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鸬鹚捕鱼的意义(有经验的渔民使用钢叉钓鱼鸬鹚捕鱼人)

倪宅六房潭的鸬鹚捕鱼人家

在虹桥倪宅六房祠堂门前的“六房潭”旁边,有一班“鸬鹚捕鱼”人家,以鸬鹚为捕鱼工具,在虹川水网交错的河面上捕鱼为生。民国时期,倪宅六房的倪丕钦是虹桥区从事鸬鹚捕鱼行业的掌班人,他从父亲那里接过衣钵,统领行业,与儿子倪学霖及孙子宗瑞、宗如,曾孙松友一个家族五代传承近百年,从事鸬鹚捕鱼行当。同房族的倪定魁和倪学全,还有阮松凎等人都是倪丕钦的伙计。倪定魁的儿子宗清、宗土(阿清、阿土)兄弟俩也从事养鸬鹚,他们只养鸬鹚雌鸟,俗称“草梗”。而宗瑞、宗如一家则专门饲养鸬鹚公鸟,俗称“雄轲”。他们每天定时来到六房潭边,赶着鸬鹚,跨上几艘小木船,这种小木船宽仅七十公分,长约三米左右,船舷上站着两排鸬鹚,渔夫们一手划着桨,一手拿着竹竿,训练有素的鸬鹚一会儿跃入水中,一会儿露出头奋力前游。只见渔夫嘴里发出“哦呵哦呵”声,鸬鹚听到后便一头扎进水里,仅一会儿功夫,一只鸬鹚便钻出了水面,喉囊里塞满了捕到的鱼儿。

鸬鹚的脖子上,通常扎着麻织的细绳子,竹竿一扬,鸬鹚们便会灵巧地腾空跃起,纷纷钻入水中,搜寻着水下的鱼儿,待捕到鱼后,先贮藏在喉囊中,渔夫伸出竹竿,鸬鹚便跳跃其上,竹竿往渔舟上一搭,鸬鹚就上了船。待鸬鹚抖落毛上的水珠,用手抓住其喉囊,轻轻一捏,鱼从鸬鹚嘴中滑出,扔进船舱里;渔夫顺手从背篓里抓出一条小鱼喂进鸬鹚嘴里,作为对它的奖赏。捕捉到的河鱼则由他们的家属在虹桥老菜场摆摊卖掉,以此维持全家人的生活。

鸬鹚,又叫“鱼鹰”,虹桥人把鸬鹚捕鱼叫做“鸬鹚呔鱼”。把孵出的鸬鹚养大后加以驯化,用来捕鱼,由于这种鸟亲近人类,听懂人的声音,很有灵性,十分容易驯化,所以在中国南方渔户多驯养鸬鹚,驱使捕鱼。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中有:“家家养乌鬼(鸬鹚的别名),顿顿食黄鱼。”明代李时珍的《 本草纲目 》描述了饲养鸬鹚的盛况。驯养鸬鹚的方法是把鸬鹚捉到后,饲养几天,让它驯服。训练的时候,先用很长的绳子缚住鸬鹚的脚,绳的另一端缚在河的岸边。就这样把它赶到水里,叫它入水捕鱼。等到捉到了鱼,训练的人,嘴里发出“嗬呵嗬呵”的叫声,将鸬鹚叫回岸上来,再用小鱼喂给它吃。吃过以后,再赶到水里去捉鱼。这样天天训练,大约经过一个月 ,便可用一只小船,让鸬鹚站在两边船弦上,再把船划到一定的地方,把它赶下水去呔鱼。先把脚上所缚的绳子解掉,再在头颈上用细绳扎牢,鸬鹚只能吞下小鱼,不能吞下比较大的鱼。大鸬鹚驯服以后,小鸬鹚就可以跟着大鸬鹚学习。一只鸬鹚每天能捕鱼十多斤。而一只鸬鹚每天只吃1斤半左右的小鱼,它捕获的鲜鱼,远远超过它们的消费量。所以渔夫对待鸬鹚就好比农民对待耕牛那样爱护,把它称作“渔家宝贝”。

据虹桥鸬鹚蹬网捕鱼第五代传承人倪松友介绍:“解放后,由第二代倪学权叔公当掌班老司。夏天鸬鹚捕不到大鱼,鸬鹚就由伯父宗瑞打理,捕的鱼喂饱鸬鹚后,多出来的鱼卖了归我伯父宗瑞所有,我父亲宗如有其他生意,夜里由我跟着我伯父捕鱼。我伯父宗瑞也有很多嫡传的技术,比如掌握了用汽灯夜里捕鱼的技巧。鸬鹚捕鱼很科学,需要生态轮换,一个地方今天围捕了,需要隔一个星期左右再去。秋冬季特别是白霜降,鲤鱼活动比较慢,用粗网线每隔7一8米分断隔开,我家养了4只公的鸬鹚,每只当年买过来400元左右,4只鸬鹚的价值相当于当年的一间楼房的价钱。而且每只鸬鹚都有名字,取名叫:黄面,大脚,大隔年等等”。

倪松友说:我们家养鸬鹚应该是从我老太公开始,就是爷爷的爷爷,少时听伯父说,虹桥养鸬鹚最早是邬家桥人,后来倪宅人开始,到我太公丕钦、丕富兄弟时,比较有名气了。虹桥有一句顺口溜:“做木宝兴,养鸬鹚丕钦”。我们家以养公的鸬鹚为主,公的鸬鹚叫"雄轲",出去捕鱼的方式叫“蹬网”。定�伯公宗清宗土伯伯们以养母鸬鹚为主,母鸬鹚叫"草梗",母鸬鹚出去捕鱼方式叫“散遛”。一般1至2条木船沿河一路开捕,每只鸬鹚颈部用早稻的稻干芯扎牢,以防鱼儿顺着喉管下到囊中,待鸬鹚呔到一定数量的小鱼,渔民拿起撑杆,在鸬鹚脚后一钩,拖到船上捏出小鱼,再放回水里,母的鸬鹚一般只能捕到一斤多大小的鱼。每只鸬鹚右脚绑着一根30公分长的绳子,竹子头上绑着一倒钩。公的鸬鹚“蹬网”捕鱼一般都在霜降收晚稻时开始,六七条木船,有时候有增减,十几只鸬鹚,选择一些湾潭,像淡溪双桥潭,下埠宅潭,孝顺桥潭等,到目的地后,每船先分段撒下网,老㡳的网是麻丝织成,后来改为尼龙线织成,下好网后渔民拿起4米长的金竹撑杆在船尾一敲,嘴里高喊一声:“哦呵~”,品种好的鸬鹚听到就会自动跳下水,跃出水面一个猛子钻入水里,遇到2至3斤重的鱼,一只鸬鹚可以捕上来,遇到5至6斤重的鱼时,要几只鸬鹚一起协作,遇到10来斤重的大鱼时,鸬鹚会钻出水面发出信号,有经验的渔民马上呼喊归其它鸬鹚与渔船一起协同合作,每船前后摇摆作浪,渔夫嘴里"哦呵哦呵"呼叫,用撑杆头拍击水面,鸬鹚在彼此的呼号声中,斗志昂扬,十来只鸬鹚一起合力协作捕捉;它们有的啄鱼眼,有的咬鱼尾、有的叼鱼鳍,慢慢地浮出水面,几个渔民用3米左右长的渔网兜兜住大鱼,放入船仓,配合得非常默契。1975年的寒假,我随父亲他们一班人去柳市河里捕鱼,在丁桥医院桥头河潭里捕到一条30多斤重的鲈鱼。鸬鹚"蹬网"捕鱼,一般都是搭班合股操作,有温岭人、还有江苏常熟人、北白象人、永嘉人来到虹桥搭班,每个人算0、5股份,一只鸬鹚0、25股份,对外地来搭班的人,当地同行要为其提供住宿,搭班有掌班人,大家分工合作,按股份比例分红。我太公和爷爷都是虹桥山川底鸬鹚“蹬网”的掌班人,我小时候,是我伯父当“蹬网”的掌班大匡”。

倪宅六房潭的养鸬鹚捕鱼人家,五代人延续了一个世纪,到了倪松友这一辈,他是最后一代传人。九十年代以前,他们经常在虹河里鸬鹚捕鱼讨生活,成为虹河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九十年代初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城镇化、工业化带来的污染,生活污水的排放,环保意识淡薄,虹河河道污染严重,虹河清澈的水变得越来越浑浊,昔日美丽的虹河变成污水河,河中的鱼儿也难觅踪影。六房潭鸬鹚捕鱼人家终于挂桨上岸,彻底告别了鸬鹚捕鱼的生活。倪松友也出外经商,在柯桥从事纺织品行业,事业做得风生水起,担任绍兴县体育总会轻纺城太极拳分会秘书长,并加入了党组织。

近年来,五水共治改善了环境,虹河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河水变得清澈了,六房潭又出现了撒网捕鱼的渔夫,恢复在虹河上放鹞丝捕鱼。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