儿会跟我们垂钓者玩起“捉迷藏”:今天藏在这儿,明天又躲那儿,让你找不到、钓不住它。如果你不费费脑子,不使用点巧招,还真拿它没办法,你只好当“空军”。在2013年春、夏之交,我就遇到了这种情况,很费了些周折。 衡水市南边、紧靠衡水湖的北岸,有条外排河,在衡水段宽约百十米,从河北、河南、山西省交界的岳城水库,经邯郸、邢台、衡水到天津入海河,大约五六百公里长。它是1963年根治海河时开挖的湰阳新河外边的一条主干渠,叫湰阳新河东排干,路经衡水时,因它又宽又长,人们习惯叫它外排河。这条外排河的主要任务是排涝,把从上游流下来的污水、雨水和岳城水库的泄洪水,排泄到下游去。前些年,这条外排河平时排下来的都是一些无鱼的污水;只有在上游下大雨,岳城水库泄洪时,才来一些有鱼(主要是小鲫鱼)的好水。衡水市东南、李开河村南有个大闸,叫李开闸,大闸一放,流下来的好水被存留下来,两岸农田可以灌溉,垂钓爱好者可以钓鱼。但常常是好景不长,可能是个二十来天的,也可能是三五天,说不定什么时候来一股污水,地不能浇了,鱼儿被呛死了,只好开闸把水放走。2012年9月,衡水市举办衡水湖国际马拉松比赛,比赛的路线就经过外排河。为了保证外排河的水质,在外排河进入衡水市时新建了个大闸,来了污水就挡住,让其改道流走。从新大闸到李开大闸,全长不足20公里,河段虽然不短,但水量有限,农民再一浇地,水就更浅了;加之衡水钓鱼的人又多,常常是钓一阵儿,鱼就难钓了。 2013年5月初,上游下了大雨,岳城水库排出了一部分好水,乐坏了我们钓鱼人。一般情况下,半天能钓二三斤小鲫鱼;找到一个好窝点,可以连续爽钓好几天。可钓了半个多月到5月下旬时,情况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出下面三种情况:其一,从衡水去冀州,路过外排河时,原有座大赵桥,5年前,加宽、重修了这座桥。施工时,桥西有1公里长的河底被挖深了30多厘米,因此,桥西水深,桥东水浅。从岳城水库顺水下来的鱼儿,被李开大闸一挡,多回头集中在水较深的桥西河段存留,桥东的鱼儿很少。在鱼多的桥西,有的河段水草多,存留的鱼就多;有的河段无草或水草很少,也就存不住鱼,或者鱼儿很少。开始,人们都集中在桥西水草多、鱼儿也多的河段垂钓,效果很好。可到了5月下旬,有水草的河段钓不到鱼了,有的人就到无草、鱼也少的明水河段一试。出乎意料,不知什么原因,这里从鱼少变成了鱼多,半天也钓二三斤。其二,在5月初一开始垂钓时,有人也在桥东试过,因钓不到鱼,人们才转到桥西的。到了6月初,桥西的鱼不好钓了,人们又回到了桥东。结果人们一钓,才发现原来鱼少的桥东变得鱼多了,市委一位退休司机,半天钓了5斤多鱼。这又是一个惊人的消息,也是一个惊人的变化。其三,到了6月中旬,鱼情又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原来可以连续爽钓的好窝点,无论在桥东还是桥西,都找不到了,比较固定的好窝点都没有了。虽然说不定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也能碰上可钓二三斤的好窝点,但不能连续垂钓,第一天钓得很好,第二天就不行了,第三天可能就空了竿。6月18日,我们在桥东垂钓,先在两丛草之间找个可能存鱼的窝点,可钓了一个多小时,一条鱼也没钓上来。后来在四周无草的明水区,怎么看都觉着不会有鱼,可随便一下钩,立即上了一条2两多的鲫鱼。结果,在这里不到3个小时就钓了3斤多鱼。可第二天只钓半斤,第三天就只钓了3小条。 为什么外排河的鱼情会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我与钓友们探讨过这个问题,都说这是越钓越少越难钓。乍一听,这个回答有道理,可仔细一想,又觉得这个说法只从鱼的数量会相对减少方面看问题,没有从鱼情会发生变化方面来分析,说得不准确。从外排河鱼情先后变化的情况看,我有三点疑问:一是鱼多的水草区鱼少了、难钓了,难道都是人们钓的,鱼没跑?那为什么原本鱼少的无草明水区的鱼多了,好钓了呢?明水区的鱼是从哪儿来的?二是水深的桥西鱼不好钓了,为什么原本鱼少、水又浅的桥东却变得鱼多了、又好钓了呢?何况上游又没来水!三是为什么可以连续爽钓好几天的好窝点,桥西原来有,并且是固定的,后来到了桥东就找不到、没有了呢?变成了说不定什么时间、也说不定在什么地点,偶尔只能爽钓一、两天呢?这三点疑问说明了一个问题:鱼类特别是鲫鱼,一般情况下不会远距离游动、觅食,但当它们被钓滑、感到生命受到威胁、保命成了第一需要的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逃,向它们感到安全的地方逃,逃得越远越好。在水面小、鱼儿活动余地少的小型钓场,它们逃无可逃;而在水面大、鱼儿可以充分活动的大钓场,如外排河,它们可就有地方逃了:在水草多的地方,生命受到威胁,它们就逃到无水草的明水区了;在无水草的明水区,生命受到了威胁,它们又从水深的桥西逃到水浅的桥东去;到了桥东,又感到生命受到威胁,因水浅、草少,不好躲藏,就采取了新的打“游击”的保命方法,今天藏在这儿,明天藏在那儿,形不成一个固定的窝点。这和我们小时候玩“捉迷藏”一样,东躲西藏,不在一个地方停留,让人找不到。外排河水面较宽,与一般钓场比,从新修大闸到李开闸之间,河道又长,钓场本身就给了鱼儿同垂钓者玩“捉迷藏”的充分余地,其结果,就出现了下面不协调的尴尬局面:同一个河段、在同一个时间里,有人半天钓三四斤、甚至四五斤,有人就只钓几条小不点儿、甚至空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钓效相差悬殊,今天可能钓几斤,明天就钓几两,后天就当“空军”。这就说明,在一个水面较大的钓场垂钓,当出现上述不协调的尴尬局面时,主要的不是因为鱼越钓越少越难钓形成的。虽然越钓鱼儿会越少、越难钓是事实,但并不是因为鱼儿少了,就会出现忽多忽少的现象,而是剩下的鱼儿对原来的窝点、吃的饵料、甚至钓法,都产生了一种恐惧感,一见到这些,它们就害怕,就躲藏,跟我们玩起了“捉迷藏”,这才是形成上述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 当鱼儿真的跟我们玩起“捉迷藏”,东躲西藏,使我们感到越钓越少越难钓时,我们就应该针对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运用我们的经验、智慧,发挥创新精神,在钓点的选择、饵料的使用、钓法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变,采用一系列的巧招,智斗“捉迷藏”的鱼儿,我们才能钓有所获,获有丰收。 在钓点选择上,要改变过去以饵料多少为主要标准的选窝方法,变成从鱼儿觉得安全不安全为主要标准来选择窝点。因为饵料多的地方,如草边、障碍物旁等等,多是在前段垂钓中的老窝点,在这里,鱼儿受到过惊吓,不敢再在这些地方停留。为了活命,鱼儿只好到那些没人垂钓过、让鱼儿感到安全的地方,去活动、觅食,我们在这些地方选点,正迎合了此时的鱼情。这就需要我们改变“恋好窝”的老习惯,找到一个好窝点,上了几回好鱼,就总认为这个窝点好,不管钓多钓少,总舍不得放弃。这不适应跟我们玩起“捉迷藏”鱼儿此时的鱼情。所以,我们一到钓场,不能根据过去的老经验,先找老窝点撒饵做窝。要知道,此时的鱼儿已经逃离了老窝点,应该先观察,看看哪儿有鱼闹;再问问早去的钓友,钓得怎么样,亲自钓钓试试。弄清了情况,真有鱼可钓,再做窝下钩;并且尽量多打几个窝点,存优去劣。只有这样有意识地克服盲目性,才能减少在选点上的失误,做到少耽误时间,多钓鱼。 在饵料的使用上,同样要发挥创新精神,来一番改变。比如诱饵,要少用或不用鱼儿易于吸食的粉状饵或小颗粒饵,改用诱鱼效果好、鱼儿又不易一下子就能吸入口中的颗粒饵,如商品饵红虫蚯蚓颗粒。因为此颗粒饵容易把惊慌失措的鱼儿在窝里多留一些时间,以增加钓获量。外排河的垂钓实践告诉我们,在鱼儿没被钓滑时,酒泡小米打窝,效果不错,比用红虫蚯蚓颗粒不相上下,可等鱼儿被钓滑以后,酒泡小米的诱鱼、获鱼效果,就差多了,钓获量能差一半多。这是因为一是酒泡小米是老诱饵,鱼儿见了害怕;二是酒泡小米颗粒小,易于被鱼儿吸食,留不住惊慌失措的鱼儿。再如钓饵,同一种钓饵、在同一个钓场使用时间长了,容易引起鱼儿的警觉,所以在钓饵的种类上也要改变改变,起码改变一下外形、大小。我一年四季爱用红蚯蚓做钓饵。垂钓外排河也是如此。我习惯用又粗又长的蚯蚓段装钩,挂满整个钩,开始效果不错,可后来就不行了。有一天,我见同去的老王老是连连上鱼,我的浮漂却一动不动。老王不经常钓鱼,垂钓经验不太丰富,怎么他就老上鱼,而我就不上呢?我就和他同钓一个窝点,两个浮漂相距只几厘米,可他仍是连连上鱼,我仍是一条不条。怎么回事?两个钩饵一比较,问题出来了:我的蚯蚓饵是老样子,又粗又长,老王用的蚯蚓改变了,用的是又细又短,三号丸乜钩,只包住个钩尖。老王说:“别看你的钓饵又粗又长,目标大,可鱼儿见了它害怕了,不敢咬钩,我的钓饵虽然目标小,可鱼儿见了不害怕,就咬钩。”停了一下,他又说:“我也是见用长蚯蚓段鱼儿不咬钩,才改成用短蚯蚓段的。想不到这么小小的一变,就让鱼儿失去了警惕性,又让鱼儿能一口就能吸进去,钓效竟差这么大!” 在钓法的运用上,主要是将过去的钓灵改为适当钓钝。开始在外排河的桥西垂钓时,我用的是可以调钓得灵敏度较高的长身细尾台钓漂,比使用不易调钓得灵敏的短身粗尾普通漂,钓获量多得多;后等到鱼被钓滑到桥东垂钓时,情况反过来了:调钓得遗灵敏,空钓现象就越多,鱼获量就越少;调钓得不太灵敏的钓组,反而空钓现象少,鱼获多。为什么会这样呢?经过分析才知道,我们在桥东垂钓时,鱼儿已经被钓怕了,在到处躲躲藏藏的情况下咬钩,鱼儿的警觉性很高,调钓得太灵了,容易被鱼儿发现异常而吐钩,只有调钓得钝一些,让钩饵落底实在些,鱼儿才不易发现异常,吃钩牢靠,中钩率才高。我和老王在同一个窝点垂钓时,我用的是细尾台钓漂,很灵;他用的是粗尾普通漂,较钝,结果就效果相差悬殊,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采取上述措施后,从6月下旬到7月初,10多天时问,我们在桥东垂钓,天天钓效不错,有时3个小时就能钓二三斤小鲫鱼。
(版权所有方为《中国钓鱼》杂志,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更多精彩 请关注《中国钓鱼》杂志唯一官方平台
官方微信号:zhongguodiaoyuzazhi
长按二维码识别 专注中国钓鱼人三十年
联系邮箱:zhongguodiaoyu@sina.cn
联系人:中国钓鱼杂志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