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满族的风俗是什么(有经验的渔民使用钢叉钓鱼【满族习俗】打绳匠)

满族的前身女真人是传统的马上民族,马上民族的生活和各种绳索密不可分,如马缰绳、马套绳、套马索、拘绳、马鞭等等不胜枚举。这就滋生出了一个独立的手艺种类——打绳匠。打绳匠也叫攒绳匠或简称绳匠。

满族打绳匠主要打皮绳,也打麻绳和毛绳。皮绳主要用牛皮,其他动物皮绳一律统称杂皮绳。

绳匠大都掌“熟”牛皮技术。熟牛皮可是一门技术活,屠匠宰牛时剥下来的牛皮,不但一面毛茸茸的毛,皮里还有很多血污烂肉,让其变成薄薄的透透亮亮的熟皮子,还需要经过好几道工序,名之曰“熟”。

首先必须把生牛皮放进水里先浸泡几天,一直等到浸泡牛皮的水清澈后,才能进行药物处理和加工。生牛皮又分鲜皮与陈皮之分,如果是鲜皮,在水里浸泡时间就短,容易泡干净,如果是陈皮就要多泡些些时日。如何区分鲜皮陈皮?宰杀完的牛三两天内就买来,属于鲜皮,如果宰杀后放置时日较多,过了仨月俩月一年二年的就属于陈皮,浸泡几天水也不见水干净。泡皮要讲究火候,没有固定的时间。

其后是退毛,把浸泡干净的牛皮放进生好的白灰水缸里浸泡,脱去牛毛。也有采用面粉和盐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抹在刚宰杀后的牛毛上,然后将牛皮卷起来进行放在湿热的地方发酵,大约十多天发酵腐烂后牛毛轻松退去。经过数代游牧民族的摸索和尝试,发现有多种方式能给牛皮退毛,无论哪种方式牛毛退的干净就行。

然后将牛皮固定在专用的刮皮床子上,刮皮床子就是中间破开的半拉粗圆木。圆面朝上,平面朝下安装四个腿儿,脊背呈光滑的半圆形,把整张牛皮放到床子上绷紧,再用刮皮刀用力刮动,将残留的牛毛和残存的血肉全部刮净,两面露出洁净的皮来。刮牛皮的刀具是一种极其特殊的刀,长三尺左右,月牙弧形,凹面为刀刃,两头有把儿,师傅站在床子一侧,双手紧紧握住刀把儿,用力在牛皮上来回刮动,因为床子脊梁为半圆形,刮刀刃恰好是凹进月亮芽儿形,刀刃与床子脊背严丝合缝,没有空鼓塌陷的地方,只要用力刮动,牛皮就会被刮得干干净净。接着将牛皮晾半干后绷到大大木案上晾干,再将晾干的牛皮根据需要割成宽约2-4公分左右的皮条。

割皮条一般要从牛皮的中央开始切割,锋利的割皮刀遇到僵硬而厚实的牛皮,不一会儿就变得钝了,割皮刀要随顿随磨保持锋利,一张成年牛皮一般要两三天才能割完,割出的皮条百米左右,为了让皮条变得柔软,要在皮条上抹上蓖麻油,要让蓖麻油完全进入牛皮后,牛皮才会柔软。通常人们把皮条挂在房梁上,两头接起来的放吊一个石头墩子,转动石头墩子让皮条之间开始互相摩擦,蓖麻油不断渗进皮条里,皮条也不断被抻平拉长,拉长后的牛皮条约是原来长度的两三倍。

最后是用皮条攒皮绳,攒绳子有专门的攒绳辘轳车,操作攒绳辘轳车最少需要三人操控,场地两头各一个人控制辘轳,还需要一个人在中间擦涂蓖麻油撸绳子或推动“木瓜”攒绳。所谓攒绳辘轳车,就是一种原始的攒绳子工具,简单构成是:场地两头各有一“L”形木框横梁,木框底部都有大石条固定。场地其中一头的横梁约有一米多长,上安装数个小辘轳把儿一样的弯曲小铁棍,小铁棍前端是一个便于勾系皮条的铁勾,勾后是一个焊死的圆形挡片,穿过横梁又有一个圆形挡片,两个挡片卡住横梁使小辘轳不会前后窜动,各个小辘轳曲柄都穿过跟横梁一样长短的一个扁担形总摇把儿,摇动总摇把儿,数个小铁棍儿辘轳同时转动,可以把挂系在铁钩上的皮条一根根拧紧。需要打几股的皮绳,就勾系几股皮条。场地另一头是一个较大的辘轳(结构与单个小辘轳相同),固定在略小的“L”形木框横梁上,所有皮条的另一头都挂系在这边大勾上,开始拧皮条时大辘轳固定不动。拧皮条时,要有一人攥着沾满蓖麻油的棉布回撸几遍,使皮条劲拧的均匀光滑。皮条拧到一定程度,用手指弹着发出“蹦!蹦!蹦”的响声时,说明已经拧得够“劲儿”了,就可以合股攒绳了。

木瓜是合股攒绳的关键工具,绳匠一般都有六个以上不同型号的木瓜。木瓜的形状好似一个小木质炮弹,由一段圆柱形木棒制成,直径十到十五公分,长二十到二十五公分,外部刮圆刮光,其中一头细一些,近似于炮弹形状。攒三股绳子使用的瓜,外面纵向均匀开三道沟槽,一两公分深,两三公分宽,名之曰“三口儿瓜”。沟槽深宽根据绳子粗细决定,攒细绳子用的木瓜,沟槽可以适当浅一点,窄一点;攒粗绳子用的瓜,沟槽就要深一点,宽一点。攒四股绳子的瓜,外面纵向开有四道沟槽,名之曰“四口儿瓜”。而五股钻心儿的木瓜,外面除了与四口儿瓜一样纵向开有四道沟槽外,瓜的中心纵向还钻有一通天圆孔,其中有一股皮条从孔中通过,加上外面四个沟槽,就叫“五股钻芯儿瓜”。操作木瓜是打绳匠师傅最有技术含量的手艺,绳子的松紧及均匀与否都与木瓜的操作快慢关系重大。合股攒绳时两头辘轳车相对摇动,绳匠师傅小头向前手持木瓜,头对单头辘轳车倒退着缓慢和绳,并负责指挥辘轳手摇动速度的快慢,很快一根崭新的牛皮绳就新鲜出炉了。

牛皮绳打好后,光滑顺溜,而且坚挺梆硬,一根五六尺长的皮绳,刚从攒绳辘轳车解下时,攥住一头可以将其高高直立举起,而且一点儿弯度也没有,使用一段时间以后,才会逐渐柔软下来,这样的皮绳才能不怕风吹日晒雨淋禁久耐用。

打麻绳、毛绳与打皮绳道理基本相同。只是要先把线麻皮子、毛团子用纺绳车子纺成比筷子头儿还细的绳经子,再将三股细绳经子用攒绳辘轳车合股拧到一起,谓之“跑坯子”。再用手攥着一团浸满石蜡的破旧渔网(专业称呼为“网包”)来回撸几遍,目的是把绳坯子上粘附的皮壳杂质撸掉,使其更加结实顺溜并且防湿防潮。再根据需要把绳坯子拧成不同股数的绳子。用三股绳坯子攒成大绳,名之曰“九股仨”。用四股绳坯子攒成的大绳,名之曰“十二股仨”。 四股绳比起三股绳,看起来外观圆润柔和,纹理美观,所以人们多喜爱四股坯子攒成的大绳。五股钻芯儿攒出来的麻绳节距更细腻,绳体更圆润,有一种格外的美感。

绳匠打制的精品细绳是羊肠经子和羊肠绳。羊肠经子,是用羊小肠加工而成的。把洗净后把肠子全部翻过来,用铁勺子边缘一根根刮去粘附在肠子内壁上的脂肪,剩下一层薄薄的肠衣,宛如现代的塑料薄膜一样,然后用小小的手摇摽车子将其纺成绳经子。所谓“摽车子”,其形如渔民扎甲鱼用的微型三齿钢叉,一个小把儿,长不过二寸,纵向中间有孔,中间的插齿比两边的插齿长出二三寸,从把儿中间纵向孔里通过,手攥着把儿三根齿儿可以灵活转动。把羊肠子的一头系在边缘齿儿上,不停地转动即可拧成绳经子。如果想拧成三股绳子,就把三个齿儿都系上羊肠子摇着转动。拧好经子后,绕成袖珍式轱辘,使用时从中间掏出头儿来,用多少拽多少,一直到用完轱辘也不会变形。别小看有羊肠经子,它用处可不小,是缝纫皮衣、皮靴、皮具最理想的线材,禁久耐用不易开裂。缠绕各种工具手柄,防滑、不磨手、冬天不冻手。羊肠绳更可以做各种生产生活用条带,方便、美观、耐用。

打绳匠最熟练的绝活是插绳套和系绳头。插绳套,就是把两根节距相同的绳子插接在一起,成为一根绳子,接头上不系扣儿,不能系成大疙瘩,这就需要插接技术。插接绳子,跟先把两根绳子头拆开十到二十公分长,再把两根绳子交叉对好,互相把一根绳的三小股分别插进另一根绳三股中,两根绳子同时对应插入对方三股缝隙中,插好后除了比别处略粗一点外,连接的花纹特好看,比天津特产大麻花的花纹还漂亮,而且相当结实,即使绳子别处拉断,插接处也绝不会拉断。系绳头和插绳套类似,系好的绳头永不松动。四股绳相对好插接对缝,三股绳就需要一些智慧技巧了,两股插接对缝,另一股跨过对接好的两股和自己插接对股十分不易。一般人都掌握了,除了绳匠只有少数细心人或老车把式可能掌握此门绝技。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