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钓几个小时怎么打窝最好(鸡肝钓鱼经验夜钓打窝可要换打法了,饵料不仅要减少还要适当变化!)
盛夏季节到来,从钓鱼人的视角来看,最好的方式就是夜钓。夜钓的优点太多了:躲避白天的大太阳,把一天中最清凉的时间消磨在水边,肯定是件无比惬意的事情了;晚上安静,既没有白天的喧嚣,也没有讨厌的小杂鱼闹钩;漆黑的夜间,眼前只有夜明标的一个小亮点,哪怕用眼睛的余光都能轻易捕捉到标相毫厘的变化。最主要的是有许多稀少的鱼种都偏爱在夜里觅食,比如黄颡鱼。据我所知,它在全国范围内都被视作鱼中上品,这种小东西就爱晚上觅食。此外,比较常见的鲇鱼也是天黑后才活跃。
夜钓的最大好处是标相更清晰,白天捕捉不到的毫厘之间的信号在晚间都会变得非常醒目小鱼晚上不闹钩的根源在哪
说到夜钓,就不得不从小鱼开始说起。弄清楚小鱼为啥晚上安静,这对夜钓的影响很大,决定着钓具的取舍。
我可以说是夜钓的“老司机”了,经历得多了,对小鱼的认识也就多了。以前,我只知道小杂鱼晚上都不太欢实这一现象,钓得久了才发现,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它们也没印象中那么消停。
有一次多云天气夜钓,小鱼一阵一阵闹钩,安静一会儿闹一会儿,虽然闹钩的强度不及白天,但是夜明标的亮点加上水中的倒影,浮标的动作在视觉上会被放大一倍,所以标相看起来很剧烈,但是提竿就空。后来,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明亮的月光被云层挡住时就没有闹钩的现象,云层缝隙露出一轮圆月时小鱼们就来了。当时,我解释不了这个现象,只是觉得很邪门。后来,我去一座水库夜钓,出发前有经验的钓友提醒我:可不能去马路下面那块钓鱼区啊,那块小鱼崽子多了去了,晚上都不消停。但是,我考虑到公路上的路灯是理想的光源,晚上操作起来会省不少力不少,所以最后没听劝阻还是去了公路下面。那一晚,我追悔莫及,小葫芦片子把我折腾得膀子都要抡折了。我就纳闷,同样一座水库,为啥公路下面的小鱼就那么多呢?
夜钓更容易遭遇个体比较大的鱼。我发现小鱼闹得越凶的水库,晚上越爱上好鱼。难道是我们的目标鱼在白天和庞大的小鱼大军竞争食物的时候处于下风,导致吃不饱,所以才会养成晚间觅食的习惯?后来,有个爱健身、爱钓小鱼,又超爱吃小鱼的钓友和我搭伴要去夜钓小鱼,当时我就觉得匪夷所思,晚上小鱼不活跃,就算是专门钓又能钓多少啊?最多炸一两盘子,都不够他塞牙缝的。可到了水库,他绝对毁了我的三观,他架上夜钓灯拉饵钓,嗖嗖嗖小葫芦片子、小翘嘴成双成对地入护。他狂拉了一夜,那体力充沛得真叫人咋舌。
我和他近在咫尺,只相距十多米,可是浮标纹丝不动。这个时候我明白了,小鱼崽子们喜欢的是光,没有了光它们就安静,光线越强,它们越活跃。要知道,天没黑的时候我也在挑小鱼,和他的频率不相上下,差距就是天黑后产生的。我用夜明标,他用夜钓灯。最后的结果是他一夜下来小葫芦片子、小翘嘴钓了鱼护满满的一格!
夜间不闹小鱼的真正原因在于光源的消失关于小鱼晚间安静的原因我解释完了,那些既不喜欢小鱼又喜欢用夜钓灯的钓友看着办吧!尤其在受光线影响大的浅水夜钓的钓友,心里掂量掂量。
夜钓鲇鱼、黄颡鱼
鲇鱼这个东西因为吃肉,很多养鱼池都不待见它,将其视为害鱼,是竭力消灭的对象,黄颡鱼也是这个处境。而在野生的水域,它们又越来越少,所以野生的鲇鱼、黄颡鱼都价值不菲,现在市面上的鲇鱼和黄颡鱼几乎都是养殖的,和野生的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这两种鱼还有一个共同的属性,喜欢在夜间出来觅食,所以很多人都把它们作为夜钓的主要目标鱼。虽然春季白天偶尔也能钓获它们,但是它们确实不喜欢光,有句鱼谚是这样说的:“有月钓鲤,无月钓鲇。”意思就是月光足时,钓它们的效果都不理想。
在实践中,我发现这两种鱼虽然都是肉食性,但在用饵上有区别。先说鲇鱼,人们普遍喜欢用鸡肝来钓鲇鱼,效果真不错,但是鸡肝有个严重的缺陷,它太嫩,挂钩不牢,尤其用海竿远投,人们往往不敢发力,总担心把鸡肝甩飞。后来,我改用鸡心,把鸡心切成若干块挂钩,鸡心的韧性非常好,可以剪成任何需要的形状。猪脾也可以替代鸡肝,效果绝不逊色。有意思的是,别看鲇鱼和黄颡鱼都是肉食性,但是用以上三种东西钓黄颡效果就不好,它们可作为专钓鲇鱼的鱼饵。
黄颡和鲇鱼虽然都是肉食性,但鲇鱼爱吃的鸡肝、鸡心、猪脾对黄颡效果不佳水库的情况都是未知的,说不上是鲇鱼咬钩还是黄颡鱼咬钩,钓友们想要兼得,最好提前准备蚯蚓,如果有条件的话,在水库现捞的小鱼小虾效果最理想。毕竟,无论是这里面的鲇鱼还是黄颡鱼,都吃惯了这口。小鱼最好切段挂钩,鱼肚子那一段效果最好,好于其他部位。
另外,很多人都爱用海竿钓鲇鱼,到了晚上尽量远投。我很不看好远投的钓法。以我的经验来看,只要不是在大浅滩钓鲇鱼,反倒是越近越好。觅食的鲇鱼天黑后都溜边,如果用手竿,3.6米的我都嫌长,1.8米、2.1米的足够了;如果是有树丛、草丛的水边,那就最理想了。不过,大个体的黄颡鱼溜边的习性就不明显,想钓大黄颡鱼的话还是稍远一些好。
夜钓鲇鱼,我很不看好远投的钓法。以我的经验来看,只要不是在大浅滩钓鲇鱼,反倒是越近越好。觅食的鲇鱼天黑后都溜边在钓这两种鱼的时候,我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某水库兼有这两种鱼,钓的时候鲇鱼上得多,黄颡鱼就少,黄颡鱼比较多的时候鲇鱼就少。如果是这两种鱼都被钓获了,而且比例还差不多,那么总收获往往不会多。这是不是因为它们有领地意识呢?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我们就该专门针对某一种鱼施钓了。
夜幕笼罩,鲇鱼开始活跃起来,双钩左边挂鸡肝泥,右钩挂猪脾,既可以对二者的效果做个比较,又可以给鲇鱼挑选的余地夜钓如何打窝
夜钓打窝也是值得一说的话题。因为晚上打窝和白天有区别。很多人不管白天黑夜,都是一套窝料一种打法。试问:晚上不闹小鱼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鱼情变了,鱼情变了,窝料的配比以及窝料的总量就要变化。小鱼不闹了意味着它们对窝料的消耗量大大降低了。所以,窝料要适当减少。
其实,不仅仅是夜钓时窝料应减量,只要我们面对的鱼情出现变化,窝料的量、成分和状态就应该进行变化。另外不论是打窝还是补窝的周期都是由鱼情决定的,一定要考虑到各种鱼对窝料的消耗以及窝料自身的自然消耗。例如,夜钓中小鱼都比较安静,它们对窝料的消耗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我们可以以粉状的窝料为主,毕竟粉状物诱鱼快,然后辅以大颗粒物,这就是一款简单实用的窝料。如今,钓鱼人打窝子有这样一种趋势——不把自己的窝子打死不罢休,即追求重窝。粉状物最大的优点是打过量了窝子也不会死。所以,我推荐粉状物。
夜钓中小鱼都比较安静,它们对窝料的消耗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我们可以以粉状的窝料为主,毕竟粉状物诱鱼快,然后辅以大颗粒物,这就是一款简单实用的窝料有人怕粉状物过多会招来鲢鳙,那就减去粉状物的比例,用可溶解和不可溶解的小颗粒混合物替代,按照可溶解的小颗粒的最长溶解时间来补窝,补窝以可溶解的小颗粒物为主,但不宜太多,确保钓点内始终有溶解完的和待溶解颗粒物就行,它们起的是持续诱鱼的作用。当然了,上鱼后大的颗粒物也要补一点,因为只要有鱼进窝,窝料就会有消耗,要及时补充。大颗粒物起到的是留鱼的作用。做到了这两点,窝内就会有鱼过来,让它们顺利地发现钓饵才算最后的成功。所以,我一再强调窝子千万不要打多了,会把窝子打死的。在那些大家都在铆足劲打窝的水库,我根本就不打窝,反正左邻右舍的窝子够重了,我夹在两个重窝之间靠捡过路鱼就够了。