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唐朝人称自己为汉人吗(神武 钓鱼经验为什么汉朝皇帝死后称作汉X帝,唐朝皇帝死后称作唐X宗?)

回答完后,看了

@Xiuquan Yu
的回答,发现有点重了,有点冒昧了……

以下原答案:

这题我会。

其实题主再进一步观察的话,会发现,在唐朝以前,皇帝死后都是称为什么X帝,不止是汉朝的,比如隋文帝,隋炀帝……但是唐朝之后,就是称为什么祖、什么宗了,比如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

所以这个题目,也可以更进一步这么问:为什么唐以前皇帝称谥号,唐以后称庙号?

首先说明,称X帝的这个X,是谥号;而称X祖或X宗的X,则是庙号。古代皇帝在位的时候,一般有年号,死后有谥号,然后被放进太庙后,又有庙号。

在汉朝以前,准确说是汉武帝以前,皇帝们是没有年号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是汉武帝的“建元”(原误作建武,感谢评论区大佬指正),最后一个是溥仪的“宣统”——当然袁世凯后来搞了个“洪宪”,但一般不论。

而谥号则要更早一些,在西周时期就形成了,一般是帝王将相死了以后,会根据他的生平,上一个“谥号”,作为盖棺定论的评价,常见的谥号,比如:文、武、宣、成、康、桓、厉什么什么的……

然后庙号,则更早一些,一般认为是从商朝开始的,比如商朝时候的高祖汤,太宗太甲什么的……但是周朝,则没有庙号,只有谥号,秦朝时,庙号谥号都没有,汉朝时又恢复了。

好了,名词解释完毕,下面回归正题,为什么唐以前皇帝们都称谥号,唐以后则称庙号(其实更准确说,明清两朝,又普遍称年号)?

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看好几个答案里,都提到的,唐以后,皇帝的谥号开始越来越长,称呼起来不方便。

这个锅主要是唐高宗李治要背的。唐以前,皇帝们的谥号一般是一个字,最多的也是两个字,后面加个“皇帝”二字,简称X帝,或至多简称XX帝,称呼起来确实方便,比如汉文帝刘恒,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汉献帝刘协,魏武帝曹操,宋武帝刘裕,隋炀帝杨广……

但是唐朝开始,李渊死后,李世民给他爹上的谥号是“武皇帝”,庙号是“高祖”,又加上李渊做了一段时间的太上皇,所以李渊死后的全称应该是:唐高祖太武皇帝李渊;然后李世民死后,李治一开始给他上的谥号是“文皇帝”,庙号“太宗”,因此李世民的全称应该是“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

但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李治开始飘了,在武则天的撺掇下,开始给祖宗们加谥号,李渊的谥号改成“神尧皇帝”,李世民的改成“文武圣皇帝”,这么一搞,本来谥号是盖棺定论,没想到定了之后还可以改,于是后世的皇帝们也就不断给祖宗加戏码,李渊的谥号后来被加成“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世民则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再后来的皇帝,一般死后,直接就缀一长串的谥号,比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谥号:“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不算皇帝二字共27个字。

因此,从唐朝开始,谥号开始贬值,而且又美(臭)又长,称呼不便,于是谥号就不再作为皇帝死后的称呼了。

而另一个也同样重要的原因,是唐朝以前,并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

中国古代是崇祖的,国家有太庙,王侯将相有家庙。那么这个“庙”里,却并不是每个死去的人都能进的,更不是每个进去的人,都能有个号的。因为祖宗有太多了,因此一般只有那些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人才有庙号。而庙号,一般都是按“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来上的,创基立业的称“太”,功高的称“高”,中兴的称“中”。

比如西汉一共15个皇帝,有庙号的只有四个: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汉太宗孝文皇帝刘恒,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汉中宗孝宣皇帝刘询。

再比如东汉一共14个皇帝,有庙号的只有三个: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汉显宗孝明皇帝刘庄,汉肃宗孝章皇帝刘炟。

而到三国南北朝时期,庙号才开始逐渐普及,除了亡国之君或者是被废的皇帝,一般都会有庙号(也因为三国南北朝时期,王朝更替快,祖宗少),而在隋朝以后,基本上是个皇帝就有个庙号了。

因此当唐朝开始,谥号越来越长不方便用做称呼的时候,庙号就取而代之了。

而在明清两朝,因为每个皇帝基本都一辈子只有一个年号,因此也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

比如康熙皇帝,康熙是年号,他的庙号是“圣祖”,谥号是“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因此,按照古代的规矩,正确称呼康熙应该是:清圣祖 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爱新觉罗 玄烨,但我们一般都叫他康熙,历史大佬们也会叫他玄烨,或者康麻子

以上!

~~~~~~~~~~我是一条分割线~~~~~~~~~~

此处在补充一点常见的历史错误,刘邦先生,他的谥号呢是“高皇帝”,庙号是“太祖”,因此他先生的正确叫法应该是:汉太祖,或者汉高帝。

但是因为太史公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给人称呼成了高祖,因此以讹传讹,后来大家都习惯叫他 汉高祖刘邦……

但是看史书,会发现西汉的君臣称呼刘邦,一般都是:高皇帝,或者高帝。

~~~~~~~~我是另一条分割线~~~~~~~~~

关于庙号,评论里@卫公子有提到,此处再补充下:

一般情况创业之人的庙号称太祖,而且一般都是太祖在前高祖在后,创基立业的称“太”,功高的称“高。

比如刘邦是汉太祖,赵匡胤是宋太祖,铁木真是元太祖,朱元璋是明太祖,努尔哈赤是清太祖。

而实际是王朝开创却不称太祖的,比如曹魏文帝曹丕,称高祖,而曹魏太祖是曹操;隋朝文帝杨坚庙号是高祖,太祖是他爹杨忠;唐朝李渊也称高祖,太祖是他爷爷李虎,主要原因是,魏、隋、唐这几个国号是从曹操、杨忠、李虎开始的,所以这几位实际是开国之主的大哥就不好意思自己占太祖的位子,而屈就高祖了。

但是晋朝比较奇葩,晋太祖是司马昭,而司马昭的老爹司马懿反而是高祖。

其原因么,一方面晋这个国号确实是从司马昭开始才有的,司马懿司马师都只是舞阳侯。而另一方面,晋朝是司马炎称帝的,但司马炎即位之初很尴尬,一方面他老子司马昭生前不停地拍着自己的座,说他这个位子迟早是他已经过继给司马师的次子司马攸的,搞得司马炎很尴尬……

所以如果司马炎尊司马懿为太祖,那么按照宗法制度,司马炎过继给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攸,才是司马家族的长房长子,继承序列在司马炎前面,司马炎属于小宗了。所谓柿子可以忍,橘子不可以忍,所以司马炎就尊他爹司马昭为太祖。

但按照一般情况,太祖之前的祖宗一般就省略不计了,但毕竟司马家的天下,是司马懿开始的,而且司马炎在建立晋朝的过程中,除了投胎的姿势好,其它基本没有功劳,典型的坐享其成,在朝里的大臣宗室,也都是他爷爷爸爸辈份的,如果司马炎略掉了司马懿,那估计他也得被宗室大臣们略掉,于是就尊司马懿为高祖了!

~~~~~~~~我是另一条分割线~~~~~~~~~

赞数破百,感谢感谢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