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抚仙湖孤岛上的寺庙(瓯江钓鱼经验孤山岛)

因孤山景点众多,一篇文章里实在难以装下所有,故拆分为两篇,以孤山公园(不包含中山公园清行宫遗址区域)与其他景点为区分。

孤山岛景点概览白堤景点概览

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西接西泠桥,东连白堤,海拔35米,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是文物胜迹荟萃之地。现有胜景30处,走在山间小径颇有山林的感觉。孤山景色唐宋年间就已闻名,南宋理宗曾在此兴建规模宏大的西太乙宫,把大半座孤山划为御花园。清朝康熙皇帝又在此建造行宫,雍正皇帝改行宫为圣因寺,与当时的灵隐寺、净慈寺、昭庆寺并称“西湖四大丛林"。

孤山碧波环绕,山间花木繁茂,亭台楼阁错落别致,是一座融自然美和艺术美为一体的立体园林,闻其名便知,乃湖中一孤峙之岛,白居易称之为“蓬莱宫在水中央”,孤山景色早在唐宋已闻名遐迩,唐诗人白居易有“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明代凌云翰有“冻木晨闻尾毕浦,孤山景好胜披图”的佳句。更有宋代隐居诗人林和靖墓寝,流传着有”梅妻鹤子”之说。(摘自百度百科)

断桥残雪:

断桥桥头,立有康熙提的断桥残雪和云水光中亭(这亭子一年四季白天黑夜都有一群大爷大妈在这里自带音箱歌唱生活,堪称西湖一景)

宋代叫它宝佑桥。元代因桥头居住着一对以卖酒为生的段姓夫妇,又称为段家桥。

传说,很早以前,西湖白沙堤,从孤山蜿蜿蜒蜒到这里,只有一座无名小木桥,与湖岸紧紧相连。游人要到孤山去游玩,都要经过这座小木桥,日晒雨淋,桥板经常要烂断,游人十分不便。桥旁有一间简陋的茅舍,住着—对姓段的夫妇。两人心地善良,手脚勤快,男的在湖里捕鱼为生,女的在门口摆个酒摊,卖家酿寡酒。因酒味不佳,顾客很少上门,生意清淡。

一天,日落西山,夫妇俩刚要关门,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白发老人,说是远道而来身无分文,要求留宿—夜。段家夫妇见他年老可怜,热情地留他住下,还烧了一条刚从西湖里捕来的鲤鱼,打上一碗家酿寡酒,款待老人。老人也不客气,一连饮了三大碗,便倒在床上,呼呼入睡。第二天早晨白发老人临别时,说道:“谢谢你们好心款待,我这里有酒药三颗,可帮得你们酿出好酒。”说罢,取出三粒红红的酒药,告别而去。

段家夫妇将老人的三颗酒药放在酿酒缸里,酿出来的酒,颜色猩红,甜醇无比,香气袭人。从此,天天顾客盈门,段家猩红酒名扬杭城,生意一天比一天兴隆。后来段家夫妇拆了茅舍,盖起了酒楼。他们为了感谢白发老人,积蓄了一笔钱,准备好好答谢他。

岁月流逝,一晃三年。这年冬天,西湖大雪,白发老人冒雪来到段家酒楼。夫妇俩一见恩人来到,喜出望外,款留老人长住他家。然而老人第二天却要告别。临别之时,段家夫妇取出银两子送给老人。老人笑着推辞说:“谢谢你们夫妇—片好心,我这孤单老人,要这么多银钱何用?你们还是用在最要紧的地方吧”说罢,便踏雪向小桥走去。段家夫妇站在门口相送,只见老人刚跨上小木桥,脚下一滑,桥板断啦,老人也跌进了湖里。夫妇俩急忙跑去相救,忽见白发老人立于湖面,如履平地,微笑着向他们挥挥手,飘然而去。

段家夫妇这才知道,白发老人不是凡人。想起老人临别说的话,使用那笔银钱在原来的小木桥处,造起了一座高高的青石拱桥,还在桥头建了一座亭子。从此,游西湖的人,再不怕路滑桥塌啦。乡亲父老怀念段家夫妇行善造桥的好事,便把这桥称为段家桥。(摘自百度百科)

北山街角度的断桥

其他关于断桥名字的由来:

明代《西湖游览志》戏说,断桥是由于孤山延伸来的白堤,到此逢桥而断才得名的,但这很是牵强。人们一路从平湖秋月走来,白堤至此而断,故称断桥,如此却少了意境。冬日雪霁,伫立断桥举目四望,残雪似银,冻湖如墨,黑白分隔,格外动人心魄,故而,称其为“断桥残雪”,由来只是字面解释。明末的张岱却别立一说,他在《西湖梦寻》是写道:白堤上沿堤植桃柳,“树皆合抱,行其下者,枝叶扶苏,漏下月光,碎如残雪”。意向言“断桥残雪”,说的是月影,有闭门造车之嫌疑。断桥位于外湖和北里湖间,视野开阔,是冬天观赏西湖雪景最佳处所。每当瑞雪初晴,站在宝石山上眺望,桥的阳面已冰消雪化,湖波荡漾,所以向南面望去“雪残桥断”,而桥的阴面却还是白雪皑皑,故从北面望去,“断桥不断”,这个有和实际不相符合,只是猜想。(摘自百度百科)

每当瑞雪初霁,站在宝石山上向南眺望,西湖银装素裹,白堤横亘雪柳霜桃。断桥的石桥拱面无遮无拦,在阳光下冰雪消融,露出了斑驳的桥栏,而桥的两端还在皑皑白雪的覆盖下。依稀可辨的石桥身似隐似现,而涵洞中的白雪奕奕生光,桥面灰褐形成反差,远望去似断非断,故称断桥。伫立桥头,放眼四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给人以生机勃勃的强烈属深刻的印象。

现存的断桥,是1921年重建的拱形独孔环洞石桥,长8.8米,宽8.6米,单孔净跨6.1米,年前曾经大修,但古朴淡雅的风貌基本未变。桥东堍有康熙御题景碑亭,亭侧建水榭,题额“云水光中”,青瓦朱栏,飞檐翘角,与桥,亭构成西湖东北隅一幅古典风格的画图。(摘自百度百科)

真正的断桥残雪我至今没有拍到,一是没那么凑巧正好周末下雪(本来杭州市区下雪就是大新闻),二是就算下了雪,那等我到了断桥上也早就人满为患了,除了一地湿滑,什么也看不到,所以凑合看吧各位

断桥是西湖中最出名的一座桥。杭州西湖,有四大爱情桥“西泠桥”、“长桥”、“断桥”、“跨虹桥”,盛名经久不衰。西泠桥、长桥、断桥是古代的爱情桥,跨虹桥是现代爱情桥,是众多情侣约会相游的地方,而最符盛名的却是断桥,它的名字与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中缠绵悲怆的爱情故事联系在一起。在断桥上,流传的那许仙和白娘子动人的爱情故事,让断桥成为西湖上众多桥中最著名的桥。

传说,白娘子原本是山野中修炼的一条小白蛇,有一天,小白蛇被一个捕蛇老人抓住了,差一点遭遇杀身之祸,幸亏被一个小牧童所救。经过一千七百年的修炼,白娘子终于化做人形,经观音大士指点,来到杭州西湖寻找前世救命恩人小牧童。

清明佳节,烟雨蒙蒙,观音菩萨说过“有缘千里来相会,须往西湖高处寻”。而在西湖的断桥的桥面上,由伞传情,白娘子终于找到了前世的救命恩人许仙,以身相许,结为夫妻。在经历水漫金山之后,又是在断桥邂逅重逢,再续前缘。

明末《警世通言》记载,宋代时,有一千年修炼的蛇妖化作人形叫白素贞,与青蛇精小青,在杭州西湖的断桥上遇书生许仙,白蛇逐生欲念,欲与书生缠绵,乃嫁与他。后经历诸多是非,许仙乃知白素贞、小青俱是异类,并受白蛇威胁,惊恐难安,便求法海禅师救度。于是白蛇被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许仙看破红尘情愿出家,礼拜禅师为师,就雷峰塔披剃为僧。修行数年,一夕坐化去了。众僧买龛烧化,造一座骨塔,千年不朽,临去世时,亦有诗八句,留以警世,诗曰:

祖师度我出红尘,铁树开花始见春。

化化轮回重化化,生生转变再生生。

欲知有色还无色,须识无形却有形。

色即是空空即色,空空色色要分明。

越剧《白蛇传》中白娘子唱道:“西湖山水还依旧……看到断桥桥未断,我寸肠断,一片深情付东流”。这发至肺腑的话语,实实的催人泪下。抚摸桥栏,追古思今,每个性情中人都会生出无限的感慨,每个到此的天涯游客人都会产生无尽的追思。(摘自百度百科)

白堤:

现在的白堤中间是由柏油铺成的,因为需要走观光游览车,关于观光游览车的信息,我以后会连同西湖游船和码头一起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今天天气不是太好,虽然是晴天,但是雾霾也不小,天气灰蒙蒙的,先这么凑合看吧,天气好的时候我再去拍两张换上白堤原名白沙堤,为贮蓄湖水灌溉农田而建。旧日以白沙铺地,今已改为柏油路面。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以风光旖旎而著称。它东起“断桥残雪”,经锦带桥向西,止于“平湖秋月”,长约2里。在唐即称白沙堤、沙堤,其后在宋、明又称孤山路、十锦塘。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曾在旧日钱塘门外的石涵桥附近修筑了一条堤,称为白公堤,如今已经无迹可寻了。杭州人民为缅怀这位对杭州作出杰出贡献的“老市长”,就把白沙堤命名为白堤。白堤宽阔而敞亮,靠湖边密植垂柳,外层是各色的桃花,回望群山含翠,湖水涂碧,如在画中游。每到三四月份垂柳碧绿的窄叶挂满柔软的柳枝在湖风中婆娑起舞,柳枝飘飘荡荡的垂进湖面。垂柳与湖水让人感觉到了大自然那天衣无缝的和谐与浓情。

白堤上最著名的应该就属柳树和桃树了,这也应该是大众心目中对西湖最主要的印象,白堤上一共有146株柳树和144株桃树,共计290株,平均十米一株。至于为啥会是这个数,没有人知道,在西湖管委会接手的时候,就是这么多,从此以后,但凡有柳树生老病死,就会换植一株,老树枯死,新树顶替。

也因为一般柳树的寿命只有短短的25年左右,只有极少数的柳树能够超过这个年岁,所以管委会的管理人员就会天南海北地寻找品相样貌极佳地柳树带回杭州,即使没有柳树需要更换,也会留着备用。而备选地柳树要求也非常地高,需要高八九米,直径25厘米上下,最重要的是从主干到第一个枝桠的分岔点高2.5米左右。

而对大多数垂柳来说,病虫害是一大威胁。每年冬天,柳树都得刷白涂剂防虫。天牛和蚜虫都是柳树的死对头,还有一种名叫摇蚊的虫在夏秋出现,虽不伤害人和树,但总是一大团出现,以至于有市民反映“西湖柳冒了黑烟”。

害了虫或病的西湖柳,不少是能治就治。病了的柳树,根部周围换掉4平方米的土,得挖一米深;杀虫得打针,针头就接近一公分,用的是兽医给家畜用的针筒;就连中空了的孤山路老柳树,也先后用水泥、钢筋条和泡沫发泡剂填上。

白堤倒是在2002年、2005年和2009年都换过患有病虫害的柳树。其中一次,工人还在伐树,立刻有游客在边上责问。另一次,柳树光砍了树枝,已经被市民反映意见,管理处工作人员则略显苦恼:“白堤上的柳树要求非常高。”——即便多次换树,白堤上的柳树依然是一边高一边低,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台风。断桥左手边湖面开阔,没有山体围绕,每年台风过后,左手边的柳树经常会被吹歪,甚至补种新苗。被吹歪的柳树经过重新扶正、修剪后,就会显得矮一些。

台风是西湖柳必须面对的大考验。临近西湖的柳树庇护少,得先在柳树腰部架上四根毛竹,再绑上三根粗钢管,最后用钢丝固定。

最厉害的一次是1988年8月8日,一场台风于凌晨5点抵达杭州,白堤142株柳树倒了123株,倾斜了18株,只剩下独独一株依然屹立。紧接着,十万杭州人自发上街,扶起树木。一位园林师傅记得,当时的信念是:“救活每一棵树。”(整理自钱江晚报)

于白堤遥望保俶塔保俶塔与宝石山一个冷知识,当你站在锦带桥上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正北方是保俶塔,而你的正南方则是雷峰塔,它们三者刚好在一条直线上,分毫不差白堤上的锦带桥与吴山上的城隍阁颜色鲜艳的是雄鸳鸯,稍显朴素的是雌鸳鸯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还有绿头鸭和野鸭冬日的西湖,天气难得晴朗,在天空的映射下蓝得像海一样,我能在这坐一天

逸云寄庐:

逸云寄庐,也叫明鉴楼,位于西湖区“平湖秋月”孤山路口,原为孤山路16号,外西湖1、2号。逸云寄庐建于1927年,为一幢多开间三层楼中西合璧式花园别墅。占地面积1.375亩,建筑面积437.68平方米,有大小17间房。

楼房坐北朝南,前后是花园,左右是通道,西北角筑有一观景石亭。楼的外观颇具传统特色,飞檐翘角,琉璃黄瓦,建筑细部又体现出西式风格。正立面竖有八根爱奥尼­克立柱,外墙为黄色水泥拉毛,地坪用水磨石,转角楼梯、雕花扶手、护墙板、地板门窗等均用高档木料装置,一律朱漆。房间天花都用石膏线角装饰,美观大方。二、三楼前后都有露台,前望外湖,后观里湖,东眺宝石山,西看孤山,风景绝佳。

由买办商人唐宝泰所建,又称唐庄。别墅建成后,国立浙江大学校长蒋梦麟曾入住。1929年,第一届西湖博览会举办期间,逸云寄庐成为博览会重要的展馆之一“革命纪念馆”。1941年卖给沪上大亨东龙云,1953年政府改为干部宿舍,80年代改为浙江省老年大学校舍,现为省老干部活动中心活动室。(摘自百度百科)

网上搜不到相关信息……

平湖秋月:

每当清秋气爽,西湖湖面平静如镜,洁的秋月当空,月光与湖水交相辉映,颇有“一色湖光万顷秋”之感,故题名“平湖秋月”。南宋时平湖秋月并无固定景址,而以泛舟湖上流览秋夜月景为胜。康熙三十八年,巡视西湖,题书‘平湖秋月’匾额,从此,景点固定。现如今的平湖秋月观景点位于白堤西端,背倚孤山,面临外湖。

西湖秋夜之月,自古公认为良辰美景,充满了诗情画意。平湖秋月高阁凌波,绮窗俯水,平台宽广,视野开阔,秋夜在此纵目高眺远望,但见皓月当空,湖天一碧,金风送爽,水月相溶,不知今夕何夕。其实美景又何止秋季,何止月夜,清骆成骧有撰有一副楹联:“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

平湖秋月之所以闻名,是有科学原因的。杭州地处亚热带北园,从地球和太阳的运行规律来看,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从地球和月亮的关系看,钩弦圆确都有规律,秋季时,月亮离地球北半球较近,从杭州所处的地理位置看月亮夹角不会超过60度,月光是太阳的反光,柔和清凉,产生一种虚泛,虚无的感觉。杭州秋季的天气以晴好为主,晚上的气温20摄氏度,相对湿度的80%,风速每秒三米到四米,大气中的飘尘杂质较少,月光的穿透率特别高,云淡风清,天高气爽,气候特别宜人,因此看到的月亮显得特别大,特别圆,特别亮,特别清澈和皎洁,所以就有“四时月好最宜秋”,“月到中秋分外明”之说。

如果不是为了来打卡,那就没有必要走进来,平湖秋月是一个非常小的公园,最大的作用是为了有这么一个景点实体,内部的园林也没有太大的亮点,在西湖随处可见。当然,在中秋的时候,那确实非常值得来一趟了。远处的雷峰塔孤山路平湖秋月边的仿古建筑志愿服务微笑亭,一共有七所,分别分布在北山街、武林路、湖滨、柳莺公园和雷峰塔。详细情况我后续会整理出来供大家了解井盖上的西湖

白苏二公祠:

在一个隐秘的角落找到了白苏二公祠,就在西湖美术馆边上

在杭州水利历史上,白居易和苏东坡有很大的功劳,特别是对西湖疏浚贡献很大。为了纪念白居易和苏东坡的功绩,嘉庆三年(1798年),经大学士阮公的提议,在孤山南麓建造了“白苏二公祠”。

道光十五年(1835年),“白苏二公祠”显得破旧了,于是,当年的巡抚乌公提议复修“白苏二公祠”,道光十六年,“白苏二公祠”重修完成。说到这里,文物处负责人拿出一张拓片:“瞧,这是我们从‘白苏二公祠’原址上挖出来的古碑,上面就有记载。”只见拓片题为“重修西湖白苏二公祠记”,落款为“道光十六年六月湖董事章钱定王泰薰谨立石”,落款后面是当年的有识之士的捐款清单。

就这样,到了民国十六年(1927年)时,“白苏二公祠”度过了近百年的宁静时光,但随即开始了它不平静的岁月。据《西湖志》记载:“阮毅成《三句不离本(杭)》:在平湖秋月对面,犹有白苏二公祠,以纪念这两位诗人太守。可惜的是白苏二公祠,因民国十六年,教育部在罗苑设立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后因学生日多,校址不敷,该校便向浙江省政府要求租用。经省政府委员会会议决议,准其租用五十年。” 这一租就是五十年,“白苏二公祠”成了学生的饭厅,白苏二公的像碑已经不在墙上,而是横置在屋角里,幸好没有破损。

如今,“白苏二公祠”终于可以重现西湖边了。文物处负责人说,白居易和苏东坡都是杭州的功臣,“白苏二公祠”这一叫法从建成那天到一直没有改变过,也许后人为了叫起来顺口而变成了“苏白二公祠”,但是并不能因为大家的喜好而轻易改动名称。

据了解,新建的二公祠分前后两个殿堂,岳庙文保所保存的17块与“白苏二公祠”相关的石碑也将向公众展示,其中包括了四块苏东坡手迹的石碑,价值非常高。(摘自百度百科)

院子很小,左右手各一间厢房展示着白居易和苏轼的生平,中间两进正屋,西北角一个小花园,就没了介绍白居易的厢房碑文拓片进门前的小院子边上小花园的连廊,展示着历朝历代的碑文壁画主要是介绍白居易的

白居易与杭州: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封冯翊县侯。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在杭州刺史任内,见杭州有六口古井因年久失修,便主持疏浚六井,以解决杭州人饮水问题(作者注:这六口井就是唐朝李泌开凿的钱塘六井,也是杭州发迹的开始,而白居易的这一举措,史载:“复浚李泌六井,民赖其汲。”)。又见西湖淤塞农田干旱,因此修堤蓄积湖水,以利灌溉,舒缓旱灾所造成的危害,并作《钱塘湖石记》,将治理湖水的政策、方式与注意事项,刻石置于湖边,供后人知晓,对后来杭州的治理湖水有很大的影响。

离任前,白居易将一笔官俸留在州库之中作为基金,以供后来治理杭州的官员公务上的周转,事后再补回原数。当这笔基金一直运作到黄巢之乱时,当黄巢抵达杭州,文书多焚烧散失,这笔基金才不知去向。

西湖有白堤,两岸栽种有杨柳,后世误传这即是白居易所修筑的堤,而称之为白公堤。事实上这道“白堤”在白居易来杭州之前已存在,当时称为“白沙堤”,且见于白居易的诗作之中。

当白居易在杭州时,元稹亦从宰相转任浙东观察使,浙东、杭州相去并非太远,因而二人之间有许多往还的赠答诗篇。当白居易任满离开杭州时,元稹要求白居易交出全部的作品,编成《白氏长庆集》五十卷。(摘自百度百科)

介绍苏轼的厢房

苏轼与杭州: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参加殿试中乙科,赐进士及第,一说赐进士出身。嘉祐六年(1061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宋神宗时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法,为“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苏轼第二次到杭州做官,杭州大旱,饥馑瘟疫一起发生。苏轼向朝廷请求,减免本路上供米三分之一,又得到赐给剃度和尚的度牒,换成大米来救济饥饿的百姓。

元祐五年(1090年)春天,又减价出卖常平米,做了很多的厚粥和汤药,派人带着医生分街坊给百姓治病,救活了很多人。苏轼说:“杭州,水陆交会的地方,因瘟疫死亡的人常常比其他地方多。”于是集中多余的公款二千缗,苏轼又拿出自己的黄金五十两,办起病坊,稍微积蓄一些钱粮收治有病的百姓。

苏轼看到茅山有一条河专门容纳钱塘江潮水,盐桥有一条河专门容纳西湖水,于是疏浚这二条河道以通航。再修造堤堰闸门,控制西湖水的蓄积与排泄,钱塘江潮水不再进入杭州城内。又用剩余的人力修复了六井。(作者注:没错,又是钱塘六井,史载“复以馀力修治六井,民稍获其利。”谭其骧在《杭州都市发展之经过》一文中说:“自唐之李泌下迨两宋,凡杭州的贤有司,几莫不致力于导湖浚井。”)

由于西湖长期没有疏浚,淤塞过半,“崶台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湖水逐渐干涸,湖中长满野草,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苏轼动用民工二十余万,开除葑田,恢复旧观,并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作为标志。再把挖出来的淤泥堆积在西湖中,南北长三十里,修筑成长堤以来往行人。堤有六桥相接,被苏东坡分别命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

吴地百姓种菱,春天就除草,不留寸草。苏轼又雇募人力在西湖中种菱,水草不再生长。把种菱的收入备作以后修浚西湖的费用,取救济荒灾剩余的一万缗钱、万石粮食;以及申请得到的一百张僧人度牒用来雇募民工。长堤筑成,在堤上种植芙蓉、杨柳,望去好像图画。

杭州百姓为了感谢他,就把长堤命名为苏公堤。过年时,大家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苏轼指点家人将猪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然后分送给大家吃,这就是东坡肉的由来。(摘自百度百科)

西湖美术馆:

浙江西湖美术馆,位于浙江省博物馆东侧,1999年秋落成。馆址系我国第一所高等美术学府——国立艺术院旧址。20世纪30年代初,由林风眠、艾青等发起,在此建立了一座哥特式美术馆。这座美术馆寄托着几代艺术前辈“整理中国美术,介绍西洋美术,调合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理想和愿望。这段悠悠往事,为西湖美术馆这处新的人文景观增添了一份深邃的历史内涵。(摘自百度百科)

国立艺术院旧碑林风眠(站)与蔡元培(坐)

蔡元培生平: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是素食主义者,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清光绪进士。祖籍浙江诸暨。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景星学社名誉主席,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

1884年,光绪甲申十年蔡元培17岁时,考取秀才。

1889年,光绪己丑十五年蔡元培22岁时中举人。 同年迎娶了他的第一位夫人王昭

1890年,光绪十六年,蔡元培23岁时,进京会试得中成为贡士,未殿试。

1892年,光绪十八年蔡元培25岁时,经殿试中进士,被点为翰林院庶吉士。殿试策论成绩为二甲三十四名(等于全国统考第三十七名),内容是“西藏的地理位置”。

1894年,光绪甲午二十年蔡元培27岁时,春应散馆试,得授职翰林院编修。 就在这一年,甲午战争爆发,开始接触西学,同情维新。1898年九月返绍兴,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提倡新学。

1900年,庚子二十六年蔡元培33岁,由于他的妻子受封建思想约束,他们之间的感情一直处在不和状态,而当他逐渐接受了西方新思想后,便开始重新思考女权的定义,于是写出了《夫妻公约》,重新调整与妻子王昭的关系。

1901年夏,辛丑二十七年,蔡元培34岁时,到上海代理澄衷学堂(现上海市澄衷高级中学)校长,即为首任校长。1901年9月,被聘为南洋公学经济特科班总教习。1902年1月1日,壬寅二十八年,蔡元培在杭州与他往日的学生黄仲玉女士举办了他一生中的第二次婚礼。

1902年,蔡元培35岁时,同蒋智由等在上海创办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创立爱国学社、爱国女学,均曾被推为总理。1903年,癸卯二十九年,爱国学社的活动引起清政府的警觉,下令侦讯。蔡元培辗转青岛、日本、绍兴、上海等地,一方面学习德语,准备赴德留学以躲避风头,一方面仍从事教育和革命活动。

1903年,蔡元培为抗拒俄国政府觊觎中国北方领土,与上海反清革命志士以对俄同志会的名义办了《俄事警闻》(后改《警钟日报》)。1904年,甲辰三十年37岁时,他在上海组织建立了光复会

1905年,乙巳三十一年38岁时,同盟会成立,光复会并入,孙中山委任蔡元培为同盟会上海分会负责人。

1907年5月,丁未三十三年40岁时,他在驻德公使孙宝琦的帮助下前往德国柏林,入莱比锡大学听课和研究心理学、美学、哲学诸学科。一面学习,一面教授唐绍仪(后任民国政府第一任内阁总理)4个侄子的中文,已近不惑之年的蔡元培开始了4年海外留学的生活。在德4年,他编著了《中国伦理学史》等一批学术书籍。

1911年11月上旬,宣统三年辛亥年,辛亥革命爆发,在陈其美去电催促下,蔡元培取道西伯利亚回国。

1912年1月4日,民国元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他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教育部在蔡元培之下对公众征求可能的国歌,后来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国歌,由沈恩孚作词、沈彭年谱曲的国歌拟稿,歌名《五旗共和歌》(中华民国国歌)。

1912年1月19日,民国元年,他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并主持制定了《大学令》和《中学令》,这是中国的第一个大学和中学校令,他强调要把中学和大学建造成健全国民的学校。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张采用西方教育制度,废止祀孔读经,实行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确立起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教育体制。二次革命失败后,携眷赴法,与李石曾等创办留法勤工俭学会

1912年2月,鲁迅被他邀请到教育部任职。1912年7月,蔡元培因不愿与袁世凯政府合作而辞职。1913年,民国二年蔡元培46岁时,再次赴法国从事学术研究,在留欧的三年时间里,又编撰了不少哲学美学著作。

1915年6月,民国四年,蔡元培48岁时,他与李石曾、吴玉章等发起组织华法教育会,在法国倡勤勤工俭学,希望以此组织帮助更多华人到欧洲求学,后来的周恩来邓小平等均是通过这个组织的帮助后顺利在法国进行学习的。

1916年夏,黎元洪的北京政府终于明令恢复了民国初年的《临时约法》,孙中山黄兴等一大批流亡海外的革命党人纷纷相约回国,一些浙江籍议员还发电给远在法国的蔡元培,说是要推选他当浙江省督军。

1916年11月8日,蔡元培与吴玉章一起乘船由马赛回国,抵达上海。1916年12月26日,受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行教授治校。“五四”运动中支持学生爱国行动,多方营救被捕学生。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发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长,将“抱定宗旨”置于首位。

1917年,蔡元培聘请《新青年》主编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并聘请李大钊胡适钱玄同等“新派”人物在北大任教,采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实行“教授治校”的制度,提倡学术民主,支持新文化运动。同年,蔡元培邀请著名哲学家梁漱溟北京大学讲授印度哲学徐悲鸿应蔡元培之邀从日本东京返北京,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

1917年7月3日,蔡元培在北大发表热情洋溢的就职演说的余热未散,就向黎元洪总统提出辞职了,措辞委婉,但动因沉郁,那就是抗议张勋复辟

1918年5月22日,蔡元培为“中日防敌军事协定”反对政府变相卖国,又向大总统提出辞呈。

1920年初,蔡元培与李石曾、吴敬恒,利用庚子赔款,创办中法大学于北京。蔡元培任校长。1920年2月,蔡元培下令允许王兰、奚浈、查晓园3位女生入北大文科旁听,当年秋季起即正式招收女生,开中国公立大学招收女生之先例。

1920年5月,蔡元培聘任地质学家李四光出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邀著名作家莎菲回国任北京大学文学教授,8月,聘鲁迅为北京大学讲师。1920年年底,被北京大学派遣去欧洲考察。与法国里昂市长赫礼欧(Herriot),里昂大学医学院院长雷宾(Lepine)等,合作设立里昂中法大学协会,决定在里昂成立中法大学。

1923年春,不满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彭允彝破坏法制的行为,提出辞职,离京南下。秋间转赴欧洲,从事研究和著述,并参与要求英、法等国退还庚子赔款兴办教育事项。1924年1月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经孙中山提名,当选为候补中央监察委员。1926年初回国。在上海参加苏浙皖三省联合会,配合北伐战争,策划三省自治运动,遭孙传芳通缉。

1927年起,在南京国民政府任大学院院长、司法部长和监察院长等职。1927年3月28日,蔡元培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会议主席,对吴稚晖提出的弹劾共产党表示附议,主张“取消共产党人在国民党之党籍”。4月2日,蔡元培再次担任主席,蔡元培再次附和吴稚晖关于弹劾共产党的文告,并拿出了《共产党祸党证据及共产党在浙祸党之报告》。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后最初两年内,蔡元培在政治上仍然站在蒋介石一边,支持“清共”。

但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在清党的实施过程中,他不支持滥杀,而是希望将这种政治上的弹压行动纳入比较规范的法治范围,即同意清党但反对杀人。在清党的初期,蔡元培就曾对浙江清党委员会的草菅人命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并要求在清党中必须执行三条原则,而且出面营救过可能遭国民党逮捕的共产党人和革命青年。为劝阻南京国民党当局滥杀行为,蔡元培曾专门撰文劝告国民党当局继承孙中山的高尚人格,以德服人,停止滥杀。

之后一段时期,蔡元培把精力主要放在组建中央研究院上,他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开始专注国家民族的文化教育和科技事业,并相继辞去了其他职务。“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抗日,拥护国共合作。1932年,与宋庆龄鲁迅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开展抗日爱国运动。曾电救杨开慧烈士,援救许德珩等爱国民主人士,营救丁玲、朱宜权等共产党员。

1928年,蔡元培选址杭城西子湖畔,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综合性的国立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设国画、西画、雕塑、图案四个系及预科和研究部。国画、西画、雕塑为今日中国美术学科之前身;图案为今日中国设计学科之前身;研究部则为中国艺术教育中研究生培养的先声,翌年春首次招收研究生8名。国立艺术院创办之初,首任院长林风眠即倡导“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办学宗旨。

1933年,蔡元培倡议创建国立中央博物院(今南京博物院前身),并亲自兼任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1933年6月,为进一步加深中国与其他国联成员国间在文化、教育上的合作关系,蔡元培与张静江厉麟似等人联合国联,筹备成立了世界文化合作中国协会

抗战爆发初期,蔡元培与厉麟似胡愈之等上海文化界知名人士联合组织成立了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积极组织发动文化界人士及民众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此外,蔡元培还与厉麟似等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的创始成员联合全国各大高校校长、教授联合发表长篇声明,揭露日军蓄意毁灭中国教育机关的罪恶暴行,并组织救亡协会下设的国际宣传委员会扩大对外宣传,争取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

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蔡元培逝世后,国内各主要党派和团体以及要人名流纷纷致电吊唁。(摘自百度百科)

林风眠生平:

关于林风眠的生平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一文了解,林风眠在杭的故居正好在杭州植物园边上,所以就一起囊括了进去。

这大概就是西湖美术馆近期的展览了桥下的锦鲤整个场馆共有三层,左手边下去是地下一层的展厅,右手边上去是一楼和二楼的展厅展厅内景对于字画咱也一窍不通,大致拍点给大家看看吧

诂经精舍:

现已不存。

嘉庆二年(1797),浙江学政阮元于西湖孤山上构屋五十间,集全省通经之士纂辑《经籍籑诂》。阮升任浙江巡抚后,于五年(一说为六年正月)将其辟为精舍,谓:“精舍者,汉学生徒所居之名;诂经者,不忘旧业,且勖新知也”(阮元《西湖诂经精舍记》)。崇汉学,轻理学,精舍祀汉许慎、郑玄,不祀宋程颢、程颐、朱熹,使学者知为学之要,在乎研求经义,而不在乎明心见性之空谈。择浙江经学修明、通于一艺者肄业其中。

阮元(1764—1849),江苏仪征人,字伯元,号云台,别号雷塘庵主,谥文达,是乾嘉大学者,清代名臣。他历任山东、浙江学政,兵、礼、户、工部侍郎,浙江、江西、河南巡抚,漕运、湖广、两广、云贵总督,晚年拜体仁阁大学士,晋太傅衔。(作者注:在杭期间,他也主持疏浚了西湖,并将淤泥堆砌成了一个小岛,杭州人叫它阮公墩)

阮元著述甚丰,曾组织编纂《经籍诂》106 卷,编刻《十三经注疏》416 卷、《皇清经解》1400 余卷,这些都是清代的重要典籍,其个人文集《揅经室集》也是比较重要的清人别集。阮元比较重视科学技术(尤其是天文学和数学),主持编撰了历代天算家传记《畴人》,这是第一部关于中国天文学史、数学史的巨著,为中外科学史家所瞩目。此外,他还有许多个人著述与编刻、辑录之作。阮元不满于士人只顾埋头八股时艺,毕生倡导实学。他提倡的实学不仅包括经史、政事、诗赋等,还包括天文、算学、地理等科学内容,甚至还有一些西方的科技知识。他自己在这些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

乾隆六十年(1795),阮元调任浙江学政,从此开始了他倡导实学的教育改革。除经生常业外,他常以“近代兵制”等内容来课士,还“以天文算学别为一科”选拔人才,让那些“拙于时艺”,但在天算方面颇有造诣的读书人有机会入学深造。嘉庆二年(1797),阮元在杭州孤山南麓构建房舍50 间,“选两浙经古之士,分修《经籍诂》”,次年书成;嘉庆五年(1800),阮元出任浙江巡抚,第二年,阮元将昔日修《经籍诂》之房舍辟为书院,名之为“诂经精舍”,“选督学时所知文行兼长之士读书其中”。王昶、孙星衍等著名学者被聘为主讲,教学方式以学生自学研讨为主、教师讲解指导为辅。舍中奉祀许慎、郑玄。考课为月课,“ 问以《十三经》、《三史》疑义,旁及小学、天部、地理、算法、词章”,“不用八比文,八韵诗”。这与当时的官学及大多数书院专习八股时文的做法迥然不同。阮元督学浙江时就注意到的在天算方面颇有造诣的洪颐煊、洪震煊和周治平等人 ,都被选入精舍学习。对于学业突出、考课优秀的学生,不仅给予奖励,还将其诗文佳作结集出版。

嘉庆六年(1801),阮元亲自主持选刻了《诂经精舍文集》,此后,选刻学生佳作便成为一项固定的制度。精舍的文集是其教学、研究水平与导向的重要体现。嘉庆十四年(1809),刘凤诰科场舞弊案发,阮元被问以失察之过,革去浙江巡抚之职,因官声较好,赏给编修,阮元从此离浙。此后,精舍无人主持,又无经费,遂停废。道光四年(1824),原精舍肄业生、嘉庆十年会元、曾任侍讲学士的胡敬呈请当时的浙江巡抚、布政使等修缮精舍。

道光十年(1830),巡抚富呢扬阿复加修葺,并定生徒员额,分内、外课亲加课试,精舍始渐中兴。咸丰年间,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及太平军两次攻占杭州,精舍再次停办。同治五年(1866),布政使蒋益澧捐资重建精舍。不久,经学名家俞樾主精舍讲席,此后掌教三十余年。此时精舍肄业生徒,有从浙江其他三所书院(敷文、崇文、紫阳)选送者,可谓当时全省最高学府。

光绪二十三年(1897),浙江巡抚廖寿丰奏将杭州敷文、崇文、紫阳、诂经、学海、东城等六所书院酌筹改并,另设专课中西实学的求是书院。诂经精舍虽有掌教俞樾勉力支撑,未遽罢讲,但经费已大受影响。一年后,俞樾辞聘而去。此后,黄体芳、谭献、汪鸣銮等先后为掌教。光绪三十年(1904),精舍正式停办。

张崟认为:“阮文达公振兴文教其影响于我浙以至于中国学术界之深远者,尤推西湖诂经精舍之创设课艺梓行者八集,至今犹为世珍,生徒著籍,可考者千数百人。学问名家,作述不朽者,比比而是精舍不但影响于浙省者至大,抑且泽溉全国,堪谓为我国教育史上极光荣之一页矣。”

“阮元创立了诂经精舍、学海堂后,使得东南各省学风为之大改乃至清末,犹有继诂经之传统而办的书院出现这些书院培养真才实学之士,讲求征实致用之学,不习时文帖括的办学宗旨则导源于阮元。”

“诂经精舍之所以作为清代书院发展史上的转折点和里程碑不仅仅在于它所作出的一些学术成果和培养出的一些人才,最重要的是它开启了清代书院培养真才实学之士,讲求征实致用之学的风气。”

清末许多书院都受到了诂经精舍的影响,其中不少书院的教学有科技方面的内容。由诂经精舍等杭州六所书院改并而成、专课中西实学的求是书院(浙江大学的前身),讲授的内容中有化学、算学、测绘、舆图、天文及其他各种西学内容;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张之洞甚为推崇阮元的兴学育才之功,他效仿创立了多书院,如武汉的两湖书院、经心书院,成都的尊经书院,太原的令德书院,以及广州的广雅书院等,这些书院的教学中也有一些科技内容,如:广雅书院的教学中有舆地之学,两湖书院的科目中设有算学等科技内容。

诂经精舍在办学期间,培养了大批著名学者,如黄以周朱一新章炳麟陈澧等都是诂经精舍出来的佼佼者。李元度《阮文达公事略》说:“不十年,上舍士致身通显及撰述成一家言,不可殚述。东南人才,称极盛焉。”

清咸丰年间,诂经精舍毁于战乱。直到清同治五年(1866),才由布政使蒋益澧发起重建,山长俞樾撰有重建精舍记。光绪十二年(1886)十月,第一楼遭火灾焚毁,次年改建许郑祠,并于旧址增建式古堂,作为诸生讲习之所。

光绪二十三年(1897)七月,巡抚廖寿丰奏将杭州的敷文、崇文、紫阳、诂经、学海、东城等六书院,改为专课中西实学之“求是书院”。当时诂经精舍办学经费短缺,又因掌教俞樾辞聘而去。后来由谭献、汪鸣銮相继主讲,延至光绪三十年(1904)正式停办。1901年所有书院分别改为大、中、小学堂,但书院形式并未废止,又有中、西各式书院,近似近代学校。(摘自百度百科)

800年的香樟

西泠书画院:

建于20年代,属中式花园别墅,原为犹太商人哈同私宅,其从北洋政府购得此地,并通过贿赂地方政府,侵占左右,扩大苑址,填湖建园造屋,建成后以妻罗氏命名,故又名“罗苑”,杭州人称其为“哈同花园”。后归国有,并入平湖秋月景点,现为西泠书画院所在地。(摘自百度百科)

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

浙江省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始建于1929年,原名“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是浙江省内最大的集收藏、陈列、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馆藏文物达十万余件。

经过九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形成了包括孤山馆区、武林馆区、沙孟海旧居、黄宾虹纪念室、古荡文物保护科研基地等在内的集收藏、研究、保护、展示和教育等多功能、广范围的新格局。

浙江省博物馆馆藏文物及标本十万余件,文物品类丰富,年代序列完整。其中,河姆渡文化遗物,良渚文化玉器,越文化遗存,越窑龙泉窑青瓷,五代吴越国及宋代佛教文物,汉代会稽镜,宋代湖州镜,南宋金银货币,历代书画和金石拓本,历代漆器,革命文物等,都是极具地域特色及学术价值的珍贵历史文物。(摘自百度百科)

瑞象重明·雷峰塔文物陈列:

进大门左转,看到这株柏树径直走这处雕塑是为了纪念1995年10月,时任上海博物馆馆长的青铜专家马承源先生在香港一古玩店奇迹般地发现了一柄据传出于浙江的越王者旨於睗剑,后在杭州钢铁集团出巨资襄助下,1996年初浙江省博物馆成功征得这件流失的国宝,使之回归越国故里的事迹。雷峰塔文物馆一楼展厅,主要展示了地宫还原模型,各种发掘地宫时的照片和一些石碑拓文。皇妃塔图残碑,皇妃塔也是雷峰塔的旧名,有时候在想,雷峰塔要是没有被倭寇烧毁,没有倒塌该有多好雷峰塔里的石刻佛经雷峰塔砖雷峰塔最早的时候不是这个样子的,照片中的雷峰塔是被倭寇袭扰时烧毁的,仅剩塔坯,后期没有再进行维护,而百姓又迷信雷峰塔砖能治病,抽走了不少底层的塔砖,终在一天整座残塔轰然倒塌,现在的雷峰塔其实是一座由纯铜打造的罩子,主要目的是用来保护底下的地宫,也能够复原雷峰塔和雷峰夕照风景。二楼主要陈列了雷峰塔的一些出土文物

据文献及出土碑刻考证,雷峰塔为吴越国王钱俶供奉“佛螺髻发”而建,初名“皇妃塔”。北宋开宝四年(971)开建,太平兴国二年(977)完工,宋宣和、明嘉靖两次遭火焚,1924年9月25日倒塌成废墟。

2000年至200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考古发掘,遗址出土了众多石刻佛经、铭文砖、建筑构件及佛教遗物,吴越国王钱俶手书的《华严经跋》及南宋《庆元修创记》残碑,是解读雷峰塔身世的重要实物。

地宫出土77件(组)编号器物,供奉“佛螺髻发”的纯银阿育王塔和鎏金银垫、盒、腰带等金银器放置在铁函内。鎏金铜释迦摩尼佛说法像、玉善财童子像形神俱佳。“光流素月”瑞兽铭带镜,镜面錾刻精美的线刻画,为后世留下了罕见的艺术珍品。

雷峰塔塔基、底层塔身保存完好,为吴越国后期典型的套筒式回廊结构。雷峰塔地宫为目前唯一科学发掘的五代时期佛塔地宫,出土器物体现了吴越国金银器,玉器、铜器制作的极高工艺水平、为研究五代时期佛塔形制、地宫构造,了解吴越国历史、佛教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摘抄于展厅内介绍)

纯银阿育王塔上的故事,一共四面,这边挑了两个面拍摄3D模拟的操控动画纯银阿育王塔

鹦鹉纹鎏金银腰带,通长68厘米,重175克。一套十三件,出土时排列有序,銙的正面饰一至两只展翅飞翔的鹦鹉,以珍珠作地纹背面焊接三至五颗银钉,嵌入皮革内。带扣由可活动的扣环、扣针以及一段用银钉固定的两片扣身组成,扣身的反面浅刻“弟子陈承裕敬舍身上要带入宝塔内”十五字。以虔诚之心。

鎏金银阿育王塔鎏金铜释迦摩尼佛说法像大致就这样啦,挑了几件文物拍摄了一下

昆山片玉·中国古代陶瓷陈列:

浙博主馆,设计的时候也引用了良渚文明的元素,排水口就是良渚文明飞鸟的经典造型浙江杭州良渚文化上海崧泽文化浙江嘉兴马家浜文化浙江宁波河姆渡文化浙江金华上山文化浙江杭州跨湖桥文化东汉黑釉人物龙虎瓶

这种形制的瓶子,至少可以有两种命名:一曰盂口长颈瓶,依其造型而得名;二曰堆塑人物龙虎瓶,据其装饰也。

该器盂口长颈,鼓腹大平底,造型挺秀而稳重,为后世瓶类器物造型奠定了基础。而其颈肩部堆塑的纹饰,更是丰富而瑰奇,龙与虎分别被驯兽人牵引鞭策,匍匐温驯,另有灵猴兽头、仙鹤飞鸟、错落布置,形神俱足,为成熟期黑釉瓷之精品佳作。

东汉越窑褐釉虎子

器身呈筒状,圆口,旁塑有侧仰的虎头,雕刻细致,四肢呈卧伏状,器腹刻弯曲的线条来表现毛发,提梁平弧,上为绳索样纹,又似上翘的虎尾。除器底部外,均施酱褐色釉,釉层光润亮泽。

越窑:

在传统意义上,越窑是指唐宋时期以浙江慈溪上林湖为中心产区的瓷窑体系。1982年出版的《中国陶瓷史》又将六朝青瓷以及商周原始瓷也纳入了越窑范畴。因此越窑这一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范畴,蕴含十分丰富的内涵。

而唐宋越窑,则是越窑的鼎盛时期和风华渊薮。其时限从中晚唐一直延续到宋代,而其主要窑场则在慈溪上林湖、上虞窑寺前一带。这时的越窑,不仅生产规模大,生产性质也趋多样化,有国内消费和对外贸易之别,而且每一朝代,均有为官府乃至皇室宫廷生产贡瓷的窑口,它们的产品,工艺精绝,如脍炙人口的秘色瓷乃时代的巅峰之作。堪称风华绝代。南宋中期前后,随着杭州南宋官窑的设立和浙南山区龙泉窑的迅速崛起,风光无限的越窑华丽转身,走进历史。

唐宋越窑青瓷:

在二十五史中,吴越国是细枝末节,是浅滩小湾,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更以唐宋时期一笔带述,不见痕迹。然吴越国王贵柔守雌,保境安民,奉坲事北,纳土归宋,并对越窑青瓷臻于巅峰厥功至伟,诚如陈万里先生所言:“本来越窑之大量生产,以及可以做到这样的精妙,完全是由吴越王的促进,以后衰落又完全受到政治的关系。”吴越国时期越窑青瓷产庞大,形成了以慈溪上林湖、上虞窑寺前、宁波东钱湖等地为核心的众多窑场,其中进贡中原王朝的高档青瓷,冠以“秘色”之名而誉满天下。

新安海底元代沉船:

元代中期以后,中外交通的便利,多元文化的融合,特别是海湾市场的巨大需求,使得龙泉窑的生产规模迅速发展扩大,它的产品沿瓯江运抵明州(宁波)、温州等通商口岸,再销往亚、非、欧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1975年韩国新安海底元代沉船,打捞出两万多件瓷器,其中龙泉青瓷就占了一万多件,足以反映龙泉青瓷在元代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和惊人数量,以至于在当今世界各大博物馆中几乎都能看到龙泉窑青瓷。

瓯窑:

由于古籍讹传,将东晋杜育《荈赋》中“器泽陶简,出自东隅”句误为“器泽陶拣,出于东瓯”,故明清以来便有东瓯窑之说,简称瓯窑。

东瓯为今温州瓯江流域一带,这一地区有着丰富的古代窑业遗存。其中永嘉之东晋夏甓山窑址,因就地取材的关系,其产品较同时期越窑青瓷,胎较白,釉色则白中闪亮,而其褐彩装饰也更为丰富多样。北宋温州西山窑,也有鲜明的个性风貌,与同时期的越窑有所区分。北宋以降,其区域内的窑业则几乎为龙泉窑系所覆盖。

春风化雨,异彩纷呈:

十三世纪,蒙元帝国的铁骑横扫亚欧大陆,改变了世界文明史的发展方向。随着南宋王朝的最终覆灭,曾经登峰造极的华夏民族文化也进入了历史的拐点。

古瓷尚青,清雅内敛,而元人尚白,粗犷放达。青花瓷已然步入瓷坛,成为新的主角。明清两代,朝廷效法宋代官窑制度,在江西景德镇御窑厂生产宫廷用瓷,一时精英荟萃,穷工极巧,各种彩瓷,姹紫嫣红,缤纷绚烂,再续瓷器大国的瑰丽和神奇。

浙江,这个瓷器的发源地和生产中心,当他在明代中期为朝廷完成最后一批宫廷用瓷的生产任务后,便蔼然谢幕。

凤凰涅槃,景德镇的熊熊窑火正是其薪火的传承,一件件异彩的瓷器则是其血脉的绵延。

莹洁·白瓷:

“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坠,轻如云魄起。”这首唐诗反应的是当时的邢窑白瓷与越窑青瓷南北对峙平分天下的局面。曾经的南方青瓷一枝独秀不复存在。唐宋更替,定窑取代邢窑,白瓷在烧制上精益求精,影响不断扩大。宋室南渡,景德镇窑青白瓷异军突起,正式南北白瓷技艺融合的结晶。

明清之际,德化窑白瓷独树一帜,体现了白瓷蕴含的无限生机,它们也是那么的卓越和优秀,与青瓷彼此假借,相互促进,成为支撑我国瓷业大厦的两大支柱。白瓷的产生和发展丰富了瓷器的品种和工艺技术,并为元明以后的彩瓷繁荣奠定了基础。

幽雅·青花:

青花瓷是以钴为着色剂的釉下彩装饰瓷,洁白的釉面下映现出兰色的花纹,幽静娴雅,成为明清以来瓷器王国的主导品种。这种主导地位,不仅仅在于纯青花为饰的品种数量众多,延续久远,而且在于别的彩装饰瓷器也往往离不开青花装饰的铺垫和衬托,故而有青花釉里红、青花五彩的称谓,而斗彩以青花为轮廓线,粉彩以青花为辅助底纹,即使是一些颜色釉品种,也需要青花在器底书写款识。

古瓷尚青,而元人尚白,青花瓷在元代横空出世,其地位和影响也同蒙元帝国的异军突起密切相关的。但中国人喜爱青花瓷,“宣德青花成化斗彩”之脍炙人口便是最好的证明。从此青花瓷融入汉民族之审美观,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标志。

二楼逛累了可以在这里休息会儿,看看西湖窗外风光

绚烂·彩瓷:

青花瓷是成熟的彩瓷,然蓝白两色,仿佛水墨山水,素雅而非绚烂。青花有了,然后是釉里红。这种釉下红彩呈色欠佳,古人另辟蹊径,发明了釉上矾红彩。以此为基础,不断地开拓创新,拥有了更多的色彩。这种色彩是描绘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的,然后再入窑低温烘烤而成,故称之为釉上彩。

在明代,匠师将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这两种装饰相结合,创造出了斗彩、五彩等品种,从而使中国瓷器迎来了绚烂的画面。

到了清代,康雍两朝以珐琅彩的引用和粉彩的发明为重要标志,景德镇御窑厂达到历史巅峰。从此各种色彩信手拈来,釉面与纹饰彼此映衬互相烘托,师法造化而巧夺天工。这种绚烂富丽,繁复热闹,不仅属于明清两代,而且属于每一件瓷器个体。

关山尽度·工艺美术陈列:

重华绮芳·宋元明清漆器艺术陈列: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天然漆的国家。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等新时期时代遗址出土物中,均有比例很少的精美漆器,表明早在远古时期,漆器即伴随浙江先民初始的脚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进入文明时代,漆器制作与时俱进,日臻精美。楚汉漆器瑰丽神奇,谱写了这一时期漆器工艺的灿烂篇章。两宋时期,诸艺毕备,种类齐全。浙江漆器再领时代风骚。温州、杭州,南北呼应,形成两大生产中心。浙漆誉称“天下第一”。异彩纷呈的漆器行销全国,更在首都汴京和临安的繁华地段开铺设号,成为达官显贵者追慕的高档消费品。元代漆器承前启后。杭州与嘉兴皆是著名的漆器产地,嘉兴西塘更是名家辈出,张成、杨茂以雕漆著称,彭君宝以闻名。他们的作为,不仅成就了元代在漆器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而且为明清两代宫廷漆艺的精进和辉煌树立了标杆,奠定了基础。

浙籍港商曹其镛夫妇,搏击商海,情系桑梓;雅好收藏,独钟漆艺。重华绮芳,叹为观止。化私为公,春秋大义,山高水长,后继有人!特辟陈列,襄其盛事。

常书鸿美术馆:

黄宾虹艺术馆:

展馆外景浙博孤山馆区主要就是这几大展馆,想要看精品的话建议去武林馆区,那边的展品更为丰富一些。

文澜阁:

因为文澜阁现属浙江省博物馆,再加上为了有良好的游览动线,所以文澜阁的正门被设置为出口,只出不进,想要游览文澜阁需从浙江省博物馆的正门进入,然后左拐就能进入文澜阁了。友情提示,省博一人一天限进一次。

清乾隆皇帝,即位之初就下诏搜访遗书,并下令儒臣校勘《十三经》等经典。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乾隆帝正式批准大学士刘统勋等人议定的辑校《永乐大典》章程,并下令“将来办理成编时,著名《四库全书》”。随后,纪晓岚、陆锡熊、孙士毅等三人被任命为总纂官,并从翰林中选了数人组成了四库全书的编纂班子——四库馆。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春,第一部《四库全书》编撰并抄录完成。全书共收书3461种、79309卷、36381册,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分。《四库全书》告成,当时先抄四部,分藏紫禁城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文溯阁、热河文津阁北四阁”。后乾隆皇帝因“江浙人文渊数,允宜广布,以光文昭”,又命续抄三部,分藏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是为“南三阁”。

文澜阁为清代乾隆年间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造的全国七大书阁之一,也是江南三阁中唯一幸存的一阁。其整体建筑包括门厅、厢房、门厅前庭院、门厅后假山、御座坊、水池轩廊与长廊、趣亭、大御碑亭、光绪御碑亭和藏书楼主楼,总建筑面积约达1750平方米;主体建筑前凿池蓄水,水与西湖相通。在中轴线上,自北而南为主阁、水池、御座坊、假山、垂花门,其东西又对称布置御碑亭、月台、游廊、趣亭。

文澜阁坐北朝南,第一进原为垂花门,二进门厅,入内即是一座玲珑剔透的假山,其旁一泓清流沿山而过。山顶东、西各建小亭一座,山后为平厅,西侧有回廊,直达三进文澜阁。平厅与文澜阁之间有一方池,以假山围砌,花木点缀,池中独树一峰,名曰仙人峰,又称美女峰。池东有御碑亭,御碑为乾隆兴建江浙三阁之诏谕。亭后,文澜阁东又一御碑亭,亭内为光绪帝题“文澜阁”三字御碑一通。池西为游廊,四周围墙环绕,有垂花门可供出入。

文澜阁主体建筑仿浙江宁波天一阁形式,是重檐歇山式建筑,为结构六开间楼房,外观二层,中间有一夹层,实际上是三层楼房。顶层通作一间,取“天一生水”之意,底层六间,取“地六成之”之义。

文澜阁建于高56厘米的台基上,东西24.5米,南北13.80米,约826平方米。楼正中悬挂光绪御书“文澜阁”匾额。阁东为太乙分清室。阁之东另筑屋三楹,名太乙分青室,四周筑围墙。太乙分清室前有罗汉堂,原为圣因寺建筑。

文澜阁是一处典型的江南庭院建筑群,也有皇家建筑均衡对称、庄重严谨的特点。园林布局的主要特点是顺应地势的高下,适当点缀亭榭、曲廊、水池、叠石之类的建筑物,并借助小桥,使之互相贯通。园内亭廊、池桥、假山叠石互为凭借,贯通一起,把藏书楼营造成清出雅致的江南园林。

文澜阁文物遗存有光绪御碑。光绪御碑位于文澜阁主楼的东侧小碑亭内,碑亭为四方攒尖顶。光绪御碑正面刻有光绪帝亲题“文澜阁”三个字。碑背面刻有清光绪五年(1879年)秋,谭钟麟调任浙江巡抚加兵部尚书衔时,奏请的匾额。此碑文由乾隆撰,谭钟麟正书。此碑文为清光绪时期拓本。

文澜阁,原为清康熙帝南巡时,在孤山兴建的行宫。

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为圣因寺。

清乾隆十六年(1738年),分圣因寺为二,复建行宫。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始纂修《四库全书》,历时十年始成。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将圣因寺旁原藏《古今图书集成》之藏经阁改建文澜阁。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文澜阁建成。

清乾隆五十二年夏起,陆续将誊抄完成的《四库全书》运抵杭,交藏文澜阁。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九月下旬,太平军攻入杭州城时,文澜阁因无人管理,部分藏书散失。其时杭州乡贤丁申、丁丙兄弟合力抢救,收集散失之图书,绕道运至上海保存。

清光绪七年(1881年),文澜阁重建,原址筑阁三层复其旧观,增建二宫门、东西角门、左右边门、待漏房等,并添造假山一座,上有月台、趣亭。

清同治年间,文澜阁藏书运回杭州,继续回收散失之残书,同时进行补抄。先后七年,雇员百余人,耗资五万余元,方至3396种,34769册。

清宣统三年(1911年),文澜阁《四库全书》迁至浙江图书馆收藏。

辛亥革命后,浙江图书馆馆长钱恂和张宗祥又发起补抄,终于基本上恢复原貌。

民国十八年(1929年),文澜阁借给西湖博览会使用后,拨归浙江博物馆。

1952年,文澜阁进行过维修。

1974年8月13日,文澜阁附属建筑太乙分青室被烧毁,现存太乙分青室系1984年重建。

1981~1983年,文澜阁重建。

1993年,文澜阁大修。

2006年3月起,因文澜阁所处地理环境潮湿,建筑残损较为严重,浙江省博物馆负责对文澜阁进行修缮。

2013年6月8日,文澜阁重新开放。

罗汉堂:

罗汉堂前的小花园罗汉堂沿着连廊往深处走去回望罗汉堂的小花园

假山障景:

出了罗汉堂,迎面而来的就是用太湖石堆砌而成的假山虽然有台阶,但是为了安全起见,也是不允许上去的假山上的台基,在清代上面可能会有个小亭子吧垂花门

御座房:

穿过假山门洞往右拐,就是御座房了(左拐是出去)假山另一侧的亭子展厅展示陈列着部分文物和历史资料四库全书样本,实际上的四库全书可不止有四册噢,一整套总共有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收录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36000余册,约八亿字。

方池与仙人峰:

出了第一间展厅,就到了文澜阁主殿前了,大殿前面是一方池水,水中有假山,最大的这个,叫仙人峰全貌水中有锦鲤和野鸭,野鸭不是本地的,是来杭过冬的,甚至可能都不是本国的右侧的御碑亭,亭中有碑文透过连廊可以看到先前看到的假山上的亭子

文澜阁主殿:

此时桂花已经香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该谢了呆萌正殿内景一处小景,维护得不是很用心

御碑亭:

光绪碑亭:

太乙分青室:

太乙分青室南边是罗汉堂这里曾经是太乙分青室,是士子抄阅和休息的地方,按天文分星而言,“太乙分青”寓意太乙星的东方,故而得名“太乙分青之室”。现作为清代文人雅居陈列开放。太乙分青室内景因为我已经去过浙博了,所以就选择原路返回,从文澜阁的正门出去,如果还需要去浙博逛逛的游客可以从这边出去

东厢房:

文澜阁垂花门外的东厢房

垂花门:

垂花门夏日的垂花门前院的造景展示

光华复旦牌坊:

原先是康熙年间一清朝行宫的牌坊,牌坊的修复是参照一幅西湖老照片上的实景进行的,这也是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两堤三岛”中恢复隐没的人文历史景观中的一个。光华复旦:源自《卿云歌》第二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意为“日月光华照耀,辉煌而又辉煌。”

中山公园(清行宫遗址):

中山公园门前的一对汉白玉狮子,是明代的遗物,左边的是雄狮,右边的是雌狮。1927年(民国1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命名。公园建在清朝御花园原址上,建有中山纪念林和中山纪念亭。园内布局十分巧妙,将天然(孤山景色)和人工(亭台幽径)结合一体。

孤山景色早在唐宋就已闻名。唐代有孤山寺,南宋时建西太乙宫、四圣延祥观,清代曾在此建行宫,康熙、乾隆南巡时都在这里住过。雍正时(1727年)改为圣因寺,与灵隐、昭庆、净慈三寺合称西湖四大丛林。

高处建有万菊亭、四照亭、团结亭,还有一处以湖石叠成的假山,远远望去,犹如浮动的朵朵青云,名为绿云径。石上嵌一诗碑,刻诗描绘孤山景色,并赞其为国内园林之绝胜。诗后有一方篆章政在养民,据说是乾隆所写。山后还有鸡毛信塑像、中山纪念亭、营造于 1929年的中山纪念林。

垂花门遗址:

清行宫的垂花门遗址

清行宫是清代多位帝王出行西湖时的居住之地,始建于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

它见证了18世纪上半叶清代康熙、乾隆南巡杭州,并对“西湖十景”进行“康熙钦定、乾隆题词”的史实,以及西湖景观因获得皇家推崇而再度振兴这一重要历史事件。整体院落座北朝南,南部为建筑院落,北部为因借孤山地形建造的后苑。院落和园林的整体格局基本保存,建筑遗迹较为丰富,包括院墙墙基、头宫门、垂花门遗址、楠木寝宫遗址、鹫香庭遗址、玉兰馆遗址等。后苑现存“行宫八景”的部分园林建筑遗迹,包括鹫香庭、玉兰馆、戏台、贮月泉、领要阁、御碑亭、绿云径、四照亭等。

抄手连廊遗址:

月台遗址:

奏事殿遗址:

栈道的两侧,种了两排柿子树,就是太高了,不知道甜不甜。

楠木寝宫遗址:

与清行宫一墙之隔的文澜阁

南洋华侨赈灾纪念亭:

南洋华侨赈灾纪念亭的武亭,这是一座亭阁式塔,除了浙江督军卢永祥为南洋华侨捐款赈灾的善举而提的“无疆之生”,还有中华民国总统黎元洪所提的“仁风扇越”和民国浙江省长张载扬提的“众善流芳”。南洋华侨赈灾纪念亭文亭

南洋华侨赈灾纪念亭,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南洋华侨捐款救济浙江灾民而建的。文亭刻有“善于人同”四字,以表达浙江人民对海外赤子的感谢之情。1988年8月8日强台风袭击杭州,文亭被东侧大树倒下压塌,日本静冈县中日友好协会得知西湖风灾,特捐资抗灾,以表达日本友好情谊。1991年4月杭州市园林文物局用此捐款按原样重建此亭。(摘自亭边石碑)

孤山正北面的山崖上镌刻着“孤山”两个朱红大字,字高一米五,楷体,是南宋人的手笔。孤山 ,山虽不高,却是观赏西湖景色最佳之地(现在树都太高了,视野不太好)。山蛮矮的,孤山不高

玉兰馆遗址:

玉兰馆原为清乾隆帝御题“行宫八景”之一,此处原植玉兰数株,远望如琼枝玉树,故乾隆题曰:“玉兰馆”,并赋诗“对峙白琳树,迎阶为我开。判春标雅致,名馆称清裁。一晌教神往,他时待客来。举王非慕蔺,自分谢吟材。”现遗址展示部分包括玉兰馆台基、西厢房台基、庭院、戏台遗址。

这也算 遗迹吧

领要阁遗址:

领要阁原为清乾隆帝御题“行宫八景”之一。因湖山幽邃,不可胜穷,只能略观大意,差领其要。故乾隆题曰:“领要阁”。并赋诗题咏:“岚霭朝晡碧,湖山趣不穷。一时期领要,千古有高风。借问又峰侧,何殊六法中。惟观其大略,靖节许相同。”现存两组建筑台基。

全都只剩台基了,几百年后,只有石头能够留存下来

假山:

团结亭:

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在1927年建立了团结亭

四照亭:

四照亭

始建于1729年,为浙江都督李卫所建。其为攒尖顶琉璃瓦方形敞亭,四边有女墙栏,雍正皇帝曾御题“云峰四照”,李卫名“四照”,应为逢迎之举。

四照亭里,四面临风,近看可赏清行宫绮丽奢华的建筑;环顾远眺,可东望锦带白堤,南观潋滟西湖,西赏绵延群山,北览苍翠葛岭,各处美景尽收眼底。乾隆南巡时,便把此亭定为清代行宫八景之一。

厉鹗也登过此亭,并写下一首七言绝句《早春登孤山四照亭》:“涩蹬盘回竹尾斜,东风先入梵王家。吟筇更上梅多处,四照山光四照花。”

1956年因台风肆虐,四照亭被毁,后以原样重建,现在的石制须弥座台基为清代遗物。

万菊亭:

万菊亭万菊亭后的张又莱碑,没看懂……算了万菊亭前景

张又莱及万菊亭的由来:

张准(字又莱1880-1933),汉族,按张氏家谱在平字辈,故全名张平准,在工作中就用张准。其父即我祖父张治彬(宪颜),清朝在杭县任县丞。在张氏世系表中,表明杭州张平准(字又莱)与张平衡均是张氏弼公祖先的清河张氏世系,来自福建省。

张又莱(即我伯父)因其父去世较早,因此,家境并不好,但他在杭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秀,毕业后去日本留学三年,学成即回国,不久去北京工作,他靠自身勤奋、踏实的工作及聪明与才智步步升职,直升任海军总司令杜锡贵(杜是北洋直系军阀吴佩孚部下)的秘书长,海军中将,他曾无数次被嘉奖并获多枚勋章。他又是著名园艺家,对作诗、书法、中国花鸟画、印石、篆刻都很有造诣。在1926年南方国民革命军挥师北伐时,他看不惯官场的争权夺利,尔虞我诈,厌倦了这种混战生涯,不想再过样的生活,故早早辞职退役,选择回到杭州故乡过陶渊明式的生活。以后虽国民党白崇禧等曾请他出山就任要职,但他讲要过陶渊明式的生活而一一婉拒。

我出生前伯父早已去世,对他军旅生涯已不清楚,我只见过他威武的戎装大幅照片,他书、画、金石、摄影均很精通,我们小男孩对书、画、照片之类无兴趣,我与堂兄张天相(即张又莱之子)最爱玩他的有缎带各种勋章(直径在120-150毫米左右),从这可以看出他曾参加过不少战役,屡建战功。另外我们爱拿他的各种大小名贵印章玩,我父告诉我们这些都是鸡血冻石之类,很贵重,且不少是伯父所刻,千万别搞坏。但他的这—切在“文革”中均丢失。

杭州西湖赏菊历史很悠久,早在南宋时,杭州就成为艺菊的中心。到民国时候,文人雅士也极钟爱菊花。据民国十四年(1925)三月《西湖新指南》、民国十六年《杭州市政月刊》记载,杭州当时菊花最盛的地方有两处,一处为南屏山下的汪庄(即今天的西子宾馆所在地),安徽茶商、汪裕泰茶庄庄主汪自新在1927年建的别业,他的花园里曾广种菊花。杭城另一座以菊著称的宅子,即是张又菜1926年建的“万菊园”。

杭州第一次菊花展是在1928年秋季出现,由张义莱在其住处举办。当时张又莱在自己的住处,横紫城巷老宅的前、后花园及室内(老宅约有46间屋,除家人居住外,都做了菊花展览室)举办了杭州第一次菊展。展出品种达1100余种,其中珍种有400余种,深受杭州市民喜爱。伯父在菊展期还当场作菊画菊,赋菊诗。张又莱夫人郑梯云(即我之伯母)说:“当时参观菊展的人很多,展览会结束后,部分地板都被踩坏了,后来进行了修理、更换。”当时我父亲也积极地帮助其兄筹办菊展。

张又莱在家经常画菊、吟菊、赋菊诗、拍摄菊照。生前留有大量自己及名人赠与的字画,但这—切连同他的大幅肖象与他的各甜照片、勋章等在“文革”中被毁。

“万菊园”的经营还与伯父家的一位名叫胡生的花匠分不开,他们两人感情很好,伯父还出钱供他儿子读书并送他出国留洋。他们两人不断从国外引进并培养新的菊花品种,伯父不仅自己动手,还教自己的夫人及年幼女儿一起动手,享受养菊的乐趣。此外他在国内外还广收菊种及有关菊花的资料,亲自记载拍摄菊花的生长过程与种植经验及各种菊花的特色,因此培养出了很多好菊种。他还与我父亲在杭州湖墅半道红处购地为圃,不仅建有一个很大桃园,还种了很多菊花、毛竹等,张家人常去桃园享受一下陶渊明式休闲生活,对此我也有很深记忆。

当然“桃园”主要有几个佃户,他们以种菜、养鸡等为生,但不必交任何租金等费用,我们与他们也相处很好,他们逢年过节会进城(当时从半道红到我家叫进贼)送一些自己种在田间的蔬菜给我们家,以表感激。他们回去时,我们送了他们一些衣服食品等。

1933年伯父去世后,我父没时间没精力、财力继续经营花圃,为使菊花佳种不丢失并普及提高,决定将所存菊种、照片、画及有关资料全部捐赠给了杭州市政府,由于菊花原本都是花匠胡生管理的,他有丰富的经验与技术,所以把他也一并移交给政府了。当时杭州市政府为纪念张氏兄弟对杭州菊史的贡献及热心之举,在孤山建“万菊亭”,并在亭旁立碑记载这段史实(石碑在“文革”中被毁)。2007年7月,市园文局重新立碑纪念,成为杭州市历史文化的珍贵遗迹。(摘自杭州文史网)

西湖天下景:

真心觉得这亭子和周围的布景精巧,不管是什么角度去拍,它都是好看的,虽然我不懂园林,但是这一定不简单

这里是清行宫御花园的一角,也是文澜阁的后园。当年因太平天国运动,清行宫被烧毁了,这边因天然的山石水系所挡,幸免于难。

西湖天下景亭还是新白娘子传奇的取景地之一,白娘子和小青在西湖找遍了都找不到恩人,于是在这里休憩,一边说着观音大士指点的两句箴言:“有缘千里来相会,须往西湖高处寻”,一边就看到了站在断桥上的许仙,为后面丢金钗试人品、同舟游湖,下雨借伞打下了伏笔。不过西湖天下景亭远在孤山里,四周不是高墙就是山林,真实情况下是绝对不可能看到断桥上的许仙的,这里应该是把西湖天下景亭代替了断桥边的云水光中亭。

山上的万菊亭以前应该是没有栏杆的,会自然很多

《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

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

独专山水乐,付与宁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寻遂穷年。

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传。

至今清夜梦,耳目余芳鲜。

君持使者节,风采烁云烟。

清流与碧巘,安肯为君妍。

胡不屏骑従,暂借僧榻眠。

读我壁间诗,清凉洗烦煎。

策杖无道路,直造意所便。

应逢古渔父,苇间自延缘。

问道若有得,买鱼勿论钱。(西湖天下景取自于苏轼的这首诗)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此楹联,是民国陇右黄文中所提,只10个通俗易懂的单字,重叠起来,再一经排列,即道出了西湖四时景色,点景生情,饶有风趣,游人到此,每每留连驻足,反复吟咏,玩味无穷。细究此楹联,当有以下几种读法:

1、逐字顺读:“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2、将行书和草书分开读:“水山处明秀,晴雨时好奇。”

将叠字拆开读:

3、“水明山秀,水山处处明秀;晴好雨奇,晴雨时时好奇。”

4、“水处山处,水山明明秀秀;晴时雨时,晴雨好好奇奇。”

5、“水处明,山处秀,水山明秀;晴时好,雨时奇,晴雨好奇。”

6、“水山明,水山秀,处处明秀;晴雨好,晴雨奇,时时好奇。”

跳读:

7、“水处明,山处秀;晴时好,雨时奇。”

8、“水水处明秀,山山处明秀;晴晴时好奇,雨雨时好奇。”

停顿读:

9、“水水明,山山秀,处处明秀;晴晴好,雨雨奇,时时好奇。”

10、“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11、“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此联还运用了回环的修辞手法,所以还能倒读:

12、“秀秀明明处处山山水水;奇奇好好时时雨雨晴晴。”

这12种读法,不论用哪种,读起来都自然流畅,各有一番诗情画意,使人为这副楹联的精撰巧制而赞叹不已。

贮月泉:

贮月泉原为清乾隆帝御题“行宫八景”之一。此处原有泉出崖间,一泓曲池,水月清光,互相映发,故乾隆题词曰“贮月泉”,并赋诗: 乳窦贮天池,嫦娥小浴之。一泓清且浅,满魄静相宜。 未许鱼龙混,还欣松桂披。广寒合云表,消得夜眠迟。

浙江图书馆(孤山馆区):

浙江图书馆,是中国国内创办最早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是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是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评定的“一级图书馆”、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浙江省分中心、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浙江省分中心、长三角公共图书馆讲座联盟。

浙江图书馆创建于1900年,前身是杭州藏书楼,1909年浙江官书局并入,成立浙江图书馆;1951年接收藏书家刘承干捐赠的南浔嘉业堂藏书楼及藏书;1953年,确定使用“浙江图书馆”为馆名;2000年11月,浙江图书馆百年华诞之际,浙江图书馆新馆正式开馆。

截至2016年,浙江图书馆建筑总面积4.7万平方米,在全省各地设有24个分馆、29个流通站。馆藏文献共673.44万册(件)。其中,古籍线装书82.2万册,含善本15万册;报刊合订本90.77万册;馆藏雕版15万件;馆藏电子图书174.82万册;藏文古籍109种,其中15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包括文澜阁四库全书》、唐代敦煌藏文写卷《大乘无量寿宗要经》、清初三色手抄本《大藏经》(甘珠尔部分)、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木刻本、第五世达赖喇嘛的著作《药师经》,以及明代套色手抄本《圣三宝念要经》等。(摘自百度百科)

可惜了,不让进文澜书院,有一说一这字是真丑,文澜书院应该是跟浙江图书馆孤山馆区共用同一处办公点,但组织机构不同,它是一个现代书院,起交流研讨之用。

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等四人召集同人在孤山数峰阁旁买地筑室,创立印社。时值清末,金石研究和发展正处于鼎盛时期。众多的金石名家,有志于弘扬和发展国粹,在杭州的篆刻家王福庵丁辅之叶为铭吴隐等人相聚西湖,研讨印学。于是结社于孤山南麓西泠桥畔,“人以印集、社以地名”,取名“西泠印社”。吴昌硕为第一任社长。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当时清朝杭州府钱塘县均以官府批文登记备案。在印社初创的十年,四位创始人团结同仁,集资、规划,“买山立社”,先后建造了“仰贤亭”等九处园林建筑,印社初具规模。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国际性的研究印学、书画的民间艺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

西泠印社的全景地图

社址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南麓,东至白堤,西近西泠桥,北邻里西湖,南接外西湖。占地面积7090平方米,建筑面积1750平方米。印社建筑虽然没有传统的纵横格局,但亭台楼阁皆因山势高低而错落有致,一层叠一层,井然有序,堪称江南园林之佳作。 主要建筑有柏堂、竹阁、仰贤亭、还朴精庐等,均挂匾披联,室外摩崖凿石林立,名人墨迹触目可见。内建中国印学博物馆,收藏历代字画、印章多达六千余件。

1913年,举行了建社十周年纪念大会,正式定名西泠印社,修启(西泠印社成立启)立约(西泠印社社约),发展社员,公推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出任首任社长。印社经过十年的建设,初具规模,并开展了集会、展览、收藏、出版等一系列活动。盛名之下,精英云集,李叔同黄宾虹马一浮丰子恺吴湖帆商承祚等均为西泠印社社员,杨守敬盛宣怀康有为等为赞助社员。此后二十余年,西泠印社迅速发展,声望日隆,逐步确立了海内金石书画重镇的地位。受西泠印社影响,日本篆刻家河井仙郎、长尾甲也来中国进行交流并加入印社。河井荃庐、长尾甲等海外社员把源自中华的金石篆刻艺术带回国内,在日本、韩国创立了全国性的篆刻创作与研究团体。西泠印社促成、推动了周边汉字文化圈内篆刻创作与研究的产生、发展和繁荣。

1921年,印社同仁募赎“汉三老讳字忌日碑”,演义了一出爱国主义的壮举。

1927年,首任社长吴昌硕逝世,著名金石考古学家、故宫博物院院长、著名金石鉴赏家马衡继任社长。

从1904年到1949年的四十五年,印社经历了一个纯民间社团的辉煌和艰辛。这一时期,西泠印社共有正式社员61人,赞助社友10人,除王、丁、叶、吴四位创始人和吴昌硕、马衡两任社长外,还有李叔同胡菊邻经亨颐黄宾虹方介堪来楚生沙孟海等大家、学者以及两位日本篆刻家。

1951年,经沪、杭两地社员协商,将印社房产、土地等捐献政府,其园林由园管部门接收,文物等由省文管会保管。

1955年,第二任社长马衡逝世,享年75岁。

1957年,政府成立西泠印社筹备委员会,着手印社的恢复工作。张宗祥为主任,潘天寿、陈伯衡为副社长,诸乐三、沙孟海等4人为委员。在社址开辟金石书画门市部,在观乐楼设立《吴昌硕纪念室》。接待日本著名书道家青山杉雨一行来印社访问。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来印社访问的第一批日本客人。

1959年9月,杭州市文化局成立杭州书画社郭沫若为之题名。

1961年,西泠印社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认定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3年,印社召开六十周年纪念大会,海内外名家和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印社社员云集杭州。除上海国画院院长王个簃、沙孟海、马公愚方介堪韩登安等老社员外,新入社的都是当时全国最著名的书画篆刻大家,如江苏国画院院长傅抱石马一浮、上海书法篆刻学会主任沈尹默、潘天寿、程十发谢稚柳唐云等。大会通过了新的《西泠印社章程》,选举产生了近20人组成的首届理事会,选举张宗祥先生为第三任社长,潘天寿、傅抱石、王个簃等五人为副社长。举办了规模盛大的第二届历代金石书画作品展等。大会还收到了国家及文化部、全国文联领导人董必武郭沫若齐燕铭沈雁冰等人的题词和贺辞。自此,西泠印社恢复了雅集活动,定期邀集理事和社员来杭,研究印学、商量社务、观赏藏品,并经常组织社员进行篆刻书画创作,举办展览,还编辑出版了有关的金石书画出版物。

1965年,第三任社长张宗祥逝世,享年84岁。

1966年,“文革”开始,社址中部分造像及后山石坊遭毁,其他社藏文物及刻石因积极采取保护措施而未损。印社社团活动停滞。

1978年,国家批准西泠印社为正式出版单位。《革命胜迹印谱》出版,叶剑英副主席为印谱题名。

1979年,社刊《西泠艺丛》创刊。召开印社七十五周年纪念大会,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建人、国务院副总理王震发来贺词;李丰平王芳薛驹等领导出席大会。会议期间,沙孟海被推选为西泠印社社长,赵朴初为名誉社长,王个簃、方介堪、启功、诸乐三、钱君陶、程十发等为副社长,选举产生第二届理事会。自此,社团活动全面恢复,王个簃向印社捐献吴昌硕及明清大家书画三十件。1979年后,社团活动步入正轨,学术研究、对外交流、组织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文化影响扩大,规模空前繁荣。

1985年,社报《西泠艺报》创刊,沙孟海社长题写报名。

1988年,印社应邀赴日举办“西泠印社展”,展出轰动日本,盛况空前。举行建社八十五周年庆祝活动,选举第四届理事会,沙孟海继续担任社长,赵朴初继续担任名誉社长。

1990年,由西泠印社主办,全国122家印社参加的“全国印社篆刻联展”在杭州开幕,并到北京等十一个大城市巡回展出。

1992年,第四任社长沙孟海逝世,享年93岁。

1993年,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印社筹建中国印学博物馆”。印社召开建社九十周年纪念大会,选举第五届理事会,著名学者、书法家、佛教活动家、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当选为第五任社长,启功、方去疾、程十发、郭仲选等九人为副社长。

1999年,中国印学博物馆建成,正式对外开放。印社出版社立足改革,走出困境,喜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印社举办“第四届全国篆刻评展”。“西泠印社”商标和服务商标,被认定为“浙江省著名商标”。

2000年,第五任社长赵朴初逝世,享年93岁。

2001年,印社社址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建筑物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西泠印社已成为以社团为基础,兼具学术研究、艺术创作、图书出版、生产销售、展览交流、文物收藏和保护,集社团、事业、企业、出版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单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李瑞环李岚清乔石李铁映等曾亲临西泠印社视察和指导。

2002年10月,西泠印社六届五次理事会在杭州召开。会议选举启功先生为西泠印社第六任社长,增补王玉明、陈振濂为副社长。

2003年,西泠印社创社百年华诞,109个海内外印学社团汇聚孤山,共襄盛典。

2005年6月,第六任社长启功逝世,享年93岁。

2005年底,西泠印社拥有社员313人,分布于中国26个省(市)自治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和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法国、捷克、加拿大等国家。

2006年5月20日,西泠印社的金石篆刻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nolink">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国家工商总局认定“西泠印社”为中国驰名商标。

2009年,由西泠印社领衔申报的“中国篆刻艺术”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进一步确立了西泠印社作为篆刻传承代表组织和国际印学中心的地位。

2011年12月13日,西泠印社第八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推选饶宗颐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刘江当选为西泠印社执行社长。

2018年2月6日,第七任社长饶宗颐逝世,享年101岁。

2020年5月,入选首批“浙江文化印记”。(摘自百度百科)

园内布景

创社四英:

王福庵(1887——1960),初名寿祺,又名褆,字维季,号屈瓠,七十后自号持默老人,别署罗刹江民。斋称春住楼、糜砚斋。浙江杭州人,幼承家学,精算术,工二篆、八分。喜畜印,自称印佣。精篆印,力承浙派正脉,得浙派神髓,兼收众家之长,擅圆朱文,风格敦厚古雅。一生刻印二万余方,钤谱一百零三册,著有《福庵藏印》、《糜砚斋印存》等。又精研文学,著有《说文部属拾异》、《糜砚斋作篆通假》等。

丁辅之(1879——949),又名仁,原名仁友,字子修,号鹤庐,斋称小龙泓馆、守寒巢。浙江杭州人,后居上海。治印宗浙派,善商卜文,偶画蔬果,亦艳雅动人。家世以藏书闻海内,而收藏西泠八家刻印尤夥,嗜之成癖,抚拓无虚日,辑有《泉唐丁氏八家印谱》、《杭郡印辑》、《丁氏秦汉印绪》、《丁丑劫余印存》等。又潜研甲骨卜辞,著有《商卜文集联》、《商卜文集存》等。其建鹤庐,立浙派与皖派篆刻艺术代表人物丁敬、邓石如石像于社内。

叶为铭(1867——1948),又名为铭,字品三、盘新,号叶舟,斋名铁华庵、松石庐。原籍新州,世居杭州,遂为杭人。家藏金石文物甚富,往来交游多才艺之士,故于金石篆刻,颇多会心。善篆隶,能镌碑,工治印,宗法秦汉,融会浙派,精印石考据之学。编印《西泠印社三十年纪念刊》,著有《广印人传》、《列仙印玩》、《金石家传略》、《叶氏抚周秦玺印谱》、《铁华庵印集》等。

吴隐(1867——1922),原名金培,字石泉、石潜,号潜泉,又号遯盫,今作遁盫。斋称纂籀簃、松竹堂。浙江绍兴人。家贫,客杭,习镌碑版,擅刻印,治六书甚勤。篆刻模汉宗浙。书工篆、隶。善制印泥,精心研制“潜泉印泥”,后在沪经营书画篆刻用品,整理印谱印论,先后印行古铜、古砖、古陶、古泉等印存,又汇辑《遯盫印存》丛书二十五种、《印汇》一百五十二册等。另在社址营建遯盫、还朴精庐等建筑。

历任社长:

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卿,初字香圃,又字苍石、仓石、昌硕,一作昌石,号缶庐。浙江湖州安吉县人,寓居上海。1913年被公推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诗书画印博采众长,自成一家,被誉为四绝,为纵跨近、现代的杰出艺术大师。书法初师颜真卿,后法钟繇、王羲之,得力于 石鼓文,笔力 遒劲,气势磅礴。篆刻钝刀直入,苍劲雄浑。他将书法、篆刻的行笔、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独特的画风,对后人产生极大的影响。著有《红木瓜馆初草》、《元盖庐诗集》、《缶庐别存》等。

马衡(1881——1955),字叔平,别署凡将斋,浙江鄞县人,寓居北京。1947年被推为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长。现代著名的金石书画家、篆刻家、印学家、鉴赏家、考古专家。早年曾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考古学研究室主任、故宫博物院古物馆副馆长、故宫博物院院长等职。建国后任全国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著有《金石学概要》、《中国铜器时代戈戟之研究》、《凡将斋印存》等。

张宗祥(1882——1965),原名思曾,字阆声,别号假山,又署铁如意馆主。浙江海宁人。1963年被选为西泠印社第三任社长。著名书法家、版本学家,亦善绘画,擅长古籍校勘。曾先后担任北京大理院推事兼清华学堂教员,浙江军政府教育司中等教育课课长,浙江教育厅厅长。建国后,任浙江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美协浙江分会副主席,浙江省政协常委等职。著有《说郛》、《铁如意馆手抄目录》、《冷僧书画集》等。

沙孟海(1900——1993),原名文若,号石荒、沙村、兰沙、僧郛、孟公。浙江鄞县人,居杭州。1979年被选为西泠印社第四任社长。著名学者,文学泰斗。曾先后担任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南京中央大学秘书,教育部秘书等职。建国后,历任浙江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终身教授,浙江省考古学会名誉会长浙江省政协委员等职。著有《浙江新石器时代文物图录》、《印学史》、《沙孟海书法集》等。

赵朴初(1907——2000),安徽太湖人,居北京。1993年任西泠印社第五任社长。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曾任华北军政委员会民政部副部长、人事部副部长,上海市人民政府政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协会副主席,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名誉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等职。1996年,他闻讯《西泠艺丛》即将复刊,寄来5000元人民币资助。1997年为筹建中国印学博物馆,他上书国家有关部门建议给予扶持,并为中国印学博物馆题写馆名。

启功(1912——2005),姓爱新觉罗,字元白,满族,居北京。2002年10月任西泠印社第六任社长。著名书画家、文物鉴赏家。早年受业于著名史学家陈垣,长期从事中国美术史、中国文学史、中国历代散文、历史诗选和唐宋词教学和研究,他的书法、绘画、旧体诗词亦享誉国内外,有诗、书、画“三绝”之称。曾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常委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著有《古体字体论稿》、《汉语现象论丛》、《启功书画留影册》等。

饶宗颐(1917——2018),字伯濂、伯子,号选堂,又号固庵,广东潮州人,现居香港,2011年当选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他学贯中西,著作等身,通晓多种语言,素有国学大师、汉学家之称,对敦煌学、古文字学、词学、考古学、文献等多个领域均有精深研究。曾多次举办书画艺术展,出版书画集多种,擅山水画,书法根植于金石文字。历任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耶鲁大学、日本京都大学等著名高校教授和法国远东学院院士等职,曾获法国文化部颁发的高等艺术文化勋章、香港区政府颁发的大紫荆勋章等多种奖项。现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暨艺术系伟伦荣誉艺术讲座教授、中国语言及文学系荣休教授,以及中国文化研究所顾问。

莲池:

印社一层的主要建筑和景观池后是柏堂,右手边靠前是西泠印社全景图,靠后是印人书廊西泠印社建社八十二周年纪念社员提名池中的锦鲤

原名小莲池、小方壶。清光绪二年(1876)丁申、丁丙兄弟移建竹阁时掘筑。1953年填埋。1979年重浚。中立假山,上刻李伏雨所书“莲泉”。池水清澈,金鲤嬉游,夏莲冬梅,相映成趣。

莲泉

竹阁:

照片中左侧的那间,忘记拍照片了,下次补上

宋·姜夔卜算子》词之三:“凉观酒初醒,竹阁吟纔就。”清·张岱西湖梦寻·西湖中路·六一泉》:“六一泉在孤山之南,一名竹阁,一名勤公讲堂。宋元祐六年(指1091年),东坡先生与会勤上人同哭欧阳公处也。”

现存竹阁为清光绪二年(1876)重建。位置在莲池左侧,柏堂右前方。寻其历史上溯唐代。其兴衰变迁,文献多有记载。据《咸淳临安志》载:“旧在广化寺,柏堂后有小阁,多植竹,白公每其间,遂以名。”《西湖志》载竹阁原为唐代古迹,相传为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命人所筑。“小阁多植竹,白公(居易)每偃息其间,遂以名。”白居易还著有《宿竹阁诗》,诗曰:“晚坐松檐下,宵眠竹阁间。清虚当服药,幽独抵归山。巧未能胜拙,忙应不及闲。无劳别修道,只此是玄关。”苏东坡也曾题诗曰:“柏堂南畔竹如云,此阁何人是主人。但遣先生披鹤氅,不须更画乐天真。” 《钱塘县志》亦有记载:“旧在孤山,杭人因祀白公于此,宋徒置北山方化院,而阁已废。明嘉靖二十四年,太守陈一贯又建,仍祠白公。”

竹阁的建筑不甚规则,是一座坐北朝南面阔三间、时宜深三间的清式建筑。正门额枋上“竹阁”二字匾额,是浙江著名书画家诸乐三先生篆书。两旁楹联“以文会友,与古为徒”由丁上左撰写,是已故副社长王个簃先生的行书。竹阁现为印社展览场所之一。(摘自百度百科)

印人印廊:

印人印廊

始建年代不详,廊首“印人印廊”石碑,由刘江所书。1998年印社95周年庆时改墙为廊,沿围墙铺架了单坡屋面,并用柱子支撑。其中在印廊的中段还开了一扇小圆门,现门已被封。廊内共展示自明清至现代的名家印蜕47方(含边款),有文彭、何震、高凤翰、汪士慎、丁敬、蒋仁、黄易、邓石如、巴慰祖、陈鸿寿、赵之琛、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乔大壮、李叔同、沙孟海、傅抱石、方介堪、来楚生等40余人的篆刻作品。为方便游客参观,现刻石上覆盖有拓片,并用黑、朱两色区分印面和边款。同时在刻石上罩了玻璃镜框,保护拓片和刻石。

印廊在建筑构造上东与竹阁相连,北又和数峰阁相连,是一面阔五间的建筑。印人印廊的南墙有一块《重浚西湖并复柏堂竹阁记》的石碑,为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四月抚浙使者长白三宝撰并书。(摘自百度百科)

石鼓文印人印廊尽头就是影音室,右边那栋建筑是柏堂柏堂与竹阁

影音室:

影音室,会播放一些关于金石篆刻和西泠印社的视频

柏堂:

柏堂

柏堂是西泠印社第一建筑群中的主要建筑,位于竹阁东、莲池北。据《咸淳临安志》载:“陈文帝天嘉二年建广化寺,寺有当时所植二柏,其一已枯。宋 释 志诠 所作之堂。宋苏东坡作孤山二咏序云:柏二株,其一为人所薪,山下老人自为儿时见其枯矣,然坚悍如金石,愈于未枯者,僧志诠作堂于其侧名曰柏堂。”此为柏堂最早源起。苏东坡有诗咏之, “道人手种几生前,鹤骨龙姿尚宛然。双干一先神物化,九朝三见太平年。忽惊华构依岩出,乞与嘉名到处传。此柏未枯君记取,灰心聊伴小乘禅。”高度赞誉了堂前古柏坚悍如金石的风骨。(摘自百度百科)

西泠印社志稿》载:“原迹久圯,清光绪二年重建,俞樾题额。”堂前柏树为1983年西泠印社八十周年纪念会时补种。柏堂大门门楣上挂有首任社长吴昌硕所题隶书匾额“西泠印社”。旁有对联“旧雨新雨西泠桥畔各题襟溯两汉渊源籍征鸿雪,文泉印泉四照阁边同剔藓挹孤山苍翠合仰名贤”,对联由沙孟海原撰,后由社员胡宗成所撰。室内陈设按江南厅堂布置,家具多为仿明式,配以木刻对联、各式绘画。厅堂坎窗间嵌有大型人物画屏风,画中人物为印社四创始人和前后五任社长,以西泠印社孤山社址为背景,人称“西泠先贤图”,为印社社员吴永良所画。屏风上方悬有 “柏堂”匾额,为清代文学家俞曲园手书,旁边有一对联“大好湖山归管领,无边风月任平章”。大厅中间的两排柱子上又分别悬有两副对联,近门一侧在大门背后的为“易雨易晴静观自得,尽善尽美为乐至斯”,再后的对联为“访三老碑亭东汉文留遗迹在,问八家金石西泠社近断桥边”。此外,在柏堂四周墙上还悬挂有印社四位创始人和前后六任社长的人物喷墨画,同时还配有文字介绍。(摘自百度百科)

孤山寺旧址:

南朝天嘉元年(560年):由天竺僧持辟支佛颔骨舍利建塔开山创建,亦名永福寺,有天竺僧持辟支佛骨舍利至杭,于孤山筑西阁,建永福寺,立辟支塔。有1400余年历史。是西湖畔有文字可考的最古老的寺庙。【《咸淳临安志》卷之七十九(寺观五)记载:“广化院,在北山,旧在孤山,天嘉元年建,名永福,大中祥符改今额,有白公竹阁,柏堂,水鉴堂,涵辉亭,凌云阁,金沙井,辟支佛骨塔……永福慧琳和尚塔。”】

竹阁:据《咸淳临安志》载:“旧在广化寺,柏堂后有小阁,多植竹,白公每其间,遂以名。”竹阁相传最初为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772—846年)所筑,其曾作《宿竹阁诗》:“晚坐松檐下,宵眠竹阁间。清虚当服药,幽独抵归山。巧未能胜拙,忙应不及闲。无劳别修道,即此是玄关。”阁后废圮,明嘉靖二十四年(1546年),太守陈一贯重建,祀白公。

柏堂:据《咸淳临安志》载:“陈文帝天嘉二年建广化寺,寺有当时所植二柏,其一已枯。宋释志诠所作之堂。”由孤山寺(北宋改名广化寺)僧志铨创建于宋(960—1279年),柏堂因树而得名,源于陈朝(557—589年)孤山寺的两株柏树。原迹久圮,现存柏堂为清光绪二年(1876年)丁申、丁丙兄弟捐资所建,俞樾题额,现为印社社史厅。

唐代长庆二年(822年):时任杭州刺史的白居易建竹阁,作《钱塘湖春行》、《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孤山寺遇雨》、《宿竹阁》、《竹楼宿》等诗文。

唐代长庆四年(824年):白居易挚友、从宰相退任浙东观察使兼越州刺史的元稹应邀游孤山寺作《永福寺石壁法华经记》。

唐代会昌五年 (845年):武宗会昌灭法,遭兵燹(xiǎn),寺圮(pǐ)。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僧人方简在孤山寺废墟上重建寺观,改额广化寺,复建辟支佛骨塔、竹阁、柏堂、水鉴堂、涵辉亭、凌云阁、金沙井诸胜。

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寺僧志诠建柏堂,时任杭州通判的苏东坡作《孤山二咏并引﹒柏堂﹒竹阁》等诗文。

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宋高宗皇帝赵构下旨改建孤山寺等为皇家道观四圣延祥观,孤山寺等被迁至北山。淳佑十二年(1252年)太史局请宋理宗赵昀旨扩建四圣延祥观为西太乙宫,改凉堂为西太乙宫正殿黄庭殿。

元代至元十四年(1277年):妖僧杨琏真伽改为万寿寺,元末毁。

明朝洪武初年:刘基复建,岁久倾圮。

明代天顺三年(1458年):杭州郡守胡浚迁回竹阁(又名三贤堂、四贤堂)于孤山旧址

明代崇祯十七年(1644年):杭人在其外建数峰阁,水部陈调元再次重建,并将汉至明代的名贤都列在其中祭祀,仍然称为广化寺。

清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重浚西湖并复建孤山寺柏堂、竹阁,时任浙江巡抚三宝撰书《重浚西湖并复柏堂竹阁记》并刻碑(石碑于2016年西泠印社移于数峰阁遗址东侧)。

清代咸丰十年(1861年):毁于太平军火烧。

清代光绪二年(1876年):丁申、丁丙兄弟捐资移建和复建竹阁、柏堂等建筑,开挖小莲池。现存西泠印社内。

清代光绪三年(1877年):丁丙、丁申兄弟捐资建蒋果敏公祠。

清代光绪六年(1880年):由僧人募建广化寺大雄宝殿,经两任主持,始完其事。重修后的广化寺已不如当年之气派,其大门沿马路仅楼上、楼下三间。再后来竹阁、柏堂也逐渐与广化寺分离,转同蒋果敏公祠连成一片,并逐渐过渡为西泠印社初创时的活动场所之一。

新中国1952年:孤山寺(广化寺)仍有房屋36间、常住2人。

解放后:一度作为培养春兰的基地,称杭州兰苑。朱德委员长曾来此地看兰花。“……松木场花圃无处安放,领导决定放在广化寺。广化寺在孤山的南面,楼外楼之西。朱德委员长喜爱养兰。他来广化寺看到有这么多兰花非常高兴,鼓励再发展。于是陈皓先生就与诸友仁他们出去收兰花了。好在诸友仁记得很多老客户,成效非常好。广化寺的兰花数量迅速上升,品种也多起来了。”

新中国1957年:孤山寺(广化寺)大殿因大梁被白蚁蚀空而拆除,孤山寺(广化寺)遗存的竹阁、柏堂为西泠印社使用。

与孤山寺有关的诗词: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

唐·白居易

山榴花似结红巾,容艳新妍占断春。

色相故关行地道,香尘拟触坐禅人。

瞿昙弟子君知否。恐是天魔女化身。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唐·白居易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

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淡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水中央。

孤山寺遇雨诗

唐·白居易

拂波云色重,洒叶雨声繁。

水鹭双飞起,风荷一向翻。

空蒙连北岸,萧飒入东轩。

或拟湖中宿,留船在寺门。

宿竹阁

唐·白居易

晚坐松檐下,宵眠竹阁间。

清虚当服药,幽独抵归山。

巧未能胜拙,忙应不及闲。

无劳别修道,即此是玄关。

竹楼宿

唐·白居易

小书楼下千竿竹,深火炉前一盏灯。

此处与谁相伴宿,烧丹道士坐禅僧。

题杭州孤山寺

唐·张祜

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

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

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

犹忆西窗月,钟声在北林。

孤山寺

北宋·林逋(字和靖)

云峰水树南朝寺,只隔丛篁作并邻。

破殿静披齑臼古,斋房闲试酪奴春。

白公睡阁幽如画,张祜诗牌妙入神。

乘兴醉来拖木突,翠苔苍薛百磷磷。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北宋·林逋(字和靖)

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祇待重来看雪天。

孤山二咏并引

北宋·苏轼

孤山有陈时柏二株。其一为人所薪,山下老人自为儿时,已见其枯矣,然坚悍如金石,愈于未枯者。僧志诠作堂于其侧,名之曰柏堂。堂与白公居易竹阁相连属。余作二诗以记之。

柏堂

道人手种几生前,鹤骨龙姿尚宛然。

双干一先神物化,九朝三见太平年。

忽惊华构依岩出,乞与佳名到处传。

此柏未枯君记取,灰心聊伴小乘禅。

竹阁

海山兜率两茫然,古寺无人竹满轩。

白鹤不留归后语,苍龙犹是种时孙。

两丛却似萧郎笔,十亩空怀渭上村。

欲把新诗问遗像,病维摩诘更无言。

竹阁见忆

北宋·苏轼

柏堂南畔竹如云,此阁何人是主人。

但遣先生披鹤氅,不须更画乐天真。

《西太乙宫》

南宋·周密

蕊宫广殿号黄庭,突兀浮云最上层。

五福贵神留不住,水堂空照九枝灯。

印人书廊:

印人书廊

印人书廊(东庑廊):书廊位于杭州西泠印社柏堂之东,和印廊一样建于何时不详。书廊在构造上和印廊稍有区别,是为双凹字形的六开间建筑,廊间有美人靠可供游人休息之用。廊前有细流流向莲池,廊的入口端有太湖石小桥与入园小道相通。

始建年代不详,1993年辟为书廊。廊首“印人书廊”石碑由启功所书。1983年印社80周年庆时廊子大修,大修后重置书法刻石,1993年正式辟为“印人书廊”。廊内南入口为有启功先生1993年题“印人书廊”四字。廊内的主要展示书法刻石,计有丁敬、蒋仁、奚冈、黄易、邓石如、陈豫钟、陈鸿寿、吴让之、赵之琛、钱松、徐三庚、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马衡、张宗祥、沙孟海等著名印人的书法作品17件。在保护手段上与印廊内的刻石一致,罩有镜框。书廊北端置有沙孟海先生撰并书的《印社八十五周年碑记》,日本籍社员河井仙郎1906年撰、古村熹斋书《西泠印社记》。

《印社八十五周年碑记》碑高160厘米,宽60厘米,全文714字,记述了西泠印社自1904年成立到1988年之间的历史。两碑皆立于书廊北端。(摘自百度百科)

前山石坊:

穿过印廊,绕到柏堂后面就到前山石坊了前山石坊

1923年西泠印社成立二十周年时立,“藉导游人登山之兴”。坊额上“西泠印社”为张祖翼所书,两旁石柱上刻丁仁撰句、叶铭书篆字楹联:“石藏东汉名三老,社结西泠纪廿年。”石坊右下方崖壁有“渐入佳境”题刻。

山上随处散落摆放着篆刻古迹

石交亭:

石交亭

建于1912年,为西泠印社早期建筑之一,由创始人叶铭倡议构建,石交亭取名寓意“结交金石”之意。亭额为印社社员赖少其所题。杭人王毓岱《石交亭记》曰:“宇宙间万物惟石最古,自有天地以来便有此石。……惟石不能言而好古者咸愿与之交。……所谓印人者皆石交也。琢之、磨之,攻之、错之……” 1982年西泠印社建社八十周年和2003年西泠印社百年社庆前夕曾作两次大修。现为毛杉木六角亭,亭内正中放置一张石圆桌和四条石鼓凳,供游客休憩之用。

石交亭右上岩壁刻有篆书“静观” 二字,横列,1983年由社员李伏雨所书。(摘自百度百科)

山川雨露图书室:

再登山,就到了山川雨露图书室

建于1912年,为印社早期建筑之一,原为诸位先贤聚会讨论印学、交流技艺之所,历经风雨,留存至今。此屋阅沧桑,幸比邻竹阁柏堂,劫火犹留一净土;同人寿金石,愿追溯秦符周钵,瓣香岂仅八先生。”印社创始人之一王福庵先生对此作有诠解。“山川雨露图书室”匾额系清代文人翁方纲手书。会稽陶在宽手书楹联一副:“湖胜潇湘,楼若烟雨,把酒高吟集游客;峰有南北,月无故今,登山远览属骚人。”这里原为印社诸子论印处,1956年辟为西泠印社金石书画供应部。现作为印社产业经营用房。(摘自百度百科)

山川雨露图书室与东侧的仰贤亭

仰贤亭:

仰贤亭,西侧与山川雨露图书室隔了一条通往印泉的过道

明代故迹,年久为墟,1905年春(光绪三十一年),印社诸君筑亭于此。创始人叶铭博考志承,追踪往哲,题额曰“仰贤”,承袭了明天顺间胡郡守所题旧名。仰贤亭是封闭式建筑小品,粉墙黛瓦,古朴雅致。亭内陈列有介绍丁敬、郑板桥、赵之谦等印人的石刻画像和题赞,亭的三面都悬有匾额,其中正面园洞门门楣“仰贤亭”匾额为赵朴初题写,东门“仰贤亭”匾额由王个移书,南墙外“仰贤亭”匾额是1979年9月沙孟海书。

仰贤亭正中安放有一张石圆桌、一条石凳。石桌周围长约八尺五寸,边缘厚约三寸,上面刻篆书铭文一篇:“龙泓印学开南宗,一灯相续传无穷,二篆八分校异同,和神如坐春风中。”在铭文的右边镌有“宣统二年七月,西泠印社丁仁铭,王寿祺篆,叶铭监造,吴隐刻石”款识。

1914年,印社集刻二十八印人画像碑(丁敬、高风翰、金农、郑板桥、汪启淑、桂馥、张燕昌、邓石如、蒋仁、黄钺、巴慰祖、黄易、奚冈、伊秉绶、陈豫钟、文鼎、陈鸿寿、张廷济、包世臣、屠倬、赵之琛、杨澥、吴让之、吴咨、钱松、徐三庚、赵之谦、释达受),“述其事迹,系以传替,按年次而编摹。求形容于仿佛,一堂济济”,画像按年次而编,嵌左右亭壁。分刻十六石,第一石篆书为吴昌硕题 “印人画像”四字,二、三石为吴隐撰序。以下每石二、三人不等,末附跋。

后来亭内又增加了浙派创始人丁敬身大像碑,嵌于壁间以供后人瞻仰,这块碑由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所画,吴隐摹刻。碑高五尺,画中丁敬持杖立石上。上刻丁敬手稿诗两篇,行书,十四行。左题“丁敬身先生像”六篆字,一行。还有袁枚楷书题诗两行。下角一印:“扬州罗聘”,旁镌刻“西泠印社摹”五字。

东门两旁行书十四言联由金鉴书:“先生扇莲社清风刻画六书负鸿博,胜地是桃溪深处渊源一派溯龙泓。”

亭内南墙有对联一副,丁立中撰,楼卓立书。内容为:“诵印人传记,如龙泓之雄浑、鹤田之渊懿、完白之清奇自子行铁笔后,各具丰裁固不囿两派专家,集同好讨论一堂,洵能绍秦汉先型斯冰遗法;考西湖志乘,若居复作水亭、嗣臬作书楼、东坡作石室于乐天竹阁侧。别开幽胜,更卜筑数椽精舍,继往哲重联八社,尤足助林泉逸兴唐宋风流。”

仰贤亭西面外壁有张景星撰、王寿祺篆书《西泠印社记》一篇,此篇为《西泠印社记》第四篇。石高二米,宽43厘米,共15行,每行45字,额为隶书,一行。

仰贤亭北墙边有一石碑《重建数峰阁碑记》。(摘自百度百科)

站在亭子最深处仰贤亭与山川雨露图书室中间的过道

宝印山房:

始建于1912年,为印社初创时期建筑之一,抗日战争期间失火焚毁,于1974年原地重建,集中邀请了当时建筑设计界精英,恢复它原来的风貌。同时以小曲廊与仰贤亭相接。门楣上悬西泠八家之一赵之琛所书“宝印山房”匾额。两旁又挂有清道人李瑞清所书金文五言联:“天地有正气,山水函清晖。”(此联曾挂遁庵)联语集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和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诗句而成,显人杰地灵之意。

宝印山房门后匾额“东壁图书府”,为唐云1983年所书。(原福连精舍在宝印山房左,置书五橱,分标东壁图书府五字。)

1977年整修后辟为外宾门市部。多年来,曾接待了数以万计的国际友人和包括中央领导在内的各类来宾。现在是印社产业经营场所。(摘自百度百科)

印泉:

过道出来就能看到印泉

仰贤亭后,鸿雪径侧,修竹绿阴下掩着一泓清泉,是为四泉之一的印泉。这里旧为印社界墙,1911年久雨墙圮(pǐ),掘地得泉。1913年疏浚挖深,以印命名。泉北摩崖石刻“印泉”,结体宽博,取势横扁,颇为古朴浑厚,有汉碑神韵。为早期社员,日本篆刻家长尾甲所书。杭人王毓岱作《印泉记》曰:“予谓扶桑名士,远历重洋,渡东瀛而客西泠,既题字而留纪念,又以此泉归美于印人。……诸社友即可鉴泉,以订白水之盟。同人于摩挲金石之余,因得以沦茗品泉,共涤烦襟,心心相印。……今社中人均高尚其志,不以纷华物欲扰其思虑,则印泉可作廉泉观点。湖上有三潭映月,旧名月光映潭。社以印泉环之,漱涤万物,牢笼百态。每当圆轮皎洁,倒浸波心一颗明珠,印泉又可作印月观点。”

因岩体风化山水渗漏严重,2022年经国家文物局立项,对石刻本体进行保护加固,清理上方树木及根系,于石刻上方设保护性石质龛檐。(摘自百度百科)

鸿雪径:

印泉边上的鸿雪径

始筑于1913年,上覆棚,种紫藤,右设栏杆。南面题匾“鸿雪径”,楷书,无书人名。出自苏轼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雪泥鸿爪”意为往事留下的印迹,像鸿燕在雪上留下的爪印一样。径北石壁间嵌太湖石,锲有“印藏”二字,为1918年李叔同祝发入山时,移所储印凿壁庋(guǐ)藏处。1963年启出内藏保存完好的印章94方。(摘自百度百科)

印藏拾级而上,尽头是凉堂在鸿雪径上向下望仰贤亭东侧的长廊,长廊通往宝印山房

凉堂:

凉堂

宋绍兴年间古迹,堂前曾植梅数百株,被称为“西湖极奇处”。据传宋高宗赵构时画师萧照曾于此斗酒作画,从此凉堂声名远播。后圮,遗址久湮,1924年重建。西侧外壁有岳飞手书题刻九石。

数峰阁遗址:

从凉堂的右侧穿过,可以到树峰阁遗址,在园内想上厕所的朋友要记得这边有个公共卫生间。

初名表忠祠,原祀明崇祯倪元璐等六君子,后废并数易其址。清光绪三年(1877)重建。据《西泠印社稿》载:“本社创立之先,同人每集会于树峰阁研讨篆刻,是树峰阁实为印社发创之地。”后圮。现仅存遗址,2009年经考古发掘后开放,然希冀可复旧观,望有相关资料之游客同仁,不吝指教。

数峰阁碑廊:

树峰阁碑廊

内置社藏石碑六通:《古长生庵碑记》、《竣湖记》、《重浚西湖并复柏堂竹阁记》、《杭州知县布告》及《浙江省会警察厅布告第一二八号》双面碑

由于路线问题,现在重新回到印泉,往印泉左侧的台阶往上走

小盘谷:

印泉西北处的小盘谷

光绪二年(1877),江西布政使李桓就养于杭州,喜孤山西泠山水之胜,于南麓置地构室,慕韩愈“盘谷”出尘之意,取名“小盘谷”。后室圮(pǐ),地由其孙李庸捐于印社。谷内竹树茂密,怪石嶙峋,参差错落,曲径生幽。谷北多摩崖石刻,有“芋禅”“摹大吉买地碑:大吉,昆弟六人,共买山地。建初元年,造此冢地。直三万钱。”“人间何处有此境 道光庚戌七月既望 吴咨”“小盘谷记”等。

阿弥陀佛经幢:

攒尖顶石柱状,高110厘米。1923年6月,由吴隐之子吴熊捐资建造,印社将弘一大师所书“阿弥陀佛经”勒于石柱上,每面八行,每行39字。幢下有石刻吴隐题行书“隐闲”,款识为楷书三行,12字。该经幢是我国佛教文化和书法艺术的一处重要史迹。(摘自百度百科)

左:留云,同治元年李黼堂书,1917年摹勒;右:芋禅,俞樾于清光绪七年题

苙云上人卓锡孤山,黼堂翁月必数至,因筑室以居之,同人聚谋,刻此二字于石上,用邺侯故事也,时光绪七年七月,相度其地者徐琪、王廷鼎、孙瑛、陈祖昭、蒋学溥,书之者曲园居士俞樾。

邺侯故事:即南岳坊间流传的李泌食芋得相的故事。李泌(722-789),唐宰相。史载:唐德宗时,刺史李泌守杭州,因“其水苦恶”,而“始作六井,引西湖水以足民用”,生聚渐繁,万民称颂。后入京为相,封为邺侯。李泌信佛,相传他来杭前,曾在南岳烟霞峰筑室隐居读书,常到峰下衡岳寺听和尚明瓒禅师夜半诵经。既使受到怠慢,也恭敬如一。明瓒性懒,常吃僧众的残羹剩饭充饥,故号懒残。一天深夜,李泌又悄悄地去谒见懒残,懒残拨开火,取出煨芋先咬一口再请他吃,并对他说:“慎勿言,领取十年宰相。”李泌离杭到京果真拜相封侯。因此有“十年宰相半芋头”之说。现湖南衡山有邺侯书院。(摘自西泠印社)

隐闲

岁青岩:

吾先世,明赠太仆岁青吴公,讳从义。崇祯庚辰进士,官长安令。蚤岁以诸生劾魏珰,抗节与宋陈东、欧阳澈相若。甫埭长安,值寇警,亟奉母出。城破,抱印投井殉。其井至今存也。忠孝兼尽,节义可风。介石之贞,曷以加焉。孤山之麓,潜泉之东,有岩石拔坠地起,崎嵚挺特,如古忠臣畸士,棱棱风骨,遗世独立。隐每过岩下,辄缅怀先烈,切高山景行之慕,拟即以先世表德为斯岩名。从孙善庆亟赞成之,爰题字勒石,与岁寒岩并峙。公讵待岩而传,岩且托公而寿。人杰地灵,洵湖山胜概云。戊午良月谷旦,九世孙隐、十一世孙善庆同谨识,安吉吴昌硕篆。

潜泉:

印社四泉之一。潜泉位于遁庵后,峭壁下方。潜泉,是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吴隐的号。1915年吴隐因山泉铲石土,导为以渠潴(zhū)而为池,以其号“潜泉”名之。1925年7月9日,慈溪一游客及浙江省立女子中学学生在此游览,发现泉中淡水母;《西泠印社志稿》记载:“泉水清冽,内生淡水母,为世界稀见之生物。”泉西题有篆字“水国长春”。泉水之清澈由此可见一斑。可惜的是泉水已经不复当年之韵,水中再也难觅桃花水母的踪影了。潜泉东侧崖壁上分别刻有隶书“潜泉”二字,无书人名。以西崖壁,勒吴昌硕篆书《潜泉铭》,十行40字。下勒吴隐隶书《潜泉题记》,48行,行13字。潜泉北坡上,立吴隐石刻坐像。(摘自百度百科)

上侧是潜泉铭,下侧是潜泉题记

潜泉铭原文:

如竟一泓,脉络海深。照人形容,照人腹心。道在敛波,清极闻音。饮彼潜泉,铭以用鍼。吴仓硕为石潜铭。

潜泉,水确实挺脏的水国长春,左侧是已经难看清的淡水母记

淡水母记原文:

中华民国十四年七月九日,慈溪韩陶斋与浙江省立女子中学校学生健足至潜泉,发见淡水母。淡水母者,前此外国及中国宜昌先后发见,盖有五次,为生物界稀见之物,方引起世界学者之注意者也。惧弗长保其种,无以为硏究资,乃醵资商诸西泠印社叶君品三作铁栏以护之。创其事:海宁郑晓沧等。翌年三月,萧山朱怙生为之记。金咨甫书石刊之,以验来者。

咨甫浙金华武义人。弱冠游杭,学于高师艺术专科。扶桑本田氏授工,赞其精绝,求诸彼邦,未之有也。尔后任杭州师范兼女学歌乐教师二十余年。

遁庵:

遁庵(遯盦),1915年由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吴隐修建取,自其别号。正门悬有“遁庵”匾额,为朱祖谋所书。史载其“于印社迤西隙地得虚堂数楹,祀吴之光世泰伯仲雍季札于其中,名日遯盦”。

1921年,吴隐从孙吴善庆立吴泰伯半身大像碑。“石高三尺二寸,广二尺,额篆书,横列‘让王之像’四字。下角题字一行,阴刻《遯盦崇祀泰伯记》,楷书,十六行,行二十七字。"

在吴善庆撰《遯盦崇祀泰伯记》文中表明遁庵(遯盦)为"崇祀"吴氏先祖泰伯之所:"粤稽三古群圣,唯吾先世泰伯,足以当之。……国朝康熙八年,吾宗大司马留村公尝修梅里泰伯庙。十三年,公令无锡,又修泰伯墓,撰记建碑,以志久远,至德贻谋,未有艾也。"

庵堂柱上有一隶书六言联,为张祖翼所写:“既遁世而无闷,发潜德之幽光。”正是承吴隐之意,言有才德的君子擅甘心退隐,就没有烦闷之虞,并且能继续发扬大德。门旁两侧有联,丁上左撰:“趣洽情自超信知翰墨有真乐,造极境忽辟漫从诗画记因缘。”(摘自百度百科)

还朴精庐:

在遁庵边上

建于1919年,有创始人吴隐从孙吴善庆捐献,吴昌硕篆书“还朴精庐”,题记“以还朴名之”。现为小型研讨、讲座授课场所,内悬“西泠讲堂”匾额,为绕宗颐所书。

其前篆书四言联曰:“君子好遁,弥勒同龛。”此联曾挂于遁,为吴昌硕先生七十二岁时题写。(摘自百度百科)

鉴亭:

绕到还朴精庐后,有一条往下走的小道鉴亭

建于1919年,由创始人吴隐从孙吴善庆捐建。以其父字题之,并撰《鉴亭记》申其意,亭依墈而立,朝外一面有玲珑翘角。亭顶为木结构,上覆盖瓦片。立有四石柱,后两柱配有矮栏。亭内就墈垒石,嵌碑其上。碑上勒《鉴亭记》,亭内匾额“鉴亭”二字,朱祖谋书。

石柱上有一隶书七言联,叶为铭1920年冬题书:“乐石吉金以为鉴,苍官青士伴斯亭。”

内石碑旁有鉴亭联,吴隐撰,吴昌硕题书:“揽景鉴湖同鸥鹭尽堪寻旧侣,成仁泰山重松筠犹自仰清风。”(摘自百度百科)

供大家练习的仿制品回到小盘谷在小盘谷铭文后的小径往上走南海康有为在乙未年秋天九月题的

汉三老石室:

上来就到汉三老石室了

建于1922年。内藏东汉建武年间距今约1900多年的《汉三老讳字忌日碑》及自汉魏以来至明清各代的原始石碑十多块,《汉三老讳字忌日碑》是现存最古老的汉文石质碑刻。它也被誉为“浙东第一石”。

“三老”是汉代官职,此碑碑文基本完好,记录了一位“三老”祖孙三代的名讳和祖、父辈逝世的日子,全碑217字,书体介于篆隶之间,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字价值。经鉴定,刻于东汉建武年间。

“三老碑”如何辗转来到西泠印社,其中还有一段佳话。

清咸丰二年(1852年)6月,浙江余姚客星山下的严陵坞村一村民在山里取土,挖到一块较为平整的石料,运回村里,留作日后垒砌“甃基”(墓壁)用。村民清除该石上的泥土后,发现竟是块有字的石碑。当地诸生宋仁知道后,便通报余姚富绅、“金石癖”周世熊(字清泉)前来辨识。周世熊根据其文字记载内容与字体笔法,认定这块石碑非同一般,便与村商量运回自家庭院“卜日设祭,移置山馆,建竹亭覆之”。

咸丰十一年(1861)十月,太平军兵至余姚,周世熊居住的庭园被毁,竹亭被太平军充作厨房,石碑、汉晋砖石倒卧伏地,垒作灶台,埋锅造饭。太平军退后,周世熊见“石受熏灼,左侧黔黑,而文字无恙”,便认为“凡物隐显成毁,固有定数。此碑幸免劫灰,先贤遗迹,赖以不坠”,一定是天意所为,因而更加看重是碑,用心收藏,并以拓片相赠同道。后经考证,三老碑立于汉光武帝时代,对于研究我国碑刻制度及发展和墓志的起源,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同时也是研究东汉时期官制与文字、书法沿革的重量级实物。学者、名家纷纷为三老碑题跋作记,始有“两浙第一碑”、“东汉第一碑”之说,三老碑声名鹊起。

1919年,上海古董商、江苏镇江人陈渭泉访得此碑,恐周氏不能常保,遂以3000块大洋从周家购得运至上海,进入古董市场。

1921年,有消息说,陈渭泉正遇日本古董商向其求购三老碑,陈氏意已应允。上海古董商人毛经畴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在上海任知事的浙江绍兴人沈宝昌。沈宝昌认为此事不可小觑,古物不应外流,更何况是“两浙第一石”。当即告之浙江海宁人、两任上海海关监督官姚煜,“不忍古物之沦亡”,力阻此碑外流,共商“醵金赎之”。二人将此议通报西泠印社丁辅之等人,引发了一场护宝之争。“一人守之,不若与众人共守之”,西泠印社遂布告同仁“醵金赎之”,广受浙人响应,社会名流慷慨解囊,印社同仁踊跃认捐,“大雅宏达,共成斯举”。“不旬月而事集”,共65人募集大洋11270元,浙江督军卢永祥及其部下陈乐山、潘国纲二位师长,绍兴籍上海知县沈宝昌,海宁籍前清遗老姚煜,湖州首富张均衡,嘉兴在沪实业家姚福同,嘉兴闻人徐钧,南浔“傻公子”刘承干,乌镇在沪大商人徐棠宇,文化名人俞寿璋、蒋汝藻等都伸手相助。捐款中的8000大洋向陈渭泉赎碑,余款筑室庋藏。1922年7月石室落成,由社长吴昌硕作记略述其事。至此,三老碑归藏西泠印社,呼应了印社宗旨,成为镇社之宝,为迎接西泠印社成立二十周年献了一份大礼。

“竞传炎汉一片石,永共明湖万斯年”,如石室楹联所书,这一珍贵石碑文物,连同保护国宝的爱国义举,都长久地在此留存。 汉三老石室整体外形仿吴越宝箧印经塔(阿育王舍利塔),重檐攒尖顶,顶部又是一个小型的石质宝箧印经塔,造型结构是仅有孤例,在建筑艺术上有很高价值。 三老石室上多有楹联匾额。石室门楣有匾额“汉三老石室”,楷书,冯煦1923年书。石墙上有楹联三副,其中门旁有楹联两幅,中间一副为丁上左撰,黄葆戊1925年书:“竞传炎汉一片石,永共明湖万斯年。”此联外还有一联,1924年张钧衡集葩经。上联“我思古人有扁斯石”,下联“其究安宅莫高匪山”。北面石柱上有一联,由朱景彝1924年题:“东汉文章留片石,西泠翰墨著千秋。”因石室年久风化雨水侵蚀严重,存在结构安全隐患,2022年经国家文物局立项,增设整体支撑,并置监测设备,以保安全,同时对石室铁门依原样重置。(摘自百度百科)

石室内景一只像 的太湖石坡下的遁庵阿育王塔式的宝顶西泠翰墨著千秋

观乐楼 :

汉三老石室北侧的观乐楼

建于1920年,由创始人吴隐重孙吴善庆捐建,用以纪念吴氏祖先季札(春秋吴国公子),现为吴昌硕纪念室。.季札曾访鲁观周乐,遂以名。1927年夏,吴昌硕在此小住。室内吴昌硕铜像原为日本雕塑家朝仓文夫所铸,后段,又由其高足西常雄重铸。楼东墙立"新建观乐(yuè)楼之碑”,楼东南立“吴昌硕、日下部鸣鹤结友百年铭志碑”。

1920年由印社创始人之一吴隐的重孙吴善庆捐资所建,用来纪念吴氏祖先季札,丁仁撰文,吴昌硕书丹,勒碑记之。季札是春秋时吴国的公子,曾访问鲁国,请求聆听观看周朝等的音乐舞蹈, 观乐就由此得名。

1927年夏,吴昌硕曾小住西泠印社观乐楼。1957年观乐楼辟为吴昌硕纪念馆,并将原吴昌硕为题襟馆所题之联移至观乐楼,上联“印讵无原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下联“社何敢长识字仅鼎彝瓴甓一耕夫来自田间”。(此联原由吴昌硕书,现所挂之联为诸乐三1979年书)(摘自百度百科)

一代宗师

一楼大门行书匾额“吴昌硕纪念室”由沙孟海书。二楼门楣匾额“观乐”,隶书,佚名。

观乐楼室内外悬有多对楹联。一楼大门两旁的对联为韩靖庵书:“劚云起高阁;叠石疏浚泉。”联旁又有一联,许炳璈撰,程十发(1979年)书:“合内湖外湖风景奇观都归一览,萃浙东浙西人文秀气独有千秋。”

一楼门后柱上还有楹联一副,为吴昌硕1921年书。上联“天帱地载”,下联“山高水长”。

二楼门旁一楹联为任堇1921年撰并书:“得无官失求夷日,尚有闻歌识雅人。”

一楼正中上挂沙孟海书匾额“一代宗师”,下面安放着吴昌硕先生半身铜像,有基座。像高85厘米,基座为石质,高110厘米。基座正面书有“吴昌硕先生像”。铜像由日本雕塑家西常雄于1980年创作,后赠送给西泠印社。日本雕塑家朝仓文夫曾经于1921年创作了吴昌硕先生铜像一尊并赠与吴昌硕,后转赠给印社。但在“文革”期间被毁,1979年日本友好人士小林与三次获悉后,与青山杉雨等组建“吴昌硕先生胸像复原委员会”,着手胸像的复原工作。此时,朝仓文夫已经作古,原铜像模型也在地震中散失,便请朝仓文夫的高足西常雄重新创作一尊吴昌硕半身铜像。并于1980年,组织“吴昌硕胸像赠呈友好访问团”将铜像带到杭州,赠与印社。

一楼铜像两侧陈列着吴昌硕先生的部分遗作和相关资料。二楼陈列着吴昌硕生前使用的书案、日用家具以及历代社长作品等,同时作为接待重要来宾的场所。

观乐楼东墙旁立“西泠印社新建观乐楼之碑”,碑长162厘米,宽84厘米。隶书,18行,行30字。1920年仲夏丁仁撰文,吴昌硕书写,王福庵篆额,叶铭刻石。

1974年观乐楼在著名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指导下进行了整修,1983年西泠印社建社八十周年前夕,2003年西泠印社百年华诞前夕对观乐楼两次进行了大修。(摘自百度百科)

西泠印社新建观乐楼之碑吴昌硕、日下部鸣鹤结友百年铭志碑文泉

丁敬像:

1921年,丁仁在杭州九曜山得一石,酷似人形,便命工造丁敬像,像高六尺,像下岩壁有袁枚楷书八行,行字不等,中有“古极龙泓像,描来影欲飞,看碑伸鹤颈,柱杖坐苔矶,世外隐君子,人间大布衣”句,这是罗聘画《丁敬身先生像》中的题诗。“文革”期间被毁,1978年重造。(摘自百度百科)

剔藓亭:

原位于文泉西,1915年迁建于此。“剔藓”一词出自韩愈《石鼓歌》中“剜苔剔藓露节角”,大意是只有把蒙在石碑上的苔藓剜剔干净才能看清碑上的文字,此亭命名“剔藓”,形象地喻意了印社社员常在印社四照阁边研究古代文字,汲取天地灵秀的情景。该亭原在文泉西,1915年迁建于此。现为杉木六角小亭,攒尖顶。亭顶覆以茅草(曾用冰铁)。五面有护栏,一面通平台。(摘自百度百科)

文泉:

印社四泉之一。清光绪七年(1881)俞樾于泉北崖壁题刻“文泉”并跋语,故名。崖壁镌刻钟以敬书“西泠印社”和吴昌硕书“辛酉提名”。

在四照阁外画画的游客

四照阁:

始建于宋初,位于孤山之巅(现华严经塔处),初为都官关氏别业,后废。明天顺年间,郡守胡湍建仰贤亭于此址。明成化年间,布政使宁良仍以四照阁名之,后又废。1914年印社同人重建此阁,杭州人汪承启为文记之:“左眺平湖之秋月,右挹曲院之风荷。两峰夏云,排闼送青,两湖春涨,拍岸澄碧。”1924年,印社建华严经塔时,迁建四照阁于凉堂之上。门楣上挂有西泠印社顾问、著名书画家谢稚柳所题“四照阁”匾额。两旁楹联:“尽收城郭归檐下,全贮湖山在目中。”由印社副社长刘江篆书。阁内临湖一面还挂有著名书画大师刘海粟八十八岁时所书“高阁山光仍四照,故人石壁亦三生”之楹联。四照阁四周皆为明窗,遥对外西湖三岛,为眺望湖山极佳处。(摘自百度百科)

闲泉:

印社四泉之一。1921年张钧衡捐资所凿,导与文泉合。考宋代《临安志》,玛瑙坡有闲泉,因名而记之。张钧衡在泉东小径旁崖壁题篆书“闲泉”,款为楷书三行,并著有《闲泉记》勒于泉北崖壁。在石刻《闲泉记》上方,有石刻“石渊”。1919年4月6日,印社清明雅集,祭已故社友,并铭“石渊”二字于壁,隶书,横列。旁有1919年丁仁所书款识,楷书,共12行,每行8字。闲泉北旁东侧峭壁称作“规印崖”,因其山形似印规而得名。杭州人高时显隶书题铭勒于壁,款识5行,每行6字。(摘自百度百科)

邓如石像:

邓如石像

邓石如(1743—1805),原名邓琰,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安徽怀宁人,清代著名的金石书画家。其篆刻出入秦汉,自成一家,“疏处可以跑马,密处不使透风”,世称“皖派”。1924年,印社创始人之一丁辅之造邓石如立像置小龙泓泉前,以志纪念。此像在“文革”期间被毁,1978年重造。现立像重建于1982年。(摘自百度百科)

缶龛:

缶亭是印社为陈放吴昌硕先生造像,而专门在崖壁上雕凿的一座石龛。因吴昌硕号“缶庐”,故称此为“缶亭”。缶亭的奇特在于它筑龛为亭。

《西泠印社志稿》记载铜像的来历和时间。其中卷三载: “日本朝仓文夫为吴昌硕造铜像,辇贻昌硕。印社从昌硕意,筑龛藏像,即名缶亭。”卷一则记载了建造的时间和具体的位置:“岁辛酉,就闲泉上峭壁中凿龛庋吴昌硕铜像。”关于造像的经过及始末,曾经被诸宗元先生详细记录在《缶庐造像记》中。此后,这尊铜像便在缶亭中安然端坐了45年,直至1966年“文革被毁。据悉,当时印社的职工为了保护这尊铜像,曾经将铜像从石龛中移出收藏,但是此后还”是被砸毁,之后缶亭被空置了十余年。

现龛内陈设吴昌硕像是1978年由中国雕塑家周广明先生创作,造型同原像稍有区别。龛外崖壁上方有额“缶亭”二字,为王一亭所题,龛两侧刻王一亭所题楹联“金仙阅世,石室遁形”,高度赞誉了吴昌硕甘于清贫、不贪图功名利禄、退隐潜修金石书画的精神。缶龛下石壁原有诸宗元撰,朱孝臧书的石刻《缶庐造像记》,旁有石刻《缶翁像赞》,沈寐叟撰并书。(摘自百度百科)

小龙泓洞:

于1922年7月人工开凿,以“浙派”篆刻始祖丁敬的号命之。 从印社北门进入,再沿小径往左,为小龙泓洞,洞内汇聚吴昌硕、叶为铭、王一亭手迹。 洞的上部有摩崖刻石四字隶书“小龙泓洞”,无款识。下有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叶为铭隶书所题《小龙泓洞记》。石刻高53厘米,宽120厘米,刻于1922年。 洞南口上岩壁有“壬子题名刻石”,为1912年秋题,隶书。题名者33人,20行,行字不等。 西侧墙面上有王一亭画、吴昌硕题的“送子观音像”阴刻,高126厘米,宽64厘米,观音趺坐,怀抱小儿,为王一亭1923年画。左上吴昌硕题句:“行善之人善结果,赠以佳儿佛曰可,观世观人更观我。”是王、吴二人画印唱和的最好见证。

小龙泓洞题刻前有石制奕隐遗枰,为社友金鉴遗物。金鉴喜好奕棋,制此石枰,后送与印社。上有1951年高云麟题字。

金鉴(1831-1911)字明斋,号奕隐。浙江杭州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性格旷达,喜饮酒,多才多艺。工书善画,精鉴别,能鼓琴,奕棋时称江南国手。篆刻宗法浙派,并兼蓄赵之谦、徐三庚之长,印风淳朴萧淡。小篆朱文印线条委婉细腻,字字亭亭玉立,别有一番柔情韵致。刻款清正爽利,也极其精美。身后作品惜多散佚。他长钟以敬三十六岁,而享长寿至八十一岁终。西泠印社创立时,他和钟以敬即已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艺术家,对近现代浙派的推进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摘自百度百科)

华严经塔:

这座玲珑精巧的石塔是杭州唯一一座密檐式塔,是西泠社友中的一位和尚于1924年筹建的。又名西林塔或者西泠印社石塔。原为古四照阁旧址。

塔高20余米,是西泠印社标志性建筑,塔平面为八角形,共十一层置于须弥座上每级中间雕有飞檐,檐角悬挂铃铛,微风过处,似有铃声泠泠成韵。石座边缘刻着十八罗汉像,底层刻有佛教《华严经》经文。

《华严经》是佛教的主要经典,筑塔藏经,一般用于广结佛缘、弘传佛教,是佛教实现其以慈悲普度众生理想的重要方式。印社内的华严经塔,佛理与石刻、书法相契合,上八级塔身皆用深浮雕刻画佛理故事,其中第八级南面刻毗罗遮那佛(即大日如来),顶现毫光,左手结印,右手平伸,雕工精细有神。东南有文殊,西南则为普贤,合称“华严三圣”。佛光彩云,圣洁威严。九、十两级砌金农所书《金刚经》,下一级砌华严经石座,上有海宁周承德所书《华严经》和弘一法师李叔同所书《西泠华严塔写经题偈》,边缘刻十八应真像,下刻捐资者姓名。无论是文字或造像,都有圆润生动的线条。

缶龛前的小石桥就是锦带桥

《西泠印社志稿》载,“丁仁得白堤锦带桥旧石栏,遂移架于闲泉、文泉之间”,它以最小最短之桥载入我国桥梁之最。桥长三尺,中立50厘米高黄石桥栏,上置宽50厘米,高70厘米,厚20厘米青石,呈桌面形,向泉面刻“锦带桥”楷书三字。

提襟馆:

建于民国初年,属中式花园别墅,位于西泠印社的最高处,面积约70平方米,砖木结构。房子依山取势,坐北朝南,古朴典雅,为吴昌硕在杭州的“创作别墅”。题襟馆原是由吴昌硕领衔的沪上书画组织题襟馆书屋的名称。

1913年西泠印社于孤山成立后,第一任社长吴昌硕在印社筑屋,将此雅号移称屋名,1914年馆舍落成,又称隐闲楼,取苏东坡诗意。吴昌硕每次来西湖,必扶级孤山,攀石题襟馆,称“每居此,则湖山之胜,必当奔集于腕下,骈罗于胸中”。此屋现为陈列馆。

题襟馆又名隐闲楼,建于1914年,由海上题襟馆书画会会友哈少孚、胡二梅、王一亭、毛子坚、吴昌硕、吴石潜等募集书画易资, 为上海题襟馆书画会在杭州的艺术活动场所。“良友重逢聚德门,相交如水淡无言。人来海上新诗笔,客满山中旧酒痕。格界乌丝文采艳,裙题白练墨华存。从今佳话留孤屿,异地如闻笑语温。”“题襟馆”匾额由金尔珍1914年题书,馆门廊东侧墙壁上有山阴任伯年1886年画《吴昌硕饥看天图》刻石,上题“看天图”,旁曰:“仓硕先生吟坛行看子”,归安杨岘在画的左上角题有长句。《吴昌硕饥看天图》旁边为杨憩亭所画《赵撝叔(赵之谦)小像》刻石,石高73厘米,宽32厘米,右上有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陈璚题记。题襟馆前空地是眺望西湖的上佳地方,站在平台前沿眺望西湖,只见西湖如一幅水墨山水长卷在眼前铺展开来,令人心旷神怡,故有“宜雨宜晴,静观自得;尽善尽美,为乐至斯”之美誉。(图片二十三) 最值得一提的是馆内墙上所嵌的丁敬《砚林诗墨》真迹刻石,或龙飞凤舞,或清秀隽永,让人目不暇接,分31石刻于三面墙上。馆内墙上另嵌有吴昌硕撰并书的《隐闲楼记》行书刻石,1915年勒。分二石,石高29厘米,宽67厘米,每石25行,行字不等,后附捐资题名,又附一石,为捐助书画题名,楷书,48行。(摘自百度百科)

提襟馆还有一条小道可以穿过一小片竹林联通华严经塔

鹤庐:

穿过小龙泓洞右手边就是鹤庐屋下,从这个门洞进去可以下山,不过现在疫情封控,是不给开的

杭州西泠印社题襟馆北墙右侧有一圆形小门,从此进入经连廊便可到另一建筑鹤庐。鹤庐1923年由丁仁捐资在题襟馆后建造,与题襟馆相连,以其号名。门楣隶书匾额“鹤庐”,吴让之书。门两旁楹联,观津老人撰、清道人书联,上联“梅鹤为邻小坐依然图画”,下联“莼鲈下酒故乡无此湖山”,上下联第二字藏有“鹤庐(鲈)”。鹤庐现在主要作为印社接待社员和重要来宾聚会、交流、雅集的场所。鹤庐下为印社北门-石窟门,垒石而成,上有石梁,下有石门,沿阶而下通里西湖。石窟门门楣约长一米,上刻行书“湖山最胜”系康有为1919年手书,后勒于石。石门两旁对联:“高风振千古,印学话西泠。”佚名,石门外墙旁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摘自百度百科)

后山门洞

后山石坊:

一直往下走就到后山石坊了,这边是孤山的北岸,也有非常多的景点,不过就不是西泠印社的地盘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我的另一篇文章:孤山公园,在文章末有链接

明郭孝童墓:

从正门离开西泠印社,再往西走,可以看到一处小花园,沿着这条小径往里走,在左侧就可以看到郭孝童墓

郭孝童原名郭金科,清朝,钱塘人。15岁那年与母亲一起葬身火海。15岁那年,康熙五十三年,大火连绵十多里差点连县衙都被烧毁。吴越王宫和南宋皇宫都被大火烧毁过。明代万历甲寅年的那天晚上,家里失火,郭金科自己逃出来了,发现母亲仍在屋内,又纵身跳进火里去救,街坊邻里拉也拉不住,第二天早上,大家发现母子双双遇难,紧紧抱在一起,分也分不开。此事不仅感动了当时的杭州市民,官方也做出了反应,“御史闻之,命葬之孤山,表曰郭孝童墓。” 此事在《明孝友传》有所记载。

其实,孝子郭金科的墓坐落在孤山南麓西泠印社和俞楼中间草坪的一棵女贞树下,离潘天寿铜像约50米。只不过,墓碑被青草湮没,只露出二三十厘米高的一节,成了游客们的条凳。目前所知墓碑上还刻有“杭州府知府”、“万历岁次己未冬”、“院道明文”。 由于郭金科的墓基在地表下1.5米处,低于西湖水平面,一旦开挖,不但紧挨的200多年的女贞树要受影响,而且会导致墓室积水,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决定原状保护。(摘自浙江档案)

潘天寿像:

再往里走,就到了潘天寿像

潘天寿(1897年3月14日-1971年9月5日),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

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1958年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等。1971年9月5日,潘天寿逝世。详细介绍请移步《南山路》一文,在南山路的国美南山校区边上有潘天寿纪念馆,描述得比较全一些。(摘自百度百科)

六一泉:

最深处是六一泉

此处原为宋代高僧惠勤讲经处。宋熙宁四年(1071)苏东坡通判杭州时,经欧阳修推荐,识惠勤于孤山,两人品茗论文,结为诗友。元祐四年(1089)东坡再次来杭任知州时,欧阳修、惠勤相继谢世,东坡不胜感慨,适有泉出讲台下,为纪念故友,东坡取欧阳修的号命名此泉为“六一泉”,并作铭刻于石壁。元初,泉上石亭铭文被毁。20世纪60年代重新疏浚泉眼,并复建亭。

小西湖:

六一泉边上的小西湖牌坊

海峡西爽:

里面的海峡西爽亭

清西湖十八景之一,孤山西侧普有望海阁、可赏海上朝霞。清雍正八年(1730)在此筑西爽亭,取古人所说“西山朝来致有爽气”之意。此亭曾毁于兵燹(xiǎn),后于清光绪五年(1879)重建。

俞楼:

清未著名学者俞樾任宅。此楼为弟子及友人在清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年)集资兴建,一九九八年九月重建。

俞樾(1821年12月25日—1907年2月5日),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省德清县城关乡南埭村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

俞樾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所著凡五百余卷,称《春在堂全书》。除《群经平议》五十卷、《诸子平议》五十卷、《茶香室经说》十六卷、《古书疑义举例》七卷外,其《第一楼丛书》三十卷、《曲园俞楼杂纂》共百卷。《清史稿》有传。(摘自百度百科)

秋瑾墓:

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女,初名闺瑾,乳名玉姑,字璿卿,号旦吾,东渡后改名瑾,字竞雄,自号“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曾用笔名白萍,籍贯浙江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生于福建云霄

中国女权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秋瑾是华夏杰出先烈、民族英雄,她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反封建主义和争取民族解放的崇高事业。第一个为推翻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女英雄,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图文皆摘自百度百科)

秋瑾墓十迁:

始葬: 1907年7月15日,绍兴府城卧龙山西北麓。

首迁: 1907年10月,迁往绍兴常禧门外严家潭。

二迁: 1908年2月迁葬于杭州西泠桥西侧。

三迁: 1908年12月1日,因御史常徵“告发”,被迫迁葬回绍兴城外严家潭。

四迁: 1909年秋,远迁湖南湘潭昭山,与王子芳(秋瑾丈夫)合葬。

五迁: 1912年夏,迁葬湖南长沙岳麓山。

六迁: 1913年秋,还葬杭州西湖西泠桥西侧原葬处。

七迁: 1964年,迁葬杭州西湖鸡笼山。

八迁: 1965年初,由杭州鸡笼山迁回西泠桥原葬处,改为圆丘墓,墓表石刻冯玉祥题联:“丹心已结平权果;碧血常开革命花”。

九迁: 1966年文革动乱发生,墓被拆除,遗骸再葬于杭州鸡笼山。

十迁: 1981年10月,还葬于西湖孤山西北麓,西泠桥南堍。墓呈方形,用花岗岩砌成,高1.7米,正面嵌孙中山题字“巾帼英雄”石刻,背面为徐自华、吴芝瑛题书《鉴湖女侠秋瑾墓表》,两块碑石均为原墓被毁时收藏的原物。墓穴内秋瑾烈士遗骨骨殖坛中,置石砚一方,上刻“秋瑾墓一九八一年九月自鸡笼山迁西泠桥畔”。墓座上端为汉白玉雕秋瑾全身塑像,高2.7米。头梳髻,上穿大襟唐装,下着百褶散裙,左手按腰,右手按剑,眼望西湖,英姿飒爽。为浙江省重点文保单位。(摘自百度百科)

西泠桥:

西泠桥是一座古色古香的环洞石拱桥。西泠桥与长桥、断桥并称为西湖三大情人桥。位于西霞岭麓到孤山之间,又名西林桥。古时,原为一处风景如画渡口,古人诗画中的所谓“西村唤渡处”、“船向西泠佳处寻”,指的都是这里。(摘自百度百科)

于西泠桥望北山街

中国印学博物馆:

中国印学博物馆

中国印学博物馆是由西泠印社筹建的我国第一座集文献收藏、文物展示、学术交流于一体的印学专业博物馆。浓郁的学术氛围和宜人的自然风光相融合,使之成为一座国家级的园林式博物馆。全馆面积有一千三百平方米,馆名由赵朴初题写。主馆前竖有四点二米高的被誉为“天下第一印”的汉白龙印钮章馆标。主馆设有历代玺印厅、篆刻艺术厅和书画厅,以实物展示了我国印章与印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展出珍品达六百件之多,其中有罕见的先秦陶拍、封泥、秦汉古玺绝品;还有存世最早的明代顾氏集古印谱和明清以来各印章艺术流派大师的原物、原作。此外,还结合西泠印社社史厅。回廊亭阁、馆社相连,使优雅的印学博物馆与西泠印社原有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印学博物馆主馆后还有两栋修竹环绕、优雅恬静的古建,分别是“遁庵”和“还朴精庐”,现已分别辟为“印材厅”和“印学厅”。

它原本是上海《申报》的创始人史量才(北山街的秋水山庄就是他为他的妻子沈秋水所建的)为杜月笙在杭州寻觅的住所,被杜月笙叫做“寂庵”,当时的恒社成员经常来这里跟杜月笙会谈,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孤山岛上的两大社团,西泠印社和恒社,一文一武。

“寂庵”建国后被收归国有,经过一系列周转之后最终被改造成印学博物馆。(摘自百度百科)

更多景点介绍——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