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想研究历史(瓯江钓鱼经验作为历史研究的学术文章 引用国家的主流媒体的信息 可谓是最为强有力政治正确的保证 汉民族为混血民族)

作为历史研究的学术文章,引用国家的主流媒体的信息,可谓是最为强有力的、政治正确的保证。

1.考古学家提出现代北方汉族人体貌特征形成于宋代

2.考古学家证实汉民族为“混血民族”

信息源头

吉林大学考古学家证实汉民族为“混血民族”_网易新闻 吉林大学考古学家证实汉民族为“混血民族”

考古学家证实汉民族为“混血民族”—新闻—科学网 考古学家证实汉民族为“混血民族”-新闻-科学网

考古学家提出现代北方汉族人体貌特征形成于宋代 - 新华网 - 汉丰网 考古学家提出现代北方汉族人体貌特征形成于宋代 - 新华网 - 汉丰网

考古学家证实汉民族为“混血民族”

新华网长春4月17日电(记者孙阳 陈晨)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朱泓近日向记者透露,该中心正在进行的《汉民族历史形成过程的生物考古学考察》证实,汉民族为多民族融合而来的“混血民族”。

朱泓告诉记者,该项目以中原地区出土的人骨材料为研究对象,经过两年多的信息搜集和数据分析发现,中原地区汉族体质特征古今差异明显,并从宋代开始进入“混血”状态。“这两点发现从生物考古学角度证明,汉民族确实为多民族融合而来。”这一研究成果为丰富中国汉民族形成过程中各个古代民族的迁徙和融合模式,以及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形成过程等重大理论问题的阐释,积累了体质人类学方面的科学证据。

据介绍,古代中原地区的汉民族与现今当地汉族体质特征差异较大,反而更趋同于今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南方省份汉族。“经过几十个遗址、数以千计的数据测量得出,古中原类型人面部具有‘低面、阔鼻、低眶’的特征,与现代北方汉族面部狭窄而高,鼻宽、眼眶宽度和面部扁平度均为中等形成反差,”朱泓表示,“中原汉民族面部特征的古今差异表明,古代汉民族必然在某些阶段经历过其他民族血统的融入。”

经研究发现,从前秦时期至汉代,中原地区居民均属于古中原类型。但从宋代开始,当地汉族体质特征开始偏离该类型,出现了较大的遗传学距离,显示出更为混合的体质性状。朱泓说:“混合体质性状的出现,是因为宋墓里的人骨,在原有古中原类型基础上,接受了较多来自其他族群的遗传学因素,包括古西北类型和古华北类型的古代戎狄族群,也就是融合了其他古代民族。”

朱泓表示,汉族以古华夏族为主体、由历史上多个民族融合而来,这已是一般常识。但以往的研究多以历史文献记载为基础,脉络形成并不精准。此次依托生物考古学的考察,汉族为“混血民族”已被证实,意义重大。

据介绍,《汉民族历史形成过程中的生物考古学考察》2011年立项,以汉民族形成过程中各地区古代居民及动植物遗存的形态学特征、遗传学形状为研究重点,意在探索各古代民族的迁徙和融合模式。

========================================

===============================

原始印欧人和 原始中国人都应该是在东南亚出现,开始是混在一起的,可能西边是K2a 也就是N,O,东边是 K2b 也就是 R Q S M,

按现在这个分布情况,应该是 N O R Q 都逐渐北上,而 S M 向东南。

N O 在 R Q 西边,而 R Q 一直绕道到东西伯利亚然后西进。

这一猜测,就是因为5---1万年前,三海大平原的存在。

在距今约10万年前左右进入了大理冰期时代。9万年前气温降至今天的温度水平;8万年前降至比今天约低5℃;3万年前降至最低点,比今天气温低l℃左右;1.9万年前开始缓缓回升;至1.2万年前左右才达到8万年前的温度水平。

这一时期,欧洲有斯堪的纳维亚等三大冰川中心,冰川前锋推进到了东欧与中欧,较之以往南进了200公里以上;北美主要有劳伦申冰盖与科迪勒拉冰川,冰川前锋到达圣路易州,覆盖了纽约等地:亚洲主要有西伯利亚冰盖与青藏高原冰盖,后者厚达1500米以上;另外,我国的华北、秦岭以及长江流域的一些地区也都有冰川分布。冰盖与冰川的扩张,摄取了大量的液体水,使世界海平面平均下降了100米以上,

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的大部分地区一度变成陆地,而且是良好的平原地貌。日本列岛和我国的台湾等岛屿也曾与欧亚大陆相连接。我国海洋学家曾成开、朱永其等人曾对当时东海平原的范围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长江口外的东海平原最远点延伸到东经128°以外,距今天的长江口约700公里。这一地区河网密布,仅长江分流的入海河流即有16个以上,平原的边缘地区是浅水环境,沉积物为富含有机质的泥,而后在上生长了芦苇,渐成为草丛泥沼,属陆相沉积。这样的平原地带还是十分适于人类居住的。我国虽然还没有这方面的直接考古发现,但欧洲北海地区的考古发现可以间接为证。

在大理冰期中,北海也曾变为陆地,使英伦三岛与欧洲大陆连接在一起,现代的北海渔民常从海底打捞出石刀、石斧以及猛犸象的骨骼,据考古学家的研究,这些石刀、石斧属于旧石器时代的遗物,它表明在北海为陆地期间,曾经居住着人类的祖先。

另外,这一时期的地中海也曾变为平原,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赫·乔·韦尔斯在其名著《世界史纲》中提出:‘在今天地中海的大部分地区曾经是一片气候宜人的陆地,分布着众多的河谷与森林,在现在淹没的地区、当年的河谷和森林里,一定有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出没其间,新石器时代的暗白种人,就是地中海种族的人,在这个已经淹没的盆地里,向开始定居和开始有文明的道路上走得已经相当远了。

东海平原与黄海、渤海平原存在多久呢?由于我国海洋学界目前尚缺乏对此问题的整体研究,我们可以借用日本学者高保良1976年对这一时期日本附近海面变化的研究成果来说明,因为日本周围海面的升降变化与我国东海、渤海、黄海海面的变化应是基本同步的。高保良认为:自10万年前开始,海面开始下降,7.2万年前陡然降至一60米以下,3万年前又降至一100米以下,2.5万年前继续下降至一140米以下;1.7万年前海面上升,至一100米左右,至1.2万年前复升至一60米左右,大约8千年前,达到今天海平面的高度。

海平面在一60米以下维持了6万年左右,也就是说一60米以上地区的三海平原存在了6万年,海平面在一100米以下维持了1.3万年。一100米以上的三海平原也存在了1.3万年左右,这时的三海平原,已能包括今天三海海域的大部分地区。海平面在一140米以下维持了约7千年左右,此时,亚洲大陆与日本、台湾列岛连在了一起。

在这样一块大陆上,在这样漫长的岁月中(长则六万年,短则七千年),三海平原能是一片空白吗?要知道,7千年就等于从仰韶文化到宇航时代的全部岁月啊!何况有相当一部分大陆存在了6万年、1.3万年呢!

==============================

末次盛冰期(LastGlacialMaximum,简称LGM)系指末次冰期相当于深海氧同位素第2阶段中气候最冷、冰川规模最大的时段,其时间在21kaBP前后,是距今最近的一个与现代气候环境反差最大的时期。这一时期全球平均气温比现代低5〜10°C,降水普遍比现代少。由于中国自然环境的独特性,冰期时我国并没有像西欧、北美那样形成大规模的冰盖,而是随冬季风增强与夏季风减弱,形成更为显著的冷干环境,出现了显著的多年冻土扩展与自然地带的南移、干旱区扩展与黄土堆积区扩大等现象;且有约1/3的边缘海因海面下降而成为陆地。

与间冰期相比,末次盛冰期期间我国各地虽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温,但降温幅度的时空差异极为明显。

在东部地区,从北到南降温幅度差异可能更为巨大。其中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今低l0°C以上,华北地区低10°C左右,华中地区低8〜9°C,而华南地区只低2〜4°C。那时,中国东部地区最北部的年平均温度达一15°C以下;年均气温0°C的等温线从辽东半岛南端经燕山、太行山山麓延至黄土高原南缘;而最南部年平均气温仍在20°C以上;陆上南北年平均气温最大差异达50°C以上。在西部地区,西北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今低l0°C以上,西南地区低7°C,青藏高原低6〜9°C。而且冬季降温更为强烈,其中华北和东北地区1月气温较今低15°C以上,华南地区也达10°C以上;当时1月份0°C等温线在南岭附近,较今的秦岭一淮河一线南移约8〜10个纬度。但夏季降温幅度较小,且南北差异也略小,其中7月东北、华北和华中地区均较今低6〜7°C,华南、西南较今低3〜4°C;因此,当时最热月的气温与今相比并不是很低,估计当时大部分地区最热月的气温大体与今5月中旬的状况基本相当。

表1我国各地末次盛冰期气温与今气温的差异幅度(单位:°C)

地区 年平均气温

东北 10〜11

华北 10

华中 8〜9

华南 <5

西南 7

北疆 11

青藏高原 6〜9*

基于末次盛冰期期间最热月(7月)的气温与现代处在冬、夏季风环流开始发生转换的5月中旬的气温相当这一事实,张兰生(1980)推断:末次盛冰期时,中国高空风场全年可能都维持与现代冬季季风环流相似的形势;当时,地面夏季风活动范围的北界只能到达江南丘陵南部和云贵高原中部,这也就是控制我国部降水的主要因子——副热带锋当时所能到达的最北位置,相应地也并没有与现代夏季降水相似的降水场出现。基于上述推断,他定量估算并绘制了盛冰期全国降水量分布图(图2)。此后又有众多基于各种代用资料的盛冰期中国降水场重建结果,其中大多也都印证这一基本格局。综合各种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末次盛冰期时,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降水量都较现代低,虽然幅度在不同地区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上我国较今明显要干;估计当时全国大半地区降水量少于200mm,200mm等雨量线大体从东北的松嫩平原西部、经长城沿线、向西延伸到青海的共和盆地,与马兰黄土堆积的北缘相当,此线以西属荒漠气候,除新疆北部部分地区外,年降水量均在200mm以下,而广义上的荒漠带在我国北方连为一体。华北大部地区和东北中部地区退化为草原气候,降水量在200〜400mm之间,成为季风尾闾区;而江淮地区的降水量在500〜600mm左右,但长江以南的大多数地区降水仍可达1000mm以上。由于降水显著减少,即使是东部地区的气候也较现代明显偏干;但在青藏高原西北部、新疆等西部地区,尽管多数地区降水较现代少,但由于冰期的强烈降温与冰冻季节的延长,蒸发显著减少,因而使得这些地区的相对湿度明显高于现代,气候反而相对湿润,而这也与当时我国西部的大多数湖泊均出现高湖面现象对应。末次盛冰期时,除夏季风环流系统本身显著减弱之外,我国边缘海及西太平洋浅海大面积出露而导致的海洋对我国大陆的水汽供应量大幅度减少,也是造成我国降水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从全球气候模式模拟结果看:我国末次盛冰期时,大部分地区的气温也较今低5〜10°C;而分辨率更高的区域气候模式模拟结果显示:当时降温的区域幅度可能还应略大一些,达4〜12°C;降水场的模拟结果表明末次盛冰期时我国东部地区气候总体偏干,但西部和东北地区相对湿润。末次盛冰期时欧亚大陆冷源加强,产生了强盛的冬季风,迫使西风带加强并南移,估计移动幅度可达10个纬度,因而其影响范围也明显东扩;但同时,北太平洋反气旋也明显西伸

幅度接近20个经度,因而中国东部及沿海多被反气旋控制;而西部成为北太平洋反气旋活动的边缘区;这使得中国东部气候总体变干,西部反而变得相对湿润。

=========================

最近的一次冰河时代即末次冰期,约于11万年前开始,于前9600-9700年完结。此间,大量水体被冰冻到大陆,海平面低,陆地比现在大很多。这张是末次冰期盛冰期时的东亚地图

全球不存在统一的雪线,不同冰期和同冰期不同地方的雪线高度各不相同,区域地形特征和当地气候状况是决定雪线高度的关键。冰期时期,寒潮源地迁移和古华北湖的形成,对崂山地区乃至中国东部古冰川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山东丘陵300米以上的山地都可能发生过第四纪古冰川作用。崂山古冰川遗迹的发现,可以把中国东部古冰川研究推向新的高潮,为东亚地区及中国东部陆架古环境的研究注入新的内容。

末次冰期我国东部永冻土的南界由现代的漠河-根河一线推移到松辽分水蛉一线(年均温-5.5摄氏度)。岛状冻土界线由嫩江(年均温O摄氏度),推移到大连-北京一线,整个地理地带大约向南推移了1O个纬度。如果当时大连年均温O摄氏度,那么青岛年均温约2摄氏度左右,根据垂直温度梯度每百米O.6摄氏度计算,3OO-400米高程年均温正是O摄氏度左右,恰在寒冻风化作用强烈地带。整个末次冰期气候偏干,但气候也有稍湿对段,和每年的降雨时节都会对寒冻风化有利。

张兰生根据沉积物古温度信息,推演了大气环流,指出束欢冰期,中国东部几乎全年来自大陆的冬季风统治,夏季风仅能达到江南丘陵南部。而中国又处于欧亚大陆东部,高空为西风气流控制,所以在华北形成干燥中心,年降雨量仅达现代的1/3,也就是300—200毫米左右,这就相当于现代狼山以东的内蒙古东部半干旱地带。关于华北平原古环境,末次冰期时,太行山前、燕山山前堆积了洪积扇带,主要是砾石,构成荒漠戈壁景观。而平原内部,河流堆积主要是粗砂,辫状河流发育,多为暂时性河流,洪水期很短.大部分时期为干河床.这种堆积在平面上、剖面上都能占60%,而河问地只发育较少的壤质灌丛。当时风沙堆积作用加强,在盆地边缘有衍生黄土,一些沙漠动物驼鸟,骆驼化石在北京、倮定、邢台都有发现。

据赵松龄、夏东兴、李培英研究,末欢球期渤海、南黄海都发现风沙堆积,并有涉漠化可能。由此,联系到崂山风蚀穴,末次冰期在崂山脚下的洪积扇地带及之外平原区,很可能是一片干草原、荒漠。每当风抄骤起,拍打岩壁,久之形成龛穴。这种风蚀穴在石岛槎山、平度大泽山也有发现

崂山地貌按高程大致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犬齿交错的山峰,海拔近1000米,它们是1万多年前末次冰期时形成的。当时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第四纪几度进侵的海水已退却到冲绳附近一带,黄渤海成为一片荒原,气候干冷。此时,日夜之间、冬夏之间温差很大,花岗岩在寒冻作用下,机械风化很快,大块大块岩石崩裂,形成参差不齐、面貌峥嵘的山峰。下层的花岗岩地貌,多是1万年来冰后期形成的。此时,大海回归,化学风化占了优势,雨水和地衣植物参与这种风化,将质地均匀的花岗岩由表及里一层层剥离,一些早期崩落的巨大岩块,或原来没动的岩石,遂形成一个球形巨石。若干秀峰奇石,构成了今天崂山的这种雄伟、奇特的地貌形态。

----------------------------

末次盛冰期(LastGlacialMaximum,简称LGM)系指末次冰期相当于深海氧同位素第2阶段中气候最冷、冰川规模最大的时段,其时间在21kaBP前后,是距今最近的一个与现代气候环境反差最大的时期。这一时期全球平均气温比现代低5〜10°C,降水普遍比现代少。由于中国自然环境的独特性,冰期时我国并没有像西欧、北美那样形成大规模的冰盖,而是随冬季风增强与夏季风减弱,形成更为显著的冷干环境,出现了显著的多年冻土扩展与自然地带的南移、干旱区扩展与黄土堆积区扩大等现象;且有约1/3的边缘海因海面下降而成为陆地。

========================

古气候学研究表明,大理冰期的顶峰时代,即3万至1万多年以前,寒冷与干旱是我国大陆的主要气候特征,南方的湘西,黔东温度降低值有10—13℃浙江为12℃左右,渭南为14℃左右,北京也为12℃左右,我国东部地区的冰缘区南界到达了北纬34°20′,长江中下游山地的多年冰土下界在海拔850米上下。多年来,在华北和中原地区发现了不少寒冷气候下生活的哺乳类化石,披毛犀化石出士点一直分布中原地区,这当然不是偶然为之,而是取决于冻士界线的南移。

我国现代多年冻土区南界在北纬48°以北,而大理冰期时多年冻土区南界在北纬34°左右,相差14个纬度,若以中纬度地区冻士区每增加一个纬度温度降低0.6——1.0℃计,我国温度在大理冰期比现在要低9——14℃,比大理冰期前要低13——14℃左右。

现代中国的南方与北方分界线是秦岭淮河,其纬度大约是北纬35度左右。中国上处于北纬34度的城市 安徽亳州 淮北 江苏宿迁 连云港、徐州、河南许昌 平顶山、风陵渡、宝鸡 陕西咸阳 西安 商洛。

陕西关中地区经历了西周,秦,西汉,新, 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多个朝代,史料记载,这里有72座帝王陵墓,其规模超过了著名的”埃及帝王谷”,堪称世界之最,有 “东方帝王谷”之称。这里位于诞生人类文明的北纬34度线。

中国现代的亚热带气候分布在北纬25° ~ 35° 亚热带大陆东岸,在中国的典型分布区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热带季风气候以北的地带。该气候区域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气温较高,且南季风带来的降水丰沛,雨热同期,雨季持续时间长。中国文明体系的发展,就是在北纬34度线。再经过几千年的人为作用,使本区成为我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区域。

自然中国人不知道,3万至1万多年以前,大理冰期时期,北纬34度线是一种永久冻土的界限,如同当今的西藏高原地区,谈何农业的繁荣,因此中国最早的农业水稻种植,诞生在长江中游地区道县,也就成为自然!城头山古城,6000年前成为中国最早的的王国的古城,才是天命所归!

华夏第一古城城头山古文化遗址,位于澧县县城西北10公里的车溪乡南岳村,地处该村徐家岗南部的东端,经纬度为东经112°,北纬29°。

道县,别名道州,雅称“莲城”。隶属湖南省永州市,位于潇水中游,东邻宁远县,南界江永县江华瑶族自治县,西接广西全州县灌阳县,北连双牌县,素有“襟带两广、屏蔽三湘”之称。是湖南通往广东、广西、海南及西南地区的交通要塞,道县位于湖南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1°17′-111°56′、北纬25°09′-25°50′。

道县玉蟾岩,时代距今约10000年以前。特别在两次发掘中均发现有稻谷遗存,经专家鉴定为栽培种,尚保留野生稻、灿稻及粳稻的综合特征,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刷新了人类最早栽培水稻的历史纪录。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认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有四大标志:一是陶器及青铜器的发明,二是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三是城市的兴起和繁荣,四是文字的出现。而人类步入文明关键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玉蟾岩都走在了前列。由此可见,潇水流域在中华远古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上都有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东亚文明的源头,就在华南地区。

据《环球科学》报道,传统理论认为,现代人起源于非洲,并在5万年前走出非洲,迁移至西亚和欧洲。而中国古人类学家却在湖南发现了距今12万到8万年的现代人化石,对现代人的非洲起源说提出了挑战。

该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北京大学、西班牙国家人类演化研究中心等国内外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合作,对道县人类化石形态、以及相关的地层、年代以及动物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234在整个发掘期间,研究人员对出土人类化石区域的地层顺序进行了细致勘察,确定人类化石及动物化石埋藏后未受扰动。研究人员在发掘过程中系统采集了测年样本,分别采用230Th-234U 不平衡铀系法和AMS 碳-14方法对地层和化石样品进行了年代测定。

铀系测年结果表明,人类化石的埋藏年代在8万~12万年前。化石样本的AMS碳-14测试结果和动物群组成呈现晚更新世早期的特点,进一步支持铀系测年的结果。据此可以确定,具有完全现代形态的人类至少8万年前在华南局部地区已经出现。

鬼崽岭,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田广洞村,在该地发现埋在地表层的地下人物石雕群像(还有大量露于地表),规模数千个(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数量还在增加),这也是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石雕人物像作为随葬品的又一个重大发现。

1234这些人物石雕像大的约1米,小的约30公分,人物多为善人面像,人物造型多为阳雕,面部表情却是阴刻。石刻人物横跨多个年代,据鉴定,最早的一批石刻比秦兵马俑早数千年。

神秘的道县鬼崽岭

==========================================

大理冰期气温下降的幅度相当大,例如陕豫交界一带冰期的平均气温,比现在低7C~9C。气温下降带来的影响包括:冰盖和冰川的扩张、雪线的海拔下移、多年冻土带向低纬度扩张、气候干旱化、动植物分布的变化,以及最重要的一个现象,就是海平面下降。

中国西部,特别是青藏高原,在大理冰期盛期,形成了大面积冰盖。西部的雪线下移幅度,念青唐古拉山400~1000米,祁连山600~800米,横断山脉400~600米。冰盖扩张和雪线下移是互相作用发生的,在3万年~1万年前的大理冰期,造成的一大影响是发源自西部高原的河流水量大幅度下降。

最新的研究显示,在河北承德、广东梅州等地发现了显示冰川作用痕迹的U形谷、漂砾石,以及局部冰盖消融时形成的向上规则圆形石凹等,昭示了中国中东部地域,在大理冰期也可能有局部冰川发育。不过,多年冻土区大幅度南移是不争的事实。

  大理冰期盛期,中国的多年冻土带的南线,从徐州、商丘、开封、郑州、洛阳一线,折向南,沿秦岭南坡600米等高线向西,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相接。而现代中国东部的多年冻土区,仅局限在黑龙江西北大兴安岭地区。

多年冻土区,顾名思义,就是土壤中的水分长年保持冰冻状态的区域。形成多年冻土区的条件是,冻土深度足够大,全年温度最高在0C左近。

  这就说明当时的华北大部地区全年气温都非常低,即使是华南地区,也变成了不适宜温带的动植物,包括处于旧石器时代的先人的恶劣环境。

===============================

冰期时代必然伴随着严重的干旱,这一点已是定论。在大理冰期的顶峰时代,由于气温的急剧下降,冰缘线与多年冻土带的南移,加上严重的干旱,必然使大批温热带草木死亡,温带动物离开故土,寻求新的乐园。我们人类的祖先会不会固执地停留在原地呢?我认为一般不会,他们中的多数也会象其它动物一样离开已经变得陌生的环境,也去寻求新的乐园。当然,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也会有一部分人类留在原地与寒冷干旱抗争。

新的乐园在哪儿?我们祖先中的相当一部分会沿着他们熟悉的大河往前寻觅,最终到达河网密布,相对温暖与湿润的海边。渤海平原、黄海平原、东海平原逐渐成为理想的选择,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选择过程。

我国最早的古代传说集成著作《山海经》,目前国内外史学界与地理、地质学界都对它十分感兴趣,因为它记载的许多古老传说都已得到或正在得到印证。《山海经》研究专家何幼琦先生提出,《海经》中所描述的昆仑之墟是今天的泰山,并在《海经新探》一文中进行了严密的考证。我十分同意这一观点,按这一观点看待《海经》,原来难以解释的许多地望、部族都可以得到比较合理的解释。在《海经》中,昆仑之墟是西方的高山,人们对它往往是可望不可及,有一种强烈的神秘感。比如《海经》是这样描述昆仑的:“海内昆仑之墟,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城,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门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痍莫能上冈之岩”。留下昆仑这一传说的部族必定活动在距此地较远的东方,否则,不会有如此强烈的神秘感。具体地点应当在黄海平原一带。《山海经·海内经》中许多难解的迷,恐怕都可以在三海平原找到答案。当然,随着后来海水的上涨,北方远古人类的活动又都集中于黄河流域,泰山已失去了神秘性,因此,在人们的观念中,昆仑之墟便被迁到了更遥远的西方。

我国早期文明的重心是否曾向三海平原移动,尚有待于海洋考古学的确定,但在现有的陆上考古成果看,这种移动还是有踪迹可寻的。众所周知。我国分布着众多的旧石器遗址,无论是东北、华北、华东还是关中、江南都有较多的新发现。我国也分布着内容十分丰富的新石器遗址,如七千年前开始华北有仰韶文化、北辛——大汶口文化,华南则以河姆渡文化与大坌坑文化为代表,这些文化都有比较发达的农业种植技术与手工业技术,动物饲养与艺木审美观念也较发达。

但在我国的考古发掘中有一个缺环,即新旧石器之交的中石器遗址十分缺少,新石器早期的遗址也比较单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纂的《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一书指出:“中石器时代的研究一直是我国考古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七十年代以前,黄河流域能初步定为中石器时代的遗存仅陕西沙苑一处。1974年正式发表了许昌灵井的资料,1976年一1978年又发掘了山西沁水下川遗址。发现了有明确层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到中石器时代的遗存,日后这批资料的发表,将会促使黄河流域中石器时代的研究前进一步。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存,长期以来引人重视,发现了一点线索,但资料比较零星。只是近几年来才有磁山,裴李岗,北首岭下层三处遗址的发现与进一步揭露。……”。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磁山、裴李岗与北首岭下层遗址,只是比仰韶文化等略早一点或相当,它们都不早于八千年前,而且裴李岗与磁山文化也都有了比较成熟的农业生产与精神生活,显然不是最早的新石器文化。这一现象令人深思,因为从旧石器晚期到八千年前这一新旧石器的交接时代,正与大理冰期的顶峰时代约略相当,这种巧合绝非偶然。

在偌大一块大陆上,分布有众多的旧石器文化与发达的新石器文化,为什么中石器文化遗址如此难觅,为什么很少发现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早期遗址:比较可信的答案就是这些遗址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渤海、黄海、东海之下,那里曾是那个时代我们祖先的活动中心。而至八千年前,随着大理冰期的终止,海水上涨到今天的海平面高度,我们劫后余生的先民们又分布于今天大陆的东西南北,带回了在三海平原发展起来的新石器文化,使今天的新石器文化遗址遍布于黄河内外,大江南北。

大理冰期约在1.9万年前开始走下顶蜂,约于.2万年前开始逐渐结束,温度较快地得到回升,海平面不断上涨,到八千年前左右,我国的气温已略高于今天,海平面也基本相当于今天海平面的水平。在这四千年间,战争与洪水是当时两大社会主题。冰后期的温暖不仅使得海水猛进,而且还带来大雨滂沱与河水泛滥。猛涨的海水与泛滥的河水不断袭击着我们那些居于三海平原的先民们,这种袭击有时是毁灭性的。残存的部落、幸免的人群纷纷涌向高地,离开了他们生息繁衍了数千年甚至数万年的故土,重新回到他们远祖的土地。部落之间,先到者与后到者之间不断发生激烈的战争,我们历史上的英雄时代开始了,我们上古残缺不全的文字记载中也开始透露出这一时期我们先民的某些信息。

在甲骨文中“昔”字写作“音”或作“袅”,表明过去发生的、在我们先民中印象最深的事件就是洪水,以至于把太阳下汹涌的洪水当作“过去”的代名词或象征,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记忆。

  “昔”字的本义是从前、往日、故去,和“今”的意思相对。甲骨文的“昔”字像太阳(日)漂浮在波浪之上,有的则在水波之下,像是被波浪所淹没,表示洪水滔天的意思。相传上古时期,曾经一度洪水泛滥,陆地大多被淹没,人们只好居住在山上,靠吃野菜、树叶为生,到大禹治水,才使洪水消退。后来人们提起过去,总是会想起那一段洪水成灾的日子,于是就造了这么个“昔”字。

这应当就是我们刚刚讲过的大洪水,尧舜禹都与它发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尚书·尧典》称帝尧之时“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孟子·滕文公上》也称“当尧之时,洪水横流,汜滥于于下,……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尧时的洪水主要是指海水的上涨,《孟子·滕文公下》曰:“当尧之时,水逆行,汜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水“逆行”即指往西流的洪水,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水一般是由西向东流,只有海水上涨时,才能出现水逆行的情况。

由于这时的主要洪水威胁来自海水上涨,所以尧派出的治水大员鲧便采取了堵的办法。我国上古史籍中常常能见到“鲧陻洪水”、“鲧障洪水”等记载,在海水缓缓上升时期,‘堵’是防止海侵的唯一有效途径,不过,鲧面临的却是海水的不住地上升,堵不胜堵,最后以失败告终。

禹的时代要晚一些,《吕氏春秋·应同篇》说。“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草木秋冬不杀”,说明此时黄河下游的气温已接近亚热带的水平,由史料又能看出这种气温的变化是在禹时开始的。

根据地质部地质力学研究所段万调等同志所作《我国东部地区冰后期气候变动表》,自八千年前开始,我国东部地区处在一个相对高温期,较今天高出2-3℃。较一万年前高出了7-8℃。基于此,可以认为,传说中的大禹时代大约就跨越了这一冷暖交替时期。这一时期,海水的大规模上涨基本停止,河水的泛滥也略有减轻,我们先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遍地的积水与沼泽,在高温作用下腥臭污秽,农业生产无法展开。

《山海经·大荒北经》曾记道:“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欤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生水不可居也。”

面对这种情况,大禹治水主要采取了‘疏’的方法,《国语·鲁语》所说的“疏川导滞”是对大禹治水的较好概括。大禹治水取得了成功,此后,我们的先民们再也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洪水灾害,大禹也就成了中华民族的英雄。

与鲧、禹治水的同时,尧舜禹部落联盟体系与共工、三苗等部落联盟发生了激烈的战争。共工是我国上古时代一个很有特色的部落,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中指出:“在古书中多传共工氏的事迹,上及远古,下到虞夏,可以指明共工在古代为一显著的氏族,共系地名,工未知何义

《淮南子·天文训》称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敌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敌水潦尘埃归焉。”这实际上是古人把地上河水和远处的海水都涌向东南低地的解释,《淮南子·本经训》更明确地认为共工是大洪水的祸首:“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四海溟涬,民皆上邱陵,赴树木。”

人们为什么要把共工当成洪水泛滥的罪魁呢?为什么要与共工进行无休止的战争呢?

合理的解释应当是这样:在大理冰期时代结束前,共工等部落居于三海平原的深处,尧舜禹居于高处,或者是跨有今天的陆海相邻处。在冰期结束后的洪水上涨中,共工氏等部落联盟步步后退,与居于高处的部落势必发生战争,而居于高处的人们看到共工到那儿,洪水就跟到那儿,因此便认为“共工振滔洪水。”正因为共工的家园彻底地藏身海底,所以,“它的建国在今何地,古代无传。”

《山海经·大荒西经》称:“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有禹攻共工山”不周山在何处?《山海经》又称:‘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山有名不合,海水入焉。清楚地表明共工的根据地不周山在大海之中。《吕氏春秋·求人篇》也记道:‘禹东至樽木之地,日出九津……青丘之乡。’注:“青丘,东海地名”这些残存的传说向我们表明尧舜禹联盟曾与共工在今天的海底发生过战争,而共工的家园也在大海之下的某一位置。

三苗的情况与共工相似,《山海经》称其居赤水之东,依何幼琦先生的解释,赤水即今山东沂水,沂水距黄海不足一百公里,因此居赤水之东的三苗部落应当是居于黄海平原。

尧舜禹部落联盟对共工、三苗等部落的战争,最终以前者的胜利而告终,尧舜禹部落联盟巩固、扩展了他们在东方的统治,“流共工于幽州,窜三苗于三危。”将这些大洪水的幸存者驱赶到周边地区。

长期以来,中国神话发展史上有一个难解的谜,就是为什么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地流传着灾难性的大洪水的传说与创世纪史诗,而中原与东部沿海地区却只有零零星星的治洪记载?现在看来,原因十分清楚,尧舜禹部落联盟由于居于高地,洪水未对他们形成灾难性的打击,而饱尝洪水之苦的劫后幸存者又被尧舜禹驱赶到了边远地区,所以,灾难性的大洪水的传讲也就集中流行于这些地区。

=================================

被公认为世界最古的文明——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文明,在历史时间上而言,几乎可说是在极短的时间中突然创造出来楔形文字、农耕技术、灌溉技术、建筑技术、法律、几何学、天文学等知性的产物。苏美尔学的泰斗索亚金.亚科教授曾确切地描写著:“人类自进入两大河领域区以来的数千年间,都过著原始石器农耕时代的生活。可是,一旦到了文明开化期,就真的于一夜之间,诞生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亦即具备与未来相衔接的高度文明的基本构造、秩序的结构,主要文化的特徵就突然出现了。”

埃及的文明的变化更是奇特,在五千五百年前埃及王朝之前的时代,遗留的文物显示,当时还不懂使用文字,但是发现其后在古迹上看到神奇的象形文字,其不但是物体和动作的图画,而且可用以代表声音的符号和一套详尽的数码,已具备复杂的句法结构,即赋以风格化与规格化。证据显示,早在埃及第一个朝代的初期,先进的草书已被普遍的使用了。根据中国文字的演变顺序,是由几何文开始,包括(依序)龟图、蛇纹、马书、蝙蝠文、蝌蚪文,河图、洛书等象形文字、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到草书。我们可以发觉埃及象形文字的发展似乎没有经过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演进的阶段;相似的情形也出现在古埃及人的数学、医学、天文学和建筑技术上。

同理,在世界的古文化中,一部分复杂的文明是突然冒出来的,并没有经过人类文明诞生方式的第一种自然进化和第二种归并取代的发展阶段,违背现代学术的思想模式。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些外力介入的文明,是从第三者的手中继承而来的,就是文明诞生的第三种方式——外来介入的文明,尤其中、南美洲的文明。证据显示确实是受到第三者外来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从而建立起辉煌的文明。由于外力的介入,使地球上的人类产生高度的文明,以一夜之间诞生来形容并不为过。外力的来源可能有二种:第一种是现代非常热门、受到世人瞩目的外星球来的高度智慧的生命体,也就是外星人;但是我们的科学家四十余年来,已应用高科技的设备,执行的“探索地球外智慧生命(SETI;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计画”,至今仍然毫无所获,然而人们还是认为有水落石出的一天,在此我们暂时避开不谈。第二种是在现代文明史之前,即一万一千年前,地球上曾有高度文明的民族,将高度文明的一切资讯,传授给现在我们所知的文明古国,而这个高度文明的民族却突然消失,仅留下他们的杰作,即是让我们至今仍然百思不得其解的古代超文明遗迹及遗物之谜。

================================

本科学家在与那国岛附近海域海底发现了一座古城遗迹,主要由石头砌成,2000年前因地震沉入海底,科学家们称其为是日本的亚特兰蒂斯日本琉球大学海洋地质学家木村政昭认为,这处海底遗迹就是另一座亚特兰蒂斯过去15年来,木村政昭一直致力于这处古城遗迹的研究,多次潜入海底,测量和绘制遗迹的结构图每次返回船上,他都会更加确信,在他下面就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古城废墟木村说:最大的一栋建筑看似一个从25米(82英尺)深处高耸而出的复杂而巨大的分阶式金字塔在今年6月召开的一次科学会议上,木村公布了他对这处遗迹研究的最新理论不过,同其他沉睡于海底的古城故事一样,木村的观点也引发了激烈争论曾潜入水下对古城遗迹进行研究的波士顿大学数学教授罗伯特·斯科奇说:我不认为,有哪个主要特征或结构可以证明是人造的台阶或平台,在我看来,它们都是自然形成的

另外一则相关报道提到:

与那国岛是日本琉球群岛南端的一座小岛,距离中国台湾省东部海岸线大约120公里人们最先发现这座遗迹是在1986年,之后该海域就被命名为遗迹点现在该区域属于当地政府所有,但是旅游者可以自由地参观这里一些专家认为这出遗址可能属于传说中的一个远古部落,在神话传说中,这个部落的最终命运是消失在滔滔海浪中

日本琉球大学的海洋地理学家在经过水下勘测后认为,这处遗址可不止是自然沙岩地质那么简单,他们宣称在这里发现了大量人类活动的遗迹,包括一些刻在石头上的符号,类似原始文字的石刻和一些摆放成动物形状的石堆等等,其中最令人称奇的是一座水下的石人像,看起来像是古代中国或者古琉球国的一位皇帝

===============================

80年代中期,中国国家海洋局的工作人员周彦儒等人在对渤海湾卫星图象进行解释时发现,多波段彩色合成卫星图象中,有一清晰方正的距形影象异常,中间有一中线将其分成两个方格矩形影象南北长约24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中心位置在大连西北方向约79公里处渤海湾内,矩形影象异常的纵边与子午线一致,上下底面与纬度线平行,从经度和纬度上量恰好都合14分,因此,周彦儒等同志认为,这种巧合不像自然现象,而像是人类活动的痕迹,很可能是一座古代城池

又据台湾古籍澎湖县志中的描述,从虎井高处俯视可以看到海底有一片绵延的城墙,当时文人称之为虎井沉渊也是可能的地区,还有,台湾岛北角发现了大约11000年前特大海啸的地质痕迹,可作这一地区海底遗迹形成时代及原因的注解

====================

至少我们可以知道:

北京猿人属于直立人,在智人在到达现今北京的地盘前,北京猿人已经灭绝很久了。按照现在的分子生物学与基因测序,史前华夏人也是从非洲出发到达近东的西方人多批次经过欧亚草原,以及东南亚人从海上迁徙而来,是不同时期进入远东这块地方的西来移民叠加和混血的结果。

依据Y染色体单倍群与线粒体夏娃学说,我们基本可以描绘出人类起源于东非大裂谷。其大致迁徙路线如下。

http://img3.laibafile.cn/p/m/306838592.jpg

9W年前:至非洲南部,失败,被尼安德特人击败。

6W年前:前往北非与埃及。

5W年前:至中东两河流域。

4W年前:越过高加索与里海及地中海,进入欧洲;进入印度尼西亚 (比到东亚还早)。

3.5W年前:中东往东,越过天山北麓及阿尔泰南麓。

1.5W-1.05W年前之间:形成撒哈拉沙漠。

1.4W年前:穿过白令海峡进入美洲。

1.2W年前:第四纪冰期。

人类起源与演化是最受关注的科学问题之一。近年来的遗传学研究成果成为理解人类演化历史的最坚实证据。由于黑猩猩等类人猿与现代人的基因组差异极小,所以猩猩科与人科合并了,而黑猩猩更属于其中的人族。人族源于大约700万年前,其中,真人属在200多万年前源于南猿属,是普通意义上的人类。人类前期演化出树居人、能人、卢道夫人、匠人等,后期演化出直立人和智人两大分支。

基于对智人中的现代人、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的基因组分析比较,发现他们是在80-60万年前分化的,所以智人可以相应分为南方智人(H. s. australis)、北方智人(H. s. septentrionalis)和东方智人(H. s. orientalis)三支。

现代人都属于南方智人,大约20万年前发生了体质变化,在7万年前走出非洲,扩散到全世界,形成现今的八个种族。

Y染色体的谱系演化与种族的形成是同步发生的,因此两者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分子遗传学对现存的各个大洲的现代人分支进行了分析,无论是全基因组分析,还是线粒体DNA分析和Y染色体谱系分析都得到了一致结果,发现所有现代人都是20万年以内重新起源于非洲的。所以现代人不可能是亚洲的直立人的后代,直立人和智人是两个不同的分支,而不是两个阶段。

直立人的标准种是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人,50万年前东亚和东南亚的人类都属于直立人的各个亚种,其中最著名的有北京猿人、蓝田猿人、元谋猿人等。不过,元谋猿人的化石仅有两颗牙。虽然直立人在东亚和东南亚广泛分布,但种群可能非常小,很多分布点持续时间很短,这些种群已陆续灭亡,其中印尼爪哇岛的梭罗人一直生存到了14万年前。

Y染色体的根部类群是A型,仅存在于非洲。其次是B型,也在非洲。所以从Y染色体来看,现代人肯定起源于非洲。C以后的类群(C—T)从B分化出来的年代大约是7万年,所以现代人走出非洲的年代不会早于7万年。A、B、C、D、E这五种类群,每一类内部的亚型都是大约6万年前开始分化形成的。这一时段就是现代人最早的种族形成时期。

在距今7万多年前,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巨大的灾难,苏门答腊岛上的多峇火山发生了超级大爆发,史称多峇巨灾。此后地球进入了冰期,许多动物种群灭亡,人类群体也大量灭亡。留下的少许小群体隔离分布在非洲中部到东北部,形成了数个种族。其后由于冰期的海平面下降,大陆之间出现了很多新的陆地连接,人类群体开始向各大洲迁徙,种族进一步演化。

人类的现代历史的真相,就是从这里开始。

==========================

2018年5月28日新闻办就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成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介绍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从考古学的角度,构建了上古时代中国地区文明发展的框架。那么从遗传学的角度,我们又能得到哪些启示呢?

在发布会上,发言人介绍了探源工程在以下方面的重要进展。

第一,以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大地5000年文明。

“探源工程研究团队认为,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

从父系遗传的角度来看,自一万年前左右开始的全新世以来,东亚地区范围内出现了多个父系Y染色体单倍群的剧烈分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时期人口的剧烈膨胀。Cα( C2c1)-F1144、Oγ(O2a1c1a1a1a)-F325、Oβ(O2a2b1a2a1)-F46、Oα(O2a2b1a1a)-M133、Oδ(O1a1a1a1)-F78五个父系单倍群先后发生了复杂的多层次连续分化,并逐渐成长为东亚地区最主要的五个父系家族,参与了包括汉民族在内的大多数东亚族群的形成。最末次冰期结束后的气候回暖与农业技术的逐渐成熟很可能是带动这一人口增长过程的决定性因素。

父系单倍群的支系分化在7000到5000年前左右的“全新世大暖期”达到了一个峰值,可能反映了这一时期人口的急速增长与生业方式的逐渐转变。庞大的人口基数为大型聚落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大型聚落又逐渐演化为城市的雏形。黄河中上游的杨官寨遗址、长江中下游的凌家滩遗址、辽河流域的牛河梁遗址正是这一时期大规模聚落的代表。聚落中出现了带有宗教色彩的祭祀建筑和精美的手工艺品,一方面说明了文化模式变得更加复杂,另一方面说明社会分工逐渐出现,人群的阶层开始分化,更为复杂的社会形态初见端倪。

从公元前三千纪到公元前二千纪,也就是严文明教授所称的“龙山时代”。中国境内出现了一系列的城市群落,包括良渚遗址、陶寺遗址、石峁遗址、石家河遗址、两城镇遗址、宝墩遗址等。同一时期,也再次出现了众多父系家族的剧烈分化,除了人口增长的因素外,邦国的出现可能导致了一批统治阶层与世袭制度的诞生,因而加速了超级父系家族的形成。

第二,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有了总体认识。

“探源工程实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探源研究表明,多元一体文化现象背后的各地方社会,在其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阶段,在各自的环境基础、经济内容、社会运作机制以及宗教和社会意识等方面,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别,呈现出多元格局,并在长期交流互动中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最终融汇凝聚出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文明核心,开启了夏商周三代文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一个多元一体的过程。”

公元前四千纪以来东亚地区上古时期已经形成了多个文化区域,严文明教授将之类比为“重瓣的花朵”。发展到“龙山时代”,则更是出现了苏秉琦先生所描述的“满天星斗”般的邦国城址。

与之相应,从父系遗传上来说,我们同样可以观察到某些父系单倍群在地理区域上的特异性分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新世以来,在多个不同的文明区域内,各自成长出了具有代表性的父系家族。比如今天主要分布于华北东部沿海地区的O2a2b1-AM01822,长江下游地区的O1a1a1a-F140,都有近亲支系分布在太平洋岛屿的南岛人群中。南岛人群中属于O2a2b1-AM01822的下游支系共祖时间已经超过了5000年,研究者还在汤加发现了2000多年前属于F140的古DNA样本,说明这些人群的祖先很可能在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生活在东亚大陆的东部沿海地区。他们的后代中一部分继续生活在东亚大陆,一部分则远渡重洋,参与了南岛人群的形成;今天主要分布于长江中游及华南地区的O1b1a1-PK4,其下游的O1b1a1a-M95在三千五百年之前已经出现在了中南半岛地区,这一父系单倍群在南亚语系人群的形成过程中可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藏缅地区高频的Oα6-CTS1642,N1b2-M1819,以及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及青藏高原边缘地区的D1a2-P99和D1a1-M15这些支系的祖先人群在分化后分别参与了汉民族和羌藏等民族的形成,这也是语言学上“汉藏分离理论”的遗传学基础;现代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边疆地区的C2b1a1b-F1756,从已有古DNA样本来看,最早起源于东北地区,是古代的东胡-鲜卑族群的核心父系类型;而在山东地区高频出现的O1b1a2a1-F1759和Oγ5-F1365,以及在山西南部和河南地区高频出现的Oβ3-CTS335等父系单倍群家族都可能代表了不同时期文化人群扩张产生的后代,但目前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古DNA证据来建立起现代人群与古代文化之间的直接联系。

从已知的古DNA结果来看,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辽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诸多文化遗址,在父系上以N-M231和C2-M217单倍群为主。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属于齐家文化的磨沟遗址,在父系上以O2a2b1a1-M117单倍群下游的某种支系为主。

这些父系单倍群的特异化分布与迁徙,从遗传学的角度反映了中华地区文明和人群起源的多元性。此外还存在着很多类似O2b-F742、C1b1a2-F873这样神秘的小支系,对这些特殊支系起源与分布的研究。很可能会成为我们认识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来,东亚地区人群起源、迁徙、人口结构历史变化的关键。

“中华文明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了外来文明的影响。源自西亚、中亚等地区的小麦栽培技术、黄牛和绵羊等家畜的饲养以及青铜冶炼技术逐步融入中华文明之中,并改造生发出崭新的面貌。”

外来人群的融入

从现代中国人群的父系遗传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到来自西伯利亚、中亚以及西欧亚地区的父系类型,其中大部分是历史时期沿草原及丝绸之路迁徙到中国来的。还有一些父系类型,我们通过其现代分布及古DNA样本可以推测,很可能至少在青铜时代就已经来到了中国境内。比如最早起源于南西伯利亚地区的Q-M242,其下游的Q1b1-L53在三千多年前已经出现在了新疆的阿尔泰和天山地区,Q1a1a-M120则在三千年前左右已经存在于黄河中上游地区。起源于东欧草原与中亚一带的R1a1a-M198则在4000到3000年前渗透到了新疆地区,出现在喀什的下坂地墓地和著名的小河墓地。

东亚人群的对外辐射

在西伯利亚及阿尔泰地区的古DNA中,我们同样发现了起源于欧亚大陆东部地区的父系类型。新石器时代中期(7000BP),位于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地区人群中出现了起源于东亚及东北亚地区的N北支和C2北支。公元前三千年前的波泰人群样本中出现了N2。公元前二千纪,在南西伯利亚的奥库涅夫文化人群中出现了N单倍群,在中亚草原的安德罗诺沃文化人群中出现了C2b-Y11990。公元前一千纪,在阿尔泰地区的Sagsai文化和巴泽雷克文化的墓葬中分别出现了属于C2南支和N1a2b-P43的样本。

由此可见,在青铜时代及更早的时期,欧亚大陆东部地区与欧亚大陆中西部地区已经建立起人群交流的通道。虽然古DNA样本显示出人群间的渗透在规模和距离上都非常有限,但通过不同文化人群间的接触和“接力”,可以把技术和驯化的动植物传播到很远的地方。

中华文明的一体化过程

4000年前左右的“龙山时代”末期,在各地区“邦国”繁荣发展的同时,不同区域间文化与人群的交流也逐渐加剧。并形成了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广域王朝政权”。来自不同地区的文化与人群不断汇聚到中原地区这个舞台上,并在融合吸收后开始向外辐射影响力。

经历了历史上夏商时期的冲突与融合之后,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人群在周代逐渐形成了共同的族群认同,也就是“华夏族群”的雏型。随着后世中原王朝政权边界的扩张,以及对边疆族群的吸收。“华夏化”的边界与人群也在不断扩大。而“华夏化”人群与其视角下的“边疆族群”建立起了持续的交流与互动,最终形成了今天以中华民族为核心的“中华文明圈”。这实际上也是中华地区文明一体化进程的延续。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起源于不同地区的父系家族支系,已经不局限于最初的起源地区。在中国甚至东亚境内实现了广泛的迁徙与融合。成长出了一批形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最终广泛分布于中国境内的父系家族。

本文中重点从父系家族遗传的角度对文明探源工程的结果做了结合与分析。一方面是因为在现阶段技术条件下,代表父系的Y染色体和代表母系的线粒体的一些特性使之成为在祖源分析方面最为直接的材料,而Y染色因为长度远大于线粒体,携带有更多的遗传位点,所以能够对支系关系和共祖时间进行更加精确的分析。

然而,目前因为古代DNA样本和现代Y染色体全序数据的缺乏,我们还不能将某种Y染色体父系家族与某种考古文化做出明确的对应,现有的少量古DNA数据已经展现出古代人群间交流超乎预料的复杂性,因此现有条件下也还难以重建中华地区古代文明人群的迁徙路线和融合过程。相信在未来,针对古代样本的研究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而分子人类学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结合考古学和历史文献,将成为重建中华文明上古历史的重要支点。

============================

按照现在的分子生物学与基因测序,史前华夏人也是从从非洲出发,多批次经过欧亚草原和东南亚人从【海上】【三海平原】迁徙而来。

http://img3.laibafile.cn/p/m/306839581.jpg

三海平原,指的是远古时期位置相当于现今渤海、黄海和东海的广大的平原地域,当时的海平面比现在低60—100米左右,因此现代这一片海域的海底在当时曾经是一片肥沃的土地。

在距今约10万年前左右进入了大理冰期时代。9万年前气温降至今天的温度水平;8万年前降至比今天约低5℃;3万年前降至最低点,比今天气温低l℃左右;1.9万年前开始缓缓回升;至1.2万年前左右才达到8万年前的温度水平。温度的降低,使冰盖与冰川迅速发育。

这一时期,欧洲有斯堪的纳维亚等三大冰川中心,冰川前锋推进到了东欧与中欧,较之以往南进了200公里以上;北美主要有劳伦申冰盖与科迪勒拉冰川,冰川前锋到达圣路易州,覆盖了纽约等地:亚洲主要有西伯利亚冰盖与青藏高原冰盖,后者厚达1500米以上;

另外,我国的华北、秦岭以及长江流域的一些地区也都有冰川分布。

冰盖与冰川的扩张,摄取了大量的液体水,使世界海平面平均下降了100米以上,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的大部分地区一度变成陆地,而且是良好的平原地貌。

日本列岛和我国的台湾等岛屿也曾与欧亚大陆相连接。我国海洋学家曾成开、朱永其等人曾对当时东海平原的范围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长江口外的东海平原最远点延伸到东经128°以外,距今天的长江口约700公里。这一地区河网密布,仅长江分流的入海河流即有16个以上,平原的边缘地区是浅水环境,沉积物为富含有机质的泥,而后在上生长了芦苇,渐成为草丛泥沼,属陆相沉积。这样的平原地带还是十分适于人类居住的。

自10万年前开始,海面开始下降,7.2万年前陡然降至一60米以下,3万年前又降至一100米以下,2.5万年前继续下降至一140米以下;1.7万年前海面上升,至一100米左右,至1.2万年前复升至一60米左右,大约8千年前,达到今天海平面的高度。

海平面在一60米以下维持了6万年左右,也就是说一60米以上地区的三海平原存在了6万年,海平面在一100米以下维持了1.3万年。

一100米以上的三海平原也存在了1.3万年左右,这时的三海平原,已能包括今天三海海域的大部分地区。海平面在一140米以下维持了约7千年左右,此时,亚洲大陆与日本、台湾列岛连在了一起。

因此当今东亚大陆,日本人韩国人,东南亚地区的大部分的父辈基因都起源于这一时期。

===========================

中国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徐家声在《东海百万年》、《大洋的年轮》和《华夏古陆的沉浮》等书籍中描述了东海的变迁——

  距今100万年~90万年前,温暖期,海进——第四纪大冰期的间冰期,东海波涛翻滚,浪花飞溅,海水与现代相差无几。

  距今90万年~50万年前,寒冷期,海退——气候变冷,海平面下降100多米。东海平原上矗立着“台湾山”与“舟山”。那里湖沼星罗,百草茂盛,犀牛、大象、野猪、野兔、猿猴、野鹿、麋鹿等进入东海平原。台湾发现的“中国犀牛”化石演绎着台湾西部、北部干涸后形成莽莽古陆,犀牛在“陆桥”上成群迁徙的壮观景象。

  距今50万~30万年前,温暖期,海进——全球气温高过现代,东海平原消失,沪苏沿海地壳不断下陷将近150米,浙闽沿岸却地壳升高,海岸存在着大海作用过的痕迹——海水侵蚀形成的洞穴、壁龛和海岸阶地,同时红沙层与红土层出现,表明湿热气候与强烈风化造成了氧化铁的聚集,作为地质时代的标志之一标明了那时的海面比现代更为辽阔。

  距今30万~11万年左右,寒冷期,海退——极地冰盖扩展,高山冰川与雪线下移,海面下降,原始人住进岩洞,披上兽皮、树叶,点火取暖。当时不仅天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冰川横溢,甚至中国东部1000多米的低山,如江西庐山、安徽黄山、浙江天目山也发育有冰川,其中,以庐山冰川最为著名。

  距今11万~7万年,温暖期,海进——这是一个海阔水深的时代:上海成为水深30米左右的浅海,星轮虫大举北上,古长江、古钱塘江河口被淹没了,海平面高出现代海平面5~7米。

  距今7万~4万年,冷期,海退——大理冰期早期,东海岸线后退到现代东海的l20米等深线附近,地质学家在那里进行海底柱状取样获得的泥沙存有蛏子、毛蚶、蛤蜊等潮间带的贝类动物,而且染有铁锈,表明120米等深线曾经是东海的边缘。海宁石井村两米厚的长牡蛎层则是距今4万年前海水再次高涨后在海宁形成古海岸的“纪念碑”。

  距今4万~3万年,温暖期,海进——温暖的东海形成了最大的一次海进,上海是水深在30~50米的浅海,这次大海进毁灭了无数陆地生物。

  距今3万年以后,寒冷期,海退——晚玉木冰期严寒使高纬和高山地区的冰盖扩大,东海海水撤出滆湖、太湖、上海和舟山群岛,一直退到如今的150~160米等深线附近,渤海平原、黄海平原与东海平原连成一体。现代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有纳玛象牙齿、原始牛下颚骨、披毛犀骨骼、黄鼬、梅花鹿、小鹿、豹猫等,同时,台湾海峡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表明“海峡人”(贾兰坡命名)也在距今2.6万~1.2万年的东海平原上追逐梅花鹿等,进行着狩猎、采集野果、捕鱼的活动。距今1.5万年的盛冰期,东海平原上湖泊成群,河流纵横,长江奔腾,直达冲绳海槽西缘附近,逼近宫古岛。

  距今1.2万年至8000年,略温暖期,海进。海水快波及到现代海岸线附近,“台湾山”、“舟山”等大小山丘被海水环抱,无数生物毁于一旦!

  距今8000年以后,东海随着全球气候进一步转暖,距今7500年左右,东海海水向西推进的距离最远——在镇江和扬州一带居民可见到红日从大海中跃出的壮丽情景,听到大海的浪潮之声。从距今5500至2500年气温略又下降,太湖被海水淹没,潮水抵达太湖西岸,长江口被淹,海水到达扬州、镇江一带,并直逼瓯江的港头,福州盆地内部也有海水注入,此时东海水域达到冰后期的最大范围。

  距今7700~5500年是气候最佳期,大约处于略温暖期和温热期,河姆渡人听得见东海的潮声,他们豢养动物,采集果实,种植水稻。

  距今2500年左右,温暖期,钱塘潮形成,至今潮声依旧。

  距今2000年左右,温暖期,广陵潮形成,后消失。

  距今1400年左右,温暖期,西湖由海湾变成淡水湖。

===================

舟山群岛作为东海的一个组成部分,参与了也见证了东海百万年沧海桑田的巨变。

  (一)舟山化石记录了东海平原的沧海桑田——

  在舟山博物馆的《大事记》中我们可以读到最早4万年前的古代东海平原的影子——舟山渔民在溜网作业时随网带起的动物化石有晚更新世的古菱齿象、德氏水牛、斑鹿、达维四不像鹿等动物,其中多种鹿角化石上有古人类加工痕迹;舟山海域的木化石经碳14年代测定为大于4万年前;2010年,古人类研究专家蔡保全鉴定认为:舟山海域发现的人类上颌骨牙齿化石,年代可达3万年之前,化石的原生长体可以称作“舟山人”。

  舟山马岙、白泉、展茅一带先后出土了大量的颇具河姆渡文化、马家滨文化、良渚文化特点的石器、陶器和刀耕火种时期的稻壳,固然是五六千年前舟山群岛已有人类先民繁衍生息的铁证,然而,我们从东海平原的海进海退中可以想到4万年前的人类完全可以在海进时期继续留在海岛上,三海平原特别是东海平原是人类先民居住的乐园。

  (二)舟山地貌呈现出山海一体的海岛景观——

  大陆与洋盆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地貌单元,舟山群岛作为浙东天台山脉向东海延伸的余脉,是华夏古大陆的一部分,属于大陆地貌。但是,由于海进与海退,呈现出有别于普通“大地貌”而且与海洋有关的“中地貌”、“小地貌”和“微地貌”,形成了“这边风景独好”的特殊海岛景观。

  舟山群岛的水下地貌有古平原、古三角洲、古岸坡、古湖泊、古河道、古沙脊、古贝堤地貌,如今不复可见。现代能见的地貌则主要有丘陵地貌、火山地貌、海积地貌和海蚀地貌,冰川地貌也偶尔可见一斑——

  1.丘陵地貌:舟山群岛为低山丘陵地貌类型,桃花岛的安期峰为群岛最高点,舟山岛的黄杨尖则为第二高点,还有成百上千的山头,高度约在海拔200米至500米左右,遍布着丘陵景观:幽深的山谷、古老的树木、潺潺的溪流。舟山森林覆盖率达到陆地面积的一半以上,堪称海上山区。

  2.火山地貌:定海区南部海域的摘箬山岛有“火山灵岛”美誉,是一座1亿2000万年前曾强烈喷发过的破火山口;嵊泗县海域白节山灯塔附近礁石和岱山县海域下三星灯塔附近海域的礁石和普陀区中街山列岛则有镁铁质岩墙群。镁铁质岩作为火山岩,是深源岩浆浅部侵入的产物,在浙闽沿海的晚中生代火山岩和花岗岩体中,常发育一些镁铁质岩墙群,而东极的岩墙群为其典型。有专家考察后认为侵入在石柱山凝灰岩中的岩墙群最为壮观,出露长度一般在300米至1000米之间,或呈现为直线型,刀切般侵入花岗岩或火山岩围岩中;或追踪围岩节理,呈“之”字形或肠状展布,岩墙有分叉、侧生、并合等形式,甚至有横卧的柱状节理。

  3.海积地貌:舟山群岛较大岛屿都是诸多较小岛屿“合并”组成的——在一些岛屿的后侧或湾口隐蔽的地段,因无急流的影响,海水中悬浮的泥沙在那里下沉,堆积,形成海积平原,使得一些小岛连接在一起,组成了大岛。例如舟山岛东部与中部原来与马目山是海水隔开的,海积之后相连成大岛。舟山群岛的海积地貌最具旅游观光价值的当然就是海滩了:①沙质海滩,著名者如嵊泗列岛的姐妹沙滩——基湖沙滩和南长涂沙滩、岱山岛的鹿栏晴沙、普陀山岛的百步沙与千步沙、朱家尖岛的“五沙连环”;②砾质海滩,如朱家尖岛的大小“乌石塘”;③淤泥质海滩,如秀山岛“滑泥主题公园”在退潮后的千亩平缓滩涂。

  4.海蚀地貌:舟山群岛的岸线大多是基岩海岸,容易形成诸多壮丽奇美的海蚀风景。海蚀地貌是基岩海岸在海水侵蚀作用下形成的蚀余地貌。舟山群岛是海蚀穴、海蚀凹槽、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沟、海穹等海蚀地貌的富集区。普陀山岛就岬角海蚀现象突出而海湾堆积现象突出,潮音洞、梵音洞、观音跳等景点遍布着海水磨蚀、冲蚀与溶蚀的小地貌,有的被当作“佛迹”。

  5.冰川地貌:舟山群岛是否存在冰川遗迹在学术界存在争议,但是舟山群岛冰臼群是地质学家韩同林亲自考察后列入《发现“冰臼”》一书中的第11个中国冰臼群。据笔者考察,普陀山岛的观音跳、南天门“龙眼”,朱家尖岛白山景区的“观音跳”和小水头山的石头上都有“冰臼”模样的石坑石洞。

==========================

半个世纪前,在琉球群岛与那国岛(Yonaguni)南端,潜水员们在海底潜

海底遗迹(2张) 水时发现了人造建筑物的遗迹,包含被珊瑚覆盖的方形结构物、巨大带棱角的平台、以及如街道、楼梯及拱门状的建筑等。这可说是一座像是祭坛之类的古城遗迹,其范围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40米,最高处约达26米。

琉球群岛的与那国岛海底遗迹中带有平整、呈直角的阶梯建筑与那国岛海底遗迹中筑有阶梯的巨大平台。

一九八六年,当地的潜水员将这座海底城命名为「海底遗迹潜水观光区」,经过报导之后引起了世人的注意。其后琉球大学成立「海底考古调查队」开始长达八年的调查,包含在石桓岛东南至东西方沿岸的海底,又陆续发现各种石砌建筑、柱穴、人头雕像、拱门、石器及几何图形的海龟雕塑等。另外还发现「+」、「V」等形状的线刻文字,与一个直径76公分长的牛只形状的石头雕刻。

处往下看,遗迹的四周围有市街、农地,最大的一处遗迹全长100米、高25米,由巨大的岩石所筑成。据琉球大学「海底考古调查队」以计算机合成方式绘制的立体图显示,该遗迹可能是古文明居民聚会祭拜的神庙。神殿北面有二个半圆形的柱穴,考古学家认为是举行仪式前沐浴之处,而神殿东方有拱形城门,城门附近有两块重叠巨石,上方留有长方形人工雕孔,据推测应为经过加工而成的城堡的基石。

巨石构成的遗址的立体图

此外也在与那国岛东南海岸著名的「立神岩」下方海底,发现高达数米的人头雕像

海底遗迹(4张) ,其五官及脸孔清晰可辨。稍后在附近的「石碑岩」巨石上,发现了一些无法解读的类似文字的雕刻痕迹。

与那国岛海底高达数米的人头雕像长度超过十米的「石碑岩」上面发现无法解读的,类似文字的雕刻痕迹。

琉球大学地质地球科学系木村政昭(Kimura Masaaki)教授在1999年9月接受访问时,表示遗迹以目测即可清楚的辨识是由人工完成的组合。各种证据都显示遗迹的确是人造的,包含四周街道的分布,以及阶梯呈直角状的平坦接面,石块上圆形的孔穴极似以石柱插入后遗留的痕迹等。而人造物及象形文字的发现,更证实与那国岛南方的海底遗迹,确实是人类文明的遗址。

美国波士顿大学修奇(Robert Schoch)教授潜水考察遗迹后表示,

海底遗迹(4张) 这一系列由一米高的石块组成的巨大台阶,是一种阶梯式金字塔。但他从未发现有什么过程可以产生这样锋利的阶梯断面。伦敦大学的考古学家摩尔(Jim Mower)说如果这个遗址确实为人造的,建造者至少有如美索不达米亚及印度河古文明的文明水平。

除了与那国岛南部之外,在与那国岛最西端的西崎海域也有重大的发现。1990年潜水人员在西崎海域海底,发现了一个以岩石堆砌的庞大金字塔。这个金字塔型结构宽183米、高27.43米,由长方形的巨石构成,总共有五层。而大金字塔附近还发现几座小的石墩,形状类似于大金字塔,是由石板拼成阶梯状的袖珍金字塔,宽约10米、高2米。

参与研究的地质学家判断这个建筑是人工产品,并非自然产物,否则应该有经过腐蚀而成的碎片聚集其上,但是完全没有找到这样的石块碎片。此外金字塔周围有类似街道环绕的遗迹,也显示这不是大自然产生的。美国波士顿大学地质学者潜水考察后也表示,这一系列由1米高的石块组成的巨大台阶,是一种阶梯式金字塔。虽然可以假设石块破裂后经由水的自然腐蚀可以产生这样的结构,但他从未发现什么过程可以产生这样锋利的阶梯断面。伦敦大学的考古学家则表示建造者至少有如美索不达米亚及印度河古文明的文明水准。

海底古城墙

据台湾古籍《澎湖县志》中的描述,从虎井高处俯视可以看到海底有一片绵延的城墙,当时文人称之为「虎井澄渊」。1982年,国内资深潜水人谢新曦找到了澎湖虎井古沉城正确的位置,引起考古人士的关切。

这座古墙遗址呈十字形形状,以指北针测量呈90度,为不偏不倚的南北、东西走向。主体为玄武岩构成,表面长满海草,东西向总长约160米、南北向总长约180米,城墙厚度上端约1.5米,底部约2.5米,有些部分被侵蚀而呈凹凸不平,但搭建城墙的岩石块接缝极为平整。在北部另有呈圆盘形的构造物,外墙直径约20米,内墙则约15米。

有学者认为古城墙只是桶盘、虎井特殊柱状玄武岩节理地形,一直延伸入海,形成沉城假象。但据地质学家研究表示,自然的岩石若形如城墙,应该是全部连续的,若是人造的话会有中断处;另外若城墙很直,长度又很长,人造的可能性极高。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堆成沉城城墙的玄武岩,每块岩石大小相当一致、角度垂直、石头缝隙间又有填充物;此外城墙凹口呈十字形,且接砌面平整,非常符合人造建筑的标准。

以《上帝的指纹》一书闻名全球的英国作家汉卡克(Graham Hancock),偕其夫人在2001年8月间会同中、日人员潜水探勘后,说明海底古城墙石块堆砌的方式,明显与玄武岩自然节理不同,应为人工堆砌。他指出「虎井古城墙方位正好是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表现出人造建筑讲究方位的特色」;另外搭建城墙的一块块大石头,表面很平滑,接缝处平整的程度「可以将刀子插入」,因此他认为城墙为人造工事而非自然力量所能形成。

汉卡克并表示,当今的人类文明历史有一个既定的主流模式,但是这个主流的模式却无法解释这些持续大量出现的考古发现,为何共同有着「史前文明」的影子?事实上,人类史上有很多失落的部分是现代历史还无法告诉我们的,而这些失落的线索,很可能就如同澎湖虎井古沉城一样埋在海底,深藏人类文明兴衰的秘密。

除了虎井留有未知的人类文明的遗迹外,2002年中华水下考古学会(当时为筹备会)召集人谢新曦宣布,他与一群摄影、历史、文化等十多名专业人士在中山大学海洋环境学系副教授田文敏协助下,利用水下声纳扫瞄辅助,于东吉屿西北水深25至30米处发现一处百米长古石墙。这处古石墙平均高度1米、宽度50厘米,呈东西走向。依声纳扫描数据显示,同样的石墙有四到五道,墙面的小凹洞中还夹杂着小卵石。谢新曦指出,由墙面外形及周遭海床分析,应该是人为堆砌的石墙。

古城遗址

2001年,印度国家海洋科技研究所的海洋学者,在印度西部外海坎贝湾(Gulf of Cambay)进行检测水质污染程度研究时,意外在水下120英尺处,发现两座距今至少9500年的古城遗址,科学家认为古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可能因此大幅改写。

这两座遗址位于印度西部古杰拉特(Gujarat)外海40公里处,从其地质结构推断,古城为范围广达9公里的大型聚落遗址,其中包括一座防御碉堡,以及一处和现代奥运比赛规格游泳池大小差不多的公共浴池。经过对其中发掘到的陶器、木雕、骨骼及骷髅的残片进行初步测试,推定其中两件残片的年代为公元前七千五百年。另外从遗址中还发掘出类似建材的物品。出土古物中有一片布满铭刻的大石板,正由学者研究其铭刻是否为迄今发现的最古老书写形式。

有些专家认为,这项发现对文明历史需要大幅修正提供了确凿证据,研究古文明十多年的汉卡克到遗址实地考察,他说,从声纳扫描显示的古城基础来看,其建筑可能有三层楼高,围墙长达400英尺,而且有高度的几何特性。

英国杜兰大学的考古学者堪耐特说,如果印度的新发现属实,过去的文明历史理论需要全盘检讨。

双翼栈桥

1958年,美国动物学家范伦坦博士(Dr J. Manson Valentine)在大西洋巴哈马群岛进行海底观测研究时,意外发现群岛附近的海底有一些奇特的建筑。这些建筑呈特殊的几何图形,也有的为笔直线条绵延数海哩。1968年,范伦坦博士在巴哈马群岛的北比密尼群岛附近海域又发现巨大的丁字形结构石墙,长达450米,并有两个分支与主墙形成直角,并且石墙是由每块超过1立方米的巨大石块所砌成。随后更发现结构更复杂的平台、道路及类似码头的建筑结构,还有一座双翼的栈桥,整个建筑遗址呈现出类似港口的分布。

水下城市

据2001年12月7日BBC报导,加拿大ADC探测公司在古巴西海岸作业时,利用复杂的声纳设备,在水下650米深处,发现了一座可能被大海淹没几千年的古代城市遗址。

探勘人员是在2000年第一次发现了这座水下城市。当时,他们使用的扫描设备扫描出了一些具有对称排列的石头结构,很像一个城市的规划。

7月时研究人员带着先进的能进行摄影的水下探测装备重新来到这一地点。水下摄影得到的图像证实了这一海域的确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平滑石头群。从外表看来,这些石头像是经过切割的花岗岩,呈现金字塔状及环状等造型。

古巴著名的地理学家埃特雷迪(Manuel Iturralde)随后也加入了这项工程,并在哈瓦那的一个国际会议上介绍他的发现。虽然未提到消失的城市与古文明,但他说「还没有一个解释可以说清楚那些建造物」,「我们必须时时准备接受一些料想不到的东西,接受那些不是在现有框架中的东西、或是现有知识无法告诉我们的东西。这也就是这次调查的另一个挑战。」

百慕达海域

此外,欧洲科学家在著名的百慕达三角洲海底探测时,也发现百慕达海底耸立着一座无人知晓的巨型金字塔,金字塔边长300米、高200米。塔上有两个明显为人工建造的巨洞,海水急速从这两个巨洞流过,形成巨大旋涡,使四周一带水域波涛汹涌,海面雾气腾腾。而要推算这座海底金字塔建造的时间相当困难,但已知这一带陆地沉入海底的时间至少在数万年前。

泥沙之城

被称为“泥沙之城”的埃及赫拉克利翁古城和东坎诺帕斯古城。

在埃及北海岸尼罗河入海口,那里曾经存在两大闻名于世的古城,它们以繁华富有和规模宏大而著称。它们分别是赫拉克利翁古城和东坎诺帕斯古城。如今,它们都已被淹没于海水之中。

公元前大约500年左右,赫拉克利翁和东坎诺帕斯曾经是埃及繁华的贸易中心,是希腊船舶沿着尼罗河进入埃及的重要咽喉要道。此外,它们还是重要的宗教中心,那里的神殿每年吸引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信徒前来朝圣。一直到21世纪,我们所知道的这些都来自于一些古代文字的记载。据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公元前五世纪时所著的一本书中描述,这两座城市似乎是爱琴海上的两个岛屿。

根据这些线索,法国考古学家弗兰克-高迪奥开始在尼罗河三角洲以西数公里外的阿布齐尔海湾进行搜寻。然而,直到2000年前他在阿布齐尔海湾仍是一无所获。2000年,高迪奥宣称他在7米深的海水中发现了两处遗址,包括残墙、倒塌的庙宇、栏杆和雕塑等。第一处遗址大概位于距离现在海岸线1。6公里处。在随后的挖掘中,高迪奥的考古团队还发现了公元前600年的钱币、护身符和珠宝首饰等。考古学家从一块石板上的文字中了解到,这座城市名称为赫拉克利翁。石板上刻着当时的税务法令,最后签署者为奈科坦尼布一世。奈科坦尼布一世曾经是公元前380年到362年间的埃及统治者。考古团队还确认了两座庙宇,庙宇里分别供奉着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赫拉克利斯和埃及主神阿门。就在就在赫拉克利斯神庙北方,潜水者还发现了许多青铜器。考古学家认为,这些青铜器可能主要用于祭祀。第二处遗址发现于数公里之外,考古学家认定它为东坎诺帕斯古城遗址。

两座古城由运河和灌溉渠以及现已经不存在的一条尼罗河支流相连。两座城市均建在河岸边的泥沙地上,没有任何固定的支撑和桩基。每当尼罗河洪水泛滥之时,地基就会不断下沉,洪水也渐渐把古城淹没于水下。

海盗之都

被称作“海盗之都”的牙买加皇家港口。

在17世纪,牙买加皇家港口是加勒比海地区重要城市之一,它也因为海盗和淫乱而臭名昭著。皇家港口曾经被认为是“地球上最邪恶的城市”。如今,这个邪恶城市已经被大海所吞没。

皇家港口大概位于牙买加金斯敦海湾的入口处,当地人口最高时达到1万人。当地财富主要来自于海盗业。海盗船武装民船常常在大海上劫持从西班牙美洲殖民地返回欧洲的船只。该城市的消失并不是因为道德上的堕落,而是因为它建立在一片沙洲之上,而且高出当时的海平面不足1米。1692年,一场巨大的地震将该市震成一片废墟。城市的三分之二沉入海湾,地震造成大约2000人死亡。据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考古学家唐尼-汉米尔顿介绍,“当初建造在牢固地基上的建筑物如今仍然完好无损地坐落于海水中。”

数百年来,考古爱好者对这座水下城市一直充满了好奇,希望能够从中找到当初海盗们的传奇故事。也许最具戏剧性的发现来自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次探险,当时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只怀表。怀表指针精确地定格在上午11时43分,这个时间正是那次大地震发生的瞬间。

古村落

被称作“农业生产革命遗址”的以色列亚特利特雅姆古村落

在以色列海法附近的地中海海域中,距离岸边大约一公里的位置,那里沉没着一个古老的村庄。这座古老的村庄如今在水下保持完好,大量的象鼻虫躲在村庄的粮仓中,人类的骨架平静地躺在各自的坟墓里,一个神秘的怪石圈仍然站立在那儿,就像当初刚刚被竖立时一样。

这个水下村庄就是亚特利特雅姆古村落。亚特利特雅姆古村落大约存在于公元前7000年前,面积约为4万平方米,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古老的沉没定居点。那里没有规划完整的街道,因此考古学家将其定位为村庄,而不是城镇。不过在这个古村落中,人们居住的是大型石头房屋,房屋中有铺砌的地板,家中有庭院、有壁炉,还有存储设施。

这个水下村落被淹没了长达9000年时间,直到1984年以色列海洋考古学家埃胡德-加利利首次发现它。从1984年起,加利利每年冬天都会潜入水下对这个村落进行考察。通过该村落,人们对新石器时代的人类生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加利利解释说,“从该村落遗址看,当时的人们正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革命。”

从动物的遗骨看,亚特利特雅姆村民不仅仅会捕猎野生动物,同时还会畜养绵羊、山羊、猪、狗和牛等家畜。在农业方面,他们还会种植小麦、大麦、扁豆和亚麻等。在渔业方面,他们已经学会了使用鱼钩,而且从鱼骨分析可以看出,他们还会存储鱼类并进行交易。他们不仅仅会使用鱼钩钓鱼,还会潜入水中捕捞。因此,考古学家在对一些坟墓中男性骨骼进行分析后发现,这些男性村民都由于长期在冰冷的水中潜水而使耳部受损。

在村落中,最奇怪的事物就是那个由7块600多公斤重的巨石组成的圆圈。加利利认为,“这个石圈和英国的巨石阵有些相似,但规模较小。”在圆圈中间,有一个淡水喷泉。在附近一些石板上有一个个水杯状的标记。考古学家们认为,这个怪石圈可能是用于求水仪式。

加利利认为,最后一个冰川期结束后,海平面仍在继续升高。亚特利特雅姆村落最终被海水所侵蚀并淹没,村民被迫放弃他们的家园。

吉林大学考古学家证实汉民族为“混血民族”_网易新闻 吉林大学考古学家证实汉民族为“混血民族”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