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流沙河讲诗经视频完整版1(商丘钓鱼经验[DIGEST8]《流沙河讲诗经》)

作者流沙河写的一本关于解读诗经里面的一部分的诗的文学书,讲解了诗的背景、人物、事件、物品、地点、动物、作物等,包含风、雅、颂,内容十分详细。接下来就是我个人的感想,读诗经前我以为是多高大上的书,看了这本书感觉里面的内容其实都是很贴近现实的,有男女之情,有夫妇离别,有游子思乡,有战争之殇,有的诗传达出对才子/佳人的爱慕之情,有的诗叙写了战争造成的民不聊生,有的诗暗讽自己的上司的“不做人”,我个人是很推荐阅读这本书。

目 录

前言

绪论 《诗经》的产生和诗歌的作用

壹 周南·关雎

贰 周南·桃夭

叁 周南·汉广

肆 召南·殷其雷

伍 召南·摽有梅

陆 召南·野有死麕

柒 邶风·柏舟

捌 邶风·燕燕

玖 邶风·凯风

拾 邶风·匏有苦叶

拾壹 邶风·静女

拾贰 鄘风·墙有茨

拾叁 鄘风·桑中

拾肆 鄘风·相鼠

拾伍 卫风·氓

拾陆 王风·黍离

拾柒 王风·葛藟

拾捌 郑风·将仲子

拾玖 郑风·遵大路

贰拾 郑风·有女同车

贰拾壹 郑风·褰裳

贰拾贰 郑风·子衿

贰拾叁 郑风·扬之水

贰拾肆 郑风·溱洧

贰拾伍 齐风·鸡鸣

贰拾陆 齐风·东方未明

贰拾柒 齐风·敝笱

贰拾捌 魏风·陟岵

贰拾玖 魏风·硕鼠

叁拾 唐风·绸缪

叁拾壹 唐风·葛生

叁拾贰 秦风·蒹葭

叁拾叁 秦风·无衣

叁拾肆 陈风·防有鹊巢

叁拾伍 陈风·泽陂

叁拾陆 桧风·羔裘

叁拾柒 桧风·隰有苌楚

叁拾捌 曹风·蜉蝣

叁拾玖 曹风·候人

肆拾 曹风·鸤鸠

肆拾壹 曹风·下泉

肆拾贰 豳风·七月

肆拾叁 豳风·鸱鸮

肆拾肆 豳风·东山

肆拾伍 小雅·鹿鸣

肆拾陆 小雅·常棣

肆拾柒 小雅·采薇

肆拾捌 小雅·湛露

肆拾玖 小雅·菁菁者莪

伍拾 小雅·鸿雁

伍拾壹 小雅·庭燎

伍拾贰 小雅·沔水

伍拾叁 小雅·祈父

伍拾肆 小雅·白驹

伍拾伍 小雅·黄鸟

伍拾陆 小雅·我行其野

伍拾柒 小雅·斯干

伍拾捌 小雅·无羊

伍拾玖 小雅·谷风

陆拾 小雅·蓼莪

陆拾壹 小雅·大东

陆拾贰 小雅·四月

陆拾叁 小雅·北山

陆拾肆 小雅·无将大车

陆拾伍 小雅·信南山

陆拾陆 小雅·青蝇

陆拾柒 小雅·瓠叶

陆拾捌 小雅·苕之华

陆拾玖 小雅·何草不黄

柒拾 大雅·緜

柒拾壹 大雅·生民

柒拾贰 周颂·天作

柒拾叁 周颂·我将

柒拾肆 周颂·思文

柒拾伍 周颂·臣工

柒拾陆 周颂·噫嘻

柒拾柒 周颂·丰年

柒拾捌 周颂·武

柒拾玖 周颂·闵予小子

捌拾 周颂·敬之

捌拾壹 商颂·玄鸟

后记

绪论 《诗经》的产生和诗歌的作用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开始的这个系列讲座,是讲《诗经》。

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古老文明,其源头都有美好的诗,在我们中华民族,就是《诗经》。我们要讲的这个后来称为《诗经》的诗集,分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风”,包括周南、召南和十三国风,就是周天子下面的十三个诸侯国或某一地域流传的民歌;第二部分是“雅”,分为“小雅”和“大雅”;第三部分是《周颂》《鲁颂》和《商颂》,称为“三颂”。所谓《诗经》,就是由这几个部分构成的。

在世界历史上,有一件绝可注意的事件,那就是距今两千五百年左右的时候,地球上的四大古文明区(印度、中国、古希腊地区,还有包括了埃及和巴比伦的小亚细亚文明区),突然不约而同地都唱起歌来了。它们唱的歌和早先不同,其内容都是诗。这些诗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史诗,一种是抒情诗。在印度和古希腊是以史诗为主;在小亚细亚一带是以抒情诗为主,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的《旧约》全书里面的“雅歌”,本身就是非常美妙的抒情诗,和中国的《诗经》很相似,特别是和《诗经》中的“风”很相似,可以看作是小亚细亚的“诗经”。

我们中国的《诗经》主要是抒情诗形态,叫作“诗言志”,而不是“诗叙事”。虽然也有叙事诗,但不是《诗经》的主体,《诗经》的主要内容是“言志”。言志者,“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这个“志”是指内心的感动、感情,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志气”“志向”。如果翻译成英语,它相当于“will”,也就是“意愿”的意思。所以,中国古人说《诗经》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我们中华民族在《诗经》以前就有韵文,也有歌,但都不叫诗,是“诗三百编”出来后,才开始叫“诗”。这个字最早的写法,左边是个“言”字旁,右边是“之乎者也”的“之”,不是现在这个“寺庙”的“寺”。“之”字的本义是一个动词,从这里到那里去就叫“之”,相当于英语里的“go to”。这一个左言右之的“诗”字是什么意思呢?古人的解释是“志之所之也”,就是心有所动,形诸语言,这是它最根本的特征。当然,并不是心中所有的话说出来都是诗,还需要把语言文字表达得艺术化、音乐化,这才叫诗。按照《诗经》的特点,我们就可以给诗下这样的定义。这就是中国诗的特点。中国诗和西洋诗最大的不同,根源就在这里。

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特点,在诗歌方面也是这样。西洋诗起源于古希腊的史诗,就是epic,它是用押韵的文字讲古代的英雄故事,所以欧洲的诗一开始就侧重于讲故事,而中国的诗从一开始就侧重于表达自己心中想要说的话。虽然中国古代也有英雄史诗,《诗经》里也有,我们后面会讲到,但它们数量很少,篇幅也不像西方的史诗那么长,它们不是中国诗歌源头的主流。从广义上说,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史诗,比如藏族的《格萨尔王》。

如果你要问我“诗歌有什么用处”,我确实说不清楚,从物质的角度来看,诗歌也许是没有什么用。也许没有诗,粮食还是会有的,钢铁也是会有的,肚皮还是会吃饱的,但就是没有灵魂上的趣味。一个人有没有经过诗歌的陶冶,在气质上是绝对不同的。所谓气质,似乎也很难说清楚,但是你和一个人交谈,不到三分钟就一定能感觉出来的那个东西,就是他的气质。这就是诗歌的用处。诗歌最大的用处,就是使你自己快乐,它包括两种快乐:一是你自己写出一首好诗,你会感到快乐;二是你读到一首好诗,也会感到快乐。而这种快乐是不可替代的。

我最厌恶一种流行的比喻,说什么“流沙河老师这几天给我们讲诗,送来了一道丰盛的晚宴”。天哪!那个晚宴算个什么嘛—它吃完了就全都排泄出去了!诗歌艺术不是什么“晚宴”,不可能让你吃饱。诗歌这个东西,是所有自我娱乐活动中最高级的,它可以让你进入一种不可替代的心境和感受之中。实际上,诗对我们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任何一首诗,都很难收到什么现场效果,不是说读了哪一首诗,你的觉悟就提高了,突然就懂得了很多东西。不是这样的。诗是慢慢浸润你,慢慢地改变你的灵魂,使你变得有趣味,变得高雅起来。诗歌的价值就在这里。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在农场搞体力劳动,有时挑的东西很重,一边挑,一边就在心中默读一些诗歌(因为不敢读出声来,读出来就是“封资修”,马上就要挨批判),这样可以减轻痛苦,其作用就相当于毒品,只不过这种“毒品”不害人,也不害己。至于诗歌是不是有其他的什么伟大作用,什么革命要不要诗歌,这些问题都和诗歌无关。诗歌就是一种娱乐,一种高尚的自我娱乐,在自我娱乐的同时,也可以娱乐他人,这种娱乐不是什么其他的“亚文化”可以代替的。

至少从周朝开始,中国历代的教育都和诗有关。所谓“五经”—《易》《书》《诗》《礼》《春秋》,既包括了《诗经》,也有对《诗经》的大量引用。这些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每一代人都要读的东西,从小娃娃开始就要读,最初读的时候,可能还不懂,但只要把它们熟记在心,长大成人后自然就懂了。这些东西就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灵魂、文化血脉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诗教”,孔夫子也好,孟夫子也好,他们在教学生的时候,都经常引用《诗经》里的话,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个“言”,当然是指你说的话比较文雅,也比较有趣味,显得有根据,能表现出你这个人有比较好的文化背景。孔子说诗歌有四种作用,叫“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就是起兴,用来引发大家的某种兴致;“观”是观察,就是你可以通过诗去了解种种社会现象;“群”是亲和力,可以用诗来吸引、唤起那些有相同或者相似的思想感情的人;“怨”就是抱怨、发牢骚,通过诗来诉说自己的痛苦。

无论“诗言志”也好,“不学《诗》,无以言”也好,“兴、观、群、怨”也好,都说明远古的中国人对诗歌的态度还是比较现实、比较功利主义的。到了隋唐以后,中国诗歌就超越了这种视角,更加注重诗歌的艺术性,注重意境,注重音韵之美和语言之美。而今天的新诗就更超出了这个范围,基本上不在乎它有什么社会教化的用处。今天的诗更加小众化,似乎更没有什么用处了。所以对诗歌的作用,不可以夸大。

究竟诗是什么,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写诗的人这么多,每个人根据他的创作经验、阅读经验和文化构成、特殊的感受能力,对诗的理解都是不同的,不可能有什么统一的意见,所以我也说不清楚。诗就相当于道家的“道”,“道可道,非常道”,凡是说得清楚的规律,都不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写过诗的人都晓得,那个最核心的东西,你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大家可能会提出一个问题:秦始皇时代不是焚过书吗,这些诗是怎么传下来的呢?是的,《史记》上对秦始皇焚书这件事,记得清清楚楚—秦始皇采纳了他的丞相李斯的建议,“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他第一个要烧的就是《诗》。别看他是个暴君,他是很敏感的,就是不让人们去读诗,因为人们读了诗,趣味就会变雅,而秦始皇不要“雅”,他要的是炮灰,是为他卖命的战士,所以他坚决要烧《诗》。你们看秦始皇兵马俑,全部是“武棒槌”,一帮凶狠之徒!不知各位的观感如何,反正我绝不认同他们就是我的祖先,我的祖先绝不会是那个样子!如果中华民族的祖先都是那个样子,中华民族就完了,不可能有后来那么灿烂的文化。不可想象一个民族没有它自己的诗。如果一个民族缺少了诗,那就是感情上的残疾。为什么烧了之后还有诗呢?你们是不是在诽谤我们的秦始皇同志呢?不是的。当时的法律确实非常严苛,规定各家各户都必须交出来,你要是不交,查出来就要被惩处,《史记·秦始皇本纪》里写得很清楚:“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但是有些东西,是杀不死、烧不掉的。而且,诗歌还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背诵、能够吟唱,把写在竹简上、木条上的烧了,它还可以记在脑子里。汉初有一个叫“伏生”的老大爷,济南人,九十多岁了,还可以用古音背诵《尚书》,汉朝政府就派人去请他教授,然后记录下来。《诗》不仅可以背诵,有些底稿甚至还被人们偷偷保留了下来,秦朝亡了以后,到了汉代,政府鼓励献书,各地都有人把自家原来悄悄藏起来的书拿出来了。最初被献出来的《诗经》,就是齐、鲁、韩三家偷偷收藏的版本,它们系统不同,互有出入,而且解释也不同。出现得最晚的,是北海郡太守毛亨拿出来的版本,大概他是根据他的家族中流传下来的版本整理的,这个版本就被称为“毛诗”。后来大家开会鉴定,把四个版本的“诗”一比较,发现最好的版本是“毛诗”。所以,今天我们读的《诗经》三百零五篇,固然都是孔夫子修订过、删改过的,但是这个版本是毛苌和毛亨的版本,也就是我们后来通称的“毛诗”。

在传《诗经》的时候,毛苌和毛亨在每首诗的前面加了一段序,就叫“毛诗序”,相当于导读,帮助读者了解这首诗的内容。再后来,东汉的郑玄又给每一句都加了“笺注”,类似现在我们贴一个便条在上面,每句后面都贴一个条条,加以注释。郑玄是东汉后期的人,距离三国时代非常近。当时他设了书院,教了很多学生,传说他是《诗经》的权威,连他家中的丫鬟都会背诵《诗经》,所以他们郑家就叫“诗婢家”。到了唐代,孔颖达又在每一句郑玄笺注的底下加了“疏”。文字弄不清楚,中间说得很麻烦,把它梳理一下,所以叫“疏”。孔颖达是把郑玄的注解跟“毛诗序”的原文结合起来加以梳理,还是一种导读。到唐代后期,又有一个张守节,给《诗经》加了“正义”。也就是说,从汉代到唐,解释《诗经》的有很多家,那些解释得对的就叫“正义”,张守节就把它拿来引用加上。所以到后来,附到《诗经》上面的文字,是《诗经》原文的一千倍。

《诗经》原来不叫“诗经”,在最早的时候,就叫“诗”。当我们说“诗言志”的时候,“诗”是专有所指的,也不一定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诗经》中的这些作品。因为这些诗最早有很多,经过多次编辑、删减,才成为“诗三百”,就是现在流传的《毛诗》三百零五篇,它是由孔夫子整理、润色,编出来教授弟子的。到了汉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汉朝的官方利用“诗三百”来贯彻它自己的意识形态,就把它称为“经”—经者,常也,意即永恒不变的道理—就是由官方把它定为讲大道理的经典。“诗经”由此得名。从这个时候开始,汉儒,也就是汉代的那些经师,就支配了《诗经》的解释权。

汉代的这些经师,包括很有名的郑玄,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在讲诗的时候,不是首先把诗当作诗,而是当作一种意识形态,当作一种推行礼教的手段,给诗附加了很多解释,而那些解释不是这些诗本身的内容。这个现象一直延续到宋代。以朱熹为首的宋代儒生们,虽然对汉代的一些解释做出了修正,但他们仍然没有跳出利用诗歌来推行教化的框框,因此仍然忽略了诗的本意,尤其是朱熹,他把很多一般的爱情诗都认为是“淫乱之作”。所以,宋儒们的解释很多也是不可取的。我们现在来讲《诗经》,自然不可能沿用从汉代到宋代的那些权威的讲法,对那些不属于诗自身内容的种种解释,我们要抛弃。而且,如果我要按照那样讲,讲出来也是绝顶无味儿的。

我们要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讲,就是首先要把《诗经》当作诗,要注意这些作品作为诗歌的特征,用文学、诗学的新观念来理解它们、解释它们。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样讲,也是开辟了一个阐释《诗经》的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由五四时期的很多前辈学者、诗人开创的,我只不过跟在他们后面,学习了他们的各种著作,做了一些补充和发挥。我很有幸和大家合作,我们互相促进,叫作教学相长。我们读《诗经》,当然要欣赏诗歌的美,但因为前面所说的,《诗经》的主要特点是“诗言志”,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所以我的讲座也比较倾向于为大家讲解,讲解的成分要多于欣赏的成分,主要还是帮助大家了解中国古代典籍,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真相,还是属于社会学的范畴,这和欣赏纯诗,比如唐诗以后的很多中国古诗,是有很大不同的。

这么多首诗歌,我们怎么讲呢?如果三百零五首全部讲,每个月讲一次,要讲三年,且不说各位是不是有兴趣坚持那么久,就是我自己,能不能活到那么长,都是个问题,真所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所以我们采取简化的办法。正如吃猪肉不必非吃肥肠不可,你只要知道背绺肉(也就是北方人说的膂脊肉—他们搞错了,写成了“里脊”)的鲜嫩,就可以说“我吃过猪肉了”。读《诗经》也是这样,用不着把三百零五首全部读一遍,因为其中一些作品实在是太艰涩了,读起来很苦;有一些诗的味道也比较淡薄,不适合一般读者阅读。我从三百零五首里选了九九八十一首来讲。选诗的原则有三点:第一要有浓厚的诗味,第二要浅显,第三要短小。对这个概念,我们要心中有数:虽然它还不到《诗经》的三分之一,但是据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的王水照教授回忆,他五十年代读北大中文系时,四年下来也只学了七十二首。所以,各位朋友如果有耐心把这八十一首诗读完,你就可以拍着胸口说:我学过《诗经》了。

周南·关雎

“周南”不是一个国家,而是指“洛阳以南周公管辖的地区”。这个周公,不是协助武王伐纣的周公姬旦,而是他的后人,是“周召共和”时期两个共同辅政的大臣之一(另一个是召公,这个“召”读shào)。所谓“周召共和”,就是周厉王胡作非为、搞得大家只能“道路以目”以后,国人忍无可忍,于公元前841年发动暴动,把他废黜了,直到公元前828年才拥立周宣王,中间这一段时间就是由周公和召公共同主持朝政,史称“周召共和”。因为周公和召公的封地都在镐京和洛阳的南面,所以就叫“周南”和“召南”。因为周公和召公是分别留在洛阳、镐京的,并没有到封地去做国君,所以不能把这两个地区称为“国”,很多研究者把它们和十三国风并称为“十五国风”,我认为是有问题的。周南就是周公管的这一部分,大致在今天的河南西南部和湖北西北部一带。

《关雎》是周南的第一首诗,也是《诗经》的开篇。老实说,孔夫子的这个选择,是动了脑筋的,它表现出的文化观念、诗歌观念,比我们今天的还要先进。我们今天如果要去编一本诗选,放在前面的肯定是领袖作品,或者是某个著名诗人的作品,你们去看现在编的诗集文集,哪一本不是这样?而且主题一定是很严肃的。孔夫子却不是这样。其实我们不妨想一想:社会是由家庭构成的,家庭是由夫妇构成的,两性的结合就是天地间第一件大事情,叫作“男女婚姻,人伦之始”。这就是孔夫子的观念。是不是比我们还先进呢?

全诗可分为五章,是一个渐次递进的过程: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3.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5.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关”是一种水鸟的叫声,它叫“雎鸠”,叫声是“呱呱呱”的,也就是“关关关”的。雎鸠就是你我都很熟悉的“渔老鸹”,学名“鱼凫”,又叫“鸬鹚”。有人说它就是“鱼鹰”,但据我研究,最多只能说它是“鱼鹰”之一种。因为另有一种捕鱼为食的猛禽,也叫鱼鹰,但它没有这种叫声。你们去看渔老鸹捕鱼:如果一只渔老鸹发现了鱼,马上就会“呱呱呱”地呼叫,其他的渔老鸹听到了,就会扑过来围猎。这就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说的是河边沙洲上,一群渔老鸹正在围猎,一片此起彼伏的叫声。洲者,河中小岛也。出现在这片叫声中的,是“窈窕淑女”,是君子之人求偶的好对象。“逑”是对象、目标,就是object,“好逑”就是佳偶。“窈窕”是个连绵词,就是“以音求义”之词,不能分开来讲“窈”是什么,“窕”是什么。“窈窕”就是“遥迢”,遥迢者,远也。

“窈窕淑女”是说和那美丽的女子距离很远。这个距离,指的是感情距离:虽然那个淑女就在江边,可以见到,但是彼此不认识,无缘靠近,就感觉隔得很远了。这就像《西厢记》里张生初见崔莺莺的那个唱词:“隔花阴,人远天涯近。”—明明和美女只隔一片花阴,因为无法攀识,无从交往,就觉得比天涯还远了。这种情况就是“窈窕”。汉代的经师们说:“窈窕”是因为淑女住在闺阁之中,很不容易见面。这个解释,显然不符合这首诗歌描写的现场场景。

第二章四句,很值得分析:“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淑女们正在采摘一种叫“荇菜”的水生植物。《诗经》里对此有专门的解释,说这种荇菜是“宗庙祭祀之用”。参差者,长短不齐也,就是长长短短的荇菜在水面漂浮。荇菜的根没在水中,牵得很长,像藤蔓一样。叶子是圆的,颜色紫红,直径一寸左右,漂浮在水面上,所以采摘时只需要微微弯腰。“左右流之”的这个“流”,是借来表现采摘动作的动词,相当于“捞”或者“揪”,表现女子采摘的动作:左手捞一下,右手揪一把,腰肢扭来扭去,极尽女子的体态之美。显然那个时候的风气是很开放的:这些漂亮女子在水里采荇菜,虽然不像今天穿三点式泳衣,但总不会穿得很复杂,不然怎么方便呢?读到这里,这首诗的秘密就现出端倪了:它写的是古代的一种民俗活动。每年的春末夏初,荇菜成熟的时候,各家各户的年轻女子都到水里去采,用来敬鬼神、祖先。她们在采摘的时候,褰裳及腰,亮出玉臂美腿,姿态又是那么优美,就引得城里的小伙子—也就是“君子”们,都去河边看,看谁家的女子漂亮,哪个女子身材好。这就相当于一种含蓄的选美活动。古今人情不远,这些事是无师自通的,并不是只有今天的小伙子才会欣赏美女。小伙子看得心有所动,夜晚睡觉都老是在想,既觉得伊人遥远,又实在割舍不下,这就是“寤寐求之”。“寤寐”是个偏义复词,本来“寤”是指醒来,“寐”是睡着了,联用的偏义在“寐”,就是梦中都在思念,都在追求。这个“之”是代词,指那位让人心动的女子。

他想到了什么程度呢?“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个“服”字,上古音近pé,和现代的“急迫”的“迫”意思相通。迫者,接近也。“寤寐思服”就是说他在梦中都想和那个女子在一起。悠者,长也。失恋的人觉得夜晚太长,等啊等啊等不到完,就是“悠哉悠哉”。“辗转”的本义是车轮转过去又转过来,就像司机转方向盘一样;“反侧”是翻过来覆过去,两个词连在一起,就是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梦中似乎相亲相近,实际上又不能见面,就像从前一首歌唱的那样:“梦里常相亲,觉来隔远道。”

第二天,那个女子还在那里采荇菜:“参差荇菜,左右采之。”我们的这位君子又去了河边,这一次终于和那位女子有了交往,还约到了一个什么地方,一个奏琴,一个敲瑟,这就是“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就是以音乐做媒介,开始谈恋爱了。这个“采”读音qǐ,“友”读音yǐ,两个字在当时的读音是押韵的。古今谈恋爱大约都是这个样子,听音乐啊,看电影啊,先从这种似较含蓄的形式开始。这是第四章的内容。

最后一章,一对恋人终于结婚,结婚仪式上请了文工团班子,用钟鼓这些乐器来庆贺,乒乒乓乓地热闹起来:“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芼”读音mào,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拔”字,还是描画那个女子采荇菜的动作,只是因为它现在要换一个韵,所以要换一个动词。这里的“乐”要读nào—音乐让自己愉悦,就是“乐(lè)”,如果是为他人演奏,就叫nào,“热闹”的意思。

综观全诗,它就是描写一对青年男女,从初见、相思到相识、结合的过程。大概这就是孔夫子的理想:在一个社会里面,青年男女应该通过自由恋爱来彼此认识,组建家庭。从这里,你能看到上古时代自由恋爱的痕迹,不是什么包办婚姻,说明自由恋爱绝不是现在才出现的事物。它被放在《诗经》的第一篇,反映出孔老夫子绝不是那种糊涂、冬烘的人。

周南·桃夭

这是一首在婚礼上表达赞美和祝福的诗,它一直流传到我的童年时代。我小时候还看见过“礼生”(就是今天的婚礼主持人)在结婚仪式上吟诵这首诗,是配合着音乐演奏的,非常专业。只是因为古时候的观念不同,不能像今天这样直接夸奖新娘漂亮、祝她早生贵子,古时候是不准这样说的,所以主持人就用了“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手法。

全诗分为三章,借着对桃树的花、果、叶子的描绘,把祝福和赞美之意,表达得既含蓄又到位。

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2.桃之夭夭,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3.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第一章是说这个漂亮的新娘会使家庭兴旺发达:你看这棵生命力正旺的桃树,容光焕发,满树红花好像耀眼的火焰,预示着这位美丽的新娘,会让她的夫家很快兴盛起来—多开几家公司,多多发财。“夭夭”是“少壮貌”;灼灼者,火焰之耀眼也;“华”就是花,因为“花”字出现得较晚,之前都是用“华”来表示。“之子”是“这个女子”。之者,此也;“子”在古代男女都适用。“于归”就是出嫁。古人认为女子早晚要嫁到她夫家去,那边才是她的归宿,所以女子出嫁就叫“于归”。宜者,适合也;这个“室家”就是“家室”,把词序反过来,是为了押韵。

刚才说了女子的漂亮,但是光说漂亮是不够的,因为古代对婚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希望,就是传宗接代。女子不但要漂亮,还要多生男娃娃。所以第二章就说桃树的果实了:“桃之夭夭,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读音fén,者,大也;“实”指桃子的果实。民间说“桃三李四杏八年”,桃树是果树中挂果最快的。这是祝福新娘,明年就生个胖娃娃。

说了花,说了果,最后一章又说叶子,实际就是这个婚礼主持人演说的吉祥话:“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我读了这两章,很佩服古人观察事物的细致程度,因为这首诗的描写顺序,完全符合桃树的生长规律。各位朋友未必都能注意到:桃树开花的时候,基本上还没有叶子;桃花谢了以后,才开始出叶子、挂果子;要等到把桃子摘完以后,桃树才会长出浓密的叶子。蓁蓁者,茂盛也。“其叶蓁蓁”就预示着这个媳妇会让这户人家人丁兴旺,将来儿孙满堂。这当然是古人生活观念的反映,和现代的观念有所不同。今天要是娃娃一大堆,父母恐怕就要发愁了。“宜其家人”是为了和“其叶蓁蓁”押韵,便于吟诵。

这首诗很有创造性,它是中国第一首用桃花比喻美女的诗。后来唐代崔护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就是从这里来的。还有杜甫写的“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也是借鉴了这首诗的“灼灼其华”。

邶风·燕燕

卫庄公死后,留下夫人庄姜,还有一个叫戴妫(guī)的女人。这两个人关系很特殊,要讲一段故事才弄得清楚。庄姜是齐国国君的女儿,卫庄公求娶庄姜,完全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并不爱她,所以娶过来以后,基本上就让庄姜幽居独处。后来卫庄公又娶了陈国一个叫厉妫的女子,戴妫是厉妫的妹妹,按当时的风俗陪嫁来到卫国。后来厉妫病故,卫庄公又娶了戴妫,还生了一个儿子,但他很快又移情别恋了。备受冷落的戴妫和庄姜同病相怜,又同时幽居深宫,日久生恋,就有了特殊的关系。卫庄公死后,卫国出现内乱,他有一个叫州吁的私生子,把戴妫和卫庄公生的儿子杀了,自立为君,为消除隐患,强行把戴妫送回陈国。历来的《诗经》研究者,都认定这首《燕燕》,是“庄姜送归妾之作”。全诗共四章,结构有点特别,我们慢慢分析:

1.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2.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3.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4.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第一章写的场景,在春天的原野上,诗人目送自己的爱人出嫁。“爱人嫁人了,丈夫不是我”,诗人当然就很伤感,他站在那里,看着婚车队伍越走越远,又看到雌燕雄燕,成对双飞,触动了心中这一段不幸的爱情,伤心而哭。什么叫“燕燕于飞”?答案很简单,就是两只燕子在飞,一雄一雌,代表着爱情,也说明了季节:每年的阴历三月,燕子要从南方的珠江流域、长江流域飞到黄河流域,在原野里翔舞。这个“于”是虚词,没有具体意思。“差池其羽”是说这两只燕子一前一后地飞。“差池”的“差”读音cī,“差池”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参差”,这是个双声连绵词,凡是不齐的,都可以叫“参差”。“羽”不是羽毛,而是鸟的量词,比如说一羽、两羽、三羽,就是一只、两只、三只。“之子于归”,就是“那个女子出嫁了”。“远送于野”是送了很远,因为这里的“野”特指远郊之外,所谓“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坰”。“瞻望”是望向远方;弗者,不也;“及”就是到;“瞻望弗及,泣涕如雨”是说这位满心伤痛的爱人,痴呆呆地站在那里,目送着那支送亲的队伍,一直到它从地平线上消失,看不到了,就像李白所说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但李白没有哭,而这位诗人一直在偷偷地哭,所以叫“泣”。哭是哭,泣是泣,哭而无声谓之“泣”,所以你看“哭”字上面有两个“口”,大张着嘴巴,自然就是出了声的;而泣是没有声音的,是无声地哭,只有泪如雨下。按今天的读音,这几句诗是不押韵的,但“羽”“野”和“雨”古音同在一个韵部。所以《诗经》可以为我们证明,在两千五百年前,许多字的发音和现在是不一样的。

第二章,诗人无法再远送他的爱人了,就停下脚步,呆呆伫立,目断天外,那两只一高一低相伴飞行的燕子,又触动了他的感伤:“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颉”是低,“颃”是高;“远于”是“比……还远”的意思。比哪里还远?比诗人能够远眺、能够目送的地平线的那一边还远。“将”就是送,这里只能是目送;“之”作为动词,这里可理解为“到达”。在华北平原上,站的地方稍稍高一点,视线就能到达很远很远的地方。说“远于将之”,就等于是说远在天外了,这是在为再次出现的“瞻望弗及”做铺垫。“伫立”是停下来,长久地站立。我们这位诗人只能在那里凝望,心情低沉,止不住地流眼泪。

这首诗的第三章,是写燕子此起彼落地对歌、唱和,加重了诗人心中的痛苦:“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这个“南”是南郊外的意思;劳者,苦也;“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真是”“实在是”。这最后一句是在强调:这样的情形,实在是使我心痛苦。“我”是谁呢?就是这个目送新嫁娘的诗人,到这里他才正式亮相,以“我”现身。这三章在结构上都是一样的。这说明什么?它在暗示这首诗是当时的一首流行歌曲,是拿来唱的,每一段都是“燕燕于飞”,从“差池其羽”“颉之颃之”到“下上其音”,是从双飞的身影、飞行的动态,到它们在空中的欢唱,最后是说一只燕子的声音高,另一只燕子的声音低,这就叫“下上其音”。请大家注意,我们现在的语言习惯是说“上下”,由来已久,只有商朝例外,商朝不说“上下”,说“下上”,这是在甲骨文里面发现的。而邶国这个地方,是商朝都城朝歌的地界,虽然到了周朝,但它的语言形态仍然保留着前一个朝代的特点。你不要以为语言不分朝代,语言往往是打上了时代烙印的。比如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四亿人,都说“全心全意”,但是在中华民国时期,四万万五千人的时候,说的都是“全心全力”,现在再也没有人说“全心全力”了,它就是那个时代的语言特色。在这一章里面我们还可以发现,“南”这个字,古代读音也和今天不同,它和“音”“今”是押韵的。

虽然这首诗是当时的流行歌曲,但它非常美,美在含蓄,不像现在那些口水话一样的流行歌曲,乱七八糟,肤浅得毫无美感,不配叫诗。人家这个才叫作诗。它用了一种很委婉的比喻,既做了很真切、很深沉的表达,又一点都不失自尊,为我们留着很空阔的审美想象空间。现在唱的那些流行情歌,一失恋就捶胸顿足,一副要死要活的样子,哪里还有什么自尊?人家这三段歌一唱起来,你就觉得很同情这一对恋人,尤其要同情这个诗人,觉得他遇到了这样的事情都能克制自己,并没有呼天抢地。由此我们知道,流行歌曲只要写得好,也可以是非常好的诗。现在的这些歌手应该好好学习一下这首诗,研究一下能不能作一个现代改编,让它古为今用。我相信,如果改得好,唱起来一定非常之感人。

前面这三章,已经是一首完整的、非常好的诗。但这首诗最后还有一章。研究《诗经》的人,都觉得这一章极其不自然,像是安装了一个尾巴。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要回到我们一开头说的故事—原来古代也有同性恋,这首诗就是证据。从汉代以来,《诗经》专家们一直是这样解释的。我们可以推测:这首诗是庄姜把当时邶国的流行情歌拿来,在后面加了一个尾巴:“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仲”是老二,“任”是姓,所以称她是“仲氏任”,“只”是虚词。从前的女子没有名字,就是这样称呼的,比如大家熟知的“孟姜女”,就是指“姜家大姑娘”:“孟”是老大,“姜”是她的姓。“仲氏任只”就是“任家二妹子呀”。什么叫“其心塞渊”?“塞”字的本义是把一个东西塞满,塞满了它就实在了,所以可以引申为充实,这里是说心地踏实;“渊”是说性情很深沉。这样一分析,我们就知道确实是那个国君夫人的话了:“这个任家二妹子,她的心又可靠又深沉。”“终温且惠,淑慎其身”是说她既很温和,又很贤慧,“终”和“且”连在一起,是“既……又……”的意思,这种句式结构在《诗经》里多次出现。而且,这个二妹子还非常贤淑,非常小心谨慎—只和我好,没有去乱谈恋爱。“淑”是贤淑,“慎”是谨慎,这也是庄姜在夸她,说她感情专一。“先君”就是死了的卫庄公,“之思”是“用意”的意思;“以勖”就是帮助;“寡人”在这里是指寡妇,不是君王的自谦之称。最后这两句是说:已故国君想得很周到,为我考虑,为我留下了任家二妹子。庄姜不能直接说出她和戴妫的恋人关系,就拿这个说法做幌子,包括把戴妫的姓氏换掉,都是为了掩人耳目。我们可以想想:如果只是一般的姊妹感情,她怎么会把这些话安到这样一首流行情歌后面呢?全诗结构上的特殊性,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解释,所以有专家认为这首诗表达的是同性恋感情,这个说法应该是可信的。

鄘风·墙有茨

鄘也是一个小国。说是一个国,但它实际上比一个县还小。现在河南省的北部有一个淇县,在商朝的时候是首都朝歌所在地,它的西南方有一个很小的城镇叫荣城,这个地方就是古代的鄘国。鄘国虽然小,却出了很多诗人。我从《鄘风》里选了三首诗,今天先讲《墙有茨》。有很多专家认为,这首诗是讽刺卫国国君的,但是我觉得,把它当作“说黄段子可耻”来读,恐怕更合适。

1.墙有茨,不可埽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2.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

3.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这个“茨”,就是刺刀的“刺”,“墙有茨”就是说这个墙的上面有刺。我们现在还能看见这种现象:有些人家为了防贼,弄了些碎玻璃,尖尖地插在土墙上头;还有很多小区,大门口铁门顶上都是尖的,都是“墙有刺”。古代没有玻璃,是用一种叫“棘针”的植物,就是《邶风·凯风》里说的酸枣树的刺,把它插在墙头上。从前,黄河流域一般的民居土墙上,都是插的这种棘针,也是用来防贼的。“墙有茨,不可埽也”,是说墙头上的刺,你不能把它扫除了,要让它留着。为什么呢?你扫除了,贼就会翻进去,任何人都可以翻墙进来,就不能“严内外之防”了。“中冓”是倒装语词,就是“冓中”。“冓”是房屋的结构,“冓”字加一个“木”字旁,就是正体字结构的“构”。古代民居的房顶,两边是斜着合拢来的,这样的结构就叫“冓”。“冓中”是指屋顶以下的部分,就是屋子里面。“中冓之言,不可道也”,就是说我们说话要分内外,房间里面说的话,不能够拿来到处传播,“道”就是传播。因为“所可道也,言之丑也”。这个“所”,是“是”和“若”两个字的拼读—你把两个字读快一点,发音就成了“所”,就是“若是”的倒装。若是拿到外面去说,就“言之丑也”。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中冓之言”,实际上指的是男女枕席之间的话,只不过这位写诗的古人觉得用词要朦胧一点,不要说得那么露骨,所以就只说是“中冓之言”。这样的话当然不能传播到外面去,拿到外面去讲,就不够文明,有伤风化,所以就是“丑”。“丑”的古音和“埽”“道”是押韵的。

第二章:“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这个“襄”可引申为“除掉”的意思,“不可襄也”,就是说墙上安的那些刺,不能把它们除去。详者,详细也。这个“长”不读cháng,如果理解为“说来话长”,那就完全错了。从汉代的儒生,直到朱熹朱夫子,在讲这个“长”的时候,都讲不清楚,其实答案非常简单,就是“脏”。所以这一章后面的两句诗,和前一章那个“言之丑也”是一样的:房中之事,不能够拿出去详详细细地讲,若是那样去讲,就太脏了。这个读音不是我发现的,是我的一个老朋友,很有名的何剑熏教授,他本来是重庆大学中文系的主任,后来也是“右派”。“文化大革命”刚开始的时候我去看他,我们两个“右派”在茶馆里聊起这首诗来,我就问他:“那个‘言之长也’是什么意思?”当时我还读成“cháng”。他说:“那个‘长’就是脏。”可惜何教授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去世了,他没有写出文章来说这个问题,现在我把他的发现介绍给大家,也是借此机会纪念这位长者,我的老朋友。

第三章:“墙有茨,不可束也”,是说墙上的那些刺不能把它们收起来。“束”就是捆,就是收敛起来。“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是说那些床上的话,不能够点断整理,若是那样搞的话,说出来就太耻辱了。这个“读”的古音可以读作dòu,需要多讲一下,因为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意思了。从前的书没有标点符号,读书人拿到书后,要自己用标点符号去“点断”,标点符号只有两种,画一个圈叫句,点一个点叫逗。这个“读”就是逗。不过这里还是读“dú”,是诗歌的韵脚。

这样把三章都弄清楚以后,我们才知道:原来这是诗人在劝某些人不要讲黄段子!看来,黄段子在古代一样有,也有人津津乐道。低级趣味的人,哪朝哪代都是有的。但是斯文人还是觉得这是不好的,要提醒和批评。如果我们用这位诗人的观点,来批评现在那些讲黄段子的人,我们就要说:“段有黄也,不可讲也。所可讲也,言之脏也!”

鄘风·相鼠

这个诗题的“相”要读四声,“相马”“相面”“相亲”都是读“xiàng”,是动词,意思就是注视、研究,现在除了说“伯乐相马”,几乎到处都读错了,连电视上都把“相亲”读成阴平,这是因为他们没把词性搞懂。所谓“相鼠”,就是“看那个耗子”。这是一首骂人的诗,一首讽刺诗。

全诗三章,一章比一章骂得狠。

1.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2.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3.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我们先来看它字面上的意思。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你看那个耗子,它长得那么丑,都还披了一张皮嘛!怎么你一个大男人,连起码的仪表都不注意呢?这是一个女人在骂她的丈夫,从口气上就听得出来。大概是她的丈夫很邋遢,衣服好多天都不换,一身喷臭!“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这一句就骂得更狠了—你连脸面都不顾了,还活个啥子?你不如去死了算了!像这样的话,只有太太骂丈夫,才骂得出来。这是第一章。

第二章,好像是那个丈夫做事不要脸,把他的女人气惨了:“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这是说:你去看一下耶,那个耗子都是有牙齿的,你怎么这么无耻呢?这个“止”就是“耻”的意思。她为什么要她的丈夫去看耗子的牙齿呢?不知各位注意过没有—牙齿在嘴里长得是很有规矩的,门齿、犬齿、臼齿……都有一定的顺序,不是乱七八糟地排列。好了,这下我们明白了:连耗子的牙齿都不会乱长,你这个人怎么不讲规矩地乱来呢?你这样无耻乱来,不如死了算了!你居然还好意思活起不死,你在等啥子?要等到世界末日吗?!“俟”者,等待也。

第三章,那个女子换了一个比喻还在骂:“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这个“体”是“体面”,不是身体。“胡”又是两个字的拼音,就是“为何”;“遄”有两个读音,chuì和chuán,都是加快速度的意思。耗子都要讲究体面,你这个人根本就不顾体面了,既然如此,你干脆快点儿死了算了!

那么,这首诗是不是就是这么简单,就只是一个妇女在骂她的丈夫呢?我们如果把每一段那个“人”换成“官”,不是同样可以用它来骂那些搞腐败的贪官吗?这么一想我们就会明白,这是一首讽刺诗,诗人完全可能是在骂鄘国的贪官。所谓讽刺诗,就是“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也就是说,往往从字面上看只是在说一件小事情、很切近的事情,但是它有深远的含义,可以用在很多地方。这首《相鼠》可以看作一个范例。

郑风·有女同车

古代的贵族子弟,和今天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儿,心态也差不多,买了豪车,就想出去飙车,如果这个时候车上还带着一个美女,兴致更是特别高。这首诗所写的,就是这样一个富家公子的心情。

1.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2.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第一章是写飙车时眼中所见及心中所感,从夸自己车上的美女说起:“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舜华就是木槿花。这样一个美女坐在旁边,身上的红宝石和佩玉又在溢光流彩,他飙车的感觉自然很爽,觉得一会儿像鸟儿振动着翅膀在飞,一会儿像鸟儿伸直了翅膀在滑翔:“将翱将翔,佩玉琼琚。”“翱”和“翔”都是鸟飞的动作,振翅而飞谓之翱,展翅滑翔谓之翔。琼是赤红的玉石,琚也是佩玉。然后他专门说那个女子是知名美女,姜家的大女子,不仅长得漂亮,而且打扮得很时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洵者,真也;都者,都市风尚也,就是洋气、入时,就像我们成都人说某种打扮“好港哦”,他们那个时候就说“好都哦”。

第二章换了一个角度,写他听到的声音,突出那个“佩玉将将”和“德音不忘”。将将者,美玉碰响之声也;德音者,善意而美好的话也。大概那个“美孟姜”夸奖了这位公子,或者是说他驾车技术高明,或者还说了许多情话。总之,他听起来惬心悦耳,所以就说那是“德音”。“舜英”也是木槿花,换一个字押韵而已。

郑风·褰裳

褰者,撩起来也;裳,就是裙子,古代无论男女都穿裙子。“褰裳”就是把裙子的下摆撩起来。为什么要撩起来呢?因为他们要下河去踩水,这样才能不沾湿衣服。

1.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2.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溱水和洧水是郑国的两条河,这里的“涉溱”“涉洧”,都是指下河去踩水,这是当时的风俗:每年的春末夏初,都会搞郊游,郊游时不论男女,都要把鞋子、袜子脱了,撩起裙子去踩水。这种风俗在春秋时期很普遍,你们如果读《论语》,在《先进第十一》那一篇里,就会读到孔夫子的学生曾点的这样一段话:我就喜欢暮春三月出去郊游,和几个同伴一起,穿起新的衣服,到河里游水,在河边上跳舞、唱歌,然后吹着春风,吟着诗,慢慢走回家。(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夫子对此还非常欣赏、肯定。曾点说的就是这类活动。

这首诗的两章是表达同一个意思:一个正在谈恋爱的女子,要试探她的男朋友,就对他说:你要是真的对我好,是把我放在你心头的,那你就和我一起,撩起裙角去踩水。这就是“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和“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者,你也;“惠”是好的意思,所以如果我们得到了什么好处,就说是受到了“优惠”。大概这个姑娘是个美女,追她的人多得很,所以她就威胁她的男朋友,也可以说是在点醒他:你要是不陪我,有的是人陪我去,这就是“子不我思,岂无他人”。

第二章又说:“子不我思,岂无他士?”都是又有点儿责怪对方,又有点儿显摆骄傲的意思。“士”在这里指的是文化人、学生哥。看来那个小伙子头脑有点木,他就是不愿意下水,这个美女就忍不住骂他:“狂童之狂也!”这里的“狂童”是“傻瓜”的意思,“狂童之狂也”,就是“傻瓜里面的头号大傻瓜哦”。对最后这一句,历来讲这首诗的人,都读的是“狂童之狂也且”,他们没有理解那个美女做的过场,所以漏掉了一个逗号,怎么解释都嫌牵强,其实只要把这个逗号读出来,整首诗就活了:“狂童之狂也,且!”最后这个“且”就是“呸”,是这个女子在笑骂完了以后,还啐了那个小伙儿一口:“你这个傻瓜中的大傻瓜哦。呸!”这一声太传神了,让一个天真烂漫又骄傲自得的小女子,呼之欲出。

郑风·子衿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姑娘和一个学生哥约会,那个学生哥没有来,她一个人就在那里走来走去,一边猜测,一边抱怨:

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2.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3.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青青子衿”,是当时郑国学生穿的校服。子者,你也。“衿”是什么呢?我们现在只有在看古装戏的时候才能看到:戏中的小生出来时穿的那个袍子,领口是交领,交领就叫“衿”。现在的中小学生都兴穿校服,古代没有那么复杂,也可能是郑国的校长还不晓得做校服可以吃回扣,所以没有去做这个生意,他只是规定学生的交领必须是深绿色。青色就是深绿色。悠悠者,长久也;“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就是说“你那深绿色的交领,长久地印在我的心里面了,不能忘记”。很显然,这是这个女子在表白她对学生哥的感情。看来上一次约会时,这个女子没有去,这一回她就早早地跑到老地方去等,等了很久小伙子都没有来,她就忍不住抱怨:就算我上次失约,你怎么能不给我带一个口信呢—“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纵者,就算也;“宁”就是我们现在口头说的“哪能”的合音,这两个字读快了,就是“宁”。嗣者,给予也;音者,口信也。

第二章的“佩”,指那个学生身上佩戴的玉石;“思”就是思念。“青青子佩,悠悠我思”,就是说“你那深绿色的佩玉,让我深深地思念”。她为什么要这样说?谈过恋爱的姑娘都懂:“我在思念那个人”是不能直接说的,那样就显得失格了。想着想着,这个姑娘又忍不住要抱怨了:我一次没有赴约,你怎么就能不来了呢?潜台词就是:“何况这次我还来了,我还在这里等你呀!”这就是“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后来这个姑娘越等越着急,就在那个城墙缺口走进走出,这就是“挑兮达兮,在城阙兮”。进进出出就叫“挑达”;“城阙”就是城墙缺口,可能就是他们两个一直约会的老地方。因为两个人正在热恋中,天天都非见面不可,一天没有见面,就好像有三五个月没见那么久了,所以是“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后来我们形容那种急于见面的心情是“一日三月”“一日三秋”“一日三岁”,都是从《诗经》里来的。谈过恋爱的人,都有过这种体会。写到这里,这首诗就戛然而止,并没有具体交代那个学生哥最后究竟来了没有,它只是把这个等待恋人等得急不可耐、一个人念念叨叨地在城墙缺口走进走出的女子形象留在那里,让我们去体会、去猜想,韵味深长。

郑风·扬之水

所谓“扬之水”,就是激流的水。扬者,高也。这首诗写的是一对夫妻吵了架,做太太的又听到一些闲话,说她的丈夫好像有外遇了,任凭她丈夫怎样解释、表白心迹,太太就是不信,一天到晚就和他吵。这位丈夫气慌了,想一走了之,临到要出门了,回头对太太说了一番话,就是这首诗。

1.扬之水,不流束楚。终鲜兄弟,维予与女。无信人之言,人实诳女。

2.扬之水,不流束薪。终鲜兄弟,维予二人。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

楚者,黄荆条子也,“束楚”就是一捆柴。买过柴的人都知道,柴都是一捆一捆地卖的。“扬之水,不流束楚”,从字面上是说“那些激扬的流水啊,不要把一捆柴冲散了”。这是在打比方:夫妻在一起,就像一捆柴,本来是各自独立的,后来有了婚姻,就把两个人连在了一起。现在流水来了,影响了夫妻关系,就像大水要把一捆柴冲散了,而这位丈夫是不愿意的。这是他对他妻子说的第一句话,说明他很在乎他们的夫妻关系。所以他接下来又劝导他的太太:“终鲜兄弟,维予与女。”终者,到头来也;“鲜”的本义是很少,在这里就是“没有”。维者,只有也;这个“女”在这里就是“汝”。这是在提醒他的太太:你要明白,你没有哥哥也没有弟弟,我也是孤人一个,我们两个人相依为命,如果流水把我们冲散了,你去投靠谁?我去投靠谁?所以你不要去听别人的话,别人都是骗你的—“无信人之言,人实诳女。”无信者,不要相信也;诳者,欺骗也,瞒哄也。

第二章还是同样的意思。“束薪”也是捆起的柴,“维予二人”还是强调前一段那个意思:我们两个只有互相依靠,必须互相信任。外人的话是听不得的—“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最后那个“信”就是真实、诚实—别人给你讲的那些话是不真实的,不诚实的。

读完这首诗,我们只觉得这个丈夫爱他的妻子,爱得很,他没有办法解释,只有反复强调夫妻二人是相依为命的,让妻子不要听信别人的传言。各位回去以后,如果你的太太和你发生冲突了,你不妨就把这首诗念给她听。这首诗说明,夫妇之间,小到柴米油盐、怄气吵嘴这样的事情,甚至就是闹一场误会,都可以写出很好的诗来。现在写新诗的人,好像没有这么细致的体验,无法从日常小事中体会这种深沉的感情,所以新诗里面很少有这样的好诗。

郑风·溱洧

郑风中我选的最后一首诗,还是写的郑国那种民俗活动,就是《褰裳》里介绍过的春末夏初的踩水。逢到这个季节,各地都有类似的活动,因为这个时候天气转暖,可以下水了,相传这样可以把一个冬天的霉气洗掉。在南方,包括我们四川,类似的活动就是端午节戏水、划龙船。黄河流域气候冷,不可能泼水,就用踩水来代替。于是郑国的青年男女就借这个机会,一群群地往溱(zhēn)水和洧(wěi)水汇流之处跑,因为那里人多、闹热,正好去找男朋友或者女朋友。《溱洧》这首诗就写的是这种场合的男女交往。

1.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2.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这首诗一共就两章,两章之间也只有很小的变化:一处是把“方涣涣兮”换成了“浏其清矣”,一处是把“方秉兮”换成了“殷其盈矣”。前两句写河水之景观,后两句写人群之情态。方者,才刚刚也,正好也;涣涣者,水势之盛也;春夏之交,河里都会涨水,水深就谓之“浏”,水深了自然就更清亮,所以是“浏其清矣”。士者,男士也;秉者,手持也。“士与女,方秉兮”就是男男女女手里都拿着一种叫“(jiān)”的植物。这个“”既不是兰花,也不是做药的兰草,而是一种学名叫泽兰的水生植物。为什么都要拿着它?这是这个民俗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采摘泽兰,拿回去煎水洗澡,因为它有一种特别的香味,而且可以预防、治疗很多皮肤病。这和我们到了端午节要用菖蒲、陈艾煎水洗浴是一样的。殷者,众多也;盈者,充满也;“士与女,殷其盈矣”就是挤满了男男女女,这当然就是他们去踩水找朋友的溱洧二水汇流之处,去的人之多,把河岸都挤满了。

除了这两处变化,两章里面在重复同一个内容,这也是这首小诗特别有趣的地方。

第一句:“女曰观乎,士曰既且。”这是写一个美女,看到那边有一个帅哥,想去交朋友,就主动问他:“你愿意和我一起到那边去看吗?”那个帅哥可能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就老老实实地说“我已经去过了”。既者,已经完成了也;这个“且”读音cú,通“徂”,“去往”的意思。

第二句:“且往观乎,洧之外,洵且乐。”这个美女非常大方,看那个帅哥还没搞醒豁,就继续邀请他,说:哎呀,你姑且陪我再去看一下嘛,洧水对岸那么闹热,去耍起好开心嘛。这里的“且”和前面的意思不一样了,是姑且、暂且的意思。外者,非此一方也,“洧之外”就是“洧水对岸”。洵者,真正也。这个“”本义是夸口,读音xū。

第三句:“维士与女,伊其相谑。”那个帅哥终于搞懂了,当然就答应再陪美女前往,而且这一趟走下来,两个人已经熟悉,还互相开起玩笑来了。这个“维”是句首虚词,没有具体意义。“伊其”就是“彼此”;谑者,开玩笑也。

最后一句“赠之以勺药”,就是赠送芍药花,但要注意,“药”读音yuè,才能押韵。谁赠给谁?诗里面没有直接说,完全可能是相互赠送。很明显,一趟游玩互生好感,他们彼此都有了意思,就出现了这个情节。那个场合这么热闹,不难想象有专门卖花的人,就像现在很多娱乐场所有人卖玫瑰花一样。也许那个时候就时兴芍药花,恐怕还有配套的丝线别针,方便青年男女买来戴起。这就等于“送你一朵玫瑰花”,什么意思已经不言而喻了。

魏风·陟岵

周朝时候的魏国,在今天的山西西南端,就是黄河由北向南流转向由西向东流,拐了一个大弯的那个地方。在那里,黄河的南岸就是今天的河南三门峡,北岸的那一带,就是魏国。我从《魏风》里选了两首诗。

“陟”读音zhì,就是登高,从坡底下走到坡上面,就叫“陟”。“岵”读音hù,是有草地的山。华北有很多山都是光秃秃的,不像我们四川这边的山都长满了草木,所以专门造了这个字。“陟岵”就是登上多草的山。请看这个“陟”字的金文,它的左边这个包耳旁,在古文字中就是画的山坡的阶梯,表示山坡上面的石头梯步,右边的“步”是两只脚,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你不要小看这个细节,这些细节常常让我感叹:我们这些祖先真了不起,他们对生活观察之仔细—你随便喊一个人朝你面前走,他一定是先出左脚后出右脚的。

全诗分三章:

1.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2.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

3.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诗歌一开篇,就让我们明白这是登高望远,想看到自己的父亲:“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瞻望者,向远方眺望也。原来这个人是魏国的普通老百姓,被国君命令去服役,服兵役或者劳役。这个小伙子从来没有离开过家,出门在外,长途服役,很想念他的家人,看见前面有座山就爬上去,想从那里回望家乡,看到父亲。他一门心思地想家,以至于在山顶上产生幻觉,仿佛听到父亲在对他说话:“唉,我儿子在服役啊!你没日没夜地赶路,路上千万要小心谨慎哦!”这就是“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嗟者,叹息也;“予子行役”,就是我的儿子正在服役;“夙夜无已”,就是白天黑夜都在走,没有个完;“上慎”是千万要谨慎。“旃”读音zhān,是“之焉”两个音拼成的,所以“旃哉”是连起来的三个语气词,这是口语的特色。然后他又好像听见父亲在叮嘱他,一定要惦记着回家,不要留在外面:“犹来无止。”犹者,仍然也,还是也;来者,归来也;“无止”就是不要停留。这种描写非常感人,诗中的主人公特别令人同情。

第二章还是在登高望远,这次是登上了一座光秃秃的山,心中在想念他的母亲:“陟彼屺兮,瞻望母兮。”屺者,全无草木之山也。这个“母”也要读古音mǐ。他又听到他的母亲叹了一口气,在说“唉,我家三儿正在服役!你路上千万小心,无论白天黑夜,不要打瞌睡,千万不要掉队了”。这就是“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古时候按长幼顺序排,老大是“孟”,老二是“仲”,老三就是“季”,所以第三名叫“季军”。寐者,入睡也;“无寐”就是“不要打瞌睡”。后面的“上慎旃哉,犹来无弃”,是在叮嘱他不要掉队了,“无弃”就是不要被大队伍抛弃。为什么他的母亲要这样提醒他?因为母亲特别了解儿子的习性,知道她这个幺儿贪睡,万一稀里糊涂地睡过去,脱离了大队伍,就等于被抛弃了,他就连吃饭的地方都找不到,要饿死在外面。所以母亲要这样提醒他。

第三章,他登上一座横着的山,在望他的哥哥:“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冈者,横列之山也;“兄”要读kuāng。他听见他哥哥说什么呢?“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哥哥也是长叹一声,然后叮嘱他无论白天夜晚,一定要和大部队步调一致,不要掉队。偕者,在一起也。他哥哥很可能有过服役的经历,知道一旦掉队就完了,所以他就这样提醒他弟弟。然后又叮嘱“上慎旃哉,犹来无死”—你千万小心啊,你还得要回来,不要死在外面。

这首诗的感人之处,在于它没有说一句思念的话,而是说他一到高处就回望故乡,思念心切就产生幻觉,好像听见他父亲在思念他,母亲也在思念他,哥哥也在思念他,这样来衬托出他的感情,来表现人性。

秦风·蒹葭

在江河上悼念贤人,自远古以来就有传统,就像我们今天的端午节凭吊屈原,不仅要吃粽子,还要划龙船、抢水鸭子等等。更早的时候,在春秋时代的楚国和吴国,是凭吊伍子胥的。《蒹葭》这首诗,是那个时代的秦国人凭吊一位叫冯夷的贤者。远古传说中,他是在仲秋八月渡黄河时溺水而死的,被秦国人尊为“水仙”。年深月久,悼念活动渐渐变为一种民俗,这首诗就是由此而作。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2.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3.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点明了时令,这时已经从初秋的白露转为仲秋的寒露时节了。“蒹葭”就是芦苇;苍苍者,季节入秋,芦苇老了,颜色转深之谓也。因为传说中的冯夷是阴历八月死在黄河的,所以悼念他的活动,也放在这个节气。我们川西平原,要到霜降才开始有较深的秋意,但秦国是在现在的甘肃陕西地区,纬度比成都高,秋天的寒气比我们早一个节气,寒露的时候就已经“白露为霜”了。这里的“白露”,是指露水泛白,不是节令之名,节令应该是寒露,大家一查《二十四节气歌》就能确认。然后,诗歌从时令的交代转向咏叹人物、说明地点:“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者,传说也;伊人者,那个人也,就是冯夷。因为冯夷是死在黄河的,祭奠他的活动肯定要在江河之畔,所以是“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是说人们在水边盘桓,走了很久,走了很远,还克服了许多障碍,象征着祭奠的人们在反复寻找、追踪冯夷。溯者沿着也,“溯洄”是沿着流水逆流而上;阻者难以通行也。但是毕竟水流太长,水势太大,黄河到了八月,就是洪水季节,所谓“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水势壮阔,两岸之间浊浪滔天,“不辨牛马”,人们无法找到冯夷,只能在想象中循着他的踪迹,仿佛看见他就在河心中央,这就是“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从”读音zòng,就是追踪的意思;宛者,仿佛也。这是全诗的第一章,情感深沉,结像如见,音韵又十分优美,一下子就把我们抓住了。

第二章描写的重点做了变动,既交代了气候的寒冷,也表现了参与活动的人们的奔波和心情:“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凄凄”是寒冷之意,“晞”是晒干,“湄”是河岸边的水草交会处,与“晞”同韵,它是保持着音韵之美的。阴历八月,天自然是凉下来了,芦苇已经显得萧瑟,参加活动的人又去得很早,芦苇上的露水都还没有晒干,更增添了凄寒之感。他们要寻找的那个人,开始好像就在水边的芦苇丛中。但是“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大家在岸边逆水而行,想去找他,一会儿又无路可走,一会儿又遇到土坡,找了很久,结果依然只是恍恍惚惚地看见,他好像在水中的小岛上。跻者,上坡也;坻者,河滩小岛也。

第三章,场景和心境都和前面相似:“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但是读音要特别说一下。这里的“采采”读音qǐ qǐ,半湿半干之意;“已”和“采”同韵,指露水还在,还没干的意思;“涘”是水边,也是押韵的。“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我们总是找不到他,上游也看不到他,又要翻山走弯路,顺着到下游去找他,他又好像出现在河心小岛上了。“道阻且右”这个“右”本来是右转弯的意思,在这里是指道路迂曲,按古音也是押韵的;沚者,河心小岛也。这些看似不同的字,古读音都是押韵的。

这样三个段落,回环咏叹,既反映了这个活动是从清晨持续到上午,又把参与活动的人们那种追慕先贤、虔诚祭奠的心情,表现得凄婉真切,非常感人。所以这首诗历来被研究诗歌的人所推崇,多次入选中学教科书。古人认为这首诗为“诗人之诗”,就是说它是专业诗人写的,而那些被认为是民间流传的诗则称为“风人之诗”。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有部电影叫《古塔奇案》,其中的插曲叫《秋水伊人》,词曲都很美,风靡一时,它的歌名和意境,都是源自这首诗的。

秦风·无衣

前面这首《蒹葭》非常优美,下面这首《无衣》就比较雄壮了。因为这首诗是秦国军人的军歌,有点像上战场时唱的进行曲。本来秦国是战国七雄中出现最晚的,而且它地处甘肃南边和陕西西边,就是现在的天水一带,古代称秦州,那个时候是非常蛮荒、贫穷的地方,当时最强大、最富裕的国家是齐国,但是齐国并没有统一天下,反倒是最穷的秦国成了最后的赢家,原因在哪里?我看就在这首诗里面。

1.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2.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3.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第一章的“与子同袍”,不是说我们两个衣服打伙穿,而是说我们穿一样的衣服。“子”是你,“同袍”是同样式的战袍。后面两章的“与子同泽”和“与子同裳”也是这样的意思,只是换成了“泽”和“裳”。“泽”是借字,通“”,读音zé,就是亵衣、内衣;“裳”的本义是下装,这里指护腿的战裙。我们可以想象:这是秦国在贫瘠的地方招兵,旗子一插,锣鼓一敲,旁边还蒸了一笼热气腾腾的馒头,对那些饭都吃不饱的人,很有吸引力。就有穷人钻出窑洞或者地穴(那个时候,秦国很多地方都没有房子住,好一点的住窑洞,家境差的就挖个洞住地下,称为地穴),披一块破烂麻布片,就来报名,报名的时候就探问:“俺没有衣裳,披布片行吗?”招兵人员就大笑着回答:“谁说你没有衣服?我们穿啥你穿啥—外面披的战袍,里面的内衣,包括脚上护腿的战裙,我们都穿一样的!”我们从这三句诗就能看出,秦国给士兵的福利相当好,给的待遇是官兵一致的,这样感情上就比较容易亲近。旧社会,同一支队伍的军人就说有“袍泽之谊”,就是从这里来的。

第一行说服装,第二行就说武器,招兵的人说:国君在招兵了,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武器维护好,“修我戈矛”“修我矛戟”和“修我甲兵”都是这个意思。“修”的本义是修理,这里可以理解为维护、管理好;“戈矛”“矛戟”都是武器,很好懂。这个“甲兵”需要说一下:“甲”是铠甲,但是“兵”要读bāng,不是指人,而是一种叫“锛”的兵器。“王于兴师”就是“国君说军队要出征了”。“于”是语助词,相当于“曰”;兴师者,出兵也。

每一章的最后这一句,很有意思。首先我们把它的语义弄清楚:“同仇”之“仇”和前面的“袍”押韵,并不是仇恨的意思,而是“俦”的借字,指种类,“同仇”就是同类,这就相当于说“只要参了军,我们大家都是一样的”。第二章的“偕作”,就是在一起干。第三章的“偕行”,“行”读音háng,大家在一起叫同行,行伍之意也。我们现在还说某某人是“行伍出身”,就是从这儿来的。这三句诗强调的是同一个意思:我们是平等的,一起去干。干什么?打仗。秦国士兵和军官平等,所以士兵都卖死命,帮他们干。不但如此,秦国还有一个规定,就是给所有当兵的老百姓都定级别,这个我们今天都还没有实现,要当干部才定级别,秦朝老百姓都有级。怎样定?“首功累计”,就是看你打仗的时候砍了多少个敌人的脑袋,后来觉得脑袋太重了,就改成割敌人尸首上的耳朵,秦国的士兵把敌人的左耳朵割下来,用铁丝穿起挂在腰上,回国就凭耳朵多少记功定级。杀人多的,大兵可以升连排长,还可以升更大的官儿,打一个胜仗回去,就能升官发财,所以老百姓参军踊跃,作战也很勇敢。

读到这里,我们就知道了,为什么又穷又野蛮的秦国,到秦始皇那个时代能一统天下—打仗厉害嘛!像宋国的宋襄公那样,打仗还要讲究仁义,说是敌军在过江就不能打,还要留时间给他们过江,甚至还要给他们留出位置,然后再打仗—像这样的国家就灭亡了。像齐国那么有钱的国家,还有楚国那么大的国家,它的地盘相当于现在从三峡到上海那么宽,这些富国、大国,都被这样一个地处天水、偏僻贫穷的秦国灭掉了。

我们说每章的最后这一句很有意思,还需要请大家注意另一点:前面四句已经是一个很完整的意思了,怎么后面突然冒出来这么孤零零的一句呢?这首诗怎么这么特别呢?据鄙人研究,这是军歌的特色。《诗经》里唯一的一首军歌,就是这首《无衣》,最后这四个字,音节整齐,铿锵有力,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进行曲唱完,最后还要呼一句口号。“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流行一首“语录歌”,是一个叫李劫夫的作曲家,用毛泽东语录谱的曲,前面也是很整齐的四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唱完以后,大家就要来这么一句口号:“一、二、三—四!”这首诗每一章的最后一句,气势上也是这种感觉:“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同—行!”这是军歌的特色。

陈风·防有鹊巢

陈国在今天河南省的淮阳一带,位于河南省中部,当时算中原的中间。古代所谓的中国,就是中原,中原的中间,地理位置显然就很突出,是当时华夏文化最发达的地方。所以,陈国虽然很小,但是它的文化水平是很高的。那时整个河南地区都是华夏文化的中心,我们千万不要以今天的人文情况去判断古代。

《防有鹊巢》是一首爱情诗,全诗是用一个女子独白的口气写的。这个女子的男朋友变了心,她一个人就在那里思忖:一定有什么人在挑拨我们,不然我们的爱情是不会出问题的。

1.防有鹊巢,邛有旨苕。谁侜予美?心焉忉忉。

2.中唐有甓,邛有旨鹝。谁侜予美?心焉惕惕。

这首诗一开始,是用两个比喻在表达一种思来想去的猜测:城墙上难道会有喜鹊筑巢吗?丘陵上难道会长美味的苕菜吗?“防”的本义是堤防,就是黄河的大堤,由此引申出防守之意,这里是指都城的城墙。凡是对喜鹊的生活习性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喜鹊是不可能在城墙上筑巢的,因为喜鹊筑巢一定是在周遭一带最高的那棵树的树枝上。邛者,山丘也。“苕”就是我们吃的苕菜,因其味道很好,所以叫“旨苕”。旨者,美味也,所以好酒我们叫“旨酒”,好的苕菜叫“旨苕”。有务农经验的人都知道,苕菜只能在水分充足的田里生长,山丘上面缺水,种苕菜是不可能的。这两句诗,是以反问句的方式表达这个女子的一个判断:我和我的男朋友,感情那么好,是绝不可能分手的,这就像城墙上不可能有喜鹊筑巢、山丘上不可能有苕菜生长一样。

但是她的男朋友又确实和她分手了,她非常难受,就猜测是有人欺骗了她的男朋友。所以她说:“谁侜予美?心焉忉忉。”这个“谁”就是猜测中的那个第三者;“侜”读音zhōu,意思是用谎话欺骗。“予美”就是“我心爱的人”,相当于英语的mydear。“忉忉”就是捣捣,就是拿一个东西去锤;“心焉忉忉”就是“我的心啊好难受,就像有锤子在捣一样”,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我的心都碎了”。

第二章的“中唐有甓,邛有旨鹝”也是两个比喻。古人把庭院中间一块小的院坝叫“唐”,“中唐”就是“唐中”,指庭院的中间,又是倒装语。“甓”字的解释是一个大问题。因为甓就是砖,历来《诗经》研究的专家都只按字面的意思来讲,说“中堂有甓”,就是说庭院中间有砖,但这样理解的话,这一句诗就讲不通,因为作者在这里是否定的意思—“难道庭院中间会有砖吗?”院子里当然可以铺砖,根本不用问。所以说这个字就一直没有落实。我也猜了很久,猜来猜去,认为这是个错字,很可能是“鷿”(简体作),鷿甓同音,都读pì,而鷿是一种形状类似野鸭子的水鸟,既然是水鸟,就应该是在池塘里面,它要是在庭院里面,那就不对了。这样才讲得通:院子中间难道会有水鸟吗?“鹝”读音yì,它到底是什么,历来都没有考察出结果,历代注家都只说可能是一种味道很好的蔬菜,这句诗和前面的“邛有旨苕”意思是一样的。所以接下来,这位姑娘的结论就是“谁侜予美?心焉惕惕”—是谁欺骗了我心爱的人?害得我思来想去,心中不安。“惕惕”是心中不安、紧张的意思。

这是一首简单质朴的小诗,反映的是古代一个失恋少女的心态:爱情发生了问题,她总觉得有第三者在背后挑拨。这和我们现在的情况是一样的。其实人心是会变化的,但恋人们在这种时候,总是不愿意承认这样一个常识。所以我们说:古今人情不远啊!

陈风·泽陂

这还是一首爱情诗,表现的也是爱情遇到了障碍,使人伤心,但这首诗的主诉者不再是女性,而是一个年轻小伙子。

1.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2.彼泽之陂,有蒲与莲。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

3.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陂”有两个读音,湖北省有个黄陂市,读音是pí。在这里,这个字指的是池塘、水边周围的堤埂,读音是bēi。泽者,水池也;“蒲”是菖蒲,就是我们端阳节挂在门上那种草药,是有香气的水生植物;“荷”是荷花、荷叶。第一章的前两句,就是说那里有一个荷花池,还长着菖蒲。这也是一个比喻,我们看后面的诗句就能明白。“有美一人”,就是“有一个美女”;这个“伤”要读yāng,相当于北方人自称的那个“俺”,“伤如之何”就是“我怎么办啰”。很显然,这个诗人看到那个美女,动了感情,但是又面临某种无法逾越的障碍,使他难遂心愿,所以非常伤心。他伤心到什么程度呢?“寤寐无为,涕泗滂沱。”—睡又睡不着,醒来也没有心思做事,还哭得一塌糊涂。“寤”是睡醒;“寐”是入睡;“涕”是眼泪;“泗”是鼻涕;“滂沱”本来是形容大雨的,这里用来形容这个小伙子哭得凶,简直哭得一塌糊涂。

按周代的风俗,男女恋爱是很自由的,你喜欢她,你去追就是了嘛,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障碍呢?唯一的解释,是那个姑娘和他同一个姓—按古代的规矩,同姓的男女是不能通婚的。这个风俗使他的恋爱遇到一条鸿沟,不可能有结果。这是我的解释。

第二章还是同一个意思,只不过把“荷”换成了“莲”,也可以指荷花。这一下我们就明白了:说来说去,他就是说的他们两个,荷花指的是那个美女,“蒲”就是小伙子自己。后面的“硕大且卷”,是在具体地说那个美女美在哪里:硕者,丰满也;大者,高挑也;卷者,鬈发也。这里需要多说一下。过去很多注解《诗经》的,都把这个“卷”读成“quán”,说它是形容那个美女有一定的威仪,本人不同意这种说法,因为这不符合男子对女性的审美标准。我认为,这个字就读juǎn,就是“鬈发”的意思。那个美女当然不会是烫了头发,但她可能是个混血儿。别以为只有今天才有混血儿,西周那个时代,中原民族和其他民族之间,一样有各种交往,包括血缘上的交往,当然也不会多,所以才稀罕。这个小伙子看多了“清汤挂面”,就觉得这个自然鬈发特别美。他如果活到今天,看见鬈发姑娘满街都是,大概就不会这么伤心了吧?最后一句“寤寐无为,中心悁悁”,和第一章最后两句一样,在说自己多么难受。中心者,心中也;“悁”读音yuān,愁苦忧郁的意思。

第三章的“菡萏”读音hàn dàn,也是荷花,也有解释说它是特指含苞欲放的荷花,反正都是荷花。总之变来变去都是用荷花来形容那个美女,而形容自己的那个“蒲”就一直没变。第二句又强调说“硕大且俨”,很多解释说这个字是“俨然”的“俨”,就是很神气的意思。但是早在东汉时候,《说文解字》引用《诗经》这一句时,就说这是它的本字,应该是左边女旁、右边上“今”下“酉”,是“重颐丰下之貌”,就是双下巴,说明那个美女确实很胖,这也说明古人的审美观念和现在不大一样,并不认为瘦得像排骨一样才美。“寤寐无为,辗转伏枕”,还是说他夜晚翻来覆去睡不着,趴在枕头上哭。“枕”与前面的“萏”“俨”同韵,全诗的韵是押得很好的,大家可以再读一遍,好好体会一下,读起来真是好听!《诗经》里的这些诗,以前都是歌词,都是可以唱的,但是人家写得多好啊,现在那些没盐没味的流行歌曲,根本无法和古时候的相比!

豳风·鸱鸮

周朝的建立,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头等大事。首先是周朝提出的很多观念,制定的很多制度,从社会治理到个人生活各个方面,都对后世中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无论利弊,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我们。其次是周朝对商朝的取代,发生得非常突然,短短几个月内,一个边远地区的诸侯,在力量还非常弱小、与中央政府的兵力根本无法相比的情况下,就把它推翻了。其间虽然有很多重要的宣传思想工作起了作用,比如吕尚(就是姜太公)把天空飞过的大雁说成是上天派“空军”来声援我们;又比如周武王在牧野决战之时,成功地收买了殷商军队的一些将领,导致他们临阵倒戈;等等。但决定这场战争胜败的很重要的一点,还是殷纣王暴虐无道,人心丧尽。这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重要的启示:周部族为中华民族带进了“仁”的概念,虽然它和“殷人鬼”(就是殷商王朝的很多大事都要问卜于鬼神)的基本原则明显冲突,但它很能争取民心,给我们留下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重要启示。当然,这场战争打得非常艰苦。建立周朝(西周)还不到三年,周武王就死了,很多基本的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所谓“天下未宁而崩”。周武王在遗嘱中明确让周公辅佐周成王,而周公自始至终尽心尽力,不仅忍辱负重、东征平叛,还做了很多制度性的文化建设,叫作“制礼作乐”。后来经过孔子和汉儒的宣讲、整理,使得周礼不仅在典章制度方面,而且从人伦理念、精神气质的层面,为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打下了很深的烙印。

《鸱鸮》这首诗,是周公在东征期间,知道管、蔡等人制造的流言在镐京城里传布,为了向周成王表明心迹,所写的一首寓言诗。当时周公不过二十多岁,可以说还是个青年诗人。他把管叔、蔡叔这些人比作鸱鸮,把周王朝比作一个鸟窝,他自己则是那个为了修复这个鸟巢而辛勤操劳,还要含垢忍辱的鸟妈妈。鸱鸮就是猫头鹰,是昼伏夜出的猛禽,叫声“哦呜哦呜”,凄厉恐怖。英语里面,“猫头鹰”这个单词“owl”的发音就是拟象其叫声。猫头鹰不仅叫声难听,还会夜袭鸟巢、攫食人家的雏鸟,所以被古人视为恶鸟,它在我们中国文学中的形象一直就不好。

还要请大家注意:我们中国的古人造字,也说明他们对猫头鹰的习性观察得很细致。这个“鸮”也可以写作“枭”。我们看这个字,下面是一棵树,上面是一只见头见身还看得见眼睛的鸟,但就是没有脚,为什么没有脚?它是个会意字:因为猫头鹰自己不筑巢,而是选大树的树洞做窝,它的脚爪在树洞里面!由此可知古人造字之妙。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首《鸱鸮》。

1.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2.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3.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

4.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

诗的第一章,是说管叔和蔡叔已经蛊惑了周成王,还要毁坏我们周朝的天下,而我们的天下是来之不易的,我现在辅佐天子、治理天下,也是出于爱心,非常辛苦的。既者,已经也;取者,夺走也。成王年幼不懂事,听信了管叔、蔡叔的谣言,周公认为这等于是管叔和蔡叔把周成王的心和头脑都夺去了,所以说他们“既取我子”。无者,勿也,不要也;室者,居所也,这里是指周朝的江山社稷。恩者,恩爱也,感情深厚也;勤者,勤苦也;“斯”是虚词,只是表示说话的语气;“鬻”通“育”,就是养育;“闵”是“怜悯”的“悯”的异体字,这里是“痛苦”的意思。“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是说对于辅佐未成年的天子,我是深怀感情、任劳任怨的,就像鸟妈妈养育幼雏一样,累得可怜。

第二章,周公继续深化这个比喻,既是表白,也是提醒:我眼看着天下要出乱子,要赶紧想方设法来修补,就像那个鸟妈妈在将雨之际,要去撕扯桑树皮来缠敷破败的鸟窝一样;而管叔、蔡叔这些下贱之人,还要趁机来造谣欺侮我。迨者,等待也;彻者,扯也,撕扯也;彼者,那个也;桑土者,桑树之皮也。桑树皮为什么叫“桑土”呢?不奇怪:农田的表层熟土才叫“田土”,下面就是烂泥或岩石层了,所以“土者地之皮也”,因此桑树皮也可以比之为“桑土”。“绸缪”又是一个连绵词,和“缠绵”相通,我们在《唐风·绸缪》里已经讲过,这里是从缠裹引申出的修补之意,就是指修补那个眼看要被毁掉的“我室”。“牖”这个字现在写误了,那个“甫”应该是“用”字,做声符,它是指屋子背面的窗,户是房子前面的门。今者,现在也,当下也;“女”通“汝”;下者,贱也;民者,人也,并无今天的“人民”之意。“今女下民”就是“现在你们这些贱人”,这是周公在骂管叔和蔡叔。或者,可能也;予者,我也。“或敢侮予”就是“可能还要攻击我、欺侮我”。

第三章的“拮据”又是一个连绵词,“予手拮据”就是我的手都僵硬了,不能运转自如了,这里是指捉襟见肘、应付不过来的意思。这句诗也是我们至今还在用的“拮据”这个词的出处。所者,尚也,还要也;捋者,采摘也;荼者,芦花也。芦花松软,可以保暖。“予所捋荼”和后面的“予所蓄租”,都是指鸟妈妈还要修补鸟窝窝。蓄者,续也;租者,苴也;都是通假字。前一个字好理解,后一个字不常用,它的本义是用来垫鞋子的茅草。那个时候的鞋子不能保暖,天冷了就要用松软的草垫在里面。这两句诗是说鸟妈妈要去采摘芦花、茅草来垫鸟巢。“口”在这里指鸟嘴,这个“卒”通“瘁”;瘏(tú)者,病也。因为鸟妈妈采集这些材料都是用嘴衔来的,为了修补鸟窝,太过操劳,嘴巴都像累病了,这就是“予口卒瘏”。为什么这么劳累呢?“曰予未有室家”—说到头来,我们的家还没修好,落脚过夜的地方都没有啊!不这样操持修补,风雨来了怎么办呢?周公真是痛木了!曰者,说也,表白也。这里的“家”做动词用,居住之意。

最后一章,周公感叹自己的艰难处境,就像那个鸟妈妈一样,累得不成样子,身上的羽毛已经发干了,尾羽也乱七八糟的了,但是看着自己的鸟巢,还是觉得很危险,雨打风吹之际,担心它摇摇欲坠。它实在没有办法,只能痛苦悲惨地啼叫。“谯”通“焦”,“翛”通“萧”,前者指发干得像烤焦了一样,后者指破败之状。因为鸟儿的羽毛需要经常用嘴去梳理、润湿,才会有光泽,现在它累成这个样子,哪里还有工夫去梳理羽毛呢?所以就落得“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但它还是担心“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翘者高也,可引申为危险之状。它怎么办呢?只好一边操劳,一边发出哀切的警告,这就是“予维音哓哓”。维者,只有也;“哓哓(xiāo)”是象声词,是鸟儿惊恐担忧的叫声。在这首诗的最后一章里,周公把自己的痛苦和悲惨写得哀哀动人。

周公不仅是优秀的诗人,他的人格也非常伟大。他不会因为这个局面不好维持,就干脆自己把周成王取代了。周公不是那样的人。他想的是要江山传之久远,要制定一个可以避免动乱的制度,所以他下定决心,无论多么艰难也要坚持下去。请大家记住:这个时候的周公只有二十多岁,一个青年政治家,就是这么伟大,也是如此真诚,所以才会有《鸱鸮》这样的好诗。

豳风·东山

这首诗虽然不是周公写的,但是也和周公有关系。

我们千万不要把周公想象成白胡子老大爷的模样,以为他只会一天到黑弓起背咳咳吭吭,说些哀哀切切的话。他一面提醒周成王,一面就带领军队去讨伐管叔、蔡叔和武庚的叛军,史称周公东征。这一仗整整打了三年,虽然成功地消灭了叛军,维持了国家的稳定,但是也打得非常之艰苦。而且我们可以想象,在这三年里,随队出征的人就顾不上自己的家了。不但战场一带的田园农家会因兵燹之灾一片破败,那个远在西边、三年没有料理的家,会成什么样子,也是不能不担心的啊!《东山》这首诗,就是写一个跟着周公东征的军官,在得胜之后随队返乡,一路上的所见所思。

“东山”,并不是泛指“东边一座山”。读过《孟子》的都知道一句话,叫“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它是鲁国的一座名山,也是管蔡叛军的大本营。远征东山的军队,是从全国召集起来的,所以从东往西的回师路上,沿路就有人返乡回家,队伍就越走越少,剩下的军人也就越来越想家。对家乡的思念和担忧,也就越来越具体、殷切。这首诗把这样一种情怀,写得细致入微、感人至深,写得非常好。

1.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2.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3.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4.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这首诗分为四章,每一章的前面四句都是一样的,就是这位复员军人在反复感叹。他在感叹什么呢?“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徂者,去也;“慆慆”即“悠悠”之意,形容很长的时间;来者,回来也;零者,小也(所以小吃又叫零食),“零雨”就是小雨;濛者,细雨霏霏之状也。原来他说的是:自从出征东山,经过了漫长的三年,现在我从东山往回走,一路上都是这样连绵的秋雨,雨雾迷蒙一片。这个军人反复咏叹这样的天气,说明他的心情很不好。不要以为这个军官思想意识不健康,不懂得周公东征是一场正义的战争,不是这样的。我们要知道,战争总是会带来很多破坏,总是会有许多令人伤感的事情,所以要体谅这个下级军官此时的心情,不要责备他,说他没有振奋精神卖命歌颂正义战争。

他在为什么事难过呢?后面四章诗句,讲了不同的情况,我们一起来慢慢听他说。

第一章:“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我往东走,说是要回去了,但一想到西边我的老家,心里突然感到悲哀。为什么悲哀呢?他打仗打伤心了,不想再当军人了。你看他说的第一件事,是回家以后赶快做一套衣服,古时候是“上曰衣下曰裳”,“裳衣”就是一套衣服。他对这套衣服只有一个要求,那上面不要再有当兵的标志了。这个“士”通“事”,在这里做动词;“行枚”就是军人的衣服上的标志,行者行伍也,枚者徽记也。那个时候当兵打仗,并没有专门的军装,低级军官和士兵,就是在平时穿的衣服上面画一个符号,就表示我是军人了。“勿士行枚”就是不要再往衣服上标明什么部队番号、军官等级,就让我回到普通老百姓的身份吧!然后说他这一路所见:桑园已经荒了,变成“桑野”了,上面爬满了野蚕虫:“蜎蜎者蠋,烝在桑野。”蜎者,蜷也,虫子蜷曲之状也;蠋(zhú)者,野蚕虫也,就是我们四川人喊的猪儿虫;“烝”是众多之意。这个军官自己呢,睡觉的时候只能独自缩成一堆,躲在战车下面—“敦彼独宿,亦在车下”。“敦”就是“堆”,这里的意思也是相通的,它本来的读音就是duī,后来人们都读成“敦(dūn)促”了。这个“亦”字,从古到今注释《诗经》的人都说是“也”,我觉得不对。请看它的篆文字形。这是一个人腋窝下面各拄一点,是个名词,表示腋窝,“亦在车下”是名词做动词用,说他在战车下面睡,好像被车子夹在它的胳肢窝一样。为什么要这样睡?因为那下面才能躲避风雨,稍微暖和一点。我们要知道,他是军官,才能享受这种待遇,至于一般的士兵呢,那就只有受冻淋雨了。这就是那场正义的战争之后,参战军人复员回家时的情形。哪里像我们今天的复员军人,又是首长致辞,又是战友列队欢送,又是专车送归,没有那么风光的事。

伊拉克战争

第二章:“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果臝”读音guǒ luǒ,是一种植物,就是瓜蒌,拣过中药的都晓得,它又叫药瓜,可以入药。施者,悬挂也;宇者,屋宇也。这位军官看到一处房子,药瓜没有人收,藤子爬满了门墙,意味着这个房子已经荒凉无人了。他就走过去看,果真没有人,地虱子爬满了房间,门户之上也挂满了细脚蜘蛛。“伊威”和“蟏蛸”就分别是这两种虫子。这样的景象简直触目惊心,诗人用这样的诗句来描写房屋的荒凉,让人一读难忘。为什么房屋里面没有人了?因为战争—要么被拉去当兵了,要么逃难去了。后面两句也是写这种荒凉:村庄成了野鹿出没的场所,一路上夜间都有朽木发出的鬼火—“町畽鹿场,熠耀宵行。”这个“町畽”,历来无解,本人根据自己的探索,觉得它的读音应该是cūn zhuāng,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村庄”。首先这个“町”字是用“丁”做声符,而丁的古音就读cēng,cēn和cūn可以对转。《诗经·小雅》里有一首《伐木》,起头一句就是“伐木丁丁”,如果你读“dīng dīng”,我就晓得你没有细读过《诗经》,因为砍树子又不是敲钉锤,怎么会是那个声音呢?它只能读“cēng cēng”,是象声词,砍树的声音。这个读音还有一个辅证,就是日文中的汉字“町”,至今都还保留着村子的意思。而“童”做声符的发音是“zhuāng”,从“撞”“幢”等字的读音就能得知。熠耀者,闪闪发光也;宵行(háng)者,夜晚的路上也。这个“熠耀”不是灯光,而是“鬼火”。它也不是通常人们说的五氧化二磷发光,本人亲自观察过:凡是腐朽了的树木,一遇到夜晚下毛毛雨,上面就有一种发光的细菌,白天看不见,晚上就很明亮,风一吹就好像它在动一样。这些都是一路上的残破景象。这个下级军官作为战争的幸存者,回家心切,虽然这些景象很凄凉,甚至有些恐怖。但他顾不得那么多,他急着赶路回家,所以他说“不可畏也,伊可怀也”。畏者,惧怕也;“伊”在这里不是代词,而是“因为”的“因”;“怀”也不是怀念,而是作“回家”的“回”字讲。这一章所描写的这些战后景象,也在告诫我们:不要轻易去歌颂战争啊!

这个回家心切的军官,他还是个诗人,第三章里面,他就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而且充满了日常生活的趣味,很有诗意,也很伤感:“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垤者,白蚁所筑之泥巢也;鹳者,鹳鸟也;妇者,主妇也,诗人的妻子也;室者,诗人家中厅堂也。头两句是他想象自己家中的情形:鹳鸟好像喜鹊报喜一样在泥巢上鸣叫,而家中的妻子知道他要回家了,高兴得惊叫起来,这个“叹”应该理解为“惊叹”。然后她就忙前忙后地张罗起来,又是洒水打扫,又是赶紧去堵墙上的那些窟窿:“洒扫穹窒,我征聿至。”“穹窒”就是堵窟窿,我们在《七月》里已经讲过了;聿者,预也,将要也;至者,到也,回到家也。然后他又想象自己的家园,这个时候应该是板栗树上挂满了风干的葫芦瓜:“有敦瓜苦,烝在栗薪。”“敦”在这里要读diāo,吊着的意思;“苦”要读平声,“瓜苦”就是可做洗涤工具的瓜瓤子,和我们四川人原来用的干丝瓜瓤一样;“烝”在第一章已经讲过,是众多的意思;栗薪者板栗树也。这一切景象,自从他入伍东征以后,已经三年之久没有看见了,所以他最后发出感叹:“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很多解释《诗经》的人,都把第三章的描写,说成是这个军人回家以后看到的情形。不对。我们看最后这一章就会明白,他还在路上。除了前面说的那个每章重复的起句之外,还有证明:“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仓庚”就是黄鹂;“熠耀”和第二章中是一样的意思,就是闪光,但这里说的不是鬼火闪光,而是黄鹂的羽毛在阳光下发亮。“之子于归”,就是那个女人嫁过来了。“皇”字形容色彩时,表示黄白相间,也就是“驳”,驳者,杂也。“亲结其缡”是古时候的一种礼仪,就是结婚前夜,新娘子的母亲要亲手为出嫁的女儿拴上一个围腰,象征着要守好自己的贞操,忠实于自己的丈夫。“九十其仪”不是九十个仪式,而是形容结婚仪式上礼节之多,九者,十者,皆言其多也。大家也许会问:这个军人怎么突然想起原来的新婚仪式呢?最后两句诗就做了回答:“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我们新婚的时候,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现在过去了这么长的时间,不知道情况又是如何呢?“其新”是那个新婚的时候;孔嘉者,很好也;其旧者,现在离新婚的情形已经很久了也。懂得心理学的人都会明白,这是他在担心:他离家已经三年了,家中情形有没有什么变化呢?这也是人之常情啊!他既然在这样担心,当然就是他还没有回到家中,前一章所描绘的一切,不过是他在回家路上的想象而已。

这首诗真是写得太好了!它从这个下级军官在回家路上的各个方面去刻画他的心情,包括所见、所感、所思、所忧,又真实又生动,可惜我们不知道他的名字,如果知道的话,中国诗歌协会真应该选他当主席哟!

小雅·采薇

“薇”是一种植物,但它究竟是什么,以前很多人搞错了,包括我自己,曾经以为它就是我们川西平原上的苕菜。后来我花了很多气力查证,还做了实地调查,才搞清楚。它学名叫紫云英,是一种野生牵藤植物,可以秋收后在庄稼地里撒种,让它自然生长,来春翻耕深埋,作为绿色肥料;也可以割其比较嫩的部分来喂猪,所以它的嫩芽尖是可以食用的。江南一带很多,北方也有。“采薇”就是去摘紫云英的藤尖,类似于我们川西平原掐豌豆尖来食用。《采薇》这首诗,是一个戍边军人的感伤,根据诗中的信息推测,他应该是一个战车驾驶员,被征召去北方守边。他的行伍生涯非常艰苦,口粮都不够吃,要采野菜来充饥,而上级事先说好的服役时间又一再延长,让他回家的愿望一再落空。

这首诗很长,我们分成六章来讲。

1.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狁之故。不遑启居,狁之故。

2.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3.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4.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5.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狁孔棘。

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第一章是在采薇时的感叹:“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亦作”就是植物正在生长,正好去采摘。“止”是语助词,没有实际意义。这就说明时令已是冬天,他想到了上级或者说官方,说话不算数,征召他们时,明明说的是短期从军,冬天就轮换,可是现在眼看到了冬天,薇菜已经开始生长,还是回不了家,所以他感叹“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曰者,说也;归者,回家也;莫者,暮也,岁暮就是岁晚,岁月入冬,一年快要完了。我们要知道,这些戍边军士绝大多数不是职业军人,有的是市民,有的是农夫,本来在家乡各有自己的家庭和事业,现在在边疆征战,不仅顾不上家,而且居无定所。他不由得感叹,都怪北方来的敌人破坏了自己的生活,征战之中,简直居无定所:“靡室靡家,狁之故。不遑启居,狁之故。”靡者,没有也;室者,居处也;这个“家”是动词,就是居住的意思。川东一带的方言中,至今还保留着这个发音和词义,还会问“你这些年家(gū)在哪里去了?”“狁”读xiǎn yǔn,是周人对匈奴的贬称,加的两个反爪旁,表示骂人家是狗。中国有些人一贯爱搞这种名堂,直到鸦片战争之前,清朝的官员写“英吉利”这三个字都写成“偀狤猁”,这和称匈奴为“狁”是一脉相承的,也是一种精神胜利法:不管打不打得赢你,先把你贬成狗再说。遑者,空闲也;“不遑启居”就是连坐一坐的时间都没有,更没有时间在什么地方住下了。“启”的本义是开门,用在这里又是假借,通“跽(jì)”,跽是跪坐,因为那时周人还没有凳子、椅子可坐,就是跪坐在自己的小腿上,这个动作就叫“跽”。居者,居住也;故者,原因也。

第二章已是腊月、正月的时候,薇菜长出了嫩尖,回家还是遥遥无期,让我越想越怄气:“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柔者,薇菜长高了,茎尖部分长出了柔嫩的须苗;忧者,忧愁也,就是我们今天口语里的“怄气”。不仅怄气心里难受,还要忍饥受渴,而且在不断的行军转移中,连给家里寄封信都做不到,生活状况是“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烈”在这里读luò,就是我们说的火辣辣,心头怄气,气得毛焦火辣的;“载”还是要读jì,“载饥载渴”就是又饿又渴;“戍”是远征,“我戍未定”就是不断地换防,三五天又撤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了,完全停不下来。使者,军中邮差也;聘者,正式书信也。“靡使归聘”就是没有邮递员,找不到人给我们带信回家。

到了第三章,薇菜的尖都老了,春天都来了,回家的事还是没有指望:“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刚者,老硬也,薇菜都嚼不动了;“阳”在这里指春天。读到后面我们就能知道,他们是暮春三月出发的,现在是又一个春天,跨入第二年了,还在采那个嚼都嚼不烂的薇菜来充饥,而“王事靡盬,不遑启处”。“王事”就是公事,指跟狁作战;“盬”读音gǔ,固定的意思。今天一个任务,明天又一个任务,公家的事情没完没了,就叫“王事靡盬”。当兵的忙得没有时间休息,就是“不遑启处”。“处”在这里是动词,和“居”意思相近。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担心自己的这支队伍回不了家,越想越气,都气病了,这就是“忧心孔疚,我行不来”。“疚”在这里要读jì,通疾病的“疾”,也是借字;“孔”就是很,“孔疚”是很生病,这个句式的意思就像我们现在说的“很受伤”。“行”还是读háng,“我行”就是我们这个队伍;“来”在这里表示“回去”的意思。

第四章里,这个士兵的思维突然跳跃,从路边的棠棣花一下子跳到战车上去了,这就让我们推测他是个战车驾驶员:“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那个很漂亮的是什么?哦,是棠棣开花了,好漂亮;那个很大的车是什么?哦,是我们指挥官的战车呀。“尔”要读古音nǐ,就是现在说的“你”;维何者,是什么也。“路”在这里也是借字,本字应该是“辂(lù)”,就是很大的战车;君子是指军官。这个“车”古音韵母发音接近a,所以与“华”是押韵的。接下来他就从这辆车想到了拉车的四匹威风的公马,想到自己虽然居无定所,非常劳累,但总算是打了很多胜仗:“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戎车”就是战车,“既驾”是说由他在驾驶;牡者,雄性牲畜也;业业者,高大雄壮之态也。也许会有人问:拉战车为什么没有母马呢?战车可万万不能有母马,母马上不了战场—你要是把母马弄上战场,万一那些雄马都跑来追它,两个家伙谈起恋爱来了,还怎么打仗呢?所以战马必须全是公马。

第五章继续描绘他经历的战斗生活:我驾着这四匹魁梧的战马,让战车载着军官冲锋在前,士兵们尾随在战车后面:“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骙骙”通“魁魁”,壮武之貌;“小人”指士兵。“腓”在这里是庇护之“庇”。这样的战争场面直到今天也是如此,都是步兵跟在坦克的后面行进。接下来,他又很骄傲地说自己打仗很用心,装备也不错,而且在对敌人的战斗中一刻也没有放松过:“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狁孔棘。”翼翼者,小心翼翼也,注意力很集中的样子。“象弭”和“鱼服”都是他的装备,前者是中间搭箭杆处贴有象牙的弓,可以增加弓的强度;后者是鲨鱼皮做的箭壶,挎在腰间装箭矢的,鲨鱼皮很厚,不易磨损。在那个年代,这些都算是尖端装备了。“弭”的古音是bì,在这里要读成bèi,就是“弼”,两字发音古今对易。“服”要读pèi,通“箙”,就是箭壶。日戒者,天天戒备也,没有一天是松活安生的。“孔棘”就是很急,因为狁的侵犯,形势紧急,所以就没有休息,只能是天天都要警戒了。

经历了这样的苦战,到了最后第六章,这位战车驾驶员终于走在了回家的路上,但是时间拖得太久,他已经高兴不起来,反而非常伤感了。他想起去年春天辞别家乡时,杨柳的飘舞是那样亲切,而现在已是第二年冬天,一路上大雪纷飞,泥泞难行,回家的路上还要忍饥受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昔者,从前也,这里指去年春天;依依者,充满情意也;行道者,大路也,“行”仍是读háng;迟迟者,道路漫长也,好像走了半天,那条路动都没动一样。“思”在这里是语气词,不是思考、思念之意;“雨”读yù,是动词,“雨雪”就是下雪,不是某些人解释的什么雨夹雪。这几句诗告诉我们,他还没有回到家,还在路上。我们都很想知道他最终回家是什么情形,但他就用一个哀伤的感叹收尾了:“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让读者和他一起,留在了这样一个大雪飘落、行走艰难,又饥又渴又满怀伤悲的回家路上。

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士兵,是值得后代永远纪念的一个无名诗人。可惜了,这位距离我们两千八百多年的无名诗人,我们至今不知道他姓甚名谁啊!

小雅·鸿雁

“鸿雁”究竟是什么?有人说“鸿”是天鹅,“雁”是大雁,不对。我专门查过,按动物学的分类,“雁”是雁鹅属,是大类;“鸿”是其中一种体形比较大的大雁,还有一种比较小的叫野鹅。天鹅、大雁和野鹅体形都比较大,古人分不清楚,就统称“鸿雁”。

请大家注意这个“雁”字。它的异体字写作“鴈”,《诗经》原来的写法就是这样的。里面原来是一只鸟,鸟的旁边立起一个人,说明它们的特点是飞行时排成“人”字。造字者又担心你读不出音,所以加一个声符“厂”,这个字不是工厂的“厂”,要读hǎn,是个象形字,本义是指山崖。

这首诗是写周天子派遣官员到基层赈灾,救济流民。流民这个概念,我们四川人感受不深。而在以前的河南,一发生灾害,特别是遇到饥荒,就有大量农民外出逃难。所谓流民,就是流亡他乡之民。周代经常发生战争和灾荒,所以有大量的流民。

全诗分为三章,所述之事不同,而“鸿雁”的形象在每一章开头反复出现。第一章是“肃肃其羽”,就是振动着翅膀嗖嗖地飞。“肃肃”是象声词。第二章是“集于中泽”,就是落脚在那些低湿之处。集者,栖止也。第三章是“哀鸣嗷嗷”,就是发出悲哀的叫声。这些都和流民苦难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后来说“哀鸿遍野”,出典就在这首诗。

1.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2.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3.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第一章的后面四句,是周天子在叮嘱前往赈灾的官员:你们到基层去救济灾荒,拯救百姓,要忙碌在野外的救灾一线,非常辛苦;你们要关怀那些灾民,要救助那些孤苦的人—“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之子”在这里是“那些人”的意思,指的是周天子派出去的这些官员。于征者,出发也;劬劳者,工作辛苦也;于野者,在野外也。周天子说:你们不是坐在大楼里遥控指挥,而是直接去救灾一线,和那些流亡的老百姓一样,要在野外生活,工作非常辛苦。这是周天子对这些救灾官员表示体恤。后面两句则是交代工作任务。“爰”是顺便;“及”是照顾;“哀”就是同情。“矜”的古音读guān,就是“鳏夫”的“鳏”。无夫曰寡,无妻曰鳏,少而无父曰孤,老而无子曰独。这是要求这些官员,不但要拯救流亡他乡的饥民,同时要照顾那些鳏夫、寡妇,想办法帮他们成家。可见当时这些官员的救灾工作,是很具体的。这一段也让我们知道一个真相:不要以为过去的官僚就不做事,救灾官员是要到第一线的,很可能住宿都是在野外搭个棚子凑合,是“劬劳于野”的。

第二章的后面四句,说明了这些工作的具体内容:“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垣者,墙也,“于垣”就是官员们在那里发动群众筑墙。筑墙做什么?修房子。修给什么人住?当然就是流亡的老百姓。“于”就是做事,官员现场监督着修,所以叫“之子于垣”。每一座房屋四面都要有围墙,救灾房要修很多,所以叫“百堵皆作”,百者,多也。“堵”是墙的单位,筑土墙要用特殊工具,叫墙板,每一板围起来的长度是旧制五尺,相当于现在的一米七,筑五板就算一“堵”。百堵者,概言筑墙之多也。虽然这样忙起来很辛苦,但毕竟让灾民有地方住了,所以说“其究安宅”。究者,终究也。这一段也让我们知道,在周代,中央政府派出的救灾官员,必须这样亲力亲为,不能坐车转一圈就完了。如果古代的统治者全都不顾百姓死活,周朝的天下哪里能维持八百年!

最后一章很值得回味。诗人换了一个角度,站在灾民的角度在说话。“鸿雁于飞,哀鸣嗷嗷”,是说灾民很苦,虽然有官员来帮他们修房子,管他们吃,肯定还有很多困难,有困难就要向上反映,于是他们就忍不住“哀鸣”。这样一来,官员就分成了两派。一种是“维此哲人,谓我劬劳”,是指有些官员很体谅百姓,认为灾民“哀鸣”是因为生活实在太苦了,这样的官员是聪明的,所以是“哲人”。还有些官员看法不同,说老百姓闹闹嚷嚷就是不安定因素,不能再行骄纵,这样的官员就很蠢,所以是“维彼愚人,谓我宣骄”。这样的情况,我们现在都还经常能看到,官员里面是有这种分野的。

小雅·黄鸟

一位离乡背井的流民,在他乡佃耕为生,但外乡人欺生,连田野里的黄鸟,都似乎特别为难他,专门来吃他的庄稼。他思乡心切,却又无处倾诉,只好在田边地头一个人劳动的时候,对着黄鸟借题发挥,说一番心里话。

对这个“黄鸟”,有的注释说是黄莺,就是黄鹂,这不对。因为这个农民抱怨说黄鸟成群地祸害他的庄稼,但是黄鹂鸟不会如此,它们不会成群结队地飞。所以我估计,这个“黄鸟”是广东人说的“禾花雀”,又叫芦花黄雀。它们一来就是一大群,成千上万地来,哪片庄稼都受不了它们的糟蹋。广东人聪明,在那个季节里,餐馆就大量供应禾花雀,一举两得。

1.黄鸟黄鸟,无集于谷,无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穀。言旋言归,复我邦族。

2.黄鸟黄鸟,无集于桑,无啄我粱。此邦之人,不可与明。言旋言归,复我诸兄。

3.黄鸟黄鸟,无集于栩,无啄我黍。此邦之人,不可与处。言旋言归,复我诸父。

第一章,这位农夫看到黄鸟集中在他庄稼地旁边的构树上,担心它们要啄食他种的小米:“无集于谷,无啄我粟。”“谷”是借字,通“榖”,指构树;集者,集中也,雀鸟之麇集也;粟者,小米也。黄鸟的侵扰,让这位农夫联想到他现在寄居地的那些人,对他很不友善:“此邦之人,不我肯穀。”邦者,邦国也,这里是指居住的地方;“穀”的本义是粮食作物,引申为友善。“不我肯穀”是“不肯穀我”的倒装,就是不肯对我好。这样的心情使他更想回家了:“言旋言归,复我邦族。”他很想转身离去,回到家乡亲友中间。“旋”和“归”都是归去,前一个动词表示转身的动作,暗含着离开此地的决心。两个“言”不是指语言或者动词“说”,都是“俺”。复者,回到也,“邦族”就是家乡亲人。

第二章和第三章,表达的基本上是同一个意思,只是黄鸟麇集的树子、啄食的庄稼在改变。这位农夫思念的亲人也在变换。“桑”是桑树,“栩”是青冈树,“粱”是高粱,“黍”是黄米。“诸兄”是我的众位兄弟,但是“诸父”可不是很多父亲。这是周朝时候对男性长者的通称,包括叔叔、伯伯。《史记·屈原列传》里,屈原流放的时候遇到一位“渔父”,就是指一位可敬的打鱼老人。和第一章一样,在这两章里面,这位受人欺负的外来农民,并没有具体地诉苦,也没有愤愤不平地抱怨,只是说此邦之人不可信任、很难交往,就是“不可与明”“不可与处”。明者,盟也,引申为信任;处者,同处也,交往也。

这些苦楚,诗里面都只是点到为止。但他对黄鸟的三番五次的恳请、抱怨,虽然表达得很委婉,但已经从侧面反映了那种孤立无援、备受欺凌的痛苦,让我们完全能想见他的现实处境非常艰难。虽然诗的主角是下层劳动人民,但诗人也让他的表达含蓄隐忍,一点也没有“丑化劳动人民”的意思。所谓“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就是指这种语言风格。所以,我们不要轻率下结论,说什么古代的文化人“极端瞧不起劳动人民”,不能那么一概而论的。

小雅·蓼莪

这首诗的主题是“孝子思亲”,就是一个孤儿在思念他死去的父母。这首诗写得非常感人。在我的童年时代,家家户户办丧事,都要专门请人朗诵这首诗,来追悼死者。当时还有一种专门职业,叫歌生,一般是十几岁的年轻娃娃,他们在追悼会上哀音切切地读这首诗,听得人要掉眼泪。

“蓼”字本音是liǎo,一种草本水生植物,它的花叫蓼子花,经常被写入诗中。但在这首诗里,它是做形容词,读音也变了,读lù。“莪”是一种类似青蒿的野生植物,可以入药,民间叫“莪蒿”,湖广一带又把它叫“抱娘蒿”,我们在《菁菁者莪》里已经讲过。

1.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2.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3.缾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4.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5.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6.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

7.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穀,我独不卒。

前面两章,都是这个孝子在怀念父母,感念他们养育自己很辛苦,而自己没有出息。“蓼蓼者莪”,是说植株高大,远远看去好像是既可以食用又可以入药的莪蒿,但走近一看,才知道那不是莪,而是野蒿和蔚草:“匪莪伊蒿”“匪莪伊蔚”,而这两种野草都是既不能吃,也没有其他用处。这是这个孤儿在自责,说自己少年时代想得很美好,以为长大了可以好生孝顺父母。结果自己不成材,到头来既没有当官,也没有先富起来,平头百姓一个。父母累出病了,自己也拿不出钱来为他们医治,眼看着他们带病操劳,劳累一生。想起这些,只有哀痛复哀痛,所以他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哀之又哀,谓之“哀哀”;劬劳者,劳苦也;劳瘁者,带病操劳也。这两段的音节极其哀伤,十几岁的歌生读起来,童声哀切,催人泪下。

第三章仍是比喻,也是很深沉的自责,说自己不成材,不仅自己丢人现眼,还给父母带来耻辱,一个人穷成这个样子,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还不如早点去死:“缾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缾(píng)”在这里是指酒瓶;罄者,尽也,这里指酒倒空了;“罍”读音léi,是装酒的坛子,古人宴会饮酒时,酒席中间要摆一大坛酒,再用小瓶分到各个席位上。这种坛子上面通常画着雷云纹,所以叫罍。耻者,耻辱也。如果瓶子里面都没有酒来待客了,那就说明酒坛子没有酒了,所以说空酒瓶子是给酒坛子丢了脸。这是说自己贫穷得这个样子,给父母丢了脸。这就是良心自责,恰好和现在有些人的思路相反,他们是自己没出息就怪父母,嫌父母没为他安排好出路,真是岂有此理!鲜者,少也,“鲜民”就是小民,什么都没有的一个穷老百姓;“不如死之久矣”是说“我早就该死了”—这个孤儿自责到如此地步,他一定还有很多哀痛没有说出来,不然不会如此伤心。我们完全可以推想:是不是他无钱为父母投医保?或者父母治病的时候用不起进口药?总之他一定是觉得父母之亡和他的贫穷有关,当然也暗含着对世道不公的谴责。话语质朴而情感强烈,隐忍在心而哀怨无尽。所谓“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者,这就是“怨”,这就是“诽”。

第四章还是写他的哀伤,说自己父母双亡,无依无靠,走到哪里都满含忧伤,回到家里也找不到家的感觉:“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怙”和“恃”意思都是一样的,都是我们现在说的依靠;出者,出行也;衔者,包含在心也;恤者,忧伤也;入者,回家也;靡者,没有也。“入则靡至”就是回到家中也不像到家了。为什么?父母不在了,到处空荡荡的,哪里能有家的感觉呢?这两句诗,把孝子的伤痛写得入木三分。这种感情古今相通。杜甫的“三吏三别”中有一首《无家别》,一个退伍士兵打了仗回来,结果家中一个人都没有了,全都死光了,就剩他一个人回来,这还像什么家?他就伤心至极,说“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人活在世上,连个可以道别的家都没有,这老百姓怎么当啊!

第五章写得更好。它一连用了九个动词,来写父母的辛劳:生我,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腹我。“父兮生我”是说父亲给了我生命。“母兮鞠我”,从汉代至今,研究《诗经》的专家都解释为“母亲养育我”,不准确,因为后面还有“畜我”“育我”,就是养育的意思,所以“鞠”字一定另有含义。我从文字学上找到了答案:“鞠”字右边的“匊”既是声符,也参与了字义,请看它的篆文,这是个象形文字:一只手抓了一把米。这是什么意思?古代说的米是小米,怎么样才能把小米抓得牢?手要使劲捏紧,所以你们看那个手指都是收缩拢来的,这个动作就叫“匊”。从它衍生的各个字都有这一层意思:我们说的“鞠躬”,“躬”是身体,“鞠”就是站起来身体弯下去。古人踢足球叫“蹴鞠”,“蹴”是动词,而“鞠”代表球,那是用皮子缝拢收圆而成的。还有我们常见的菊花,花瓣也是包起来的。有了这些旁证,我们就知道“母兮鞠我”是什么意思了:母亲怀胎,如手掬物,裹护着我的身体。“拊”是轻轻拍打,那是母亲哄孩子睡觉时必有的动作;“畜”是畜养,指当妈的要抱着孩子哺乳;顾者看护也,照料也,父母亲随时要照看着孩子,提醒他不要去危险的地方,提醒他该吃了、该睡了,这就叫“顾我”;复者一来一往也,每当孩子有了要求,比如要吃这个吃那个,要玩什么东西,父母都会响应他,这个就叫“复我”;“腹我”者把我挂念在心也,无论娃娃走到哪里,还是回到家中,父母都会挂念在心,这就叫“出入腹我”。这是何其绝妙的诗呵—词汇的丰富和准确,正反映了思念的真切,反映了这个儿子对父母之爱体会至深!我们今天还有多少人会这样写?有多少人这样去体会过父母之爱啊?说来说去就是一个“爱”字。大家不要忘了,同志友爱、对事物热爱、男女之爱,都是这个“爱”。这些感情和父母之爱是一样的吗?语言毫无个性,是因为对生活没有独特体验,是因为对父母感情不深了。

思念这么痛切,这个孤儿就觉得父母之恩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回报的。这种心情让他痛苦至极,发出呼天抢地的哀号:“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这里的“之”是代词,就是“这个”,“欲报之德”就是我想要报父母的这种恩德;但是父母已经去世,无法做到了,所以他说“昊天罔极”。昊者,大也;罔者,不公正也,不应该也;“极”的本义是最高点,极点,“罔极”就是不公到了极点。顺便提醒大家一句:现在那些古装电视剧里,好多皇帝都在“登基”,这是什么意思?登到基础上面去?都弄错了!应该是“登极”。

这个孝子为什么会这么遗憾、这么痛苦?因为家庭贫穷,父母亲死在家里,他都没能回去送终。为了谋生计,他还在外面,不是当兵就是在服劳役,总之是身不由己的处境。而且走到了南山,就是终南山,秦岭北部最高的山。他又不能自由行动,就只能对着高山和大风,悲痛发问:人家都能养活双亲,为什么我就不行?为什么我就不能为父母养老送终?这就是最后两章的内容,它让我们回到了这首诗的诞生现场:“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穀,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穀,我独不卒。”烈烈者,列列也,指终南山很多的山峰列队耸立;飘者,飙也,“飘风”就是大风、飓风;“发发”是风声的象声词。民者,他人也,别人也;“穀”做动词是养活之意;害者,受害也,灾害也,这里是这个孤儿的心理感觉,他觉得不能为双亲养老送终的遗憾,对他来说完全像一场灾难。“律”是借字,通“嵂”,嵂嵂者,山势之险峻也;“弗弗”也是大风的象声词;卒者,完也,结束也;“不卒”就是不能够终养父母。面对着终南山一排排险峻的山峰,面对着呼呼作响的无尽山风,这个孝子满怀怅恨,怨痛无已。全诗就这样结束了。

当然,这首诗的一些观念,和我们现代的生活已经有距离了。随着时代的变化,不可能要求今天的人都像这个孝子,像他所希望的那样去对待父母。你只要对老人尽赡养义务,在外头按时把钱寄回去,能经常打个电话问个安,就已经算很不错了,很多要求就做不到了,但是对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我们要去领会,要去理解它所表达的深刻的人性。

小雅·北山

在《四月》里,我们已经看到一个高级官员的牢骚,知道了周幽王讨厌正派官员,假借安排出差,把好人放逐到远方。这首《北山》,写的是一个低级别小官的牢骚。他认为他的上级也很不公平,拿莫名其妙的差事来折磨好人。这个任务确实很奇怪:明明他是一个年轻力壮的公务员,上级却安排他上山去摘枸杞。他当然想不通,一边劳动,一边回想官场里的种种情况,就写下了这首《北山》。

全诗六章,前三章每章六句,后三章每章四句。

1.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2.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3.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鲜我方将。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4.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

5.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

6.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

第一章写他爬上北山,和一批同事去采枸杞。居然还要加夜班,想来是因为任务定额还很重,不轻松。陟者,由低走到高处也,“陟彼北山”,就是“爬上那座北山”。“言”还是自称,就是“俺”。偕偕者,身强体壮也。“士子”本是当时有知识、有地位的人,这里就是一批小公务员。他们都在那里,一起采摘枸杞。“朝夕从事”,就是从早晨一直忙到夜晚。何以如此?“王事靡盬”,“王事”就是公事;“盬”读音gǔ,本义是不坚固,松垮垮的;“靡”是否定词,“靡盬”就是不轻松,有硬性任务。采枸杞怎么定任务呢?所以我就猜测是有定额,非完成不可,不完成就交不了差。“忧我父母”是使动语法,“使我父母忧”之意。都到夜晚了,这个小公务员还没有回家,他的父母亲肯定在家中担心他。请注意这个“母”还是要读古音mǐ,否则又会影响诗歌的音韵美。

这位诗人虽然是小公务员,但他是懂政策的,觉得这样对待他们,太不公平。第二章就是他在那里一边劳动,一边发牢骚:“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这几句的意思是说,普天之下都是周王朝的土地,土地上的人都是周王朝的臣工。既然如此,我们的上司安排我们来干这种活,大概是我特别能干吧!这当然是发牢骚的自嘲自讽。溥者,广大也,普遍也。注意这个“下”仍要读古音,与“土”押韵。率者,由也,从也;滨者,水边也,可引申为边缘。大夫者,大官也,这里是说他的上司。均者,平也。“不均”就是不公平。从事者,干这件事也;“独贤”的“贤”是“能干”之意。这些牢骚话使我们知道,上级用工作安排来收拾下级,古已有之。这批小公务员就是被他们那位“不均”的“大夫”穿了小鞋,赶到山上去摘枸杞。之所以把任务定额下得特别重,要让他们连夜加班,也就得到解释了。

就这样边摘枸杞,边想心事,这位小公务员的思想突然开了小差,脱离了现场。大概他还是很爱国的,觉得自己年轻力壮,应该为国家做些大事,比如驾车打仗、安定边疆之类。他的思想就跑到一边去了。这就是第三章:“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鲜我方将。旅力方刚,经营四方。”

“牡”是公马,这里还是指战马,战马全部是公马,我们在《采薇》里已经讲过。彭彭者,嘭嘭也,战车前进的象声词。“王事傍傍”的“傍”,很多研究者都认为它是个借字,但历来有多种解释,我认为比较讲得通的还是《毛传》所说的“傍傍然不得已”;“王事”就是国君的差事,也就是公事。公事哪里就是采摘枸杞呢?总是很多很杂的,我们可做的事还很多。嘉者,喜也;鲜者,欣也,也是喜悦的意思;将者,强也。这前面四句就是说,一想到边疆上战车驰骋,值得做的事还很多,我就很高兴自己并没有老,也很得意于自己的身强力壮。为什么得意?还可以出去做大事情,比如保卫祖国,驾战车打仗—“旅力方刚,经营四方”。这里的“旅”是借字,它应该是“膂”,就是脊椎。古人认为人发力跟后背这根脊梁骨有极大关系。“膂”和“吕”在古代是一个字,都是脊椎。正体字“呂”是个会意字,指上下相连的骨头,中间是起连接作用的软组织。被简化以后,中间那一撇被省去了,就等于是把脊椎骨砍断了,节约那一个笔画,结果让一个活生生的汉字变得莫名其妙了。脊椎骨里面的肉叫里脊肉,本来应该是“膂脊肉”,因为它们经常参与人体活动,所以特别嫩。“旅力方刚”,就是我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我应该志在四方,为国家出力,应该去经营这样的公事。“经营”的本义不是去做生意。南北为经,“经”是经线,也可以指南北向的道路;“营”是周围那一圈。出差打仗要走南闯北,就叫经;围着某个地方转战打圈,就叫营。这一段是诗人的愿景。

愿景很壮观,但现实很悲惨,所以,当这位诗人回到现场,突然就觉得那些是空想,身边的几乎所有事情,都让他感到失望。在这首诗的后面三章,他一连用了十二个“或”,做了六组反差鲜明的对比,既是一大段感叹,也是在控诉官场的不公平。第一组对比是“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就是有的人过得轻松轻松,整天在家中休息;有的人却要抱病劳累,为国家服务。“燕燕”是“安安”之意,就是逸乐舒适。第二组:“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就是说有的人舒舒服服躺在床上,有的人却在工作队伍里忙得没完没了。息偃者,休息也,安居仰卧也;不已者,没有终了也;这个“行”要读háng,就是我们说的队伍,当兵、出差都叫行。第三组:“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不知者,不听也;叫者,叫唤也,呼叫也;号者,号令也。这是说那些有特殊背景的人,可以不听工作安排,当然也不会挨处分,而没有背景的人就累得要死,累得很惨。“劬劳”也是一个单义复词,劬就是劳。第四组:“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栖迟”应读qī chí,就是安乐,日子过得舒服。这又是一个双声连绵词。“偃仰”是躺着不动,也是单义复词。“鞅掌”读yāng zhǎng,是叠韵连绵词,本义就是很烦乱,但在不同语境下有多重意思,在这里是说公事繁杂,累得不得了。这项工作还没有做完,另一项工作又给你丢过来了,这种状况就叫“鞅掌”。第五组对比是:“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湛”在这里读dān,通“酖”或“躭”,沉醉之意,“湛乐饮酒”就是沉醉在娱乐里面,都要耍傻了,还有酒喝。畏者,怕也,担心也;咎者,过错也,错误也;“惨惨畏咎”就是怕犯错误,怕挨处分,一天到晚尾巴都夹紧了,生怕上边的责骂,你说他惨不惨?最后一组对比是:“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这里的“出入”是指在衙门里面进进出出。“风议”就是讲空话,因为风是无形的,不具体的,落不到实处的,这就相当于我们今天批评的空话、假话、套话。“靡事不为”就是没有什么事不去做,也就是样样都要干。两种公务员的工作状况,对比何等强烈。

诗人说到这里就戛然而止,大概他也是气得不想多说了,就把这样一些强烈的对比罗列在那里,等待大家来评个公道。

小雅·何草不黄

《何草不黄》是《小雅》部分的最后一首诗。它写的是西周末年,估计就是周幽王时代。当时天下大乱,周围的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周王朝内部也有诸侯反叛,到处都在打仗,这就苦了老百姓。为什么苦?因为军队不够用了,要把农民抽去当兵。这首诗就是一个被抓去打仗的农夫在战争中的所见所感。

1.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2.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3.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4.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第一句“何草不黄”,是起兴之句,意思是“天地间有什么草不枯黄”。它是为了引出后面一句:“何日不行?”这才是这位征夫内心的忧虑:要到哪一天才休兵不战哦?“行”读音háng,“不行”就是不排队,因为早上起床号一吹,所有的军人都要起来排队,“不行”就是不排队、不打仗了,军人回家了。他是在盼着战争赶快结束。为什么提到何草不黄?那是因为他最初参军的时候,还是春天,草刚刚长起来,还是青绿的;在外面打仗当兵东奔西走,从春到秋过了半年,草都黄了。后面就是直接控诉了:我不是自愿来当兵的,是因为上面征兵,我不敢不来。“将”就是“强迫”的“强”;“何人不将”就是“有谁不是被强迫的”。强迫拉来干什么?“经营四方”,这个“经营”和《北山》里讲的意思相同:当了兵,南征北战就叫“经”,东奔西跑就叫“营”,总之就是不得不到处走。

第二章,时令进入冬季,经过霜打雪压,枯黄的草都变黑了。这位当兵的农民,眼看着秋去冬来,快要一年了,不由得感叹:我们这些当兵的,全都孤苦伶仃,像是无家可归的单身汉,命运悲哀,过得不像人—“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玄者,黑色也,腐败的草就是黑色的。“矜”我们今天读jīn,本义是矛柄,打单身就叫矜;“何人不矜”就是没人不打单身,大家都成了鳏夫。不是说这些征夫没有妻子,而是说出来打仗已经一年了,等于打单身了。打仗曰征,“征夫”就是士兵。民者,人也;匪者,不是也;“独为匪民”就是说只有我们当兵的不是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是人就有家、有妻、有子,像我们这样出征在外整年不归,等于没有家庭,等于没有妻子。人家都在家中生活得上好,只有我们不像人。

第三章,他们的队伍已经跑到了长江流域一带,还是没日没夜地疲于奔命。这个征夫不由得哀叹,觉得自己还不如那些在旷野里随意奔走的犀牛和老虎:“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这两个“匪”不是否定词,而是代词,就是“彼”;“匪兕匪虎”就是那些犀牛、那些老虎。周朝的时候,华北平原已经没有这两种野兽了,所以由此可知他们已经到了长江流域一带。率者,随意也;“率彼旷野”,就是说那些犀牛和老虎,可以随意在旷野里面走来走去。这是羡慕野兽的自由,而我们这些征夫太可怜了,连这点自由都没有,而且白天夜晚都不得安宁。不暇者,没有空闲也。

最后一章,他又看到了狐狸,也是在生长茂盛的草丛里自由自在的,而他们只能推着装有辎重的军车,在漫漫长路上艰难跋涉:“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芃”读音péng,和“蓬松”的“蓬”意思相同,形容兽毛蓬松或草长得很茂盛。幽者,深也,“幽草”就是生长茂盛的草丛。栈者,棚也,车子上面搭了棚的车就叫栈车。这种车是四个轮子,大得很的,专门在战场上运送物资的,上面有棚栈是避免物资被淋湿。读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这个士兵属于后勤队伍。这就是全诗一直没有提到如何打仗的原因。“周道”就是大道,我们已经讲过的。周道很长,征途也正长,这首诗没有写结尾,他无法结尾,就这样结束了:犀牛和老虎在旷野里随意走动,皮毛蓬松的狐狸在草丛间跳来跳去,一群被拉夫的农民只能在路上推着那些大车艰难行进,长路漫漫,没有尽头。

在所有《诗经》的完整版本里面,《小雅》部分的最后一首诗,都是这首《何草不黄》。这首诗也确实写得很好:草色的不同,代表着季节的变换,交代了征夫们被拉夫的时间;视野里出现的野兽,反映了征途的漫长、与家乡的远隔;皮毛蓬松的狐狸,说明已到了深冬;还有野兽们的率性和随意,反衬着征夫们毫无自由的感叹和哀伤。身逢乱世的人,就是这样不幸,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战场上跑了一年,还没有尽头。所以元代的张养浩在他的《山坡羊》里感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难怪后世的人要做这样的总结,说是“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孔夫子把这首诗放在《小雅》的最后,是不是也表明他对这些征夫的同情、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呢?

周颂·武

这首诗也是歌词,它应该是一个舞蹈表演的序曲,因为这种舞蹈叫“武舞”,所以它就以“武”取名。

武舞来自武王伐纣的历史故事。当初周武王带着八千战士,与号称十八万的商纣王军队决战。这个十八万也许有水分,但肯定比武王这边多得多。这样人数悬殊的决战,很需要鼓舞士气,所以在双方快要交战前,武王的部队就开始跳舞。历史上对此记载为“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你可以说这是一套精神胜利法,但它对于提振精神、鼓舞士气还是有效的。后来武王的军队一鼓作气,一直打进朝歌城。武王得天下以后,就把这个“武舞”作为保留节目,流传下来。

儒家认为这个“武”字是“止戈为武”,就是反对战争,停止使用武器,这就叫“武”。这是把理想当原因了。其实“武”这个字非常简单:一个“戈”,就是前面分了叉的矛;一个“止”,画的一只脚的形状;所以“武”的意思就是拿着武器跳舞,就是“武舞”。

於皇武王!无竞维烈。允文文王,克开厥后。

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

“於”即“呜”,欢呼之声;“皇”是借字,通“煌”,辉煌之意。第一句的意思就是:“哦,辉煌的武王啊!”这是抒发歌颂周武王的感情。紧接着的“无竞维烈”,是说没有人能够和你比。竞者,竞赛也,可引申为比拟。在哪方面无法比?“烈”,就是伟烈,指武王伐纣,其功劳的壮烈。

这两句歌颂了武王,接着歌颂武王的父亲周文王,说他确实是个有文化的领导,做到了承先启后:“允文文王,克开厥后”。允者,真实也,真确也;克者,能够也;“厥”就是“其”;开者,启也。文王前面那个“文”是修饰词,说文王有文化,是因为在周王国取得天下之前,文王带领周部族治理周国,发展农业生产,发展了文明。后来周公制礼作乐,形成了让孔子都感叹“郁郁乎文哉”的周朝文明,它是周文王奠基的,所以用“允文”来赞美他。不仅如此,他还选对了接班人,培养了武王这样的好儿子,就是“开厥后”。

最后三句又回到歌颂武王:“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嗣者,接续也,继承也;受者,接受也。武王接受了文王传给他的王位,就叫“嗣武”。“胜殷遏刘”是说武王取得了对殷商的胜利,制止了战争和屠杀。“殷”是殷商;遏者,阻止也,制止也。刘者,杀也,这个字需要讲一下。“刘”的篆文右边有个立刀旁,左边是声符,所以“刘”就是“杀”。因为武王把商朝灭了,使天下太平,不再打仗,这就叫“遏刘”。“耆定尔功”就是经过审查后得出结论,你的功劳伟大得很。“耆”在这里是借字,通“稽”,稽考、稽查之意。

全诗并没有具体罗列周武王的功劳,就这么一句总结,所以我估计它只是舞蹈前的序曲。序曲一唱完,武舞表演队伍马上出场,再现武王伐纣的武舞,让大家重新回味祖先的辉煌。

周颂·闵予小子

闵者,悯也,就是可怜;予者,我也。“闵予小子”就是“可怜我这个小娃娃哟”。这个话是谁在说?周成王。他对谁说?对历代祖先。他都说了些什么呢?

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

於乎皇考,永世克孝。

念兹皇祖,陟降庭止。

维予小子,夙夜敬止。

於乎皇王,继序思不忘。

家中遭遇丧事,谓之“不造”。因为周武王灭商朝后不到三年就暴病而死。成王那时还是个小娃娃,幼年失怙,孤立无援,忧患在心,所以他说“嬛嬛在疚”。“嬛”在这里读音qióng,同“茕”,“嬛嬛”就是“茕茕”。《古文观止》里李密的名篇《陈情表》中,就说自己“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就是很孤单的样子。疚者,忧苦也。周成王说这些话,应该是有真情实感的。

第二行以悲叹向他去世的父亲(周武王)禀告,说自己会永远孝敬父亲。“於乎”应读wū hū,就是呜呼,悲叹之声;“永世”就是永远;“皇考”指周武王;克者,能够也。

第三行说自己感觉逝去的先人就在旁边,文王之灵还时时在这宗庙里出入,也就是我们老百姓说的“举头三尺有神明”—“念兹皇祖,陟降庭止”。“陟”是爬升;“降”是下来;庭者,庭院厅堂也,这里就指宗庙。因为文王英灵在天,从天上到宗庙来,就是“降”,回到天上就是“陟”。“止”是虚词,相当于“之乎也者”的“之”。

最后两行说自己要时时自儆,谨慎从事,以继承周朝历代先王开创的基业,把它延续下去,永不忘记这个使命—“维予小子,夙夜敬止。於乎皇王,继序思不忘”。维者,唯也,唯有之意;夙夜者,朝夕也,日日夜夜、时时刻刻也;“敬”仍是“儆”的通假;“敬止”就是自己把自己好好约束。“皇王”指历代周王;“继序”就是继承那个序列、序统,指周室王业。

一个国君,能做到这样兢兢业业,日日夜夜告诫自己,不忘祖先,真是值得表扬。这样的天子不可能是昏君。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我们现在都不一定做得到。

商颂·玄鸟

周灭商后,商朝还有很多老百姓不服,认为周是野蛮部族,文明程度还不如他们商朝。现在看来也确实如此:商朝的青铜器比周朝初年的青铜器精美得多,商朝的甲骨文也比周朝的文字漂亮得多。而周朝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就是并没有伤害这些人,只是把纣王杀了,并且另外划出一块地方给商朝遗民居住,还允许他们保留宗庙。这块地方就是周朝时期的宋国,在如今的山东西南、河南东部、安徽西北部三省交界处,首都就在现在的商丘。商朝那些坚决不投降周朝的百姓,就去了宋国,每年还要祭祀商朝的列祖列宗,这些祭祀活动也有歌舞仪式,《诗经》里的《商颂》就是这样保留并流传下来的。这首《玄鸟》比较特殊,从内容上看,它从商朝起源的传说说起,一直说到建国鼎盛,相当于是商朝的“国歌”。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

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

龙旗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

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是在叙述商部族的一个古老传说。商部族的老祖宗叫简狄,是一个年轻女子—因为母系氏族社会都是按照母系血统来定宗族,因此老祖宗都是女性。古代有个风俗,春分那一天,男男女女都要到一条很浅的河里泼水游戏,洗掉一年的各种不吉利。这一天,简狄和女伴们正在河里游泳,一只燕子飞下来,从空中下了一颗蛋,恰好被简狄一伸手接到了。她一看蛋上面是五彩的,像一颗宝石那样漂亮,就舍不得扔,但她在水里光着身子,也没地方放,就含在嘴里,继续跟朋友们嬉笑打闹,一不小心就吞了下去。回去以后,简狄就怀孕了,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叫契。契长大以后,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就被调到中央,封为司徒。契当了中央高官,商部族就成了贵族,就有了自己的谱系,一代传一代,实力逐渐增强,后来终于建立了国家,就是商朝。这就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故事。玄鸟就是燕子,因为它的羽毛颜色很深,所以叫玄鸟。

自“盘庚迁殷”以后,商部族早期的栖息地就在殷,那里是一块很大的平原,商的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所以是“宅殷土芒芒”。“殷土”指那块平原;芒芒者,茫茫也,广阔之意;“宅”做动词,就是居住。

安居以后,到了契的第十四代孙,名叫汤,做了商部族的大酋长,他“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最后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了商朝。殷商之民认为这是天帝的旨意,所以说“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古帝者,远古时代之上帝也;武汤就是汤,“以其武德而号之也”。“正”是个借字,通“征”,就是征服;“域”这个字在古代和“国家”的“国”就是同一个字,读音也相同。“方命”就是广泛地、普遍地发号施令;“厥”仍是“其”;后者,皇后也,指诸国的国君。奄者,覆盖也,“奄有”就是完全拥有。最后的“九有”,并不是“九个占有”,而是说九州(也就是最早的“天下”概念)都归其所有。各个地方小国,每一年都要给上面缴各种赋税,都叫作“有”,有者,拥有、领有、占有也,也可以理解为所有权。“奄有九有”就是所有的进贡都归商。这两句诗就是说:汤得到了上帝的命令,去征服东、南、西、北四方的土地,开始统治这些小国的国君,他们的进贡也全部归商享有。这是说商朝的建立。

商朝建立后,历代商王领受了上帝的旨意,不敢懈怠,一直传到武丁孙子,这就是“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这个“先后”代表汤以后、武丁之前的各代商王;受命者,领受天命也;殆者,怠也;“不殆”就是不敢懈怠。武丁是汤的第十代孙子,他征服了很多国家,使商变得非常强大,至今甲骨文里有关武丁的记载还很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将军妇好,就是武丁的太太,领兵打仗,很了不起。后面的“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是在述说武丁的功绩。“武王”就是武丁;“靡不胜”是没有一次不打胜仗。“龙旗十乘,大糦是承”是说夏部族也推着装满食品的车辆,来给商朝进贡,也就是承认了商王的领导地位。夏部族以龙为图腾,他们的旗帜上画的是一条盘旋的龙,所以“龙旗”就代表夏部族。“糦”读音chì,这里指各种食品;承者,领受也。

商朝前后换了十几次首都,都是很大的城市,下面两句诗就是夸耀他们首都之大:“邦畿千里,维民所止。”邦者,国也,这里就是指国都;畿者,郊区也;“止”就是居住。“维民所止”就是任随老百姓居住,在首都周围千里之内,围着转一圈,每一边都有二百五十里。这些美好的地方,老百姓都可以居住。

“维民所止”这四个字,在后代还掀起过风波。清朝的雍正皇帝为人阴险,而且以言治罪,大搞文字狱。他在位的时候,有一年进士考试,主考官出的题就是“维民所止”,没想到被人告发,说“维民所止”就是“雍正砍头”,因为“维”字上面加一点一横就是“雍”,“止”字上面加一横就是“正”。雍正一听龙颜大怒,不仅杀了考官,而且株连了好多人。这是个著名的文字冤案,起于无知。其实在“维”字上面加一横一点并不是“雍”字,也根本没有这个字。皇帝无知而又蛮横是很可怕的。现在还有很多影视剧在吹捧所谓的“雍正大帝”,简直是糊涂!

接下来三句诗,是说他们加强规划和建设,绘制了商朝的地图,所有的小国都要到商的国都来朝拜进贡:“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祁祁。”“肇”的本义是生事,在这里是开创的意思;“四海”在这里表示整个天下;“肇域彼四海”就是给四海之内所有的国家划定疆界,这是统领了天下以后必须做的事情。“假”在这里要读成gé,来到的意思。到哪里来?到商朝首都来朝拜国君—大大小小的国家都要来进贡朝拜。祁祁者,盛大也,众多也。

这些朝拜者看到的商朝首都是什么样子?是“景员维河”,就是黄河三面把景山围住,景山上面就是商的首都。这句诗对于历史研究非常重要,因为商朝的首都迁了十多次,迄今,我们只知道第一个是商丘,最后一个是朝歌,由这一句诗,我们就知道还有一次是迁到了“景亳(bó)”,它很可能就在今天河南省浚县大伾(pī)山附近。根据偃师商城考古发现,以及近年来南开大学历史系朱彦民教授等人的研究,可以确认当时的黄河在那里转了一个大弯,围出一个半岛形的城市。“景”是那里有座山叫景山;“员”是指“周围”;“河”就是黄河。“景亳”今之不存,可能圮于黄河洪水,也可能缘于周人焚毁。

这个商朝的国歌,到这里一直都还不错,但是结尾的一句,就显得有点不搭调了:“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就是说我们殷商受命于天,完全合适,所以一切享受都是合适的,理所当然应该领受。咸宜者,一切都合适也。“禄”是物质享受,“百禄”指各种各样的物质享受。“是何”的“何”仍要读hè,就是它的原义“负荷”之意。“百禄是何”就是所有的享受我们都载得住,该据为己有,随我们吃,随我们玩,随我们享受,他们认为这就是上天给他们殷商的使命。这样的意识,相比《周颂》里那些“子孙保之”“于时保之”“继序思不忘”“日就月将”的境界,就逊色多了。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